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海蓉:发挥作家协会作用 借助学院媒体优势 推动文学批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5 20:1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海蓉:发挥作家协会作用 借助学院媒体优势 推动文学批评发展
孔海蓉


  近年来,在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导下,文学创作逐渐从低谷走出,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发表和刊号出版发表的长篇小说有近6000余部,散文约38000多篇,其中不乏精品佳作。
  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同是文学领域中不可偏颇的双翼。与时代同步的文学评论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文学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评价和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探寻文学之魅,发现文学之美,提供方向性、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参考,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促进作家创作的发展。
  然而,许多人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今文学批评的声音似乎少了一份沉稳,少了一份力度。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文学批评三分天下——学院、媒体和作协,而“这三家,作协近官,媒体近商,学院近迂”,致使文学批评存在着严重的内在局限和缺失。那么如何借助学院批评、媒体批评各自优势,推动立足于文学现场的批评发展;如何发挥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引导作用,增强文学评论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如何解剖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广大作家、读者的鉴赏能力;如何跟踪创作实践、研究创作动态,推出新人新作、精品佳作,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呢?我认为这正是作协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学院批评
  高校聚集了一大批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他们试图以坚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思维,清晰的学理意识和敏锐的批评眼光对文学批评、理论与思潮、文学态势和作家文本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描绘出文学实践的轨迹。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的话语方式、话语背景和学术空间获得了较大的拓展,文学批评显现出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在90年代“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学术背景下, 特别是近年来,文学批评遭遇到市场经济强力的冲击,并受到种种体制内的评价机制的影响,面对鲜活的文学现场, 学院知识生产的先天优势在被充分地彰显出来的同时,“批评”变成了某种“研究”,削弱了必要的思想锋芒,降低了学术力度,其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化的产生和僵化,导致有份量、有影响、有尊严的文学评论寥寥无几。
  当然这一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所独有。早在上世纪30年代,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在他的代表作《六说文学批评》中就对以大学教授为主的“学院批评”重规重矩、学究沉闷、艺术感迟钝、洞察力欠缺等颇有微词。但他也承认,作为学院派的批评家有着良好的学养、深厚的历史感、体系化的知识、开阔通达的视野等长处。
  二、媒体批评
  当学院批评似乎陷入到失语和能指匮乏的困顿之中时,有很大一部分批评空间悄然被诸多媒体所占领。这种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借助于大众文化与传播媒介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立体化的批评交流平台。它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学院批评“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文学批评从一元走向了多元。
  媒体批评具备了学院批评所不具备的优势,它从公众的视角出发,关注当下的文学动态,以快捷的方式诠释当前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作品或新近发生的文学现象,文风通俗自由,具有新闻性、可读性、时效性。这种淡化学术性,降低批评门槛的媒体批评读本,更易于读者接受。但由于媒体批评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上,并不在意文本所具有的学理性内涵,且媒体批评的主体成员素质高低不一,使得文学批评由过去专业化、精英化、权威化、学术化的特点转换为平民化色彩浓厚的文学交流。主体与精英意识的泛化与转向,使得当前媒体批评更注重阅读的广泛性与评论效果的轰动性,而不注重对文学深度的挖掘,难免出现急功近利的评论。
  三、借助学院、媒体优势,推动文学批评发展
