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4 16:4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课是怎样“炼成的”?时间:2012-07-26
来源:中语参

      常常有年轻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得精彩?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上好一节课的因素太多太多,教师素养,教学理念,教学追求,“好”的标准,特定主题,具体内容,等等等等,无不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要一一讨论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这里我们就阅读教学一节课的设计优化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我们认为,添加、删减、整合、分解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基本策略,通俗地说,也就是加、减、乘、除。
    有些课不耐看,是因为太单薄。“水分太多,干货太少”,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其内容就是课文加参考,而且是没有内化的课文和不加消化的“参考书”。教学难免干干巴巴、捉襟见肘。所以优化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丰富教学内容。那么加什么呢?
   
一是加进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
    我在文章和讲座中反复强调阅读教学要从学生阅读的原处体验出发。其实,就教学设计来说,则首先要从教师自己的阅读原处体验出发。这样的课才能鲜活,才能有新意,也才有创造力,才能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这种感受和心得,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
    教学《阿房宫赋》,我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我对原文进行缩写得一段话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学生填词的过程,就是理解概括课文的过程。我还让学生比较原文的结尾和我改写的结尾: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通过比较,从语言形式、文章主旨、文章结构等多角度对文章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最后,又让学生根据压缩得短文用三个字概括文章的思路和主旨。如果说这些教学活动比较成功的话,其前提,就是在教学设计是加进了我自己的阅读心得。
   
二是加进相关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
    这种积累既包括我们既有的阅读积累,也包括我现时的阅读积累。比如我们教学一篇文章,就会想到以前读过的教过的与所教内容相关的文章和书籍,这是前一种;为了备课的需要,我们会专门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是后一种。
    于漪老师教学梁衡的《晋祠》,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辞典》“晋祠”的词条:“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为国内所仅见。殿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于老师要求学生用阿拉伯数字标好辞条五句话的句序,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在课文中分别寻找出条目里的五项内容,并一一标出序号,看谁找得快,找得准。然后再互相交流标示不一样的地方并展开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穿插课文层次的分析,有关段落的诵读,说明内容的归纳。再要求把课文和辞典进行对照发现问题和不同(内容、写法、结构和语言),说说文章和词条哪个写得更好。一个词条带动了一节课的教学,十分精彩。可以说,这段话的增加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调动生活积累,对于丰富阅读内容来说,也相当重要。还原阅读,现在是大家都很重视的阅读方法。没有生活经验的调动,就没有还原阅读。教学《项链》《守财奴》和《老王》,我的生活经验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三是加进作者的相关思想和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这一孟子推荐给我们的读书方法,是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但遗憾的是,很多课堂上背景介绍还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以至于人们对于背景介绍的重要产生了怀疑。是否每节课需要介绍背景,又应该怎么样介绍背景,我们另当别论。但教学一篇文本必须了解写作背景,这是肯定的。不仅了解背景,还应该了解作者的思想历程,尤其是与教学文本相关的思想发展,及其有关的文本。
    苏州立达中学的曾文彦执教《紫藤萝瀑布》获得江苏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这节课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一个很成功的环节就是,在引导学生品读“花语”内涵,学生对主旨的理解仅仅停留于“献给不幸的人,献给那些在精神上不能得到充分的宁静和生活中并不充满喜悦的人”还达不到一定的深度时,她及时而巧妙的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几则材料:
   
“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花朝节的纪念》)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记下了1966年夏秋之交的这一天。”(《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哭小弟》)

    并结合这些背景资料,进行简要的点评,使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有了新的升华,认识到篇文章是献给这世上所有遭遇痛苦的人,献给生命的咏唱,是献给普天下所有人的心灵烛火。
    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必要的背景知识,无论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学习活动的展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是如此,教学苏轼的词和李清照的词也应该如此。否则难免是盲人摸象式的解读。
   
四是加进相关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以后是淡化知识教学的。其实笼统地说淡化,并不准确,只是不能注重系统化繁琐化的教学而已。语文学习,没有知识的支撑是无法进行教学的。但阅读教学毕竟不是知识教学,教材更不可能提供所有知识的呈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把相关的知识弄清楚,引过来,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呈现出来。教学说明文需要,教学记叙文议论文也需要,教学散文小说和诗歌,有时候更必要。
   
