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同课异构”想到的“异课同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3 19: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同课异构”想到的“异课同构”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ce7890100oe6q.html
  第一次看到“同课异构”这一名词是在《小学数学教育》杂志2006年第11期(总第89期)中的,有一篇叫《有感同课异构》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李晓梅老师发表的。这也是辽宁省沈阳市教研室于2006年6月14日召开的“小学数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系列研讨会——‘同课异构’现场会”所研究的主要内容。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去现场听课学习,但却也从这篇文章及后面的三位教师所设计的同一节数学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实录中领悟到了“同课异构”的含义和“同课异构”所带来的异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谓“同课异构”我的理解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过程设计的差异以及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的差异,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    我的“同课异构”。
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是指几名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而带来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其实有关“同课异构”这一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尝试过。只是本人的水平、条件有限没有总结出来。而我的“同课异构”是都由我一人上的同一节课。我在农村小学任教,由于是男同志,也非常善于研究。往往是接毕业班后,第二年接着教毕业班。这就为我自己的“同课异构”创造了条件。我“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前两次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圆给你的印象怎样,由此引出圆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学具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来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最后让学生看书自学画圆。而后一次的教学将画圆拿到前面来让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和圆字相联的词语?(花好月圆……)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生举例)生活中的圆真多,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好吗?昨天老师让你回家利用圆形的物体画了个圆,谁来说说你画圆时有什么感觉?(边是弯曲的……)由此引出圆的意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数学上有一种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并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然后由学生画的圆引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最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探索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两节课最大的区别就是将教材的编排顺序调换了位置,可是收到的教学效果却都非常好。其实我们有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去专研教材,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二、    我的“异课同构”。
由 “同课异构”给我了启示,可不可以在教学中尝试“异课同构”呢?于是我开始查找这方面的书籍,并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可是相关“异课同构”的资料却是甚少。我认为“异课同构”就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同样一种教学模式,甚至同一种教学结构、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但是我这里所说的“异课”不是说完全不同的两节课或是几节课,而是有着内在联系或是同一类知识的两节或几节课。如语文学科中写景的文章或是记事的文章,数学中有关计算或是几何图形的某一类知识都可以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将某一类知识进行“异课同构”就是将这类知识都运用同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来上课,将会带来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教师就可以只将某一类知识只备一节详细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典型教案即可,既节省了备课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又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在上第一节课时对这一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非常熟悉,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从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的方法,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以进行“异课同构”教学资源。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第八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时,我发现这一单元是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图形各自的特点。本单元中有“图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三节有关图形分类的知识。这三节课不仅是同一类知识(空间与图形),而且还都是将学过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的教学内容。于是我精心的设计了认识图形这一单元“图形分类”这一课时,其他的两节课在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与其大同小异。教学实践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教师也明显感觉到后面的两节课基本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我是这样设计的“图形分类”这一课的。
(一)情境导入:
师:你喜欢翻线绳的游戏吗?(喜欢)谁能到前面来翻一翻?(生进行翻线绳比赛)小小的线绳不但能翻出这么多的花样,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将线绳拉成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观察。)
师:除了这些平面图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生:自由畅谈自己所认识的图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贴黑板上。
师:大家认识的图形可真多呀!这么多的图形放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生:很乱。)
(二)探索新知:
师:现在就请你将这些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吧!要说清自己的分类依据。比比看谁的分法更合理!
生:先独立思考,想好后同桌交流一下,并说清自己的分类依据。最后同桌交流看看你的分法与其他的同学有何异同。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图形在黑板上分开,并让学生说清分类的依据。
生:完整的说说我们是如何分类的,要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完整。
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谁来说说你在哪见过这些图形。
生:自由说说。
(三)探究特性:
师:拿出自制的三角形、长方形教具,让学生动手拉一拉后谈谈感受。
生:试着总结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性。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形性呢?
生:寻找生活中特性的应用的例子。
师:出示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
师:回过头来,我们在看看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如何才能让它不变形?
生:举例说明。
师:拿出一把没有横梁的椅子,教师坐在上面让学生看到很不稳的样子。(书中23页第3题)。
生:想办法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自由创作:
师: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创作一幅图案,比比看谁用到的图形多,创作的图案美。
生:应用图形特性动手自由创作图案。
而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导入也是让学生用毛线绳同桌合作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课件出示书中的由不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像船一样的情境图,并引出对这些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分类。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并说清分类的依据。最后小组内讨论汇报。整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与“图形分类”中探索新知的过程基本相同。在教学“四边形分类”时仍然是让学生用毛线绳同桌合作拉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师将学生所展示的一个个的出示在大屏幕上。还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后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并说清分类的依据。最后小组内讨论汇报。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教师课上的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学生在今后学习此类知识的时候,也能根据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尝试独立去解决问题了。学生能真正从课堂中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我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在进行“异课同构”时应注意以下几问题:
1、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无论是“同课异构”也好,还是“异课同构”也罢,都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选择适合进行“异课同构”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研究。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中第二单元图形面积(一):其中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这样的三节课即可运用“异课同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尝试。再如一些复习课也可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但是有些课却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将事得其反。总之,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学生应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异课同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2、         巧设开放的教学过程。
“异课同构”所选择的内容虽说是同类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这些知识之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重难点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教案应具有开放性。“异课同构”中的“同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教学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抄下来。而是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等因素的差异,来创设适合学生探索的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才会生成更精彩的课堂教学过程。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也为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学习型的新世纪的人民教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9:16:45 | 只看该作者
异课同构——让“统一”之美走进物理课堂(推荐)

