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少堂教学艺术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0 11:4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程少堂教学艺术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




教学艺术虽然属于教学实践活动范畴,但是却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教学形式问题,更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可以说它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熟练的技能技巧,而神则是内在的先进教学思想。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名师无不潜心于方法的研究。因而,流传至今的教育理论无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就当代教育名家来说,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而构建成方法的体系。
程少堂的教学方法艺术,从方法体系的操作层面提炼出教学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表现形态,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炉。这里面有他的体温,有灵魂的冒险,有他对语言独特的敏感,有打破规矩的创新。它具有独特性、技巧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是极具个性化的综合艺术。
(一)“文化切入”的方法艺术
程少堂先生的课构思独特、新颖、大气。这与他“追求一种大格局大气象”[1]分不开。而这,正是他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的集中体现。它的课,其构思和立意,都立足于现实,着眼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因为“文化切入”,使他的课“带有明显的先锋性,带有某种挑战性”,或者“另类”。[2]所以,可以说,“文化切入”的方法艺术,是程少堂教学艺术的个中要义。
程少堂认为,在课堂上渗透文化元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在自然的状态中植入真情、渗透文化。为了到达使学生不知不觉就置身于浓浓的文化熏陶之中,预设时必须根据文本特点事先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即“选点”。程少堂是如何围绕选点进行文化切入的呢?
1.和谐的中国文化
《荷花淀》的“选点”是“和谐文化”。他认为:“中和(适中和谐)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内涵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即紧扣这一文化主题展开。
1—3段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板书:“人与环境(风光)”。写的什么呢?一个是人—水生嫂,再一个是自然风光,写的很美。我想写这种美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特点?……这里写到这么美丽的环境,其中有水生嫂,这里人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教师强调:“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
小说中人与人的关系,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女人之间的关系、男人和男人即战士和战士之间的关系,以及战士和他们妻子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求学生具体地通过语言的品味,明确这些人际关系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共性。(和谐)教师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和谐。”
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即人与心灵的关系。“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中华民族强调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华民族很会调节自己内心世界和情绪,很会找到心理平衡。(和谐)”
这里,“和谐文化”成了一条红线,串起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起到了以简驭繁,脉络清晰,逐层推进的作用。教师在自然状态下发抒真情,巧妙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课文字句的品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和谐文化的熏陶感染,深切体会到了原作所特有的诗化魅力。
2.文人的个性风格
程少堂认为,《世说》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部影响极其深广的伟大著作,它的伟大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无与伦比的。诚然,这篇课文讲了诚信问题,但更主要讲的是个性。他以为,在中国古代,自魏晋以降,千古文人有一个《世说》梦。千古文人为什么会有《世说》梦?讲清这个问题,也就讲出了《世说》的味道。因此,他将“千古文人的个性风格”作为文化选点。
于是,“谢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成了全课的核心问题。通过《世说》及相关知识的铺叙和拓展,让学生了解到:谢安是一个城府很深、气量很大、多情的一个人,率性而为,无所顾忌。顺便也了解了谢道韫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而这些认识,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细读与剖析获得的。“谢安的大笑”——“他为什么大笑”——“他笑谁”?从他的大笑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比较难,因为文章没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要发挥想象力去揣摩。另一方面教师补充了大量的谢家的背景知识。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不觉得深奥难懂,反却感到新颖有趣有味道。
一般人讲《咏雪》,重点是谢道韫所用的比喻之妙,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不能深入《世说》的精髓。程少堂以“千古文人为什么喜欢《世说》”为切入点,即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为全课的重点(难点),就远比单独咀嚼诗句更容易给予学生人格上的感召。特别是他在上课伊始所举的章开源先生的例子,就表现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传承性。而他在结课再次提到了“《世说新语》里的很多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不少现在的人,比如刚说的章校长的故事”,更加强调了这种精神传承的重要性。这就自然而然让学生产生了读《世说》的兴趣,达到了“讲出《世说》的味道”的目的。但是,这“需要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文、史、哲要真正打通”[3]才行。
