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1: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代序

朱永新


和孩子们一起读这些书吧,在共同的阅读讨论中,家庭也会发生奇迹,变得更和谐更温暖。在现代社会,其实更需要夜晚灯下亲子共读的时光,需要通过童书沟通亲子之爱。有了无数个共读的夜晚,拥有幸福的将不仅仅是孩子。童书曾经改变过许多错过了阅读关键期的成年人,借助童书,我们的童年被唤醒,并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

在孩子从出生开始最初的几年,除了乳汁、玩具之外,我们还要给他们什么?
犹太人的做法是,滴一点蜂蜜在书上面,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给刚出生的婴儿送一个“阅读包”,包括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新加坡人的做法是,医院护士必须告诉产妇一个重要事项:“读书给婴儿听”。
是的,幼儿的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营养之外,还要有精神食粮——书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幼儿时期是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冷暖,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什么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东西呢?无疑就是大自然和图书,它们能够把孩子带入最美丽的世界和最美丽的心灵。
我曾经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两句话不仅同样适合,也许更为迫切。当我们习惯将幼儿园的教育称之为学前教育时,惯性思维让我们往往忽视了其实从出生开始,儿童就已经在学习,而且一定意义上,小学以前的学习更加重要。
2011年,我们推出了分成不同学段、不同类别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受到广泛的肯定和认同,很多小学生、老师和父母按图索骥找到那些经典童书,让童年洋溢着阅读的快乐!北京大学的曹文轩教授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儿童书目!其实,我知道,这是对我们的褒奖,书目远远没有我们理想中的好。但是,他的话让我们多少增添了一些自信,更增添了几分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很多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该读什么书也越来越关心。
其实,2011年4月在研制完成并发布“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后不久,新阅读研究所已开始组织专家团队,着手进行“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经过一年的努力,项目组终于拿出了这份苦心研制修改无数的书目,希望它能够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提供一张基础的阅读地图!

一、幼儿阅读的现状与问题
   
——父母对幼儿阅读的忽视和无所适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我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父母大部分是“无照上岗”,这与没有经过驾驶训练就匆匆上路的司机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危险性更大——因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能够发结婚证。
我们知道,中国的全民阅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人缺少阅读,缺乏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很多父母本身就不热爱阅读,也不懂得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价值。甚至有些父母认为,只要能够让幼儿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算完成了养育责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特别是在一些学前教育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多父母对图书的认识都很模糊,许多孩子的童年从未有过阅读的经验。
当然,更多的父母是知道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该给孩子读什么和怎么去读。
让父母重视幼儿的精神成长,让父母意识到给幼儿读书的重要性,从而让父母卷入到阅读中来,逐渐学会怎样给孩子读书,这是目前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新阅读研究所积极开展“新教育萤火虫”亲子阅读项目的原因所在。

——幼儿园小学化的功利阅读

在城市里,很多父母对幼儿早期教育充满功利性的期望,让孩子认字识数以及各种所谓智力开发,都是以能够进入一所好小学为目的的教育,这使得幼儿的阅读内容枯燥乏味。在教育竞争背景下,孩子们只能机械而被动地提前接受不适合其心智发展的内容,这严重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将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过早地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幼儿园单纯地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提前演练场。我们认为,幼儿早期教育的核心是游戏和阅读,科学的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很多幼儿园里,真正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童书往往很单一,很多幼儿教师的阅读素养也有待加强,很多最美好的图画书、最美好的故事,未能通过幼儿教师这个阅读关键人的手传递给孩子。
许多幼儿园迎合或不能抵制家长的不正确教育观念,结果是未能引导父母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给他们应有的阅读指导,承担起保护童年的责任,让最美丽的童书伴着最美丽的童年,伴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图书的选择困难

近些年,童书出版和童书阅读推广越来越受到出版界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市场上的各种内容和形式的童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一些出版机构在童书引进及原创童书推出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作者、专家、老师和家长纷纷成为儿童阅读研究和推广的主力军,使从前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的幼儿阅读,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但是,大家也发现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推荐适合的图书,推荐最好的图书,仍是一个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这既要综合考虑到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又要考虑到对故事书、图画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还要考虑到图书品质的水准和阅读结构的合理性,更要考虑到对孩子生活习惯、想象力、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和引导,等等。
而很多父母和幼儿教师非常希望在童书选择和推荐方面,能够得到必要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看,幼儿阅读书目的研制既有其难度,又有其必要性。
好的幼儿阅读书目,对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全面而合理的阅读结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儿童只有在早期接触到那些最美好的童书,才能够真正热爱阅读。对那些不发达地区的幼儿来说,给他们一套数量有限但营养结构全面的图书,也是保障阅读基本公平与进行教育公益救助的需要。

二、我们的幼儿阅读基本主张

如何在数十万本儿童图书中大海捞针选出100种基础阅读图书?我们选择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研制组专家的共识是:

