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小学语文中的自珍自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7 18:3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小学语文中的自珍自怜
——“山鸡症”与吕思勉《国文教科书》
? 韩立平
南朝刘敬叔《异苑》载一则故事,尝令我犹疑而不得确解:

    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  

   山鸡竟然跳舞跳死了!“乏死”就是力尽而亡,何以故?“爱其羽毛”。张华《博物志》亦有相似的解释:山鸡“自爱其毛,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水”。若果真如此,这只山鸡可谓史上最自恋的山鸡了。毫无休止鉴赏镜中的自己,哪怕只剩一口气,还拼命地跳舞,是不是有点傻呢?我因此怀疑它的舞而不止,或许别有他故。山鸡真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吗?中国古书上不是常有“不识镜”的典故么?   

《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小白龙吃了唐僧的马,逃回鹰愁涧。孙悟空找来土地公询问来历,土地公道出了“鹰愁”二字的来历:

    这涧中自来无邪,只是深陡宽阔,水光彻底澄清,鸦鹊不敢飞过,因水清照见自己的形影,便认做同群之鸟,往往身掷于水内,故名鹰愁陡涧。  

   鸦鹊飞过涧水,便误认自己的倒影为同群之鸟,遂掷身水中而亡。《笑林·不识镜》云:“有民妻不识镜,夫市之而归。妻取照之,惊告其母曰:‘某郎又索一妇归也。’其母也照曰:‘又领亲家母来也。’”而到了《启颜录》中,“不识镜”这一故事原型则被演绎到了极致:

    鄠县董子尚村,村人并痴,有老父遣子将钱向市买奴,语其子曰:“我闻长安人卖奴,多不使奴预知之,必藏奴于余处,私相平章,论其价直,如此者是好奴也。”其子至市,于镜行中度行,人列镜于市,顾见其影,少而且壮,谓言市人欲卖好奴,而藏在镜中,因指麾镜曰:“此奴欲得几钱?”市人知其痴也,诳之曰:“奴直十千。”便付钱买镜,怀之而去。至家,老父迎门问曰:“买得奴何在?”曰:“在怀中。”父曰:“取看好不?”其父取镜照之,正见眉须皓白,面目黑皱,乃大嗔,欲打其子,曰:“岂有用十千钱,而贵买如此老奴?”举杖欲打其子。其子惧而告母,母乃抱一小女走至,语其夫曰:“我请自观之。”又大嗔曰:“痴老公,我儿止用十千钱,买得子母两婢,仍自嫌贵?”老公欣然。释之馀,于处尚不见奴,俱谓奴藏未肯出。时东邻有师婆,村中皆为出言甚中,老父往问之。师婆曰:“翁婆老人,鬼神不得食,钱财未聚集,故奴藏未出,可以吉日多办食求请之。”老父因大设酒食请师婆,师婆至,悬镜于门,而作歌舞。村人皆共观之,来窥镜者,皆云:“此家王相,买得好奴也。”而悬镜不牢,镜落地分为两片。师婆取照,各见其影,乃大喜曰:“神明与福,令一奴而成两婢也。”因歌曰:“合家齐拍掌,神明大歆飨。买奴合婢来,一个分成两。”   

  经考证,中土此类笑话实缘于佛经,如《杂譬喻经》、《大智度论》、《维摩诘所说经》、《楞严经》等佛教典籍中皆有类似故事。钱锺书先生曾在《管锥编》“不识镜”札记中举出古希腊传说相参稽,云一美少年映水睹容,不省即己,爱慕勿释,赴水求释,乃至溺死,化为水仙花。钱先生风趣地说:此“水仙花症”不妨改为“山鸡症”,进而联系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自怜传统”。钱先生举出两首典型的对镜自怜诗以资佐证:崔国辅《丽人曲》:“红颜称绝代,欲并真无侣。独有镜中人,由来自相许。”及《虞初新志·小青传》之《焚馀诗》:“瘦影自临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人类如此“不识镜”,何况区区一只山鸡。故我一直怀疑《异苑》中这只舞而不止的山鸡,也许把镜中的自己误认作同类了。若是如此,那么山鸡的举动便有了合理解释,盖自负自傲,遇一同类,遂与之争艳媲美,誓不服输,舞而不止,直致力尽而亡。同在《异苑》书中,另一则关于“鸾”的传说,可能是此类故事原型的变体,颇能印证我的猜想:

     罽宾国王买得一鸾,欲其鸣,不可,致饰金繁飨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霄,一奋而绝!  