语文课程性质不是单一的工具性,也不是独立的人文性,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那么如何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内涵,就显得特别重要。程少堂的“语文味”强调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而传递这种精神内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自身特点而灵活运用。
3.情感的传递方式
在《子衿》一课中,他引用《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让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情感方式的含蓄,以及这种含蓄的独特魅力。这些都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内涵,也都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息息相通。
《子衿》的“文化选点”是“中国传统的传递情感方式”(含蓄美)。教师以《红楼梦》“宝玉挨打”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分别是“如何进门的,进去后说了什么话”,以此理解《子衿》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教师谈话:“贾宝玉不喜欢读书,一读书就打瞌睡,考试不及格,所以他爸爸就打他屁股,把屁股都打得很厉害打烂了。”薛宝钗和林黛玉去看他,薛宝钗直接从大门进去,见到贾宝玉就“谁叫你不读书?”口吻像一个大姐,嗔怪中透出怜爱。林黛玉是后门进去的,因为她寄人篱下,不敢堂而皇之地从前门进。教师说:其实,贾宝玉挨打的时候,林黛玉在那里心疼得哭了,眼睛肿得像核桃一样。板子打在贾宝玉的屁股上,疼在林黛玉的心上,她还不敢说,不敢让别人看到。所以她见了贾宝玉以后只说了一句话,说了什么话?很经典的:“你可都改了吧!”教师说:“这里面啊,很深情的。”林黛玉好像不太像《子衿》中这个人,没有这么泼辣,薛宝钗老谋深算,也不像。那么《红楼梦》里面谁像呢?“对了,晴雯有点像,很深情,但是又很泼辣。”这样,学生便很容易地把握了《子衿》女主人公泼辣而深情的形象。
教师与学生兴致勃勃第谈论贾、林、薛之间的爱情,意在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理解中国传统含蓄的表达爱情的方式。情感传递的含蓄方式,扎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思维,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由此切入,可以唤醒学生心中已经被忽视的文化元素,从而使他们积极地思考,探究这些文化现象。而且它能与传统的美学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体会到他所说的“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纵观上面几个“文化选点”,其切入的角度非常特殊,富有新意。文本解读不止于文字层面,而是把文字上升至精神层面,使之具有文化意味。文化元素的渗透显得那么自然,但又深入人心。这是程少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由于此,他的课“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程少堂语),更容易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教师也更容易进入“高峰体验”(马斯洛语)。
(二)“幽默点染”的方法艺术
程少堂认为: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就必须坚持幽默不动摇,幽默是教学中的“硬道理”,因为语文味的关键是要让上课的氛围变得轻松,学生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这样上课才有效率。[4]那么,他是怎么用幽默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又是如何运用幽默点染艺术紧紧抓住学生的呢?
点染”,原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画家挥毫作画,有时用点,有时渲染,两法交互运用,构出一幅幅意境精美的画图。程少堂这里是借用。“幽默点染”即用幽默来点明,并渲染、烘托,营造出现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1.“先让人发笑,再让人思考”
程少堂认为,除了特殊的教学内容之外,一般说来,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有所得的同时,轻松愉快,笑声不断。缺乏幽默感的语文老师,是最缺乏人文精神、自己最痛苦又最痛苦他人的人。[5]他强力推荐美国“搞笑诺贝尔奖”宗旨——“先让人发笑,再让人思考”。
教学《荷花淀》,教师讲到水生嫂的含蓄时说:“含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有这样一个民歌:“世上狮子爱麒麟,阿哥阿妹结同心。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 “世上狮子爱麒麟”,麒麟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美的动物,比喻小伙子追求漂亮姑娘;“阿哥阿妹结同心”就是两人很好啦,“同心”就是要好,很可能已经同居了。“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这表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嘛。我把它改一改。我把这四句改成:“我们两个下决心,马上登记去结婚。结婚以后不变心,哪个变心不是人。”意思一样,味道呢,味道差些。是不是?含蓄、蕴藉、有味道,这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追求。含蓄也是适中和谐。
整个过程中听课师生笑声不断,全场沸腾,学生情绪高涨。幽默的原料是“狮子爱麒麟”的中国民歌,用浅显易懂的大俗话作点染。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唤起在场师生强烈的幽默感,在笑声中领悟到含蓄的好处。俗是形式,雅是实质。
2.说好“废话”
“废话”有适境(烘托气氛)、造境(营造气氛)的作用。程少堂说:没有废话的语文课不一定是好课,要好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很讨厌所谓“没有废话的语文课”;语文教师就是要学会说废话;好的语文课需要许多废话才生动丰满。[6]如何在课堂上讲好“废话”是一门艺术。[7]
程少堂直言不讳地说:在我的课中,有准备和没准备的“废话”,从理论上讲是二者大约一半对一半吧;从实践上看,准确地说,是在精心准备基础上讲的“废话”更多些。[8]
(1)无准备的“废话”
所谓无准备的“废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伴着教学灵感率性生发的即时话语。

