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教”“研”,简述“组”“长”,略表“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3 16:5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教”“研”,简述“组”“长”,略表“心”“得”
曾长春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知识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方法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语文教学研究,是运用教育理论和运用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语文教育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认识和掌握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育理论,促进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研究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教学实践——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
从事语文教学研究,我警示自己: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奉行:教学促研究,研究提高教学。苟且当上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现从“教”、“研”、“组”、“长”、“心”、“得”六方面谈谈自己一点体会。
一、“教”
教,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
语文课程做什么?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和理解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到底做什么。教学语文要从五个层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也只有在这五方面下狠功夫才能做得瓷实。
育人,是语文课程具有的人文性。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育人应“润物细无声”,学生通过诵读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获得文化,受到教化、感化,这即是语文教学对学生具有的灵魂洗礼、思想熏陶、人格建构、个性发展作用,最终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语文课程必须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课程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不可偏废,这是保证语文教学具有语文味的必要前提,如果偏废,导致语文课程不务正业,荒芜语文课程。
二、“研”
“研”,研究。研究语文教学的一些门道,以研促教。语文教学要研究的东西有:《课程标准》、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一般研究的内容,应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的内容,是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最突出、最尖锐而且有根本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问题。不管研究什么,其最终目的是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标》研读。明确语文教学的一个宗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清楚课程两个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四大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展开五个方面: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开展综合性学习。《课标》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指挥棒,规定着语文教学做什么、怎么做,评价效果。不解读《课标》,语文课程会陷于迷茫境地,就不会出现高效的语文课堂,课堂常表现出的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取舍,无的放矢。《课标》总目标从10个方面规定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做什么以及做得如何;学段目标清晰明了地指出每个学段要做什么,保证语文教学不出现越位,寅吃卯粮;课程实施是新课程展开的阵地,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在这里有明确的说明;课程评价自成体系,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成了必要的评价,尤其加强了形成性评价,注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实施评价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教材研究。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范本。清晰认识语文教材具有的四大功能:德智启迪功能,语文历练功能,语文积累功能,知识扩展功能。根据功能研究教材中的育人因素,研究如何用教材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研究如何凭借教材学习文本的言语形式,让学生亲历语文实践,获得语文学习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模式,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知识得到拓展。解读教材,弄清“教什么”,确定教学内容,确定语言积累,确定语感训练,确定思维训练的点。
教法研究,在有了“教什么”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教”,就是研究教法问题。教法研究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内容本身,而是研究转化的过程,既含教,又有学。语文教学得遵循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教学原则: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课外相互促进的原则等;语文教学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质疑释疑策略,概括重要信息策略,激起元认知策略,推论策略等;语文教学要研究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研究阅读教学,研究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研究如何运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这三者仅是停留在语文教学“技”的层面,而语文教学之“道”是研究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校内进行的语文教学研究,随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安排、教法选择、教师交流观摩、教研组进行研讨等,是广义的教学研究。“道”层面的教学研究,是狭义的教学研究,揭示、探秘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进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有职业自觉意识,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真挚执着的心。教学理论关涉的东西很多,《语文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文章学》《思维学》等等,这些干瘪乏味的理论只能通过“学习实践,实践学习”方能形成认识,常经历“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领悟其玄妙,食髓知味。
三、“组”
组织语文教师研究语文教学,以期语文教学更上一楼。
教研组长,不要把语文考试作为语文教研的指挥棒,要研究如何通过常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就好了,二者成正比。语文课堂是否书声朗朗,课堂是否睿智闪现,课堂是否动笔演练,这是日常教学需要看到的,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基本保证。
组织语文教研,自己调兵遣将能力有限,同时自己赤手空拳,所以自己的号召不具感召性、从众性。通常自己踊跃上台献丑,让台下笑话一番。教研给我磨课机会,练就我的勇气和胆识,摸索出了如何让教材、教法、理论、《课标》紧贴教学的门道,致使我用上示范课的态度对待我的每一节常态课,鞭策自己,让自己的课常上常新。
四、“长”
意为“擅长”,亦或“带头”。
有句唐诗:“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语文广袤无垠的原野,语文百花争妍的花园,我具有深深的危机意识,有了自觉研究课程的意识,这或许是我对语文教学的价值皈依吧。
我力争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场地,成为学生性灵的牧养场,成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训练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作用,重视语文教学的对话,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发展的协调,重视能力发展与人格建构的统一。
我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没备课就不上课,教学设计不拘一格,有纸质的,有电子的。语文教学设计,促进我上好每一堂课,让我的教学设计能力得以提高,一箭双雕。
坚持写教学心得、教学反思,不拘一格又别具一格,记录下自己点滴成长,鞭策自己勇往直前。由于自己坚持写作,也有多篇拙笔获国家、市、区级论文奖,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也有多篇获奖。
五、“心”
忠诚教育事业而不顶礼膜拜。
没有“出世”思想也无“入世”杂念,平平淡淡,看惯秋月春风。
带着“变了牛不误春”之心耕耘语文教学这片热土。
愧疚“误尽苍生皆语文”,竭力为语文教学尽微薄之力。
六、“得”
“得”与“失”孪生,总相依相随。
得语文教学肤浅门道,失去无以言表。
语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事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丰厚的中华文化,璀璨的人类文化,让人乐此不疲走在语文教学朝圣路上;深思高深的理,面对名家的垂范,我自惭形秽,也只能自我激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1:53 , Processed in 0.1038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