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民族对山的崇拜始于会稽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0 11:2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对山的崇拜始于会稽山
http://www.sxywh.cn  时间:2011-9-23  

    会稽山处北纬30度区域内。在这一区域里,有许多奇特现象和景观,会稽山同样也有特别之处。会稽山是我国一座最著名的山之一,也是被先秦古籍记载最早、最多的山之一,曾被列为九大名山之首,排名四大镇山之先。
    四千年来,特别是商周时期,我国的文化历史中心是在黄河流域,在中原,相对来说,越地显得落后,既然越地落后,越地的会稽山怎么可能被列为九大名山之首,排名四大镇山之先?当然据说大禹到会稽会过诸侯。但大禹各地都有,他到过的别的山难道不重要,他为什么偏要到偏僻的越地来会诸侯?最早将会稽山与大禹相联系的,是春秋时期的《国语》,认定者是山东人孔子。《国语·鲁语下·仲尼论大骨》的记载十分清楚:“吴伐越,堕(毁)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这段话非常明确地将“越”、“会稽”、“会稽山”三者连在一起。孔子作为大学问家,他应掌握更早的资料。当然骨节专车是神话,这里是指人文记载。
    先秦著作中常提到禹和涂山,这是因为禹“到过”的地方很多,各种传说也多。传说本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模糊性,先秦著作中不少关于禹的记载同样带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关于禹,至今未发现他那个时期留下来的直接资料,甲骨文中没有禹,青铜器中只有“豳公盨”发现一个“禹”字:“天命禹敷土”,已在周代。因此先秦著作中有关禹的记载,其来源只能是两个可能:一,来自传说;二,当时的资料。文字记载最早且最直接的,就是《国语》中孔子的话,即“会稽”、“越”、“会稽之山”。孔子能这么肯定地说,除了传说,他应当另有依据,何况他自己就是北方的山东人。春秋时代中原已十分强大,是华夏的中心,如果越地会稽山不重要他是不可能那么说的。
在商周时代,越地文化比中原要滞后,那时国都,国家的重心在黄河流域,在中原。那么并不发达的越地会稽山又如何会被排在九大名山之首、四大镇山之先?
     经过现代考古发掘,可知越地的历史是很早的,会稽山脉及周围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如小黄山遗址、跨湖桥遗址、河姆渡遗址、寺前山遗址等。正因为以今日绍兴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积累十分深厚、发达,比中原有过而无不及,时代远在大禹以前,故《说文》段玉裁注:“大禹以前名嵞山,大禹以后则名会稽山。”北方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都不在近海靠山之处。新石器时代结束后,越地的历史文化虽也有发展,但与中原相比较,差距越来越大,也可以说,相对中原而言,是越来越落后,特别是在商代和西周。商代,中原有了甲骨文;铸造了精美绝仑的青铜鼎等器具,越地要一直到允常时才拓土始大,到勾践时期才重现辉煌,为会稽山再添传奇色彩。正是因为越地的这座山在4000年前,即传说中的大禹时代以前就已很有名。所以文化发达的山东人孔子才实事求是地将大禹、会稽山和越地联在一起。
    《淮南子》注:“会稽或作沧海”,会稽山就是海边的山。会稽山又名嵞山、塗山,《说文解字》:“嵞,会稽山”,段玉裁注:“嵞、塗古今字”。嵞,山之余也。塗,从结构可知是水、土、余,人们一直将海边陆地称为海塗,塗山,就是海塗边的山。会稽山脉北缘靠海,古老的越人生活在海边的会稽山余脉。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山,山是他们的生活依托,是他们的保护神,这座山是他们的母亲山。我认为正是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依山傍海的越人最先开始对山崇拜,从而使会稽山列为镇山、名山之首,而越地会稽山正是新石器时期流传下来的名称,后人将这个名称与治水英雄大禹联系起来,所以处于青铜时代的孔子才会说那番话。因而会稽山是我国最古老的一座山,是被中华民族所崇拜的第一座山。
设想一下,如果不是由于越人最先开始对山崇拜,那么在中原强大、文化发达的先秦时期,会稽山怎么可能被列为九大名山之首,四大镇山之先?孔子、司马迁又怎么可能把会稽山与越联系在一起?会稽山没有泰山之伟、昆仑之大、华山之险、庐山之壮、峨嵋之秀、黄山之雄、青城之幽,会稽山之列为名山之首镇山之先,不是因为它的高大雄伟、秀美险峻,而是青铜时代之前,人们处于生活水平低下时,它对人们所起的作用而奠定下来的。
   由于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一般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所以总有人想把重要的史实搬到北方去,甚至提出会稽在北方之说。最早对会稽方位提出怀疑的已在东汉,比孔子晚了500年,即高诱对《淮南子》中的“东至会稽浮石”作注,称:“会稽,山名,浮石随水高下,言不没,皆在辽西界。”高诱只说“皆”在“辽西界”,却没有指明具体的座落,也不知那里是否确有“随水高下”的浮石。会稽山在“东”本没有错,是高诱作了误注,而会稽山脉的北部恰有一座产浮石的山,名牛头山,至今山上有大量蜂窝状岩石,其石入水则浮,与《淮南子》所言相一致,明代王守仁因改其名为浮峰。
会稽山又称衡山:《汉书·地理志》:“会稽山一名衡山,谓当天文之星衡山。”此“衡山”并非今湖南之衡山,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会稽山一名衡山,在越州会稽县东南一十二里也。”这是从星象来称其山。会稽山又名釜山、覆鬴山。《越绝书》:会稽山“内美釜山州镇之功,外演圣德以应天心”。孔灵符《会稽记》:“会稽山在县东南,其上石状似覆釜。”《舆地志》:“会稽山一名衡山,其山有石,状如覆鬴,亦谓之覆鬴山。”“覆鬴”即“覆釜”。今南镇会稽山顶有二略呈圆形的巨石,直径各约3米,状如覆釜,又如香炉,处于近峰巅之路的中间,两边一米多外是百丈深崖。后人因此二石而将这座山峰称为香炉峰。
  《山海经·南山经》:“会稽之山,方形,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玞石”。《水经注》:会稽山“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多玞石”。南镇会稽山及周围的宛委山、石帆山,多拔地而起的危崖、孤岩、陡壁,“山形四方”或本此。又,从东边的若耶溪侧向西望石帆山,其状酷似张帆,并略呈方形。南镇会稽山、宛委山、石帆山三山相连,实为同一座山,“山形四方”之言不虚。关于“玞石”:“玞”,似玉的美石。南镇会稽山一带产砚石,石质细而不滑,坚韧滋润,制成砚后磨时无声,不损毫颖,呵气成云,寒天不冻。张岱《陶庵梦忆》记,山阴曾出赤比马肝、纹类玛瑙、着墨无声而墨渖烟起的“天砚”。《冬心集》载金农曾游会稽山,得一石,质润而色雅,爱不释手,遂琢成一砚,珍为上品,这就是文献中的“玞石”。会稽山脉的东北隅有一银山,山有铅锌矿,古代开采具一定规模,今仍矿潭遍布。会稽山脉深处绍兴平水至诸暨璜山一带有金矿,其中璜山金矿为浙江省第二大矿。会稽山还产铜、锡、铅、锌,会稽山北部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精美玉器。所有这些均可证《山海经》、《水经注》记载属实。
 古越,是中华文明的一处重要发祥地。越地会稽山是一座镇山、尊山,是一座神山。我国是从越人开始产生了对山的崇拜,以后才发展到各地,会稽山正是被中华民族所崇拜的第一座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2:44 , Processed in 0.1903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