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上) 【编者按】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今年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8〕197号),强调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宣传、普及与应用,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推广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进化模式与路线、冲突解决原理、效应及标准解等TRIZ中成熟方法在企业的应用。目前,科技部、教育部已在黑龙江等省开展了创新方法的大面积培训与应用试点,并即将在全国各地普及推广。
本文对科技部重点推广的技术创新方法——TRIZ技术创新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一.什么是TRIZ理论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该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 阿奇舒勒在前苏联海军的专利局工作,他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 答案是肯定的!阿奇舒勒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阿奇舒勒等人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了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TRIZ理论在前苏联被作为国家机密对其他国家保密。80年代中期,随一批科学家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把该理论介绍给其他国家,并在技术开发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TRIZ理论主要内容 创新从最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TRIZ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题的分析方法。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 (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2 最终理想解(IFR) 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如果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通向胜利的桥梁,那么最终理想解(IFR)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 最终理想解(IFR)有四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缺陷等。 3 40个发明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分别是:1、分割;2、抽取;3、局部质量;4、非对称;5、合并;6、普遍性;7、嵌套;8、配重;9、预先反作用;10、预先作用;11、预先应急措施;12、等势原则;13、逆向思维;14、曲面化;15、动态化;16、不足或超额行动;17、一维变多维;18、机械振动;19、周期性动作;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21、紧急行动;22、变害为利;23、反馈;24、中介物;25、自服务;26、复制;27、一次性用品;28、机械系统的替代;29、气体与液压结构;30、柔性外壳和薄膜;31、多孔材料;32、改变颜色;33、同质性;34、抛弃与再生;35、物理/化学状态变化;36、相变;37、热膨胀;38、加速氧化;39、惰性环境;40、复合材料等。 4 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矛盾矩阵 在对专利研究中,阿奇舒勒发现,在许多技术问题中,当一个技术参数得到改善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另一个参数恶化,这就出现了技术矛盾,大量专利都是在不同的领域上解决某些通用的工程参数间的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被解决。而不同领域的技术矛盾,表现为仅有39项通用工程参数在彼此相对改善与恶化。 TRIZ将技术矛盾冲突与冲突解决原理组成一个由39个改善参数与39个恶化参数构成的矛盾矩阵,矩阵的横轴表示希望得到改善的参数,纵轴表示引起恶化的参数,横纵轴各参数交叉处的数字表示用来解决系统矛盾时所使用创新原理的编号,这就是著名的矛盾矩阵。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为问题解决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根据系统中产生矛盾的两个工程参数,从矩阵表中直接查找化解该矛盾的发明原理来解决问题。
http://www.wxcx.org.cn/ghxx/news/view.asp?id=1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