——真善美中心

这是基于阅读价值观和阅读理念上的考虑。
“真”“善”“美”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简练、最基本的价值。对“真”“善” “美”的认知和追求,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基本价值。我们的阅读研究和推广,也要基于这一核心价值,通过最具“真”“善”“美”的文本,给孩子们以求“真”的启蒙、向“善”的熏陶、审“美”的眼睛。
对于幼儿来说,我们利用那些人类创造的文本,通过那些活泼的科普内容传达“真”的知识,通过那些美好的故事抚育“善”的心灵,通过那些美丽的绘本培养“美”的情操,这是幼儿阅读的最佳境界。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视八个价值领域(分别为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历史、人与未来);重视阅读的三大文本类型(文学、科学、人文);重视应培养人的四个方面(应该追求的品质与美德,应该具有的态度与作风,应该遵循的准则与秩序,应该了解的科学知识及应具备的科学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有其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他们的阅读更重视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视阅读文本的故事趣味性和视觉色彩性,更需要在认识事物、习惯养成、秩序养成和美德养成等方面加以关注和培养。在阅读选择上,注重选择经典的同时,也要关注幼儿阅读结构的丰富性和均衡性。
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所以,在幼儿时期,我们要选择最有价值、最具真善美的童书给他们,在他们幼小的身体和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最美好的种子。

——儿童中心

这是基于阅读本体和阅读对象上的考虑。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他说:“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 就是说要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他还提出,游戏是“儿童幼年期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在0~2岁时主要靠动作和感知觉来思维,在2~7岁主要靠表象来进行思维;儿童的认知只有到了七八岁才能够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此前儿童则处于自我中心和即将解除自我中心的阶段。也就是说,幼儿阶段的阅读应该是以图画、儿歌、童谣等具象性材料为主题的。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也指出,在童年早期,儿童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做的只是与他的兴趣相符合的事情,并认为这是“棘手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要适应幼儿的身心特点,而不是让孩子适应我们为其安排的貌似科学的教育体系。
这也意味着,幼儿的早期阅读,要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要顺应幼儿的思维发展,要将围绕幼儿兴趣、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认知作为他们阅读的重要切入点。幼儿的阅读活动,不能够像小学生的课堂教学那样去开展,而应该注重其阅读的游戏性,在阅读基础上衍生出的无论是绘画还是童话剧等,都带有教育的游戏色彩。
所以,在幼儿图书的选择时,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充分考虑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是否能够喜欢。在幼儿阅读上既要注重儿童兴趣为主,也要关注幼儿图书内容的健康和多样性的引导。在阅读的方法上,要注意与游戏结合起来,与幼儿的活动结合起来。

——故事中心

这是基于阅读内容和文本类型上的考虑。
对孩子来说,最吸引人的、最能打动他们的,无疑就是故事。儿童对于故事的兴趣,有时甚至超过游戏乃至电视动画节目。好的故事,儿童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聆听。
故事所具有的想象空间和迷人的内容,对孩子理解世界和社会、培养好奇心、训练语言能力以及促进亲子感情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阅读的书目,在内容上应该主要以讲故事为主。那些充满趣味、智慧、情感和价值观的故事,几乎能够将阅读的所有重要意义和目的充分实现。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在那些蕴藏着爱、责任、友情、自我等人类文化的伟大母题的图书中,在这些精神母乳的抚育下,渐渐长大。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睡前,父母、教师都可以给孩子讲童书上那些美妙的故事,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得到成长。故事的各种巧妙结构,会增进人的心智成长。而杜威也认为,人的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就已经形成了。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的心理成长就是浸染在故事中开始的。
故事能够产生和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好奇心,所以,选择怎样的故事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幼儿阅读的故事选择上,既要注重故事趣味性,也要注意在童书类型与阅读主题上的引导。我们也要记住杜威的提醒:“如果不引导好奇心进入理智的水平,那么好奇心便会退化或消散。”

——绘本中心

这是基于阅读载体和阅读形式上的考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图画是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并且坚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同时有助于发展儿童对世界的审美观点。近些年来,“绘本”(我们传统上称为图画书)这个概念越来越被广泛认同和关注。作为专门为儿童创造的图书,绘本也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绘本几乎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图书形式。当然,有些绘本也适合小学低段的学生阅读,甚至有的绘本成人也可以阅读。
对于幼儿来说,绘本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在儿童的眼里,图画是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所有的一切皆入画中,爸爸的脸、妈妈的脸,爷爷的脸、奶奶的脸,所有人的脸,都是形状不同的画。中文的汉字、英文的字母,美丽的洋娃娃、可爱的玩具,所有的符号,也都是丰富多彩的画。
儿童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换言之,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所以,儿童是天生的色彩大师,拿起蜡笔,无须指点,他就可以绘出我们成人难以临摹想象的美丽图景。儿童是天然的画家,随意涂鸦,他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神奇的世界。
儿童也是通过绘本进入图书的世界的。绘本不仅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的图画世界与绘本的图画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儿童还是通过图画、绘本建立起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的。绘本给儿童一个他无法直接触摸、感知的世界,一个充满神奇的人物、动物的世界,一个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世界,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与成年人的图画世界不同,儿童的图画世界一开始就是有声音的。不同的声音,都是儿童图画的同期声,声音与画面的联系,帮助儿童建立了最初的独特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儿童可以借助声音,把文字作为图画来认知,来感受,可以在不认识文字的时候滔滔不绝甚至一字不差地传达图画书的内涵。
儿童的耳朵是世界上最敏感的耳朵。儿童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两个耳朵和两只眼睛是相辅相成的,耳朵帮助眼睛,眼睛帮助耳朵。后来,加上两只手,一双脚,儿童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儿童能够用两只手自己翻开书页的时候,就是他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的时候。充分发展和鼓励儿童使用自己的感官,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阅读,是能够完成这个使命的。
儿童同时通过图画、绘本建立起自己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因为绘本是需要父母讲述的,讲述的过程,就是建立关系的过程,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怀里,静静地聆听那些美丽的故事,是儿童一生最美丽的时刻。记得松居直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所以,好父母一定是懂得与孩子在一起的父母,一定是善于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
在国际上,绘本创作和推广愈来愈引人关注。诸如美国凯迪克大奖、国际安徒生大奖等一些鼓励绘本创作的大奖,让更多优秀绘本得以传播开来。
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团队早在六七年前,就开始进行了儿童阶梯阅读的读写绘一体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大批小学低段学生通过读写绘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
总之,绘本无疑是幼儿阅读最主要的有效文本载体形式,进行幼儿阅读实践的人,首先要懂得绘本,才能够逐渐去接近孩子们。

