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几位“码字高人”亲密接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1 17:5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几位“码字高人”亲密接触 
赵克明   





     这个周末特开心!
    有幸借着中学生文学创作大赛评选的机会,与几位心仪已久的“码字高人”近距离接触。
    “码字高人”者,穆志强、陈斌先、张子雨、流冰、陈巨飞也。
    先说张子雨。正史有载——
张子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家。小说集《打死我也不信爱情》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4年卷,并获得第二届“安徽社科文艺奖(文学类)”二等奖;长篇小说《黑白布局》由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旧城》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多部小说入选各类选刊和连载,五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如《警花燕子》、《雨花朵朵》、《不敢说爱你》等。曾获“安徽省首届小说对抗赛”金奖等。

此次近瞻真人,深为其幽默风趣、亦庄亦谐的“脱口秀”所折服。
见面握手寒暄是免不了的,我握住他的手,道一声“张大师好”,他立马正色道:“赵老师,千万不要喊‘大师’,千万千万。‘大师’就是‘骗子’的意思。”说罢他抿嘴“噗嗤”一笑。
各自落座之后,他俨然以主持人的身份(他是主办方的法律顾问,主持评选不容置疑)发话:“这次请几位来评选‘卧阳锦绣杯’中学生文学作品,评委主任是老穆,我们都是评委。有人想斗副主任,穆主任说了,不设副主任,也不设评委秘书处,自然没有秘书长。我给大家全程服务,你们只管专心致志看稿子,别想着吃的,喝的……今天老陈(指陈斌先——笔者注)半夜才能赶回来,明天让他自罚……”
翌日一早,斌先师赶到。子雨师又笑着发话:“老陈今天表现很好,早上七点半就到了。我和老穆正在喝着热乎乎的牛肉汤,想象老陈站在大门外冷飕飕的寒风中,真的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过,我心里明白,老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将功补过,他这是苦肉计,他以为这样做老穆我们就不批评他了,大家也就原谅他了。我们不看这个,关键是看他有没有少干活,活要是干少了,没门!”……
子雨师的幽默谈吐如此,不能一一列举,待异日慢慢录入以成专著。
再说陈斌先。亦有史料可稽——
陈斌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铁血雄关》、《遥听风铃》、《中原沉浮》,中篇小说集《知命何忧》;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多篇被收入进《安徽省青年作家作品集》等选集中;曾获得全国水利文化艺术节小说创作三等奖,《清明》杂志建国50周年小说奖,安徽省首届南北小说对抗赛银奖等。
身为政府官员,却对文学情有独钟,而且“码”出了不俗的文字,这是他吸引我目光独特之处。此次相会,我更见到他的生活原生态。
评选进入紧张时,志强师发现了一篇佳作,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斌先师赶紧摆手:“老穆不要读了,影响大家看稿子,等看过了才读好不好!”志强师回敬道:“那两万字的中篇都能读,这篇短文就不能读?”——这话是有典故的,原来斌先师在一次文人聚会时竟当场朗读自己的中篇新作,害得一帮人强忍内急——斌先师听罢连做打住手势。
“孩子们参赛很可贵,虽然我看的这些稿子都是你们筛下来的,但我也要认真看,有一点闪光的东西我们都要把它捞出来。”说得大家点头称是。子雨师还补充道:“这些文学的苗子,在若干年我们老了之后,还会记得曾经参加我们评选的这次大赛,是我们把他捞出来的。”
斌先师的喝酒也真让我服了。酒刚斟上,他站起来端起酒杯:“老穆,各位,我们大家放个雷子!”说罢一扬脖子把酒杯翻了过来,志强、子雨师也不甘示弱,只剩下我和流冰、巨飞师等面面相觑。斌先师放下酒杯,用手指挑开上嘴唇,说:“你们看我口腔溃疡都破了,但在今天这场合,我们都无拘无束,我不能不喝!”啧啧,真让人不得不服!
穆志强是我的同乡好友,当年在家乡老街共事十几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都调入城关,我仍干老本行,他先在工商联,后到文化局,运筹一地文化大发展要务。他不只是指挥官,也是战斗员,频有大作见于国内大报刊,媒体对他也多有报道——
穆志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六安市作家协会理事,散文家、民间文艺家。对民间文学颇有研究,收集创作发表了大量民间故事和民歌;散文作品多次入选《读者》、《散文》等国家级杂志,作为头条发表;歌词作品《野菊花》在中央电视台少儿歌曲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并入选百首爱国歌曲之一。