五是加进学生的阅读思考。
    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很多老师注意不够的一个方面。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学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去学习,或者在老师指导之下学习。其实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心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我的教学中,很多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都是来自于我的学生。我的和谐共生教学法,特别强调这一点。
    我教学《我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有一环节是组织同学们讨论小标题的作用,在归纳小标题能够概括有关部分内容这一特点时,有同学提出:文中有些小标题并不能概括相关部分的内容,一个是“他的眼泪”这个部分有的内容没有写“他的眼泪”,二是最后一个小标题不能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经过讨论,发现这位同学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但问题却很有价值。不仅使大家对文章结构层次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而且在讨论中有同学提出可以把文章的小标题改得更好,于是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分工从各部分内容中选择人物的语言替换文章原来的小标题。这个学习活动的组织,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来自于教师自己的阅读生成,而是由一个同学的阅读生成引发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个教学环节比之于前一个教学环节更有意义,但它却是由前一个生成而来,没有前一位同学的问题,就没有这个很有意义的教学环节。另一个环节是,我让同学们概括自己心目中男子汉的特点,要求用形象的或者富有哲理的语言进行表达。结果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组句子,很像一首小诗。我便让大家根据课文内容一起来完成这首小诗。这个教学活动也不是来自于我自己的教学创意,而是源于学生的阅读生成和学习生成。
   
六是加进别人的教学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对于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是很必要的。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思路的思考,乃至于对文本的处理方式,都可以拿过来位我所用。
    也许知道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加法的老师很多,但加出问题的情况也很严重。因此有必要强调:
   
1.加是内化,不是堆积;加是融合,不是拼凑。

有的老师会说,用了新教材新教参,什么都不加,我都教不完;再加不是更没有办法完成教学任务了吗?这不是加的不对,而是加的方法不对,没有内化,没有融合。简单相加,简单堆积,简单拼凑,对课堂的优化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能采用内化的方法,融合的方法。所谓内化和融合,就是为我所有,“以我观物”,取其精神,吸收精华,取其可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2.以我为主,多加自己的东西,少加别人的东西。
真正能帮助我们提升课堂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很多课的失败,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就是由于拿了别人的东西太多,而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如果提出批评,他还会说:某某名师就这么上的。姑且不说名师的教学未必都好。即使是好东西,搬进你的课堂就未必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一类的成语,是大家都知道的。
   
3.多加内容,少加形式。
    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很多老师备课在形式手段上花的时间太多,而忽视教学内容尤其是文本内涵的开发。一篇文本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安排教学的思路,思考得不多;而是致力于如何有一个新点子,如何找到新形式,如何吸引人的眼球。甚至花很大力气到网络上搜寻各类课件,然后集其大成,来一个花色拼盘。这样的课注定了好不了。我们不反对形式的新颖,但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内容的形式,脱离内容的形式,只能使课堂更糟。
    4.多加内涵,少加文本。
    如何增加教学的内容呢?有些老师是有误解的。他们认为,增加内容就是增加文本。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的《春》就引了十几首关于春的诗歌,有老师告诉我这还不是最多的。这我相信。我们市一位名教师开课,其主题是“慢慢走,欣赏吧”,结果一节课就阅读了五六篇文章。很多公开课已经不甘心于一节课就教学一篇文章了。而最近又发现一种时髦,就是一会儿就用PPT来一短名人名言(而且使外国的多),搞得很时尚,很深沉,很外国,很哲理。但我是大多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孩子们能懂得多少。我们觉得,即使这些内容都很有价值很有必要,也不必把整个文本都加进来,而应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东西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作者:特级语文教师黄厚江)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6:49:30 | 只看该作者
《谏太宗十思疏》课例研究



课例呈现:黄厚江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请坐。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作者魏徵,既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可是,他之所以彪炳史册,得到后人的敬仰,却主要因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冒死直谏的诤臣。(板书:诤臣zh鑞g)他先后向太宗上书二十多次,虽然差一点因此掉了脑袋,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太宗的信赖,后人的敬仰。《谏太宗十思疏》是他奏议中最著名的一篇。