教学《诗经·子衿》,在谈论诗中女主人公爱情的时候,教师即兴发挥:在爱情方面,先秦时期的人们是很开放的。中国,特别是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早期是比较浪漫的,我们看《诗经》中也有很多是大胆写爱情的。“国风”中就有很多。也有像刚才这位女生说的:你不来,你不来拉倒!(众生笑)东方不亮西方亮,西方不亮北方亮,北方不亮南方亮。(众生笑)天涯何处无芳草?缺了你,就没人啊?是不是?有这样的诗的,《诗经》里有好多首。这位女主人公,像刚才这位女生这样理解行不行?她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在这里,“点”明中华民族在谈情说爱方面是比较浪漫的,然后,概括地用《诗经》中有很多大胆些爱情的作品进行渲染。紧接着,由古及今,镜头瞬间拉回到现场,联系那位女同学的现代爱情诀别,伴着灵性生发出两组“废话”,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加深了学生对诗中女主人公爱情的理解。
(2)有准备的“废话”

程少堂自己说:我的课“废话”多,但有不少是我精心准备的。实际上,我备课有一个环节是“备废话”——用新名词说就是准备“有价值的冗余信息”。[9]
在理解《世说·咏雪》中谢太傅、谢韫两个人物性格特点时,教师不惜用有准备的“废话”进行点染:“那以后我们要常大笑,那是乐观!(笑声)这个问题比较难,因为文章没写性格特点,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去揣摩。我们要了解谢家的背景。”这里,先“点出”笑是一种乐观性格的表现,并说明需要“想象力”和了解谢家的“背景”。然后引经据典进行铺叙渲染:(1)用诗句渲染“大小谢”的文学才华及被李白所推崇;(2)用《世说•雅量》中的几个文段渲染谢安这个人“气量大,很镇静,较多情”;(3)用王羲之被招女婿的一个故事来说明当时文人的淡定风气;(4)用《世说•贤媛》中赵母嫁女临行前的叮嘱说明做人的标准;(5)用《世说•贤媛》中太傅与王郎的对话说明王郎这个人少情趣且狭隘。
这些“废话”不厌其详,充分铺叙渲染,既有拓宽知识面的效果,又达到强化的目的,使学生对人物个性及背景有深入的印象。有准备的“废话”是程少堂充分备课的创造性发挥,是他人格魅力的语言外化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课中的“废话”是我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删去这些“废话”,对我的课,也许形式上更“简洁”了,更“规范”了,但却破坏了我的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有机性和生动性。[10]比如《咏雪》这堂课的开头,较详细地讲到了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源准时赴会,却临时退会的故事,结课时再照应这个故事,显然这也是“有准备的废话”,不能删去。

把“废话”区分成有准备和无准备,意在强调语文教师平时的积累和修养,说明“预设”对于一堂好课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教学要“目中有人”,富有智慧的临场应变是“课堂生成”的重要保证。但有时很难区分这个“废话”是有准备还是无准备的,因为临场发挥也是与平时的积淀分不开的。要讲好“废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吃透教材,文本解读的独到视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深厚的语言功力,平等亲切真性情的人格魅力。

