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友渔——关注平等与公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8 11: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天时:徐友渔——关注平等与公正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非常简单的、是非非常分明的。如果非用西方学术来套,就相当于用显微镜看大街上的人打架,那是很荒唐的——明明是肉眼就看得清楚的。而中国的问题是一些人明火执仗地抢与偷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基本常识,基本的道德感。
  徐友渔
  1947年生于成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哥白尼式”的革命》、《形形色色的造反》、《告别20世纪》、《不懈的精神追求》等著作10余部。




    徐友渔笑眯眯的。九月北京的早晨亮堂堂的。
    他坐谈中国现实的艰难与苦衷,他笑眯眯的;他起身关上被风鼓开的阳台的窗,他笑眯眯的;他回味青春的荒唐与发奋,他笑眯眯的;他喝上一口茶滋润他的四川口音,他笑眯眯的。
    他和他的生活,啊,也当是亮堂堂的。他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他对自己的立场很满意,他对自己求真的努力很满意,他对自己通达的性情很满意。他对自己的满意很满意。
    笑眯眯亮堂堂的徐友渔,当然更是直率、严肃、复杂的徐友渔——一个直率的自我严肃地观照和批评着一个复杂的中国。
    在这个中国里的他自己,是这样的职守、作为、得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没有任何兼职、少有演讲、只就自己想发表见解的问题发言。没有经济上的考虑、没有经济上的动力。全部月收入3000元,不抽烟不喝酒不结交,足够。
    专业是当代西方哲学,近年集中在政治哲学,重点关注“平等与公正的问题”——正是自己最想做、“即使不给钱也要做”的事,所以安心欢喜、甘之如饴。
    当代西方哲学与中国现实
    人物周刊:为什么“最想做、即使不给钱也要做”?为什么从分析哲学转向政治哲学,从而更多转向中国现实问题研究?转折有事件性的起因吗?外界的助力是什么,您内部的必然是什么?
    徐友渔:这个选择是非常深思熟虑的。我有一个背景,就是经历了文化革命。文=化革=命一开始我是非常狂热的,但很快就醒悟了,感觉上当受骗了。上当受骗总要问个为什么,所以在接下来的12年里,我一直在读书,非常刻苦地读书,试图寻求答案。
    后来考大学读研究生,选择语言哲学也是自觉的。开始我是想考于光远的研究生,想直接做和改变中国现实相关的事情。但是我又感觉到中国还有更深层的问题,比如中国人身上的文学气质重。比起西方经验主义注重科学、理性、逻辑,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基本是浪漫主义的、混成一片的,是灵感式的跳跃式的。我们的思想资源多来源于文学,比如年轻人懂最多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我们思维的血肉是丰满的,但缺钙。
    人物周刊:您个人的起点也是这样文学气质吗?
    徐友渔:我是这样,动不动就要脸红啊流泪啊,但是文=化革=命把我扔到炼丹炉里炼了一炼。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思维习惯,想把重金属元素补充进来。这个想法,很狂妄。我想改变的是最根本的,最难办的。所以我选择了语言哲学这样艰深的专业,想做一些基本的工具性的研究。
    如果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我可以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学者——事实也如此,甚至在国内当某个领域的学霸,然后在世界范围内,相当于英国牛津的一个讲师。但问题是牛津不需要我这样的讲师,我这样的讲师西方多的是。而对我最终的抱负所在——中国的现实和未来,我离得又远了点。
    我需要和中国的现实更近一些。但是又不能太近——改革第一线呼风唤雨的人,我是做不来的,我终归还是个学者。但当人们义无返顾地为祖国的发展奋斗的时候,总有些深层次的概念和理论需要理清,需要有人从哲学的纬度、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高度理性的纬度,分析批评建议。我觉得我有这样的眼光能力。这既是中国最需要的之一,也是我最适合的位置。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聚焦在一个点上,我认定就做,特别好。
    人物周刊:这是您给自己的定位。您刚才谈到您在国际学术界的位置,好像很悲观。对中国的社科人文类学者,他们能做的就在于引介西学,当二道贩子吗,创新的空间有多大?
