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仙奶奶”12年粒米未进 “绝食传说”有待揭开(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3 22: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神仙奶奶”12年粒米未进 “绝食传说”有待揭开(图)2012年10月23日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张立群











图为:邱爹爹吃饭秦婆婆看
一次感冒病愈后,突然对吃饭失去了兴趣,12年来,她每天只喝几杯茶,抽一包烟,竟然安然无恙。为考证红安杏花乡东风社区 73岁居民秦玉华婆婆这段“绝食传说”,昨日,记者前往实地进行了采访。
“神仙奶奶”在当地是个名人
昨日,记者来到红安杏花乡东风社区邱家湾村,村民早在多年前就知道秦婆婆“绝食”的事,大家一直感到很稀奇。记者接连采访邱家湾10多个村民,他们开始都不相信秦婆婆“绝食”的事,有村民还特地秘密“侦察”,这才相信秦婆婆成了“神仙”。此事传开后,秦婆婆几乎成为当地“名人”,隔三差五就有人上门探访,但秦婆婆从未因此搞封建迷信活动。
记者在秦婆婆家看到,如今,儿孙满堂的她与老伴邱祖金,住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两间老式平房里,两老生活完全自理。秦婆婆虽年过七旬,依然眼明耳聪,思维清晰。前几天,有位邻居的手指头被刺扎了,还是她用针帮着挑出来的。
在老人家里,有一只电水壶和一只白色的茶杯,这是秦婆婆的专用物品。她每晚8点准时睡觉,早上4点起床。第一件事是烧水泡茶,然后就开始给老伴做早饭。老伴吃完早饭,秦婆婆也抽完烟,喝完茶,然后老两口一起到菜园摘菜,老伴挑到集市上去叫卖,她回家收拾家务。
秦婆婆一生勤劳,生育有五个儿女,膝下现有12个孙儿(女)。老人称,儿孙们都很孝顺,曾多次接他们与其同住,但老两口难舍“穷窝”,坚持单过。靠种菜园子卖菜自己养活自己,不要儿女照顾。
自称12年来每天只喝茶抽烟
谈起“绝食”,秦婆婆自己也称“奇怪”。她只记得2000年3月,很少生过病的她,突然感觉不舒服,好像是感冒了,便按以前“蒙头睡觉”的老办法给自己治病,不想病愈后,只要一吃饭,就感觉胸口很难受,她索性就不端碗筷,不吃食物。一周后,秦婆婆没有饥饿感觉,身体和以前没有两样。
秦婆婆的大儿媳程杏梅说,当年,几个子女得知老人几天未进食物,都急得不得了,强行将老人架到红安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还做了胃镜,但医生说老人身体无异常。此后,儿女们看到她身体没有因“绝食”受到影响,健康依旧,也渐渐放宽了心。“绝食”后,秦婆婆保持年轻时养成的喝茶、抽烟的习惯。如今,老人一天至少要喝五六杯茶,抽一包烟。
邱爹爹告诉记者,老伴每天只负责给他做饭,自己则坐在一边喝茶、抽烟,看着他吃,从不端碗筷,也没有丁点食欲。每逢过年过节,两个儿子轮流将老两口接到家里吃团圆饭,秦婆婆从未上过桌子。
秦婆婆的两个儿子都住在附近,两个儿媳时常到老人家看望她,秦婆婆闲来无事也喜欢到儿媳家串门,婆媳相处很好。
二儿媳程彩虹透露,婆婆虽然烟不离手,但精神一直很好,很少生病,也就是偶尔感到身体不适,才停止抽烟、喝茶。
邱爹爹称,老伴“绝食”前饭量也不大,每餐只吃一小碗米饭,自从“绝食”后,她生理上也有些变化,不再排大便,小便根据每日喝茶多少而定。
“绝食传说”真相还有待揭开
秦婆婆仅靠抽烟、喝茶度过了12年,此事究竟是人间奇迹还是编造的假话?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红安人民医院,试图找到当年为秦婆婆看病的医生,未果。该院门诊部一位秦医生得知此事连称不可思议。
蕲春中医协会理事、中医专家刘跃进称,人最基本的生存物质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其来源也只能是通过食物。抽烟本身对身体就有害,茶叶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仅靠此来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显然是不现实的。中医常说的“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秦婆婆身上发生的稀奇事,刘跃进也建议组织医学专家实地佐证。
秦婆婆说,她从不相信鬼神,但对自己的遭遇也感到不解,她希望有专家来帮她解开这个谜团。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22:13:08 | 只看该作者
清代考生如何作弊?在长2米绢帛上写10万字(图)2012年10月23日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蒋太旭











蝇头小楷10万字,布满2.2米长绢帛
(记者蒋太旭 实习生杨童舒)清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是如何作弊的?近日现身湖北美术学院“读画楼藏品展”的一件珍贵文物——清代考生的“夹带”,令观众大为惊叹。
这件“清科举考试夹带”为一块长约2.2米、宽约20余厘米的黄色绢帛,由于年代久远,绢布有些发暗,上面密密麻麻地用米粒大小的“蝇头小楷”抄满了八股文考试中的帖诗、四书五经及策问答案等内容。观者须用眼睛凑近字面,才能辨清绢帛上的若干内容。此物让不少参观者大发感慨,有几位热心读者还认真数了数上面的字数,仅每列就有110余字,总字数逾10万字。这位清代仁兄的“眼力”及“作弊功夫”实在令今人望尘莫及,一位女学生甚至惊叫:好吓人啊,这简直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微书法”。
此物收藏者、“读画楼”主人梅子先生介绍,这件乾隆年间科举考生作弊的夹带,为20多年前从上海一位朋友处发现。尤为珍贵的是,已故著名书画文史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先生,曾于2000年8月对此文物进行了鉴定,还亲笔为藏品留下了题为“清代科举考试鉴赏夹带”的鉴定墨宝。
据介绍,古代科举考试对作弊查得非常严。据说乾隆在位时,曾对考生的穿戴做过严格规定:不论是帽、衫、袍、褂、袜都必须是单层的,皮衣和毡衣要去掉里子,鞋子要求是薄底的……同时,入场前还要脱衣接受检查。看来,要把这样长的“夹带”顺利带进考场还真不容易。
史树青先生在评介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科举之制自唐以来为国家求才之本,开科取士历代奉行,考场作弊案以清为盛,此夹带小抄书于绢帛……秘藏于考场,沟通关节,往往高中,清代政纪之腐朽此明证也。”此批语连同夹带一起裱成卷轴,供人参观,卷轴全部展开总长接近3.5米。
据悉,此前见诸媒体的类似清代科举考试“夹带”展开长度大多不超过六七十厘米,像这样长达两三米的“夹带”实属罕见。梅子先生介绍,此藏品也是他首次公开展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7:05 , Processed in 0.0874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