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认真阅读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现在,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三个段落。其他同学看看他们的诵读有没有体现文言文诵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诵读课文三个段落)

师:请一位同学对他们的诵读作一个简要的评点。

生:读文言文要注意断句,以及字音和现代文的不同。这一点,他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可是读得不是很流畅。

师:这位同学强调了文言文诵读要注意字音和句读,这的确是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不过,对于同学们来说,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是不难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应该能读出文言文特有的情味,(板书:情味)也就是通过诵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文言文特有的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遍录音诵读,再听我诵读。然后请对我的诵读和录音的诵读作一个比较和评价,看怎样诵读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听课文录音)(教师诵读课文)

师:好,请同学们对录音的诵读和我的诵读作一个比较和评价,说说你认为谁读得更好。哪位同学先说?

生:我更喜欢老师你的诵读,因为我感觉这是魏徵对太宗说的话,你的诵读体现了他对太宗所作所为的着急以及他激动的心情。

师:激动的心情,很着急,愿望很迫切?

生:对。

师:谢谢。其他同学呢,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也认为黄老师你读得比较好,因为你抑扬顿挫比较明显,而录音读的时候,感觉读起来好像比较平,比较柔。(学生笑)


师:谢谢同学们的肯定。不过,我还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还是温柔一点比较好。如果他怕掉脑袋的话,他应该温柔一点吧。

师: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篇课文,应该是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呢?是“柔”一点还是“刚”一点?(板书:基调)或者说,如果魏徵上书要当朝读这篇奏议,他诵读时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应该很着急,希望能说服唐太宗。

师:对,这是他的目的。其实,我倒觉得我和录音的诵读,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还是比较一致的。有些同学也已经体会出来了。(转向一位学生)你体会出这篇文章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应该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

师:强烈的责任感?是不是说“以天下为己任”更好?刚才一位同学分析得不错----“如果他怕掉脑袋的话,他应该温柔一点”,可是作者怕掉脑袋吗?不怕。----唐太宗才开始执政时,非常勤政,也很体恤百姓,可随着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安定,他开始大兴土木,广造宫殿,大臣们屡次进谏,他就是不听;魏徵屡屡上奏,惹得他非常不满,扬言要杀了他。可是魏徵就是不怕。----大家想一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谏,可能“温柔”吗?(生:“不可能。”)对,不可能温柔。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诚恳”?(板书:忠诚、恳切)要做一个诤臣,首先要有满腔的忠诚,对国君的,对国家的;同时,又要特别恳切,才容易被接受。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情味。除了感情基调的把握,字音的准确,还要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板书:语言)从整体上说,文言文有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又有它具体的语言特点。大家能说说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吗。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整体语言都是慷慨激昂的。

师:“慷慨激昂”,还是作者的感情,很忠诚,很恳切。这样的感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的呢?

生:我觉得语言形式上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师:能具体从句子的形式上说说特点吗?

生:第三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来论述事理,很有气势。

师:很好,其实修辞的运用都和语言形式有着紧密的关联。比如排比,从句子形式角度来看,常常都是整齐的句式,也叫整句。魏征这篇奏议把整句和长短交错的散句结合,非常有表现力。这在奏议里是一个独创,在唐代散文里也是一个贡献。奏议这类文章,形式比较固定,语言大多比较僵化,魏徵却大胆地突破了一般的语言形式,把整句和散句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以同学们诵读这篇文章,不能不注意这个特点。同学看哪一段这个特点最鲜明?(生:第三段)


对,文章第三段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个特点。我们一起来揣摩这一段的诵读。先请一个同学尝试读一遍。

(指名一位同学读第三段)

师:她读得比较流畅,字音、句读也没有问题,可语言的特点,作者的情感表现得还不够。诵读,与对内容的理解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来对这一段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一段开头是一个散句:“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同学们体会一下,读这个句子,哪个字读得重一点能更好地体现感情?

生:忽。

师:对!这样可以引起太宗的注意。文章主要内容在后面的“十思”。这也是诵读的难点,十个句子结构一样,很容易读得呆板。那么,怎样处理呢?有人把“十思”的内容概括为“五戒”。(板书:“十思”----“五戒”)大家想一想,是哪“五戒”?哪些句子表达了共同的内容?