——共读中心

这是基于阅读方式和阅读手段上的考虑。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理念,我们认为,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们认为,通过亲子共读,通过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共读,父母和幼儿教师才能够与孩子一起感受和体验那些最重要的语言和密码,才能和孩子们心灵相通。父母与孩子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家人,而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教师和幼儿之间,也才能够产生亲切的精神依赖关系。
有些父母和幼儿教师会这样认为:让孩子先学会识字,等他们识了一定量的文字后,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进行自主阅读,这样大人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教育时间和精力。事实上,了解识字规律的人都知道,靠机械记忆识字本身是很枯燥而低效的,只有将单个文字放到有意义的文本中,孩子的理解才会更有效。如杜威所说,“如果试图仅以文字来给出意义,而没有与事物发生交往,就会使文字失去可以理解的含义。”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教育经验看,孩子通过与父母共读,在充满兴趣和意义的阅读中,识字是自然而然就能够习得的本领。在幼儿阶段,儿童是把文字作为图画整体性认识,自然而然地认识和记住的。
其实,一个家庭,一个幼儿园,如果能够让孩子生活在有丰富图书的环境中,生活在与大人一起共读的氛围中,孩子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岂止识字一个较小的方面?在这一点上,维果茨基就说过,“家庭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置身于书本包围中的儿童不加任何训练常常便能掌握阅读。幼儿园试验也表明学前机关是教读书识字的对方。”当然,父母、教师与幼儿阅读通过共读方式,还能让我们找到家庭教育的密码,找到学前教育的密码,从而实现孩子的精神和心灵的真正成长。
所以,我们要真诚地建议父母们——和孩子们一起读这些书吧,在共同的阅读讨论中,家庭也会发生奇迹,变得更和谐更温暖。在现代社会,其实更需要夜晚灯下亲子共读的时光,需要通过童书沟通亲子之爱。有了无数个共读的夜晚,拥有幸福的将不仅仅是孩子。童书曾经改变过许多错过了阅读关键期的成年人,借助童书,我们的童年被唤醒,并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

三、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

——新阅读研究所的书目研制

阅读本身作为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充满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确定性。因此,书目研制往往是一项吃力不讨好、很难不被批评的工作。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好心的朋友和专家劝我们不要做这件难度大、见效慢、讨人骂的“傻事”。
我们认为,任何努力都有可能被质疑,特别是任何草创性的工作,都更容易被找到一些问题而被质疑。但是,只要孩子们需要,父母们需要,只要教育需要,未来需要,就值得我们去努力。有些事情,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去探索,甚至去挨骂的。
多年前,美国人出版了一本《文化素养——美国人必须知道的知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需要自己的共同价值、共同愿景、共同语言和共同密码的,因此,就需要有共同阅读共同生活,书目也就有存在的必要,特别是对于社会上大部分的人来说,阅读书目就像地图对于旅行者一样重要。为此,新阅读研究所作为公益性的阅读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和各界人士开展书目研制工作,不但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更得到了各领域的专家、教师、学生、阅读推广人以及出版机构、学校、企业和基金会的广泛支持。于2011年4月正式发布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罕见地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2012年1月,新阅读研究所在2011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上获得年度阅读推广机构大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当然,因为毕竟是给中国人、中国孩子的书目,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书目的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价值,因此,在中外图书比例上虽不刻意进行平衡,但会考虑中国原创作品的合适比例。譬如,小学生书目中中国原创作品的比例高达50%,而幼儿书目中的比例也超过30%。当然,中国原创童书特别是幼儿绘本,在质量上还有待加强。
自小学生书目后,幼儿书目、中学生书目、大学生书目、企业家书目、公务员书目也纷纷启动,即将还有教师书目、父母书目等陆续启动。我们希望在这些书目陆续研制成功后,最终再完成“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书目研制完成后,还将积极进行推广和持续不断的修订,使之成为全民阅读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载体之一。
目前,与大家见面的这份“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就是我们的项目组在继“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之后,经过长达一年的努力推出的第二个书目。

