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就要打破“路径依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8 00:1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就要打破“路径依赖”
王灿明

    创新,就是要不断创造新东西,不断产生新思想,不断发明新方法。
    然而,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些与创新格格不入的东西,“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张文凭度一生”的思想观念在一些教师身上还大量存在,甚至根深蒂固。
    创造教育提倡多年,但时至今日,在许多地方,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者成群结队,他们对新的东西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低效率的满堂灌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一些教师灌了45分钟似乎还不痛快、不尽兴,依然肆无忌惮地拖课、补课,对中小学生的创造心理发展起到的不是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作用。
    究其原因,“路径依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说的是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个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举例来讲,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英尺又8.5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援用马车的轮宽标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
    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凹陷的路辙上撞环的。为什么?
    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是4英尺又8.5英寸。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的,所以4英尺又8.5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4英又8.5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如果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公司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而可以断言: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可能也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的了。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他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教育活动与物理世界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现象,这种机制使许多教师依赖与过去成功的经验或者他们的领导、家长熟悉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教育改革模式,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的翻版,虽然它们节约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也避免了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最大的问题是它们毁灭了教师的创造性。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面对变幻莫测的教育大局,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呢?我们过去的那种“勤能补拙”观念、“死揪蛮干”战术、那种“题海操练”招数、急功近利的策略,如今都已经成为创造教育的羁绊。
    要创造,就要学会自我否定,只有我们身上陈陋的东西多了,新生的东西少了,保守的东西多了,鲜活的东西少了,积淀的东西多了,派生的东西少了的时候,创造教育才能冲出突围,走入理想的境界。
    打破“路径依赖”,不断否定自我,虽然是很痛苦的,但却是我们脱胎换骨的革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6:33 , Processed in 0.1290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