生:每两句一“戒”。

师:各“戒”什么呢?

(讨论归纳:一戒奢,二戒骄,三戒纵欲,四戒轻人言,五戒赏罚不公)

师:所以诵读时,根据句义关系首先应该把这十个句子分成五个单位。但五个单位之间如果停顿的节奏一样,仍然会显得呆板,表现不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轻重和节奏的变化。组与组之间的停顿可稍微长一点,每组句子后一句的前半句,和前一句跟得紧一点,这样和轻重的语气结合,就能把恳切之情、强烈的愿望表现出来。下面我读一遍,大家注意体会。

(教师范读“十思”)

师:同学们自己诵读体会,然后我们请两位同学试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先指名一位同学诵读,然后指名前面尝试诵读的同学再次诵读,教师评点其进步之处)

(学生齐读“十思”)

师:读得不错!“十思”的后面还有一组整句,句子都比较短,主要是通过句间停顿的长短形成适当的节奏,应该是前三句之间稍长一点,最后一句接得紧一点,“信者”这里有一个停顿,可以增强意味。最后一句要读好句末的语气词“哉”,想一想轻读好还是重读好?(学生意见不一)大家再体会一下。轻读还是重读?(生:重)对,重读,可以增加表达的力量,以引起唐太宗的重视,也包含了作者的强烈的情感。

诵读文章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同学们课后还要反复诵读,一定能读得更好,对文章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其实,比较我和录音的诵读,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我们读的文本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区别有很多是细微的,有的是较大的。比较明显的是资料上删了许多句子,而教科书上则保留了这些句子。预习时已经让同学们标注出这些不同的地方。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觉得,这些句子是有好还是没有好?思考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就是文章本身的内在结构。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好,这位同学好像有话要说,你是不是觉得没有更好啊?

生:我还是同意保留。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教科书上的是魏徵的原文。

师:你怎么敢下这个结论?

生:因为有名的文章是不可以随便篡改的。

师:有道理,但是也不一定。有时候就是发现被偷偷改了。你觉得又好,能从文章本身说说理由吗?

生:比如第三段,资料上开头比教科书少一句话,直接把“十思”亮了出来,我觉得有点突然。

师:加了这一句,行文更自然,对吧?(转向另一学生)

生:我觉得没有好,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魏征对太宗的所作所为非常着急,他进谏时应该是怀着一种恳切着急的心态,他想尽快让太宗明白自己的意图,所以直接突出重点,态度更明确。

师:这位同学认为没有更切合作者迫切的心情,更简明。还有哪位同学要发言?

生:我认为保留与不保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师:很有道理。现在的具体情况就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你说有还是没有好呢?

生:第三段的第一句(读第一句)这句需要保留,因为这一句可以引起下文。而后面的“君人者”要省去,因为他进谏时锋芒不能直接针对唐太宗,这样不好,会影响进谏的效果。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也很辩证。其他同学呢?

生:我认为没有好,因为现在社会什么都讲究创新,创新就要改革,……

师:这位同学结合时事从大的方面讲,有高度。可我想提醒同学们,对具体文章内容的讨论还是多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考虑,删了未必就是改革,更很难说是创新。

生:我觉得有好,因为毕竟是臣对君,臣不能当着君的面指责他,只能把具体的史实说给君听,希望国君能明白。

师:这位同学从君臣关系来看。也是个很好的角度。

生:我觉得没有比较好。魏徵在进谏时,他不可能说得那么准确。

    师:我想魏徵这个奏议,是事先写好的,不是当场口头说的。他应该字斟句酌。(转向另一学生)

生:我也认为没有好。因为在当时那种背景下,简洁一点,更表现出他的期待。

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想提醒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板书:观点)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句子是有好还是没有好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同学们觉得这篇文章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生:他希望太宗以仁为本。

师:就从文章里摘一个关键的词句来表达,能吗?

生:“十思”。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师:主要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没有不同的理解呢?