    徐友渔:我多年读书和研究的专业一直是西方思想,另外又有非常多的出国访问学习的经验。这些经验让我认识到:我们正在思考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已经被思考过了。我的比喻是,逻辑的空间已经完全被他们覆盖了。假定我是一个天才,也只能思考到他们思考过的问题。比如我在英国牛津就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他们的一个个哲学小组,还算不上大师,那种思考之认真、结果之精巧,那种甘于寂寞,中国学术界是没法比的。中国与之相比,只能算业余的,人家是职业性的。
    这种情况下,了解西方思想就显得很重要。否则你就凭你的一腔激愤、你高尚的出发点,你的思考肯定也有问题的,所谓的创新,真可能就是无知者无畏。之所以是这样,并不是我们中国人不聪明。我们中国人很有才智,在艺术、自然科学方面都有一流的表现。但是涉及人类普世性的思想学术,是最难有所成就的。我们欠缺太多。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几乎没有条件安下心来,有各种各样的干扰。
    人物周刊:西方思想资源对观察和诊断中国问题,这么重要,但您也担心:因为中国现实问题的“粗鄙性”,如果一味地沉缅于当代学术话语可能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把自己的头脑搅昏,自欺欺人。
    徐友渔:是这样。马克=思当年说,“德国的现实是如此粗鄙,以至于都不值得理论家分析了。”一方面西方学术思想在提供概念和思考框架上,是非常有用的。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的学术思想精巧细致,逻辑上自洽;而有时中国的现实问题是非常简单的、是非非常分明的。如果非用西方学术来套,就相当于用显微镜看大街上的人打架,那是很荒唐的——明明是肉眼就看得清楚的。比如西方讨论社会正义,是在完备的市场经济、契约社会、可以博弈的前提下,讨论资本家付给工人多少才是公平,考察的问题是工人支出的智力资本、体力资本是多少等等;而中国的问题常常是一些人明火执仗地抢与偷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基本常识,基本的道德感。
    所以,简单地直接地把西学当药方,要么是自己糊涂,要么是别有用心地想把别人搞糊涂。
人物周刊:您在文=革初期非常活跃,您是四川中学生红卫=兵的头,红极一时的人物。刚才您谈到文革期间的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个转向是何时、如何发生的?
  徐友渔:我们这一代人,初期投入狂热,觉悟却也很早。我算是其中比较晚。最早的,在66年7月28日江,青到北大讲演就开始了——江。青是什么人?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可是她净讲些什么?婆婆和儿媳妇闹别扭,家长里短。后来武=斗引起更多的人反感。有一次我们被号召去进攻132兵工厂,死伤惨重……
  人物周刊:您也去了吗?您也开枪了吗?
  徐友渔:我当然去了。我是文斗司=令。但我没开枪,这是我的一个原则。因为我家庭出身不好,能参加革命已是特殊,我担心出问题。但是大刀长矛地冲冲打打,是有过的。
  接下来我们感觉到越来越多的说话不算话。一会说这个干部局不好,让你去打,打得你头破血流,又说打错了,要保……太多的朝三暮四,反复无常,让人感觉到政=治太可怕了,我们真的就是当了炮灰。那时上面讲话说,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阶级敌人暴露了,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可是谁都知道遍地硝烟,死人无数。确实是太肆无忌惮、太把我们当傻子了。我们再愚蠢,再忠诚,还是有一点判断吧。当你亲眼看到子弹穿过脑袋,无论你的思想多么虔诚,你也会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期间我还一直试图说服自己,用马。主义来解释现实,维持一个特别野蛮愚蠢的信念。告诉自己,这些都是现象,本质是好的;这些都是局部,整体是好的。但到了1967年秋天,我不能这么自圆其说下去了,一觉悟就彻底觉悟了。我想搞明白,=思想到底是不是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我开始大量看书。
  人物周刊 :当时读书的条件如何?从哪里开始读起?
