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课例研究
课例呈现:黄厚江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请坐。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作者魏徵,既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可是,他之所以彪炳史册,得到后人的敬仰,却主要因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冒死直谏的诤臣。(板书:诤臣zh鑞g)他先后向太宗上书二十多次,虽然差一点因此掉了脑袋,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太宗的信赖,后人的敬仰。《谏太宗十思疏》是他奏议中最著名的一篇。
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认真阅读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现在,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三个段落。其他同学看看他们的诵读有没有体现文言文诵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诵读课文三个段落)
师:请一位同学对他们的诵读作一个简要的评点。
生:读文言文要注意断句,以及字音和现代文的不同。这一点,他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可是读得不是很流畅。
师:这位同学强调了文言文诵读要注意字音和句读,这的确是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不过,对于同学们来说,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是不难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应该能读出文言文特有的情味,(板书:情味)也就是通过诵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文言文特有的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遍录音诵读,再听我诵读。然后请对我的诵读和录音的诵读作一个比较和评价,看怎样诵读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听课文录音)(教师诵读课文)
师:好,请同学们对录音的诵读和我的诵读作一个比较和评价,说说你认为谁读得更好。哪位同学先说?
生:我更喜欢老师你的诵读,因为我感觉这是魏徵对太宗说的话,你的诵读体现了他对太宗所作所为的着急以及他激动的心情。
师:激动的心情,很着急,愿望很迫切?
生:对。
师:谢谢。其他同学呢,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也认为黄老师你读得比较好,因为你抑扬顿挫比较明显,而录音读的时候,感觉读起来好像比较平,比较柔。(学生笑)
师:谢谢同学们的肯定。不过,我还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还是温柔一点比较好。如果他怕掉脑袋的话,他应该温柔一点吧。
师: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篇课文,应该是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呢?是“柔”一点还是“刚”一点?(板书:基调)或者说,如果魏徵上书要当朝读这篇奏议,他诵读时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应该很着急,希望能说服唐太宗。
师:对,这是他的目的。其实,我倒觉得我和录音的诵读,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还是比较一致的。有些同学也已经体会出来了。(转向一位学生)你体会出这篇文章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应该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
师:强烈的责任感?是不是说“以天下为己任”更好?刚才一位同学分析得不错----“如果他怕掉脑袋的话,他应该温柔一点”,可是作者怕掉脑袋吗?不怕。----唐太宗才开始执政时,非常勤政,也很体恤百姓,可随着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安定,他开始大兴土木,广造宫殿,大臣们屡次进谏,他就是不听;魏徵屡屡上奏,惹得他非常不满,扬言要杀了他。可是魏徵就是不怕。----大家想一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谏,可能“温柔”吗?(生:“不可能。”)对,不可能温柔。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诚恳”?(板书:忠诚、恳切)要做一个诤臣,首先要有满腔的忠诚,对国君的,对国家的;同时,又要特别恳切,才容易被接受。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情味。除了感情基调的把握,字音的准确,还要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板书:语言)从整体上说,文言文有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又有它具体的语言特点。大家能说说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吗。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整体语言都是慷慨激昂的。
师:“慷慨激昂”,还是作者的感情,很忠诚,很恳切。这样的感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的呢?
生:我觉得语言形式上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师:能具体从句子的形式上说说特点吗?
生:第三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来论述事理,很有气势。
师:很好,其实修辞的运用都和语言形式有着紧密的关联。比如排比,从句子形式角度来看,常常都是整齐的句式,也叫整句。魏征这篇奏议把整句和长短交错的散句结合,非常有表现力。这在奏议里是一个独创,在唐代散文里也是一个贡献。奏议这类文章,形式比较固定,语言大多比较僵化,魏徵却大胆地突破了一般的语言形式,把整句和散句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以同学们诵读这篇文章,不能不注意这个特点。同学看哪一段这个特点最鲜明?(生:第三段)
对,文章第三段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个特点。我们一起来揣摩这一段的诵读。先请一个同学尝试读一遍。
(指名一位同学读第三段)
师:她读得比较流畅,字音、句读也没有问题,可语言的特点,作者的情感表现得还不够。诵读,与对内容的理解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来对这一段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一段开头是一个散句:“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同学们体会一下,读这个句子,哪个字读得重一点能更好地体现感情?