——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原则

幼儿书目研制组在研制幼儿书目的时候,确定了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凡由国家批准的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简体儿童文学作品均可进入推荐范围。
第二,推荐的年龄段为0-7岁的幼儿,为了让推荐更有针对性,可细分为0-3岁、3-4岁、4-5岁、5-7岁四个年龄段进行推荐。基础阅读书目为40本,推荐书目为60本。
第三,推荐的图书不分类别,但应该关注到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种类的全面。
第四,基础阅读书目应有一定的经典性,一般需要时间和市场的双重检验。但是对于学界公认的新书,也充分给予关注。
第五,同一作家原则上只选择一本代表作品。
第六,套书或丛书只选一本列入基础书目中,但可以系列列入推荐书目中。
第七,考虑译文质量。有多个译本的经典作品,选择译文质量较高的译本。
第八,关注本土原创作品,但仍以作品质量为衡量标准,不刻意平衡中外比例。

——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过程

2011年7月,新阅读研究所正式启动“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项目,项目主持人为新阅读研究所所长、著名儿童阅读研究专家、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项目总主持人为朱永新教授。项目邀请了幼儿阅读专家、幼儿园园长和一线幼儿老师,以及对亲子阅读非常有研究的家长等,组成了书目研制组。并形成了0-3岁、3-4岁、4-5岁、5-7岁四个年龄段的研制小组。不定期召开研制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在大批优秀童书的会场氛围中,针对每一稿的书目进行细致讨论。而日常则经常性地通过电子信箱不断进行交流与沟通。
2012年3月底,经过十九稿的讨论和修改,我们终于拿出征求意见稿,一方面征求各地幼儿阅读方面的专家的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腾讯网进行网络海选调查投票,获得了近2万个有效的调查数据,对书目研制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2012年4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晚会上,项目的总主持人朱永新教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并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誉为“最合格的全民阅读代言人”。
2012年4月23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头版对新阅读研究所的书目研制、萤火虫亲子阅读项目等进行了报道。
2012年4月底,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书香中国”读书栏目,与新阅读研究所合作,并邀请朱永新教授与嘉宾和主持人就《童书之美》的主题进行了5期节目录制,节目将于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播出。
2012年5月5日,项目研制组邀请项目顾问专家召开书目论证会,请知名专家对书目进行重要的把关。
2012年5月27日,项目研制组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幼儿书目新闻发布会,正式将书目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布。

——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主要特点

   本书目参考了各种推荐书目、获奖记录约40多种,召开5次专家研讨会,翻阅童书1万多种。最终面世书目成稿为第19稿。

    国外作品共67本,来自17个国家,图书表现出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多元性。

    100本书中,平装本为51本,占51%,精装本为49本,占49%。

    从形式上看,有翻翻书、胶片书、洗澡书、拉拉书、影碟、桥梁书、文字书,展示了学龄前图书的丰富性与玩具特征。

    从体裁上看,以图画书为主,但图画书中又有认知、儿歌、儿童诗、科普、人文、故事、童话、古诗等多个类型。

    从内容上看,涉及到身体律动、克服恐惧、概念认知、幽默趣味、亲子情感、情绪管理、生活自理、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科学常识、安全常识、传统文化、自我认同、儿童哲学、残障关怀、运动能力、互动游戏、多元种族、媒介教育、职业认知、性别教育等多个教育类别,涉及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为幼儿提供成长中的多种营养。

    我们希望这个书目所选择的书籍,能够让中国幼儿在快乐而营养全面的精选的图书阅读中,使幼儿心智得到全面发展,并享受到快乐的阅读生活。而这个书目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阅读基础,一个小小的阶梯,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们能够喜欢阅读更多的图书,看到一个更大的星空。

    我们深信,一张张书页就是一双双翅膀,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飞翔的小天使!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人基础书目总主持人,新阅读研究所名誉所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18:35 | 只看该作者
新阅读研究所 幼儿书目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共100本)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基础书目表(40本,新阅读研究所研制,2012年版
年龄段
书名
作者(译者)
国别
出版社