  徐友渔:客观说是比较艰难的,但总有办法。下乡之前,每天泡在四川省图书馆。可以说,那12年,我一天都没浪费,我一直在读书。因为我有一个信念,这信念来自马克=思。马克=思说,一个国家没有正常的生产是维持不下去了。所以当我的亲戚、大学系主任都把书烧了的时候,我仍然坚持读书,因为我知道中国不会总这样下去。
  人物周刊:听说您会四门外语,您的外语也是那时学的吗?
  徐友渔:基本是。本来我是学俄语的。后来我能想到学英语,是让我很得意的事。当时是1971年。我记得我回成都借书,走到街上,看海报栏里的《人民日报》,上面有一张周和基辛格在人民大会堂迎客松前的合影,旁边是中美联合公告。我当时立刻意识到:时代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结束了,中美关系将非常重要——我应当学英语!所以我立即就借书开始。
  后来回城在成都轴承厂当锻工,我皮围裙里装着书。也很幸运,因为锻工是体力强度非常大的非人工作,所以工作时间不长。中间休息,大气锤一停,我就快跑到防空洞里读书。防空洞里阴凉安静。工作不耽误,每天保证6个小时的学习。如此一直坚持到1978年恢复高考。
  人物周刊:您那时候读书,对您思想冲击最大的作者、著作是什么?
  徐友渔: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很有意义的一本。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人性思想给我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对照当时文化革命对自由和人权的践踏。可以说,最初,我们是用真正的马=主义批判文化革命的。
  另外两本书,一本是《西方民主提要》,相当于西方思想史的一个简装本。一个老右派因为欣赏我送我的,他还特别舍不得,说什么“宝剑赠英雄”之类的话。另一本是从四川大学借的,《分析的时代》,介绍20世纪英国分析哲学,当时最新的思想。非常艰深,我几乎把整本书都抄下来了。还有一套汤因比的书,那真叫才气横溢。这些书让我的眼光超越了当时愚昧的文化专制,一点一点剥开历史的真相,了解到人类文明的精髓。
  人物周刊:您的心得与谁交流?思考的阶段性结论是什么?
  徐友渔:我当时周围有一群爱思考的年轻人。早在文革初期我就组织了文革研究小组。那时候,我也模仿青年东,到处访友,认识了一帮民间思想家。我以成都中学生理论家的身份去拜访大学生,甚至是敌对方的,虽然那很危险。四川大学在当时被说成是盖世太保大楼,我却会去找敌方第一号理论家辩论,把他请到我们这边来。滑稽的是,有时候,正当我们双方讨论热烈,突然被告知被对方包围了。这些大学生让我很长见识,他们是多么全面优秀啊,校游泳队冠军、田径冠军,渊博犀利、热情洋溢。
  还有老知识青年,比我们早下乡的一批人。他们思想比我们沉重,他们接触了中国的最底层最黑=暗的部分,比我们深刻得多。当我们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的时候,人家在看《资本。论》了。我们考虑的问题是政治路=线到底是什么,人家考虑的是中国经济问题。
  这样三拨人,在一起,在那么艰苦黑暗的年代,热烈真诚地探讨中国的未来。那段时光让我时常怀念。
  人物周刊:朱学勤有篇文章提到的“1968年人”大概和您说的是一批人。这些人后来如何了?