3.改变语言形式

“语文味”在课堂上的体现,一是真情点染铺叙,二是改变语言形式。而程式幽默的方法艺术,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手段来实现的。如果说有意无意的“废话”属于前者,那么再让我们来看看改变语言形式后发生的幽默点染。
教学《荷花淀》1—3段,学生朗读后,教师说:“你们什么都不要思考,仔细体会一下它的韵味,品味它怎么像诗。”抽学生起来朗读并指导,播放投影:“这是《荷花淀》的第一段,我一个字也没有加,把它编成诗的样子。”学生逐句读诗体会。这时教师的幽默自然发生了:“孙犁的这篇小说开头是非常有名的,我读了大学以后还不知道它怎么好,别人说好,我也跟着说好,我怕我不说好,别人说我没水平。(笑声)你们再读,看它好在哪里(它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纯粹是白描,像铅笔画的素描,但有内在的诗情和韵味)。……”“特别是水生和他媳妇之间的对话,非常简洁,但是又情意绵绵。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我有两种改法,丈夫要上前线去了,我这么改,女人说(撒娇地):‘不嘛,你不要走嘛!’(笑声)这样可不可以?(学生答:不可以)那为什么不可以?那是个什么形象?小女人,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现代概念,过去是不明大义。我再改一改,女人这么说(耍泼地):‘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妈妈家!’(笑声)可不可以?也不可以呀,耍泼也不行。水生说:‘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是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还是要学习这些传统美德。这句话,我把它这样改一改。水生说:‘我走了,很可能回不来,因为要打仗了。要是我回不来,你看着办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着办吧。’(哄堂)这样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或者说:‘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哄堂)这行不行?不行。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文化,不是这样。”
“点染”,有时“点”在前,有时“染”在前,两者有时还可以交错接连发生。程少堂的《荷花淀》是最能体现“文化味”的教例。程少堂通过改变语言形式,把他的“幽默点染”发挥到了极致。课堂上都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充满活力的游戏状态(亦即自娱娱人的审美状态),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现象: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11]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又与语言密切相关。程少堂说过一句幽默反讽的话:“一个语文老师把充满趣味儿的语文课上得好那是不容易,但是一个语文老师把本来充满趣味儿的语文课上得让人讨厌,那容易吗?”[12]他所追求的就是要把语文课讲得生动耐听又让学生学有所得。这与他改变单一严肃的思维方式为充满趣味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语言品味”的方法艺术
语言的品味是读懂文章最基础的一步。品味,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语言的品味为的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并在这过程中学习和吸收语言,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无穷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1.揣摩[13]

“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14]

例如,理解《诗经·子衿》中的“子”,学生知道是一个代词,指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但是学生不理解它和“你”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同。教师启发质疑:“子”在古代还特指有学问的人,是男人的美称,如“夫子”、“孔子”、“诸子百家”等等。课文中这个“子”字是第二人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里还有个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替使用。如果把这个第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他”,古文第三人称经常用什么词?生:其。师:“其”是常见的,还有“之”啊,“彼”啊,彼此的“彼”。假如改成第三人称,行不行?先让学生朗读,再组织讨论。学生发现用“子”表达感情上比较直接,第三人称就没有那么直接。教师感到学生的理解还不到位,用通俗的语言细致解读:我们小时候,偷懒,不做事,大人要表达很强烈的感情的时候,就说:“你这个狗东西,还不回来!”有时大人在家里自言自语地骂,就好像把你当作是在她面前一样的。如果用第三人称骂,就没有这个情绪了,就淡一点。课文中这个代词“子”,如果换成第三人称,味道就不同了,表达的情感没有第二人称这么强烈。


这里对“子”的仔细揣摩,让学生对文本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有了深刻的理解。

当然,如此富有意趣的揣摩必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个性化、艺术化地理解和处理的基础上。

2.辨析

例如,教学《诗经·子衿》,教师先让学生翻译第二句诗“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教师针对学生的翻译“即使我没去找你,你也应该寄个音讯给我”提出要求:“翻译带点情绪行不?”学生再次翻译:“她的情人没有写信给她,她就觉得不高兴,有点怨她。”教师并不满意:“我是说她有点情绪嘛,你把情绪翻译出来。”教师见学生无法领会,便启发解读:“纵我不往”,从潜台词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个女的是经常主动去的,一天去两遍。大家看注解第四,香港课文注为设问。应该是反问。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味道又不同。学生试着体会:我不去找你,你就不给我音讯?教师引导:即使我不去找你,你可以主动点来找我嘛!是不是啊?这就是一种陈述句。如果用陈述句来写意思也差不多,但味道不同。什么味道呢?那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学生脱口答道:“设问更能表达自己愤怒的感情”。“愤怒”?教师开导:可以有点情绪,但说成是愤怒好像重了一点。那应该用什么词语表达她的情绪?原文为什么好,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学生终于开窍:“有点怨。”教师补充:有点怨,有点恨,当然还有点爱。


