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9 20:1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立足于越地、越族、越国,侧重于文史研究、文化创意、旅游策划,致力于古今中外越文化和中国百越民族史传承的综合性学术社团。
领导构成
总 顾 问:陈桥驿、傅璇琮、冯建荣
名誉会长:宣传中、李永鑫、鲁兰洲、车越乔、章传信、胡鸿烈、盛鸿郎
会    长:鲁锡堂
执行副会长:王云根
副 会 长:卢祥耀、朱松乔、邹志方、杨士安、陈秋强、钱茂竹、傅振照、傅祖康、周幼涛、屠剑虹
秘 书 长:赵小兵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下辖各专门委员会、分会
1.名士文化委员会  主任:王云根(兼)11.建筑文化委员会  主任:屠剑虹
2.旅游文化委员会  主任:何宝康12.鉴湖文化委员会  主任:徐智麟
3.家谱文化委员会  主任:卢祥耀(兼)13.越铸文化委员会  主任:朱利尧
4.黄酒文化委员会  主任:傅祖康(兼)14.书画文化委员会  主任:王云根(兼)
5.戏曲文化委员会  主任:倪齐全15.上虞分会   会长:陈秋强(兼)
6.宗教文化委员会  主任:朱关甫16.绍兴县分会(筹)
7.越兰文化委员会  主任:孙胜利17.诸暨分会(筹)
8.越国文化委员会  主任:朱松乔(兼)18.嵊州分会(筹)
9.师爷文化委员会  主任:傅青春 名誉主任:何信恩19.新昌分会(筹)
10.收藏文化委员会  主任:陈火庆20.越城分会(筹)
大型越文化研究年刊——《越风》编辑部
主  编:鲁锡堂
副主编:王云根、卢祥耀
编  务:赵小兵、赵钜清、秦炳炎、徐正平
《越文化研究通信》编辑部
主  编:王云根
副主编:卢祥耀、刘侃、赵立、董忠耿
执行副主编:赵小兵
地  址:绍兴市延安路481号(绍兴博物馆内)
邮  编:312000
电  话:0575-88056065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0:19:20 | 只看该作者
市越文化研究会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传承越中优秀文化 致力服务地方发展
        
      6月12日上午,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绍兴县鉴湖大酒店举行,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鲁锡堂再次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
  据了解,市越文化研究会的前身为市越文化研究所,2005年重新成立,目前会员已经超过了200名。6年来,研究会汇集本埠及外地文化界人士,秉承“传承历史、弘扬精粹、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以“越族、越国、越地”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发掘、整理越中传统历史遗产,传承弘扬文化精华。目前《越文化研究通信》已刊出158期,创办年刊《越风》4本,编撰《越文化丛书》4辑,累计出版文史类专著28部,组织和参与了20多项文化策划活动。
  新一届市越文化研究会理事会表示,接下去他们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越文化研究领域。会上,市越文化研究会还被市社科联授予“社科研究基地——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中心”。(转载自绍兴晚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0:20:33 | 只看该作者
传承弘扬越中优秀文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http://www.sxywh.cn  时间:2012-6-29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代表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本会成立六年多来的主要工作
200510月,原绍兴市越文化研究所改建为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至今已有6年。创会以来,在中共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直接领导下,
团结依靠广大会员,汇集本埠及外地文化界人士,秉承“传承历史,弘扬精粹,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以“越族、越国、越地”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发掘、整理越中传统历史遗产,传承弘扬文化精华。在开展学术研究、健全社团组织、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果。先后两次被评为绍兴市年度先进文化社团。
1、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活动,致力于对越文化多领域深层次挖掘研究。
6年来,根据越中重大历史事件、知名人物和地物风貌、生产生活习惯、社会风情等历史遗存蕴含的文化内涵,每年确定56个课题,组织会员及相关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专题学术研讨、讲座和笔谈等活动,以此展现越国和越族先民数千年辉煌历史和越地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同时,根据现实发展需要,经常组织开展“文化沙龙”和考察采风活动,做到了“小活动月月有,大活动三六九”(一年中平均每季度至少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活动)。诸多学术研究活动,在本地甚至省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2006年第22届兰亭书法节举行之际,本会联合有关团体,组织对吴大新历史专著《红月亮》作学术研讨,由此推进了“兰亭学”研究的步伐。20094月发起“六朝会稽王氏文化学术研讨会”,省、市政协领导王永昌、齐宽明和当时的绍兴县县长冯建荣等莅临指导。其他如“古越文化与西施故里”、“绍兴村落文化”、“会稽山与绍兴酒文化”、“陆游与酒”、“越乡匾额文化”、“虞舜孝德文化”、“上虞节会文化”、“吴越文化与长三角经济发展”等多场学术研讨活动,以及与市档案馆合作,编纂《越谚》(手抄本)并组织专题研讨会,都取得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社会传播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会总顾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发动下,本会名誉会长车越乔先生率数十位学者专家,分两个阶段先后赴浙、闽、粤、云、贵、湘、赣、琼等省和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外百越文化分布与传播区域,实施“越文化实勘研究”课题,对这些地区的越文化遗址、博物馆、民族村落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并将所有研究论文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结集公开出版,在全国吴越文化研究领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2、
办好会刊和年刊,为会员和文史研究提供用“文”之地。
坚持办好每月一期的会刊《越文化研究通信》,除了传递社团内外学术研究动态信息,主要用以发表会员及社会文化界人士的文史研究文章,交流史学新发现、新见解。同时,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知名历史人物,《通信》先后发起“皖浙起义百年祭”、“纪念陆游逝世八百周年”、“绍兴建城25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等征文、笔谈活动,刊出连续性专版。至今《通信》已刊出158期,累计发表各类文史研究文章1300多篇。自2007年起,创办并公开出版研究会年刊《越风》。这一图书型期刊,主要辑录会员重要的研究成果。现已出版4本,累计刊发论文80余篇。不少文章被省内外大学学刊和文史研究机构期刊转载,并在全国有关学术研讨会上产生一定影响。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0:25:38 | 只看该作者
 【绍兴名称演变】 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治会稽县。大业元年(605)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