(0-3岁,10本)
《中国童谣》
金波(文),江键文(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大象杂技团》(“乐悠悠图画书”系列)
金波(文),钱继伟、大青(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可爱动物操》
方素珍(文),郝洛玟(图)
河北教育出版社
《米米爱模仿》(“米米系列”)
周逸芬(文),陈致元(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好饿的毛毛虫》
艾瑞·卡尔(著)郑明进(译)
明天出版社
《鼠小弟的小背心》(“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平装>)
中江嘉男(文),上野纪子(图),赵静、文纪子(译)
南海出版公司
《小玻在哪里》(“小玻翻翻书系列”)
艾力克·希尔(著),彭懿(译)
接力出版社
《米菲住院》(“米菲绘本系列”)
迪克·布鲁纳(著),阿甲(审译)
荷兰
人民邮电出版社
《波波去购物》(“小鼠波波“系列)
露西·卡曾斯(著),启鸣(译)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我要拉baba》(“噼里啪啦系列“)
佐佐木洋子(编绘),张慧荣(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3-4岁,10本)
《外婆桥》(“永远的儿歌 小球听民乐”系列)
周逸芬(文),叶安德(图),陈中申(作曲)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园青菜成了精》
编自北方童谣,周翔(图)
明天出版社
《你一半,我一半》(“儿童多元智能绘本”系列)
曹俊彦、陈木城(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子儿,吐吐》
李瑾伦(著)
明天出版社
《拔萝卜》
阿·托尔斯泰(编写),内田莉莎子(译写),佐藤忠良(图),朱自强(译)
南海出版公司
《逃家小兔》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克雷门·郝德(图),黄逎毓(译)
明天出版社
《数数看》
安野光雅(著)
接力出版社
《大卫,不可以》
大卫.香农(著),余治莹(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我就是喜欢我》(“青蛙弗洛格系列“)
马克思·维尔修思(著)
荷兰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和甘伯伯去游河》
约翰 伯宁罕(著),林良(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4-5岁,10本)
《乡下动物园》(“中国绘”系列)
肖袤(文)、梁培龙(图)
新世纪出版社
《武松打虎》(“京剧猫”系列)
熊亮(文),熊亮、吴翟(图)
连环画出版社
《吃黑夜的大象》(“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
白冰(文),李清月(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妈妈,买绿豆》
曾阳睛(文),万华国(图)
明天出版社
《神笔马良》
洪汛涛(文),钟洁(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雪人》
雷蒙·布力格(著)
明天出版社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宫西达也(著),杨文(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巴巴爸爸的马戏团》(“巴巴爸爸经典系列”)
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著),谢逢蓓 等(译)
接力出版社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梅米娜·哥登(文),露莎娜·法利亚(图),朱晓卉(译)
接力出版社
《电视迷》(“贝贝熊系列”丛书)
斯坦·博丹、简·博丹(著),毛锐(译)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5-7岁,10本)

《带不走的小蜗牛》(“小蜗牛自然图画书系”)
凌拂(文),黄崑谋(图)
海燕出版社
《小巴掌童话》
张秋生(著)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郑春华(著)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巨人和春天》
郝广才(文),王家珠(图)
汕头大学出版社
《进城》
林秀穗(文),廖健宏(图)
明天出版社
《野兽出没的地方》
莫里斯·桑达克(著),阿甲(译)
明天出版社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乔恩·谢斯卡(文),莱恩·史密斯(图),方素珍(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苏和的白马》
大塚勇三(改编),赤羽末吉(图),猿渡静子(译)
南海出版公司
《田鼠阿佛》
李欧·李奥尼(著),阿甲(译)
南海出版公司
《犟龟》
米切尔·恩德(文),施吕特(图),何珊(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推荐书目表(60本,新阅读研究所研制,2012年版
年龄段
书名
作者(译者)
国别
出版社




(0-3岁,15本)
《谁咬了我的大饼》
徐志江(著)
《东方娃娃》编辑部
《我喜欢书》
安东尼·布朗(著),余治莹(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五味太郎(著) 上谊文化(译)
明天出版社
《让我荡一会儿吧》(“小猫当当”系列)
清野幸子(著),猿渡静子(译)
南海出版公司
《我不怕孤独》(“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
特蕾西·莫洛尼(著),萧萍(译)
新西兰
广州出版社
《爱米丽》(“爱米丽系列”)
多米提勒·德·普桑斯(著),孙敏(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做鬼脸》(“聪明的小宝”系列)
阿万纪美子(文),上野纪子(图),蒲蒲兰(译)
连环画出版社
《小圆圆 早上好》(“小圆圆”系列)
汉娜·哈斯特鲁普(著),任溶溶(译)
丹麦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小鞋子,走一走》(“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
林明子(著),小林、小熊(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什么形状》(“小酷和小玛”系列)
秦好史郎(著),杨文(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乔比洗澡》(“乔比洗澡书”)
提埃里·顾旦(著),荣信文化(编译)
未来出版社
《藏猫猫》(“婴儿游戏绘本”)
木村裕一(著),崔维燕(译)
接力出版社
《蹦》
松冈达英(著),蒲蒲兰(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什么地方不一样》(“创意启蒙胶片书”系列)
帕特里克·乔治(著)
接力出版社
《打预防针,我不怕》(“可爱的身体”系列)
小林雅子(文),冈边理香(图),猿渡静子(译)
南海出版公司