学习语文就是要把细微的差别分辨出来。教师耐心地启发学生,看看诗歌这样用词有什么细微的差别。通过翻译来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采用变换语句来体会细腻情感的表达。

3.把玩

“品味语言包含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之美。”[15]什么叫把玩呢?就是在那里仔细欣赏,变着花样欣赏。这个玩不是不严肃的,而是一种审美。[16]
例如,教学《你是我的同类》,教学通过“变换”的方式,与学生一道把玩教材。

  (1)变标题。教师:“把文章的标题变一变,看它有什么不同?”学生觉得:“我是你的同类”和“你是我的同类”不同之处就是,它们两个题目之间,你和我的关系不同。”教师追问: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包含关系。教师不解,学生补充:按照这首诗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来说,肯定是先有母亲再有了孩子的。(生笑)教师肯定:分析得挺好的,谁先谁后的问题,你体验得很细致啊。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感受的?学生踊跃:“你是我的同类”就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是你的同类”就是说以你为中心。教师鼓励:哦,有个中心问题,摆在前面和摆在后面表明强调的重点不同,是吧?有道理啊。接下来,师生双方就“你”和“我”两个代词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进行深入探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2)变“点睛”句。教师:这首诗从文字本身看是母亲写给孩子的一首诗。前面我们换了标题,我们把“不是吗,孩子”中的“孩子”换成其它的词行不行?可以换成哪些词?道理何在?讨论后,学生有不同观点。认为不能换的说:“孩子”最好是不要变为好。首先呢,孩子是母亲心里的一块肉,在母亲的心里孩子还是最为重要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孩子”是不能以其它词来代替的。认为可以换的说:可以改成“亲爱的”,因为从这篇文章里每个句子来看,都看得出文章所叙述的这个人跟作者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是非常亲密的,而这种关系不一定就是孩子跟母亲的关系,有可能是其它关系,有可能是跟丈夫啊,兄弟啊什么的……(哄堂)。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有说不能换的,有说可以换的。教师见状:我们不是说换成什么词更好,而是说可不可以换成其它的。这首诗只换后面的两个字,刚才同学说了换成“爱人”可以,是不是啊?换成“父亲”、“母亲”也可以。我们一般说情诗是爱情诗,但是往往可以广义地说,凡是写感情的诗都是情诗。然后教师深入引导: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会产生哪些关系啊?除了人和人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学生齐答:亲情。教师拓展:亲情、友情、爱情也是人和人呢。那些草木、环境、大自然……还有其他的关系,这里头换成大自然的什么关系啊?要是那种唯心主义者,信仰宗/教、信仰神的有些民族啊,这首诗后面可以改成——(生答:上帝)“上帝”,对了。如果从伦理道德审美来讲,最后两个字还可以改成“善良”、“美丽”,都可以的。“你是我的同类”,不是吗?只改这两个字,就是不改其他的句子,这首诗也还不差,也是可以的。这样读,才有点味儿。不是说其他的读法没味儿,这样读会激起我们的创造欲望。就是说,有时让自己创造性地加点东西,减点东西,味道可能不同,对吧?

这里,教师以奇妙的手段呼唤着学生用心感悟文本:从揣摩表层文字直到倾听人类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扩大了诗歌内蕴也教给了学生读诗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敏感力。