生:“积其德义”。

师:现在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十思”,一种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还有一种是“积其德义”。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在这三者中作出选择。

(学生看书)

师:这篇文章我们还要用一节课深入学习。在初读文章以后,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请认为文章的中心观点是“居安思危”的同学举手。(学生举手)----好,大多数同学认为是“居安思危”。我想问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于提出“十思”的建议,可是“居安思危”能概括“十思”的内容吗?(学生犹豫,有同学要发言)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

生:我认为是“积其德义”。

师:为什么呢?

生:“十思”的内容有五个方面:戒奢,戒骄,戒纵欲,戒轻人言,戒赏罚不公。居安思危不能全部概括。

师:同意这个观点的举手。

(部分同学举手)

师:我也赞同这位同学的意见。因为只有“积其德义”才能概括(板书:积其德义)“十思”的全部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对课文的继续学习中,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看,有许多句子是不能删去的,否则文章的中心就不够明确,结构也不够严谨清晰。而删去的许多句子,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更鲜明。比如第一小节,“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第二小节“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都是强调了德义的重要;文章结尾的“无为之大道”是什么呢,也是强调德义。有了德义,就可以垂拱而治,也就到了治国的最高境界。

同学们,魏徵这篇奏疏通过严密的论证,表达了对唐太宗忠诚恳切的告诫,也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我觉得,他的告诫不仅对唐太宗,对历代国君非常重要,即使对我们这些普通的人也很有借鉴意义。我读“十思疏”,就针对自己的缺点从文中的一个句子中摘取四个字作为座右铭,时时告诫自己:“谦冲自牧”。我相信,文章中的许多话对同学们也一定很有启发。如果请大家也从文章里摘取一个句子作为自勉的话,或者作为赠言送给别人,你会摘哪一个句子呢?

(学生看书)

生:我会摘取“戒奢以俭”这四个字。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时代里,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很容易奢侈。

生:我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句,因为我做事情常常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

生:我选第一句(读第一句),送给所有的学生。

师:送给所有的“同学”好不好?因为你也是“学生”。说说你选这一句的原因,好吗?

生:因为我们作为学生,学习不能好高骛远,要从“根本”出发,要为将来打好基础。

师:你能从这个句子中摘取最关键的几个词概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吗?

生:固其根本。

师:很好。当然,还可以概括为“根固木长”“泉浚流远”等。我相信同学们在本文的学习中一定会获得很多的思想营养。

下课之前,我想送同学们一句很熟悉的话,那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同学们一定很熟悉,我想强调的是,这里的“读”不仅指用口去读,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读。这样才会有自己的感受,才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发现。

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谏太宗十思疏》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课后,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和所发资料上注释的不同,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看看怎样注更好,有没有课文没有加注的词你还不理解,能不能借助工具书,为它们加一个注释。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探讨。

下课!谢谢同学们!




点评: 陈明华


听黄厚江老师的这节课,最深刻的印象是那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节奏,和师生高度交融的教学情景。正陶然于中的时候,一节课已经结束。

细细回味,这节课,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的。首先是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演绎了新课程理念的丰富内涵,阐释了黄老师一贯的语文教学思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目标的预设和生成,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等抽象生涩的概念,我们都可以从这一节课中获得具体的感受和清晰的认识,使我们深信,新课程理念不是架空的,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中的。

    其次是教学形式富有创意,又切合文本的特点,发挥了教科书的优势。我相信所有听课老师都会和我一样承认,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教过文言文。但黄老师“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真是开人眼界。文言文的教学,重在多读,由读入手,这是教学的常理,黄老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读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似乎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黄老师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读的方式,由读而及的丰富内容,对学生文言文诵读的有效指导。这既得益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又是教科书使用的一个成功范例。“寻觅文言津梁”这一个专题,就是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第一个板块则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诵读的要领。黄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就以此为基础立意,同时又在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拓展和丰富。

    将自己的诵读和录音的诵读进行比较,让学生加以评点,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对话中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这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敢这样做,更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做到的。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感受是深刻的,学生的收获是实在的。

总体而言,觉得这是一节新颖而又厚实,创新而不违背规律的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范例。当然,课堂教学都是遗憾的艺术,需要再推敲斟酌的地方在所难免,比如课堂教学时间的控制,教学起点的确定等等,相信听课老师和阅读这篇实录的老师在得到收获、获得启发的同时也会发现这样的不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25 , Processed in 0.1163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