既然鸾于镜中见其类而鸣,那么山鸡睹镜而鸣舞的原因,也可能是见到自己的同类。然而同是见类而鸣,同是鸣而死,山鸡与鸾的表现却微有不同。前者只欲较量胜负,舞而不止,直至死亡,是不断重复、永在迷途的荒谬;后者则怜悯同类,复伤己身,一奋而绝,是声彻霄壤、孤傲冷艳的谢幕!这也许就是鸾凤与凡鸟之间的区别吧。故而南朝宋范泰据此作《鸾鸟诗》,歌颂鸾凤的精神:

    嗟乎!兹禽何情之深!昔钟子破琴于伯牙,匠石韬斤于郢人,盖悲妙赏之不存,慨神质于当年耳。矧乃一举而殒其身者哉?悲夫!乃为诗曰:   

  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扬轻风,清响中天厉。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明镜悬中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以上关于“山鸡症”的疑虑,始于数年之前。因最近读到前辈吕思勉先生编写的民国教科书,才重又勾起了回忆。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先后任教于东吴大学、光华大学等。1949年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被评为一级教授。吕思勉被严耕望誉为“四大史学家”之一(另三位是陈垣、陈寅恪、钱穆),治学广阔,述作宏富,代表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等。   

  吕思勉先生除学术专著外,也编写过不少中小学教科书。其中《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一套六册,由中华书局1916年2月至4月初版,此后多次重版,为民国初年小学国文教学中使用较广的一种教材。其第一册第十四课《小鸟之良伴》(两课时),课文如下:  

   某儿畜一小鸟,爱之甚笃。    
一日,鸟跃案上。案有镜,鸟窥镜见影,以为他鸟也,怒而噪,狂跃不已。见其影亦狂跃,益忿,奔而啄之,触镜而仆。骇甚。耽视镜中鸟良久,若有所思。乃趋至镜后,无睹也。折而前,则鸟又在焉。既而跃登镜顶,细察镜之上下左右,始悟镜背无彼鸟藏身之所。复跃下,逡巡镜前,若欲与镜中鸟通殷勤者。久之,怡然而鸣,翩然而舞,其影亦随之舞,乃大喜。    
某儿睹其状,乐之,为置一小镜于笼中。鸟由是视己影为良伴,对镜呢喃,终日不倦。

    显然,此课文脱胎于《异苑》中的山鸡传说。然细细再看,便会发现吕先生的改写颇见出一番心思。山鸡起舞不止,是睹见镜中自己,自怜自伤,抑或误将镜影视作同类,自负自傲?我原先犹疑于两种解释,不能确定。但是吕先生此文,却极为巧妙地将两点结合了起来,进而写成一篇很有启发意义的小学课文。课文写小鸟起先误认镜影为同类,故“狂跃益忿”,嫉妒争胜;然后慢慢发现,镜中原无同类,是自己的倒影罢了。文章有条不紊地描写小鸟如何从镜前、镜后、镜顶的观察,终发现其为镜,发现镜中之鸟实为己影。它的姿态举止原是听命于自己的,若自己“翩然而舞,其影亦随之舞”,于是大喜,化纷争为和解,而一切的主动权仍在于自己,在于你原意主动“通殷勤”。由原典中的“乏死”到课文中的“对镜呢喃、终日不倦”,变一悲惨结局为美好温馨、安稳欣乐之境。至于鸟或山鸡能否认识镜子,且让自然科学课的老师来解答吧,语文课不需要弄得这么清楚。  

   “视己影为良伴”是此篇课文的主题,但吕先生本意并非是要让学生终日照镜子,顾影自怜,仿佛《红楼梦》中甄士隐所吟咏的“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而实是要喻托一种自珍自怜的精神,欲诸生从小养成一种乐观欣然、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

    一篇小学课文把我多年的疑虑给打消掉了,我由此联想及自己曾经的小学生涯,除了一些古诗词外,竟然没什么课文能回忆起来。是我小时候没用功学习,还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本自身有问题?

    我认为,一个爱自己的人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才会在必要时刻为了家国天下而奉献自身。让孩子从小学习语文,学习古典诗词或语体文,难道不可以仅仅让孩子更多一点爱自己么?适度的、在分寸之内的自怜于人之初是必要的,珍爱自己才能走上人生的正途,“遵道而得路”,才不至于“捷径以窘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0:16 , Processed in 0.0764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