(3)变句子顺序。教师先以第一段示范,把第二句放在第一句:“无论多遥远的距离,我都能听到你的呼吸,你是我的同类,你的手指轻轻地在我的心上弹奏,那是这个世上听不厌的乐曲。”然后要求学生:下面三段,每个人选择一段改一改。不用你自己的语言,就用这些原句子,你就换一下顺序,但是要有一点想法。有学生改的是第二段,把前三句打乱了:“让我的脚下生出一条大路,无论多远,你的一声随意呼唤,都是我奔向你的时刻。”有学生改的是第三段:“如果你需要我献出身体,那是你敲开了我心的大门,如果我的思想曾经照耀你的灵魂,我感谢你让它变得如此壮丽。”还有学生改最后一段:“有一天我死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安详地闭上眼睛,我始终都活在你的记忆里,你是上帝给我最深情的礼物,不是吗?孩子。”这时,教师也被感染了:哎呀,这个还可以大胆点,比如说“有一天我死去,你是上帝给我最深情的礼物,我始终都活在你的记忆里,无论你在哪里,孩子,我都会安详地闭上眼睛。”教师发出感叹:语文课为什么那么枯燥呢?我们可以学得有趣点,是不是啊?偶尔这么样变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笑声)

这简直是妙不可言。教师用变换句子顺序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自由活泼,激发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这一番尝试足以破解诗歌在学生心目中的玄妙感,足以在学生心灵中播下诗歌创作的种子,让学生永志难忘。

  这是一堂脱俗的诗歌鉴赏课。它以出人意料的角度,出人意料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了诗情诗意。这堂课教学立意新、处理方法新,朴素大方,令人回味,学生的收获是扎实的。这当然不是一堂完美的课,但它是一堂有开拓精神的、充满语文味儿的课。