(3-4岁,15本)
《我的第一本古诗小童话》
金波 等(文)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幅抽象画》(“颜色国的秘密”系列)
黄毅民(著)
连环画出版社
《小猪尼奴》(“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
鲁兵(文),费嘉(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古利和古拉》
中川李枝子(文),大村百合子(图),季颖(译)
南海出版公司
《谁的自行车》
高畠纯(著),小鱼儿(译)
中国电力出版社
《菲菲生气了》
莫莉·卞(著),李坤珊(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真的长头发》
高楼方子(著),季颖(译)
南海出版公司
《阿立会穿裤子了》
神泽利子(文),西卷茅子(图),米雅(译)
明天出版社
《我不要去幼儿园》
丝特法妮·布莱克 (著),武娟(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茱蒂·巴瑞特(文),罗恩·巴瑞特(图),沙永玲(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黄雨伞》
柳在守(著)
接力出版社
《蜗牛的家在哪里》(“科学宝宝图画书”系列)  
金长成(文),崔玟吾(图),余凌燕(译)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你睡不着吗?》
韦尔德(文),弗斯(图),潘人木(译)
爱尔兰
明天出版社
《咕噜牛》
朱莉娅·唐纳森(文),阿克塞尔·舍夫勒(图),任溶溶(译)
英/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家里的安全》(“我的安全养成书”系列)
克莱尔·卢埃林(文),迈克·戈登(图),于水(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4-5岁,15本)
《老鼠娶新娘》
张玲玲(文),刘宗慧(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小丑鱼》(“冰波系列童话绘本”)
冰波(文),谷米(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九色鹿》
保冬妮(文),刘巨德(图)
重庆出版社
《小马过河》(“中国优秀童话书典藏”系列)
彭文席(原著),陈永镇(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安的种子》
王早早(文),黄丽(图)
海燕出版社
《100层的房子》
岩井俊熊(著),于海洋(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阿文的小毯子》
凯文·亨克斯(著),方素珍(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14只老鼠赏月》(“14只老鼠”系列)
岩村和朗(著),彭懿(译)
接力出版社
《大象能玩撑杆跳》(“我们爱运动”系列)
维多利亚·佩雷斯·埃斯克里瓦(文),克劳迪亚·拉努西(图),张晓燕(译)
西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点》
彼德·H·雷诺兹(著),邢培健(译)
加拿大
南海出版公司
《图书馆狮子》
米歇尔·努森(文),凯文·霍克斯(图),周逸芬(译)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史蒂夫·詹金斯(文),罗宾·佩奇(图),郭恩慧(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我不知道我是谁》
乔恩·布莱克(文),阿克塞尔·舍夫勒(图),邢培健(译)
南海出版公司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维尔纳·霍尔茨瓦特(文),沃尔夫·埃布鲁赫(图),方素珍(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变焦》
伊斯特万·巴克亚伊(著)
匈牙利
河北教育出版社



(5-7岁,15本)

《团圆》
余丽琼(文),朱成梁(图)
明天出版社
《镜子里的小孩》
向阳(文),几米(图)
海豚出版社
《春神跳舞的森林》
严淑女(文),张又然(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小牛顿幼儿馆》(第一辑)
台湾牛顿出版公司(编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
《俺们农村》
江华,梵高奶奶(编绘)
广东教育出版社
《想当老师的猫》(“王晓明心情童话绘本”)
王晓明(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雷公糕》(“波拉寇心灵成长系列”)
派翠西亚·波拉蔻(著)、王玲(译)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极地特快》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著),杨玲玲、彭懿(译)
南海出版公司
《我的第一套职业体验书 我最熟悉的……》
拉尔夫·布茨科(编绘),郭静(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奇趣谜》(“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
吉恩·玛佐洛(文),沃尔特·维克(图),代冬梅(译),金波(审译)
接力出版社
《有色人种》
杰侯姆·胡里埃(著),谢逢蓓(译)
接力出版社
《小威向前冲》
尼古拉斯·艾伦(著),李小强(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梦游妖怪城》(“数学游戏故事绘本”系列)
冈本一郎(文),濑边雅之(图),崔荔函(译)
新蕾出版社
《睡美人》
费里克斯·霍夫曼(图),彭懿(译)
瑞士
连环画出版社
《玛蒂娜学做厨师》(“玛蒂娜”系列)
让-路易·马里耶(文),马塞尔·马里耶(图),袁筱一(译)
比利时
湖北美术出版社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巴尔加斯·略萨如是说》,作者陈众议,原载《中华读书报》