生:忽。
师:对!这样可以引起太宗的注意。文章主要内容在后面的“十思”。这也是诵读的难点,十个句子结构一样,很容易读得呆板。那么,怎样处理呢?有人把“十思”的内容概括为“五戒”。(板书:“十思”----“五戒”)大家想一想,是哪“五戒”?哪些句子表达了共同的内容?
生:每两句一“戒”。
师:各“戒”什么呢?
(讨论归纳:一戒奢,二戒骄,三戒纵欲,四戒轻人言,五戒赏罚不公)
师:所以诵读时,根据句义关系首先应该把这十个句子分成五个单位。但五个单位之间如果停顿的节奏一样,仍然会显得呆板,表现不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轻重和节奏的变化。组与组之间的停顿可稍微长一点,每组句子后一句的前半句,和前一句跟得紧一点,这样和轻重的语气结合,就能把恳切之情、强烈的愿望表现出来。下面我读一遍,大家注意体会。
(教师范读“十思”)
师:同学们自己诵读体会,然后我们请两位同学试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先指名一位同学诵读,然后指名前面尝试诵读的同学再次诵读,教师评点其进步之处)
(学生齐读“十思”)
师:读得不错!“十思”的后面还有一组整句,句子都比较短,主要是通过句间停顿的长短形成适当的节奏,应该是前三句之间稍长一点,最后一句接得紧一点,“信者”这里有一个停顿,可以增强意味。最后一句要读好句末的语气词“哉”,想一想轻读好还是重读好?(学生意见不一)大家再体会一下。轻读还是重读?(生:重)对,重读,可以增加表达的力量,以引起唐太宗的重视,也包含了作者的强烈的情感。
诵读文章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同学们课后还要反复诵读,一定能读得更好,对文章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其实,比较我和录音的诵读,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我们读的文本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区别有很多是细微的,有的是较大的。比较明显的是资料上删了许多句子,而教科书上则保留了这些句子。预习时已经让同学们标注出这些不同的地方。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觉得,这些句子是有好还是没有好?思考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就是文章本身的内在结构。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好,这位同学好像有话要说,你是不是觉得没有更好啊?
生:我还是同意保留。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教科书上的是魏徵的原文。
师:你怎么敢下这个结论?
生:因为有名的文章是不可以随便篡改的。
师:有道理,但是也不一定。有时候就是发现被偷偷改了。你觉得又好,能从文章本身说说理由吗?
生:比如第三段,资料上开头比教科书少一句话,直接把“十思”亮了出来,我觉得有点突然。
师:加了这一句,行文更自然,对吧?(转向另一学生)
生:我觉得没有好,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魏征对太宗的所作所为非常着急,他进谏时应该是怀着一种恳切着急的心态,他想尽快让太宗明白自己的意图,所以直接突出重点,态度更明确。
师:这位同学认为没有更切合作者迫切的心情,更简明。还有哪位同学要发言?
生:我认为保留与不保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师:很有道理。现在的具体情况就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你说有还是没有好呢?
生:第三段的第一句(读第一句)这句需要保留,因为这一句可以引起下文。而后面的“君人者”要省去,因为他进谏时锋芒不能直接针对唐太宗,这样不好,会影响进谏的效果。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也很辩证。其他同学呢?
生:我认为没有好,因为现在社会什么都讲究创新,创新就要改革,……
师:这位同学结合时事从大的方面讲,有高度。可我想提醒同学们,对具体文章内容的讨论还是多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考虑,删了未必就是改革,更很难说是创新。
生:我觉得有好,因为毕竟是臣对君,臣不能当着君的面指责他,只能把具体的史实说给君听,希望国君能明白。
师:这位同学从君臣关系来看。也是个很好的角度。
生:我觉得没有比较好。魏徵在进谏时,他不可能说得那么准确。
师:我想魏徵这个奏议,是事先写好的,不是当场口头说的。他应该字斟句酌。(转向另一学生)
生:我也认为没有好。因为在当时那种背景下,简洁一点,更表现出他的期待。
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想提醒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板书:观点)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句子是有好还是没有好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同学们觉得这篇文章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生:他希望太宗以仁为本。
师:就从文章里摘一个关键的词句来表达,能吗?
生:“十思”。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师:主要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没有不同的理解呢?