四)“情趣激发”的方法艺术
只有教师教出情感,才能实现学生激发情感。教师备课要备情感,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
1.笑话激发
程少堂喜欢讲笑话,他认为:“一般说来,如果课堂没有笑声,那就算不上成功;如果笑声太少,那就不能算很成功。”[17]有人做过统计,说他“状况好时,基本上是五六分钟一小笑,七八分钟一大笑。”[18]程少堂有时一堂公开课上一个小时,学生和全场听课教师哄堂大笑三十多次,所以有的教师说听程少堂讲课笑得比听相声还多。
他讲笑话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例如,教学《世说·咏雪》,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谢安、谢道韫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教师引用了大量《世说新语》中的文段,一边朗读一边翻译,课堂上笑声不断:“这么大的喜讯,他还那么地镇静!当然后来他去朝/廷报喜讯的时候,把他的高跟鞋跑掉了。”(笑声)“爱看婢女表演。夫人不让看,说再看说明你花心了。”(笑声)“我估计这是王羲之他设计好的,可能是他早就看上那家的女孩子,别人都去争,他在旁边故意要搞另类、个性化的动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笑声)这男同学也要学学。”(哄堂)[19]“看来中国文化有这个特点,有时候好事不要做,坏事也不要做。什么也不做为好!可现在不行,不然四/个现/代化谁搞啊?”(笑声)“王郎怎么差劲呢?他天天在家练/。”(笑声)“谢道韫是很有才华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会跳舞。晚上她想唱卡拉OK,王郎他又不陪她。(笑声)王郎一点情趣都没有,整天就会打坐。所以谢道韫觉得精神生活很枯燥。”
由于引用的是古籍,如果采用直译,会受到文风的制约,意译又会少了情趣,教师用风趣的大白话进行解读,就像古籍幻化成了现代剧,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学生可以直接与之对话。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情趣就会迅速地被激发出来。
2.废话激发
程少堂说:我曾专门研究过经典相声和著名特级教师的经典好课实录,发现所谓的“现场气氛”和“生动活泼”,大都表现在这些有意无意的“废话”之中。有一些朋友(特别是帮我整理实录的老师)建议我的课堂实录删去那些“废话”,我是坚决坚决坚决反对的——那是伤筋动骨的原则问题!可见,“废话”是程氏教学风格不可或缺的要素。
例如,教学《世说·咏雪》,导入用的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当学生当堂背诵后,教师赞扬:没学过也能背下来,不错!你年纪这么小就可将这首诗背下来。我小时候只能背《毛主席语录》的。(笑声)毛主席是男的还是女的?(哄堂)后面引发笑声的这两句话语就是无准备的“废话”,是教师即兴发挥的,起意图就是想营造“现场气氛”。
接下来,在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的时候,又说了一番有意无意的“废话”:记得我曾经买过一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的一个教授叫陈平原,内容是研究金庸小说,叫做《千古文人侠客梦》。实际上自魏晋以来,中国文人还有一个梦,就是“世说新语”这个梦。一直到现在,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世说新语》里面描绘的生活——精神境界是非常羡慕的。有很多知识分子至今还在追求那种生活方式,有些行为方式在当今的知识分子中还存在。(生听得入神)
话说到此,本可以进入正题了,但教师又啰嗦地讲起一个人——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源,并让学生区别“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与“中国著名的大学校长”的不同之处。继后,讲到章开源先生有一次外出参加会议的故事:通知九点钟开会,八点五十分章开源就到了,结果九点十分,部长没到,于是章开源就走了。一会儿,部长来了,部长生气地说,“这个人怎么这样?”后来,部长仔细一想,晚上跟章开源打电话说,章先生,你是对的,我通知你九点钟来,我九点十分才到。
显然,“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的区别是无准备的“废话”,而章开源准时赴会的故事是有准备的“废话”,因为后者是用今人的故事与古人的故事暗合,来强调做人讲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番“废话”既可以激发学习情趣,又为课堂的“生动活泼”作了铺垫。程少堂认为,正是这些有准备和无准备“废话”,使他的课充满人性和趣味。
3.变化激发
这里的“变化”,是指品味课文时的语言形式变化。程少堂把这种“变化”叫做“玩”。
它认为,语文教师要会“玩教材”,也要善于带领学生“玩教材”,语文的味道,很大程度上是“玩儿”出来的。[20]“玩教材”就像玩魔方,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
例如,《你是我的同类》上课伊始,教师不同寻常地回答“什么是诗意”——“诗或诗意就是曾经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感动的,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那种东西。凡是这样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诗或诗意。这种不同于严肃的科学定义的解读,不仅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诗”或“诗意”,而且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吸引他们自觉地去回顾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进而再去感受诗歌中令自己感动的细节。接着,教师充满激情带领学生变“标题”、“点睛句”、“句子顺序”,在把玩中揣摩、辨析、理解、审美……以独特的方法点燃学生的探究之情,赏美之心。
例如,在香港教学《子衿》时,教师让学生用广东话来读这首诗,一下令课堂氛围变得愉快起来。讲解“佻兮挞兮”一句时,教师想法新奇,将这一句说成主人公在城楼徘徊时鞋子在楼板上发出的声音。这让生活在现代都市的香港学生顿时产生了亲近感,也就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对诗歌的赏析氛围之中。学习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求将诗歌改编成一首歌词,学生纷纷动笔,情绪很高。教师善于因地制宜,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听陈蕾士的琴筝》中对“西湖”的讨论,教师让学生用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和他们熟悉的“长江”,并不熟悉的武汉的“东湖”来替换“西湖”这一意象。教师将诗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学生探究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从而意识到西湖不仅具有美好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抓住了这首诗最根本的特征。
程少堂以为,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21]他玩教材的方式很多,以上只是例举了一些,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程少堂的情趣激发是有方向、有内涵的,学生的热情在瞬间就被点燃了,学生的思路也顺着他的设计而延伸。他情趣激发的方式很丰富,善于因地制宜,利用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此,他的课如同流觞曲水,每一回环,每一激荡都充满了趣味。
(五)“知识运用”的方法艺术
程少堂讲课,视野开阔,知识性强,体现出浓浓的文化味。换句话说,正是他的的广征博引,使他能够在课中“率性而为”,颇有《世说》文人的个性风采。他在课中的知识运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知识启发