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65214
一、童心与乡情
巴尔加斯·略萨的现身说法中有一点还不为当今中国老于世故的父母所重视:童年阅读的重要性。我国的孩子正为变相的仕途文化和形形色色的功利文化所累。家长们拼命揠苗助长,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却忽略了为幼小的心灵留一片想象的空间。巴尔加斯·略萨歪打正着,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从童年说起,谓时至今日儿时的阅读依然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创作。他说:“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五岁时学会了阅读。我总是这样说,学会阅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因为我至今记得,阅读和破解那些冒险故事中的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活。当时的儿童读物是一些冒险故事,它们不是漫画,而是文字,通过破解书中的文字,让文字变成形象,形成一幅幅冒险场景,让我这样的小读者得以经历故事中非凡的情节,得以实现跨越时空的旅行。阅读让我得以经历常规以外的生活,经历超越生活的非凡体验。我想,那个时候阅读带给我的激情正是我创作激情的源泉。对于我最初的习作,我已经淡忘,但母亲总是对我说,我最初的书写,那些让作家使命得以显露的习作,都是我阅读的延续,因为故事的结束不能令我满足,甚至让我感到难过,于是我就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它们……时至今日,我可以说,我一直在做同样的事。”这也是他在诺贝尔奖领奖仪式上的演讲重要内容。同样,外祖父的《一千零一夜》连同外祖母的故事占据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幼小心灵的一多半。此后,他又幸运地遇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启蒙老师罗莎·海伦娜·弗格森小姐。她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启发式教育法把孩子们带进了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于是,塞万提斯、安徒生、格林兄弟、凡尔纳、大小仲马、莎士比亚、贡戈拉、达里奥等纷纷进入了他幼小的精神世界。
童心以及童年的经历、童年的阅读一直为西方文艺家所关注。雨果称艺术创造是“在这世界的儿童中”,英国诗人柯尔律治则明确地把艺术归结为“保持童年的情感”并“把它带进成人的世界”。然而,受儒家功利文化和小农经济的影响,我们却长期忽视对童心的呵护。恕笔者孤陋寡闻,除却曹雪芹,我国经典文艺家少有如此重视童心、褒扬童心的。李贽的“童心说”固然有名,但强调的恰是童心的一面:真诚。然童心还有另外一面,却是与前者相对的不真,即幻想。也就是说,李贽藉童心说以诘世俗谬见,自己终究也难逃世俗的羁绊,陷入了功利的泥潭。
……
于是,除了关起门来做“饮食文化”,我们几乎只剩诗等极少数想象的载体了,却常常还要受到狭隘道统的束缚。到了现代,小说虽然得到了“平反”,但小说又总体上紧缩功能而成了纯粹的政治工具。这时,中国文学几乎完全丧失了对未来的兴趣和想象。上世纪70年代以降,想象的各种禁区被逐渐打破,中华民族迎来了空前的机遇。信息时代,穷国和富国即便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少也能够站在同一想象的空间。但是,想象不可能一蹴而就。普希金说过,“真正的想象需要天才的认知”。著名教育家鲁道夫·史丹勒博士则把想象分为记忆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而应试教育给孩子的只能是前者。同样,他创立的沃道夫教育法一直否认电视对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做游戏、听故事和读书才能提供给孩子以创造性想象的空间。就说书吧,它在现代孩子眼中的重要性正在可悲地减弱。但事实上它仍将是人类获取创造性想象的主要渠道。这是由文字的特殊性所规定的。非文盲和文盲在音像制品面前几乎没有区别。沉溺于影视图像制品而不注重文字训练、不注重抽象艺术尤其是文学等高品位艺术作品的阅读与观赏,将无法提高人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拿文字而言,其接受(想象)空间远远大于影视之类的具象艺术。打个比方,“漂亮”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用于某个文学人物,就可以产生无限的张力,根据时代、民族、个人审美标准之异而易;而表现于具象艺术,却只能是费雯丽或梦露或别的什么影星,这也就等于把本质抽象的概念限制在具体的、直观的和一成不变的形象上,不给受者以想象的余地。
总之,应试教育和现代文明催生的电视垃圾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急功近利的快餐要求,另一方面则以其求同伐异、压抑想象的“标准答案”、“同一形象”把人们的想象空间缩小到了最低限度。它们不知断送了多少少年天才。这就是说,我们除了历史的包袱,还有现实的制约。因此,废黜应试教育、重新唤回阅读,非但必要,并且紧迫。
……

《“街坊式书展”还有存在价值吗?》,作者马家辉,原载《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61769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
家长们或许只是纯属好奇,来开开眼界,来捡捡便宜,但无论如何,只要大人肯把双脚踏进会展,被他们牵着来的孩子也就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书本。好书坏书,深书浅书,你永远不知道将在何时何地触碰到第一本启蒙之书。
若往深层里想,更值得提出问号的是: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
台湾作家唐诺曾对此有所观察:“如今我们不吝惜给小孩一大堆书,却没给他们读这些书的时间,这是太多事太多东西的壅塞童年,像他们肩头上动不动就十斤重的大书包,像他们拥挤不堪的学校教室或补习班才艺班,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夜车念书绝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唐诺眼中,学校课本是令孩子讨厌阅读之源,因为学校教育的宿命保守性和安全性是“在同一年纪但其实个个心性、兴趣、才分不同的小孩中,勉强寻找出一个最基本的公约数来,这个尺度,本来就把几乎所有精彩的、有独特个性的、富想象力的,但也因此不稳定、带着争议甚至说有‘危险’的美丽东西给排除出去。一个人如果每天被迫和那寥寥两本无趣的教科书相处十二个钟头以上,若他还挣到半小时一小时自由时间,你以为他还肯再打开另一本书来看吗?”
教科书的劣性足以磨灭学生对阅读的胃口,课外书再美再好,孩子们早已无福消受;可恶的教科书,是谋杀阅读的利剑,见血封喉,孩子们死得不明不白。
香港书展当然需要精益求精,但更有需要全盘改革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考试方式、教科书质素;而正因教育制度失败如此、考试方式守旧如斯、教科书质素堕落如斯,我们才更有理由鼓励孩子到书展开开眼界,对不对?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32:27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33:5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7/201210/143254.html