【摘要】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开展“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大家的探索,不难发现“同课异构”的价值——以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驾驭教材,打造属于自己的教材教法,形成个性的课堂风格。下文将要阐述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同课堂上可以同样适用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思想,即不同的课堂教学采用同一中教学思想,让学生感受“统一”之美。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统一之美 概念描述 物理学史  图表  数学公式  微元法

一、概念描述的统一。课堂教学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学科不同领域中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统一之美的力量,同时降低认知的难度。下面以《电势 电势差》与《重力势能》两课的教学情景为例展开探讨。
【教学设计】片段
如图1所示,已知AB两点到地面高度分别为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求重力所做的功
解:从A点到B点,重力做正功,
位移 ,这里我们记AB两点的高度差为:
根据求功公式 有;


1

如果要求同学们求这个物体从B点移动到A点,求重力所做的功

2

分析如果仍根据图1,那么大多数同学解答过程如下:
    解:从B点到A点,重力做负功,
根据求功公式 有;
(*)
现在我们规定两个点的高度差等于初始点高度与终点高度的差值。如图2所示,
那么:
   则有:
于是,可以将(*)式改写为:
这样做的目的是,移动物体,重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的重量GG=mg)与高度差的乘积。
接下来,由电势差的定义式:
                        
变形有:
上式子表明,移动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等于电荷的电量与电势差的乘积。
AB两点的电势差的表达式, 两个点的电势差等于初始点的电势与终点的电势的差值。
根据上文的教学设计去授课,教师能让学生实现静电场和重力场的相关概念描述的统一,电势差与高度差、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在描述上的统一,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加深了理解,又大大降低了新课的教学难度,同时感受到统一之美的巨大魅力。

二、“统一”是物理学家最高追求。用简洁的图表语言来传授物理学史,跨越时空界限,打破知识在书本上的章节局限性,让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增强学生认知的整体感。这种“一锅端”的教学方式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铺垫和教学时机的把握。下文高一的力学和高二的电磁学为例展开探讨。
物理史上人们一直把天体运动(天象)和地面物体的运动割裂开来,认为是天地两界各自独立的运动。尽管开普勒的天文学和伽利略的动力学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优美与和谐的,但又各有局限性,当把这两个方面的理论放在一起时仍然有不和谐之处。因此,物理学家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一种优美统一的理论,使天上物体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有一种共同的简单的描述。牛顿为此吸收了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成果,得出动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3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特别是他又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从而用万有引力定律成功解释了抛物运动与行星轨道运动,这是物理史上第一次把之前认为是截然不同的天上星体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如图3所示。
在传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电磁感应这一章时,我们有必要对“电”与“磁”的

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奥斯特实验

电磁感应定律(磁生电)

法拉第实验

电磁场
统一理论

麦克斯韦
方程组

电磁波存在
以光速传播

赫兹
实验

狄拉克预言
磁单极子

等待实
验证实

4

















统一向学生展示,但我们不仅要简明扼要的复习选修《3-1》磁场的相关知识,而且又要快速地切入主题“磁生电”,同时又要兼顾那些将来会在物理方面深造的同学对知识前瞻性的要求。这样看来,寻找课堂教学恰当的表现形式往往成为教师备课的难题,电与磁的和谐统一可以尝试用如图4来展示。

三、用熟悉的数学模型或数学工具“统一”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或不同事物的相似侧面,我们会发现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统一的数学表达不仅能提高认识客观规律的效率和认识客观规律的深度,而且能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高中三年的教与学中,师生对“对称法”、“微元法”、“叠加原理”“小量近似”等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并不陌生。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知识回顾】
      《必修1》第二章第八节探究匀变速直线的位移
时间关系,教材上介绍了“微元法”,即将匀变速运动
分割为无数多段运动,每一段都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5所示。每段位移可以表示为:

那么从v-t图上看, 为图像中的一小块矩形面积,

5

如果时间间隔足够短,则所有小矩形的面积和等于图
6中梯形OABC的面积。换而言之,v-t图像下的梯形
面积表示该匀变速运动的位移。

平均速度


由平均速度的概念:
                 

结合图像来看,梯形的中位线(右图中虚线)

6

就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v-t图像下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微元法的思想用“v-t图像法”求位移,而且能够快速地从图像中大致分析出速度的平均值
于是我们可以猜想一个物理量对时间的平均值,可以将其每个时刻的值对时间求和,然后将求和所得值除以时间,那么结果(即比值)就是该物理量的时间平均值。
【课例设计】
现探讨正弦式交流电 在0到 时间内的电动势平均值.
方法一:
回顾教材对交流电的产生知,t=0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如图7


7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如图8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8

即:      
又知:               
联立① ②可得:      又由交流电峰值概念知:
故有:
方法二:
       根据线圈回路磁通量变化规律或者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不难得出正弦交流电的图像,

=
=
=

小结:由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得出电动势平均值,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都采用方法一来传授求电动势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深化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认识;对学生的数学要求较低。却同时存在两个缺点:对平均电动势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对磁通量正负的选取和绝对值大小的计算存在教与学的困难(特别是初时刻、末时刻线圈不在特殊位置)。方法二的优点在于:平均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数学意义十分清楚;不但回顾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而且实现了对物理量的平均值认识的统一,学生能够感受到“统一之美”的巨大魅力!


参考书目:1、高中物理教材粤教版《必修1》《必修2》《选修3-2
          2、程守洙 江之永《普通物理学2》第五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56 , Processed in 0.0790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