程少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知识性启发,或叫启发的知识性,具有突出的文学性、文化性和情感性特点。
例如,教学《世说·咏雪》,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谢安和谢道韫两人的性格特点,教师将中西小说加以比较:《世说新语》写的是真人真事,但可以当作小说看,这篇课文可以课做是短篇小说性质的,中国古代小说跟西方不一样。西方注重心理描写,浓彩重墨地写心理活动,而我国小说如《红楼梦》很少直接的心理描写,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暗示心理。比如说贾宝玉挨打了,薜宝钗去看他的时候就说:“要好好读书”。林黛玉从后门进去眼睛肿得像核桃,说明她哭了。[22]当贾宝玉屁股挨打时,她是很心痛的,最后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话:“你可都改了吧。”很复杂的心理就通过这一句话表现出来了。
这里的“知识启发”,加深了学生对《世说新语》中人物描写方法的感受,对《世说·咏雪》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心理揣摩,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
2.知识引证
在《世说·咏雪》教学中,程少堂一反常规,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作为全课的重点(难点),借以引起小说对《世说新语》的阅读兴趣。换句话说,要了解谢安的乐观性格特点,除了“要发挥想象力去揣摩”,还必须“了解谢家的背景”。
于是,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旁征博引:先用诗句简介谢氏家族中的后辈“大小谢”(谢灵运和谢朓),谢灵运开创山水诗,其作品“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后人所熟知,后代谢脁的“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诗句中的“清华”,即“清华大学”名字的由来。引出“李白是谁也看不起的,但他只看得起谢家人”,来说明谢氏家族被推崇及在当时的地位。再用《世说•雅量》中的几个文段作为旁证来了解下谢安这个人物。一段说的是谢太傅与朋友“泛海戏”,“风起浪涌”时,“吟啸不言”,镇定自若;一段是写谢安在下围棋听到前方捷报时的表现:“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另一段是说谢安“爱看婢女表演,夫人不让看”。教师结语:“可以知道这个人气量大,很镇静,较多情!”[23]
以上大量引证,意在说明:“谢安是很有个性的,很有城府的。谢道韫是另外一种个性化,跟后来的封建社会女性及其它小说里提到的女性形象性格不大一样。”[24]这种人物品析与惯用的分析不大一样,教师有意增加了文本的宽度和厚度,通过呈现一些文本之外鲜活、富有生命力的情景,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穿越时空,真实地感受人物个性化的精神生活。
3.知识类比
知识性类比,就是用同类的知识相互联系比较,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例如,教学《诗经•子衿》,教师:“青青子衿”是说衣领是青的。我今天专门穿了一个青衣服,“青青子衣”不行吗?学生:可能是衣领最吸引那个女孩子吧。教师:她对那个男孩子的衣领……可能那个男孩子的衣领不是很脏,很脏她也不会被吸引住。(笑)肯定是那个衣领很有特点很有个性,把她吸引住了,她就记住了。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教师运用知识类比:曹禺的《雷雨》中他的那个情人鲁侍萍走了以后,周朴园的情人走了以后,周朴园老记得……不对,我说错了,是他的那个情人鲁侍萍还老记得他的衣服上有什么?学生:梅花。教师:对对!你说得对!周朴园的一件衣服上绣有一朵梅花,鲁侍萍人虽然离开了周朴园,但是老记得周朴园的一件衣服上有一朵梅花。
为了强化这个知识,教师又举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例子:她和丈夫生活了很多年,她以前老没有发现,或者说她没有注意到她丈夫耳朵后面有一个痣。后来她碰到渥伦斯基以后,就开始讨厌她老公了,或者说她以前就讨厌她老公后来碰到了渥伦斯基。然后再回家看到她老公耳朵后面那颗痣,就觉得特别讨厌。(笑声)
这里的知识性类比很精彩:鲁侍萍身上的衣服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倒是上面绣的“梅花”却让人记忆深刻。相同的情形,如果写“青青子衣”,那只会让人记住一件衣服,但现在你那件黑色衣服奇特的“衣领”让人记忆犹新。安娜卡列尼讨厌她老公,特别讨厌他耳朵后面那颗痣。两个案例说明“细节都有着情感因素”,细节可以放大感情。之后再来理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其中蕴涵的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程少堂的知识性,有不少是用他所谓的“废话”来体现的,这些有意无意的“废话”或穿插点染,营造气氛;或故意幽默,冰释紧张;或铺叙渲染,激发情感;或重沓啰嗦,达到强化。“废话”是他教学个性的鲜明标志,讲好“废话”是他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2]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3]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4]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8页。

[5]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6]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7]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8]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9]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10]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11]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12]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13]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60页。

[14]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期第7页。

[15]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期第7页。

[16]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17]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8页。

[18]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19]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5136页。

[20]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21]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22]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23]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24]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4:26 , Processed in 0.1369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