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三,孩子们过的是非常人的生活。学校要求七点二十到校,对于走读班的孩子而言,这就意味着他们天未明就必须向学校奔来。一天满满当当十二节课,为了腾出晚上七点半后到操场体训的宝贵时间,孩子们还有两次下课都不能出教室(只是上堂课的老师后脚跨出去,后堂课的老师前脚就跟进来)。不必说每堂课的高强度、高效率,也不必说每天布置的各科作业,单是课间无数科的频繁过关就已经让孩子们够受的了。孩子们只感觉时间不够用,老师们也唯恐徒儿们有半点不认真。到了教室,师生就似一支军队,老师是将领,带着一群战士在战场上东突西进。毫不夸张地说,有时连进卫生间也需小跑前进。在南充十中怀远楼的六楼上,随处可见这忙碌的景象,随时感受到的是硝烟的味道!(不过,与《看天下》“翻滚吧,同学”
中所描“衡水中学”之状相比,还有距离。)
又到月考时。有孩子曾在作文中将每一次准备考试的过程比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毫不夸张,这足见孩子们的辛苦程度。每每此时,我们作老师的也唯恐落下任何知识点,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用。父亲不止一次地教导我:教书犹如种庄稼,要想收成好,得勤施肥、常锄草。收割时还得注意颗粒归仓。(遥想当年父亲是我的数学老师,那时没有现在的速印机,常看到父亲埋头在钢板上刻蜡纸,然后再油印。用洗衣粉也难褪去满手的油污。我那时却极喜欢闻父亲身上的这种油墨味,常悄悄地在父亲的后襟上使劲嗅。)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我努力地想成为父亲那样的好老师。除了尽职尽责地做好平常工作,也重视每次考前的复习。
在如此忙碌的当儿,我却将莫言在瑞典诺贝尔讲台上的发言稿复印出来让同学们阅读。有孩子好奇地问:“赵老师,这么忙,你还给我们看这个?”我微笑,没应声。
开始了今天这特殊的复习课。在我的引领下,我们了解了莫言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最痛苦的一件事、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最后悔的一件事。每一件事里,都有莫言母亲的影子。莫言在文学上的成功,与他母亲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莫言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他童年的苦难、少年的孤独、成年的艰辛。八仟多字的文稿是娓娓道来,又是真诚诉说。平淡的语言中表达了他对自我、人生、社会、历史的理解,以及民间故事与现代小说的关系。读到这里,我想孩子们应该深刻感受到自己现在学习中的辛苦与莫言成长的苦难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一个小学未毕业的人,特殊的环境(20多年的农村生活)成了他写作的富矿。我想以莫言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无论明天考场上的作文题目是什么,我们都要立足于生活,让生活成为我们写作的内容。我们要用作文表述自己、发现自己,在作文中学会作文。我们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令人感动的细节,唯有感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打动他人。只要用心写作,文采会有的,技巧会有的,深度会有的,创新也会有的……
他独自到荒草滩上放牧牛羊那一段深深打动了我。“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作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此段描写是那样细腻,我引导孩子们进入莫言文字的世界。在我们脑海里浮现出莫言少年时孤独的模样,同时我们也想象着他当时与湛蓝的牛眼对视的情景。我想此时此刻,孩子们定悟出了他想象力的秘诀。也真正体会到了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孤独,孤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最欣赏的是他这一段话“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还有他最后讲的三个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多么智慧的莫言,他的回击、自辩、自傲都包裹在这“三个故事”中。当有记者采访他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正如他所料,从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奖到12月10日的颁奖仪式。虽然只有两个月,但对于莫言而言,这似乎是一个漫长的世纪。接踵而至的是鲜花和掌声。华夏大地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这其中,图书的热销首当其冲,有媒体用“卖疯了”来形容读者的热情。书卖得多,作者自然高兴,但莫言同时也惶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者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吸引。期望值越高,失望也会更大。莫言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每一个人都不得罪。结果越是这样,得罪的人越多。自己写小说的时候也希望每个读者都喜欢,结果还是很多读者不喜欢。于是他每天都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一个长相丑陋,从小历经磨难的人,一个只是单纯地想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站在人的角度关注社会的作家,他只想平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对于突如其来的一切他只能选择从容淡定。这发言稿就是他对所有质疑的最好应答。我想他通过最后三个故事想告诉大家:1、尊重、允许不同的声音。他会包容一切。2、伤害他人自尊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是耻行。3、祸福无常,人不能是自己的审判者。
这堂课快结束时,我对孩子们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今天在这分秒必争的时间里展示此文稿有点浪费你们的复习时间。对于初三的你们而言,要深刻理解莫言的文学人生有一定难度。但老师只希望在你们心底撒下文学的种子,愿它在你们心中萌动、发芽!若它能让你们在写作上有一点点启示,若它能让你们在生活中有一点点体味,老师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对孩子们最质朴的爱,一切尽在“莫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