  

  【建置沿革】 绍兴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至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据史载: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内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此山,因更名茅山曰“会稽”,是为会稽名称之由来。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立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战国初,越王句践大败吴国,越国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区。至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兴兵败越,尽取故吴地并至浙江,越始“服朝于楚”,而诸越邦国尚存。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吴越地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二十六年,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会稽郡先后辖山阴等20余县,其中在今浙江境内有山阴、诸暨、上虞、余姚、句章、 、镰、鄞、乌伤、大末、钱塘、余杭、由拳、乌程、海盐等县。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13州刺史部,督察各郡,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并增剡、余暨2县,时会稽郡领26县,属今浙江境内的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今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时辖山阴、诸暨、上虞、始宁、剡、余姚、 、鄞、句章、章安、永宁、乌伤、大末、东治15县。
  三国时,会稽郡隶属于吴,治山阴。魏黄初二年(221),会稽郡领县增至31县,其中增今浙江境内的有吴宁、丰安、长山、遂昌、新安、定阳、临海、南始平、罗阳、松阳10县,增今福建境内的有建安、汉兴、昭武、南平、东安、侯官6县。吴太元二年(252),再增永康、武义、建平3县,并改上虞县为侯国。吴太平二年(257)、永安三年(260)、宝鼎元年(266),先后分会稽郡置临海、建安、东阳3郡,会稽郡辖山阴、上虞侯国和诸暨、余姚、永兴、始宁、剡、 、鄞、句章8县。
  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于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辖县数不变。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复会稽郡,置东扬州。陈永定年间(557~559),会稽郡析山阴置会稽县,两县同城而治,治山阴,时辖11县。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县,并余姚、鄞、 、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并设吴州总管府,驻会稽县,治吴州、婺州等州。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州,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治会稽县,是为越州名称之始。大业三年(607),复为会稽郡。
  唐武德四年(621),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析句章之余姚置姚州,析句章之鄞置鄞州。改会稽郡为越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城3县和嵊州、姚州、鄞州3州。同时置越州总管府,驻会稽县,管越、嵊、姚、鄞、浙、纲、衢、 、丽、严、婺11州。武德七年(624),废姚州为余姚县,析会稽立山阴县。改越州总管为越州都督府,督越、嵊、鄞、丽、婺5州。景云二年(711),天下分为24都督府以统属州,越州定为中都督府,所督不足10州,隶属于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废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驻越州,辖越、睦、衢、婺、台、明、处、温8州。乾宁三年(896),钱 平董昌,号越州为东府。
  北宋熙宁七年(1074),设两浙东路驻越州,辖越、婺、衢、明、台、处、温州。旋即并入两浙路,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辖县和治所均不变。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复置绍兴府,治山阴,辖8县。清设浙江省,省府之下置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4道,绍兴府隶属宁绍台道,辖县未变。宣统三年(1911),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
  民国元年(1912)2月,废府、州、厅旧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原绍兴府辖县均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3年于省县间设会稽道,治宁波,时辖地相当于绍兴、宁波、台州3府。民国16年取消道制,原绍兴府7县直属于省。民国24年置绍兴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7县。民国25年,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其驻地、辖县不变。民国37年,更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余姚,辖14县(改萧山为省直属,增辖鄞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四明8县)。
  1949年5月,绍兴全境解放。6月,设浙江省第十专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六县,余姚划归第二专区(宁波)。10月改为绍兴专区,并析绍兴县城区置绍兴市(今绍兴城区),析绍兴县置会稽县,时辖1市7县。1952年1月,撤销绍兴专区,原所辖绍兴、诸暨、萧山3县及绍兴市改由省政府直属,上虞、嵊县、新昌划属宁波专区。1953年2月至1963年12月,辖县又数经归属变动。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1968年5月,改名为绍兴地区,并成立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改名为绍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置越城区,下辖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1989年9月,所辖诸暨县改设诸暨市(县级市)。1992年8月,所辖上虞县改设上虞市(县级市)。1995年12月,所辖嵊县改设嵊州市(县级市)。至2009年12月,绍兴市所辖一区五县(市)行政区划未变。全市现有79个镇、15个乡、24个街道、458个居委会(社区)、2222个行政村。


  【所获荣誉称号】 绍兴市为全国68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首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先后被国家及有关部委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生活质量较好百强城市”、“全国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所属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行列。
  2009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第二次)、“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城市”(第5位)、“中国城市环境竞争力城市”(第10位)、“2008~2009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第22位)等称号。(张显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7:31 , Processed in 0.0884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