生:“积其德义”。
师:现在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十思”,一种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还有一种是“积其德义”。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在这三者中作出选择。
(学生看书)
师:这篇文章我们还要用一节课深入学习。在初读文章以后,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请认为文章的中心观点是“居安思危”的同学举手。(学生举手)----好,大多数同学认为是“居安思危”。我想问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于提出“十思”的建议,可是“居安思危”能概括“十思”的内容吗?(学生犹豫,有同学要发言)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
生:我认为是“积其德义”。
师:为什么呢?
生:“十思”的内容有五个方面:戒奢,戒骄,戒纵欲,戒轻人言,戒赏罚不公。居安思危不能全部概括。
师:同意这个观点的举手。
(部分同学举手)
师:我也赞同这位同学的意见。因为只有“积其德义”才能概括(板书:积其德义)“十思”的全部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对课文的继续学习中,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看,有许多句子是不能删去的,否则文章的中心就不够明确,结构也不够严谨清晰。而删去的许多句子,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更鲜明。比如第一小节,“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第二小节“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都是强调了德义的重要;文章结尾的“无为之大道”是什么呢,也是强调德义。有了德义,就可以垂拱而治,也就到了治国的最高境界。
同学们,魏徵这篇奏疏通过严密的论证,表达了对唐太宗忠诚恳切的告诫,也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我觉得,他的告诫不仅对唐太宗,对历代国君非常重要,即使对我们这些普通的人也很有借鉴意义。我读“十思疏”,就针对自己的缺点从文中的一个句子中摘取四个字作为座右铭,时时告诫自己:“谦冲自牧”。我相信,文章中的许多话对同学们也一定很有启发。如果请大家也从文章里摘取一个句子作为自勉的话,或者作为赠言送给别人,你会摘哪一个句子呢?
(学生看书)
生:我会摘取“戒奢以俭”这四个字。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时代里,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很容易奢侈。
生:我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句,因为我做事情常常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
生:我选第一句(读第一句),送给所有的学生。
师:送给所有的“同学”好不好?因为你也是“学生”。说说你选这一句的原因,好吗?
生:因为我们作为学生,学习不能好高骛远,要从“根本”出发,要为将来打好基础。
师:你能从这个句子中摘取最关键的几个词概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吗?
生:固其根本。
师:很好。当然,还可以概括为“根固木长”“泉浚流远”等。我相信同学们在本文的学习中一定会获得很多的思想营养。
下课之前,我想送同学们一句很熟悉的话,那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同学们一定很熟悉,我想强调的是,这里的“读”不仅指用口去读,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读。这样才会有自己的感受,才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发现。
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谏太宗十思疏》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课后,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和所发资料上注释的不同,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看看怎样注更好,有没有课文没有加注的词你还不理解,能不能借助工具书,为它们加一个注释。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探讨。
下课!谢谢同学们!
点评: 陈明华
听黄厚江老师的这节课,最深刻的印象是那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节奏,和师生高度交融的教学情景。正陶然于中的时候,一节课已经结束。
细细回味,这节课,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的。首先是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演绎了新课程理念的丰富内涵,阐释了黄老师一贯的语文教学思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目标的预设和生成,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等抽象生涩的概念,我们都可以从这一节课中获得具体的感受和清晰的认识,使我们深信,新课程理念不是架空的,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中的。
其次是教学形式富有创意,又切合文本的特点,发挥了教科书的优势。我相信所有听课老师都会和我一样承认,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教过文言文。但黄老师“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真是开人眼界。文言文的教学,重在多读,由读入手,这是教学的常理,黄老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读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似乎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黄老师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读的方式,由读而及的丰富内容,对学生文言文诵读的有效指导。这既得益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又是教科书使用的一个成功范例。“寻觅文言津梁”这一个专题,就是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第一个板块则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诵读的要领。黄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就以此为基础立意,同时又在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拓展和丰富。
将自己的诵读和录音的诵读进行比较,让学生加以评点,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对话中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这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敢这样做,更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做到的。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感受是深刻的,学生的收获是实在的。
总体而言,觉得这是一节新颖而又厚实,创新而不违背规律的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范例。当然,课堂教学都是遗憾的艺术,需要再推敲斟酌的地方在所难免,比如课堂教学时间的控制,教学起点的确定等等,相信听课老师和阅读这篇实录的老师在得到收获、获得启发的同时也会发现这样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