作为视文学为生命的作协负责人,他不把这次大赛看做仅是评奖,而是发现和培养文学新苗,为当地文学的大发展积蓄力量。他一再地提醒评委严把质量关,尤其是进入高奖次的作品,要所有的评委个个认可。
稿子筛选了一遍,他又和斌先师沙里淘金,避免遗珠之憾。每淘出一篇有点亮色的,他便显得特别兴奋,眉飞色舞地给大家朗诵一番。巨飞师发现一首诗是抄袭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他立马一脸严肃:“乖乖,我们要是把它评上了,他一定偷着笑我们笨蛋;我们要是把它淘汰了,他也会说我们笨蛋,居然把著名诗人的作品都刷了。”接着又叮嘱千万不要让抄袭作品入围,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流冰,《皖西日报》资深编辑,《文化周刊》主编,著名作家。有数百篇(首)作品发表于国内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数十家报刊,很多作品入选于各种文集;在网络文学创作方面著述颇丰,影响很大,2002年发表于《作家天地》的《猫的悲剧》一文竟被全文收入学生教科书;主编《皖西乡音》丛书,出版著作集《何处是家园》等。
这些信息都是我几年前从网上搜索到的。认识流冰师是我在新浪网开博以后,觉得他很有思想,文字很厚实,正式开始与他网上交流是在他写《赵克明:播撒热爱母语的种子》的时候,后来读过他的一些文章,读过他主编的《皖西乡音》丛书,一直无缘相见。
想象中流冰师是一个架着眼睛的白面书生,可现实中的他竟更像位年轻俊朗的军人,脸色微黑,线条分明。他并不十分健谈,看稿子的时候几乎一言不发,看到一篇好稿子才用手指头指点着连连点头。他好像更喜欢静不喜欢闹,在大家饭前邀他抓紧时间玩会牌的时候,他笑着摆摆手说“不会”,然后从旁边取来一张报纸,一个人低头默默地看。我问他整天搞文字是不是有些累,他说也不是天天搞文字,在外面走访的时间也比较多。看来行走着思考着写作着,已养成了他动中取静的独特生活习惯。
“陈巨飞”这大名我早有耳闻,先前无端地觉得他是一位须髯飘飘笑傲江湖的老诗人,可有关资料表明他是一个“八零后”——
陈巨飞,安徽八十后第一诗人,著名作家。有作品发表于《十月》《清明》《小说月刊》《常青藤》(美国)《北美枫》(加拿大)等国内外100多家报刊杂志,入选《感动中学生的100首诗歌》《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等权威选本20余种,出版诗集《受降书》、《少年史》,小说集《大拖拉机》等。
眼前确是一位风度翩翩举止文静的小帅哥,这真让我惊诧莫名,既惊诧于他的年轻,又惊诧于他如此年轻而有如此斐然的文学成果。初次晤面,觉得他为人很谦和,很重感情,也很率真。在评选交流的时候,他毫不掩饰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都是很有见地的。他看中了我们学校一个学生的作品,嘱我发到他电子信箱,准备在他主编的《淠河》杂志刊发,并留下了通讯地址。
在巨飞师的邀约下,他的友好同窗、年轻诗人王太贵也欣然前来,我们也有了一次见面的机会,结束了相见不相识的过去,这又增添了一份喜悦。
有位大学教授说:相见不吃饭还是生人,一顿饭吃了就成了熟人。与几位“码字高人”相见且吃了几顿饭,自然就成了真正的“熟人”了。这不,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将“著名作家”“码”成“码字高人”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06:25 , Processed in 0.0971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