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14:27 | 只看该作者
《蜉蝣的一生》: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   作者:有子知言   
  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
  《蜉蝣的一生》 (法)史蒂芬·塞内格/文·图 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关于蜉蝣,之前只知道是一种小昆虫,曾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听说过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在感慨生命之短暂,个人之渺小。可是,蜉蝣到底是什么?长什么样子?存活时间多久?还真是不了解。在《蜉蝣的一生》这本图画书中,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蜉蝣。跟随书中两个小男孩,我了解到,蜉蝣的一生相当于人类的一天,它看起来细致纤巧,身形中就透露着脆弱,特别是薄如蝉翼的翅膀,好像风一吹就会被撕裂一般。于是,带着好奇,与书中的小男孩一样,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关于它的介绍。
  “蜉蝣,俗名叫‘一夜老’,也叫‘夜夜老’,意思是一夜之间产过卵就死掉了。”《淮南子》这样描述:“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加了神来的一笔:“蜉,水虫也,……朝生暮死”。西洋人也早发现了蜉蝣夭寿,它的昆虫学学名“ephemeron”是亚里士多德给起的,直截了当就是“短促”。很快,我和两个小男孩一样,通过网络发现了这只非常有趣的小昆虫只能存活一天。
  一天,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短暂啊,而对于小昆虫蜉蝣,却是一生!这样有着悲剧宿命的昆虫,就这样出现在孩子看的图画书里。于是,两个小男孩很快作出一个决定:一定要在这一天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小蜉蝣度过充实的一天。于是,他们陪伴蜉蝣做海盗船游戏、看马戏团表演、进行赛车游戏,甚至还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看着越来越虚弱的蜉蝣,弟弟哭了,哥哥却说:“他不可怜,对他来说,今天一定过得非常棒”。
  画面出奇的简单,从头到尾都是木箱纹路的背景,只根据场景不同,更换了颜色和画面,作者史蒂芬·塞内格用一只小昆虫的故事透露了生命易逝的大课题,为读者展示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命。蜉蝣在书中以拟人化的形象呈现,人类的灵魂被寄予在这个小小的生物中,在这里,一天就是一生,可谓“朝生暮死”,却也能获得别样的精彩。它告诉孩子和家长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个苹果,果肉和果核都得吃掉!”
  图画书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小小的故事里往往蕴含着大智慧、大情感和大哲理,但是孩子能看得懂吗?或许真的不能小觑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或者只是简单的同“情”,却在心灵深处叩问。正如书的最后,蜉蝣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两个小男孩也开始考虑:“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呢?”你会不会为了自己而勇敢一次,做自己最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你还会不会对曾经不开心的人和事耿耿于怀、对过往的伤感经历挥之不去呢?可能答案各有千秋。但一致的情愫是,在仅剩的24小时里,要对自己已过的生命有一个完美的交代,不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现实中,我们拥有无数个“今天”,并期待着下一个美好的“明天”,对于已逝的“昨天”,每一天都是一个精彩的音符,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其实,在浩瀚的宇宙中,100年、1年、1天、1小时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我们的生命也就好比蜉蝣般朝生暮死,但,那又如何?我们依然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步步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每一种生命都有迸发灿烂的时候,珍惜好当下拥有的每一刻,春暖花开。
  “它的恩赐只有一天,悲伤的一天,喜悦的一天。啊,让它生,让它舞,直到敲响暮钟,一天的光阴,那是它的宿命,黄昏的飞翔,才是它的天堂。”这是《在樱花盛开时》这部电影里,女主角经常念的一首诗。有些凄凉,但是很美,正如我们悄然而逝却精彩纷呈的人生。
  是的,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呢?故事的最后告诉了大家答案:“从这天起,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作者系亲子刊物《悦绘季》主编)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3日第10版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20:02:49 | 只看该作者
2012优秀童书排行榜出炉 童书越来越"好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5日
来源:新京报
  12月17日,由《父母必读》杂志和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共同主办的2012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发布会暨“阅读的力量——打造‘心’环境”儿童阅读论坛举行。
  据介绍,此次童书评选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原创图画书以更多数量的出品、参评多角度地展露中华魅力和散发本土的味道。这体现了新时代的父母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教育传承,渴望孩子在品味原创图画书时,感受和汲取传统文化;
  二、艺术欣赏类的书以更多种形式的表达成为了本届童书排行榜入围作品的一大亮点。这说明中国父母开始关注艺术对孩子的滋养,以及对美的多元化教育;
  三、可以玩起来的图画书在众多类别的图画书里脱颖而出,折射出父母对阅读的功利色彩开始下降,同时,说明亲子共读越来越成为让孩子爱上阅读的重要开始。  (记者缪晨霞)
  【榜单】
  2012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
  1、《爸爸,我要月亮》
  2、《变焦》
  3、《好脏的哈利》
  4、《阿迪和朱莉》
  5、《藏猫猫 藏猫猫》
  6、《我变成了一只喷火龙》
  7、《先有蛋》
  8、《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9、《吃六顿晚餐的猫》
  10、《小猫咪追月亮》
  2012年度特别推荐奖
  《小球听民乐》系列
  《黎明开始的地方》
  《第一次发现》(生命成长类)
  说明:这三套书分别从音乐、心灵以及科普创新方面呈现出年度童书亮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01 , Processed in 0.1302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