  作为文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批评,影响着创作的发展和读者对文学的鉴赏和理解。学院批评在构筑文学宏大叙述、阐释文学思想、研究文学态势、探讨文学现象、考察文学思潮中不遗余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因学院批评多为对精英文化和经典文本的解读,相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显得滞后、分离,与文学现场有一定的隔膜,其过于专业化与理论化的学术风格,对普通读者形成某种话语障碍,不利于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而媒体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纯理论性批评晦涩难懂、篇幅冗长的弊端,其特点是与作品文本共生、共时、共振,那些现场的、感性的、活跃的、自由的文本细读,满足了普通读者的要求。但作为即时性批评的媒体批评,一些写作者没有足够的阅读准备和文学积淀,因而没有深刻、深邃的理性运思,惟新是崇,追求现代,追求新鲜,逃避理性,逃避深度。
  实际上,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并非矛盾对立关系,它们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批评样式,各有优势,从不同角度促使批评能更有效地指导文学阅读,繁荣文学创作。
  因此作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助学院、媒体优势,扬长避短,推动文学批评发展。
  1.立足文学现场 拓展批评空间
  作协对创作的引导主要是通过文学批评的方式来实现的。一方面作协与作家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联系,掌握了大量的创作信息以及重要作家的创作发展脉络和新作家的成长轨迹;另一方面,作协的性质决定了它深谙当前最新的文学创作状况,它所拥有的批评资源优势毋庸置疑。
  由于传播渠道不畅通是学院批评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而淡化学理性、过于追求轰动效果的庸俗性评论,则是媒体批评的劣势。作协理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当下文学的热点话题,立足文学现场,借助学院批评的学理性和权威性,提高媒体批评的文化档次和公信力,利用媒体的传播渠道,拓展批评空间。
  贵州省作协联手学院与媒体,促使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的协作。如与高校互动,开办名家进校园活动,召开签约作家总结会,及时为高校提供了解当下文学创作情况的蓝本,组织大学师生跟踪作家创作实践,评价其近期出版和发表的作品,分析作家创作态势及创作理念,交流作家创作得失,将文学现场的热议、研讨成果公布于媒体上,既能解剖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广大作家、读者的鉴赏能力;又在此基础上向社会推介作家作品,使其成为文学生产流通的重要环节。
  2. 借助传媒力量 扩大受众层面
  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对学理的取舍和侧重各有差异,学院批评是指导文学批评学科的建设,媒体批评需要的则是指导文学消费。随着整体阅读欣赏水平的提高,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一般性批评。文学批评要广泛传播,就得借助媒体。
  如贵州省作协牵手贵州日报,在贵州日报上辟出专栏,不定期的由贵州当下创作成绩较为突出的作家与高校老师同做版主,由他们来组织探讨当下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理念。贵州省作协还将聘请文学评论家、大学老师、当红作家做客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网站等媒体,并根据媒体的导向,取舍批评话题,使以学理性著称的学院批评能借助传媒的力量扩大受众层面和影响力,为普通读者所接受,同时,媒体也从文学批评的繁荣中获益,借鉴学院批评的理论品格,弘扬文学批评自身主体精神。
  3.促使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双赢”“互利”
  面对鲜活的文学现场与纷纭的文学现象,文学批评需要学院批评的积极参与和媒体批评的主动介入。
  依托于作家创作实践和对作家创作成果进行研究的学院批评重视学理的话语方式,但重学理,并非就拒绝读者。学院批评应突破自身局限,从局限于课堂、书斋、学术会议以及学术刊物中走出来,及时发现和推介不同阶段出现的作家作品,以丰富鲜活的文学经验和新鲜多维的视角调动各种学识素养进行文学批评,引导读者进行文学阅读,提高读者的文学水平,为自身注入活力。
  传播文学批评必须找到一个好的切入支点,比如选取对象的时新性和选取角度的新鲜性,这恰恰是媒体批评的优势。但媒介批评的对象要比学院批评复杂得多,因为面对当下,它的文本界限是模糊的。由于许多媒体批评不仅缺乏文学批评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而且还从精神上消解着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这就呼唤有学理性、是非观和价值观,因为文学批评不仅仅包括激情、锐气、活力,还包括学理性,惟有此,才能构成有公信力的批评态势。
  作为具有联络、协调、服务职能经的作协,应该促使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优势互补,达到“双赢”“互利”。通过联络高校、媒体,组织开展作家专访、作品细读、个案研究、群体现象考证和文学现象探究等有针对性的评论研究活动,使学院批评家与媒体批评者产生互动交流,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展示其锐利独到的视角,独立开阔的思维,使文学批评既建立在严谨与理性的根基之上,又融入感性与细腻;既能触及文学的实质,揭示着文学的走向,又能以时尚化去影响大众的文学兴趣,让富有个性又充满活力的文学批评直抵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完成承载灵魂重量的精神表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9:32 , Processed in 0.0758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