  徐友渔:大部分都跟不上了。原因很多,一是中国的生活太残酷了。为生存的挣扎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精力。第二个,就是智力淘汰是很残酷的。有的人,你道德感再强,再刻苦,再鄙视物质生活,到了一定高度,也是力不从心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个时代特殊的无常。成都当时一个非常出色的中学生,出于认真求知,给陈永贵写信,问,你真认为大寨那么好吗,大寨农业有前途吗?他是很虔诚的。但这信被转到四川革委会——“这个学生竟然敢怀疑大寨,思想反动!”从此他就完了,读大学、就业都没份了。从这个角度说,我是阴差阳错地相当幸运的——同样的事情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那是个思考的风险很大的年代。
  轻易贴标签不是好事
  人物周刊:您的思想历程经过文革基本成熟,这之后,又有过波动、迷茫和转折吗?您曾谈到在中国,有时候既保持现实感又坚持方向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徐友渔:没有大的波动。经过艰苦的思考确立的价值、那些安身立命的东西不那么容易变。但是从另外的意义上,对很多问题还不确定,感到自己的能力知识不够,甚至有历史不可知的怀疑。比如,市场经济代替斯=模式,是进步,是方向——这是没问题的。如果把社会不公仅仅归因于市场经济,我是坚决反对的;但如果是毫无保留地歌颂市场经济,认为现在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没搞好,我也不……不能完全……
  人物周刊:近年来,您被学术思想界认为是自由主=义旗=手。您对这个身份的自我意识是什么,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划分有何意见?
  徐友渔:现实总是复杂的,所以一般来说轻易贴标签不是好事。但是,中国思想界分歧那么尖锐,自由主义和新左在价值定向、理论资源的根本区别,以及在一些问题上完全相反的观点,让他们之间分野鲜明。我主张宪。政。民。主、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主张限制政府权。力、主张市场经济导向……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假惺惺地拒绝这个分类,就带有虚伪性了。
  人物周刊:前段,国内有些本来很有名望的经济学家遭受批评甚至谩骂,被认为不顾贫苦弱势的死活,只为有钱人说话。与主流势力合流,似乎是自由主义被诟病的一个原因。
  徐友渔:经济自由主。义声誉是不大好。但是还是得承认,他们一直以来的鼓吹,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内部确实面临困难的局面。他们中的一部分,受的批判和讨厌,问题在于唯市场。但这一部分人也很复杂,有的认为,他们唯经济是出于策略性考虑;当然还有一些,从根本上说,就不是不能接受极权。
  人物周刊:自由主。义和新。左的争议高潮应该是在上个世纪末,现在这个争论还在持续吗?
  徐友渔:确切说是1997年。这一年,开始是王彬彬在《天涯》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自由主。义必然导致极。权主义;我马上回应,引证自由主。义的鼻祖洛克,证明没有任何一种主义像自由主。义那样与极。权主义对立了;接下来汪晖又发表文章,高瞻远瞩地认为中国社会性。质变了,中国问题是跨。国资本造成的;我马上开始查阅中国统计年鉴,驳回了汪的论据。后来李。慎之先。生给《北大的自由主。义传统》写序,以自己一生经验为据,说明自由主义是最好的主义。由此,中国知识界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争浮出水面。
  现在一般认为这一论争如过眼烟云,沉寂了。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中国正值从斯=模式走向全球化,新左派提出的问题不是无中生有,相反是非常深刻重要的。把中国现在的社会问题到底归结为什么,是大林模式、还是市场经济,这个争议是基本的,是回避不了的。
  人物周刊:在影响中国现实和政策走向上,自由主义和新左,哪一派力量更强些?
  徐友渔:很难说。极端点说,还基本属于民间思想争论,在政策那里还都是杯水风波。中国在。之后就主张“不争论”;不像以前,上面一定会扶持什么打击什么。现在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争论可以继续下去。这个争论的意义在于,它是真实的和自发的,反映了现实。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它的影响可能会大起来,虽然这需要漫长的坚持和等待。
  一种思想论争的影响,应该划分为政治和社会两个层面。在前一个层面上影响小,但对后一个影响可以比较大。新左在青年学者、名牌大学中,势力比较大。相对来说,自由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更大些。但在中国的情况就更复杂一些,中国有个弱势群体,比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人,新左思想显得更有吸引力些。但媒体又一般是赞同宪。政民主的,比较倾向于自由主。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38 , Processed in 0.0649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