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淼VS李泓荔:谁谋杀了《城市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 13:0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淼VS李泓荔:谁谋杀了《城市语文》
  
   刘 淼,男,又名剑在我心,自由写作者,现居株洲。
  
   李泓荔,女,又名荔荔在目,原湖南经济电视台《城市语文》制片人,现居长沙。
  
  
  【前言】2002年8月15日,湖南经济电视台著名品牌节目《城市语文》停办,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样式,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城市语文》对于如何办好有思想,有品位,有文化深度的电视节目,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与深入的探索。虽然她最终没能继续走下去,但对于湖南电视乃至中国电视的影响,相信若干年后,必将浮出水面。
  
  特别说明:以下两篇文章全部出自山东济南《青年记者》杂志,欢迎网络媒体随意转贴,但请署名;欢迎传统媒体转载,但请直接与《青年记者》杂志联系。
  
   《城市语文》说什么
     作者:刘淼
    
      必须承认,作为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上星品牌节目,《城市语文》的出现正如《天涯》杂志副主编李少君所说的那样“给人感觉眼前一亮”,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它的定位角度非常独特,即一部精神现象学的纯文本——“城市话疗小区”,它从中国人智性生活的智慧语录入手,试图精确触及当代城市精神,将产经、消费、时尚、健康等问题一网打尽。之所以说这样的角度非常独特,主要是因为中国电视和其他新闻媒体一样一直存在泛政治化的特点,除了少数节目具有一定娱乐性之外,其他如文化传播功能、对个人的人本主义关怀、对中国城市社会最本质的反映等一直都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城市语文》正是瞅准了中国电视的这一空白点,勇敢地打破僵局,一跃成为中国“惟一一档智性电视文化杂志。”其次,节目编排形式也很独特,共分为三大板块,依次为城市议论文、城市说明文以及城市记叙文,其中,每一个大板块又分成了二至三个小板块,例如话题一周、解说一品、传说一事、争议一人等等,这样划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物,人物的描述都不外乎采取以上三种形式。再次,《城市语文》的制作也相当精良,具有强烈的唯美倾向,许多评论认为其“画面尤其精致,配音极富有诗意”,“包装非常豪华,整体风格先锋、另类”。从此可以看出,节目制作人员电视制作技术纯熟精湛,且思维相当活跃,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最后一点就是该节目对文化现象、艺术作品的评析精辟入理,表现出主创人员非同一般的文学素养和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同时,节目强调“话语是我们内心的源泉,是我们灵魂的脚手架”,主张用话语沟通“人间万物心灵”,迎合了人与生俱来的发声的本能,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的立场和态度。归根结底,《城市语文》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湖南电视又一新的品牌,吸引众多文化精英的目光,正是和这种对“人本主义特别表达”的诠释密不可分的。
      尽管如此,通过对《城市语文》以往台本的解读,使我不安地发现节目本身暗藏的缺陷,如果对这些缺陷不加以正视并想办法消除的话,势必会影响节目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争议一人”无争议。“争议一人”是城市记叙文里的一个子栏目,按照字面意思的理解,所谓争议一人应该是指被记叙对象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他(她)或者因为行状狂狷,或者是思想乖张,总之,应该很难用平常眼光看待。可是,通过对以往节目所记叙的对象来看,绝大多数人本身并无值得争议之处,相反却是在制造一些所谓的个人神话:西装革履,私车别墅,高级写字楼,热闹休闲场所......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成功人士上光添彩的标志。然而,在是什么某某“同时拥有香港、台湾、大陆三部手机”之类的描述中,究竟体现出什么样的争议性呢?真正令人奇怪的是,一些曾经极富有争议的如卫慧、韩寒、九丹等反倒不见了踪影。大概节目编导嫌他们层次太低,不愿加入“炒作”的行列。殊不知,智性的思考、忠实的倾听、理性的批判是对被争议对象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又岂可与那些恶意“炒作”相提并论?恰恰是因为害怕背上“炒作”的恶名,才使得《城市语文》放弃了对真正富有争议之人的关注,放弃了对尚处于主流之外边缘者的关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遗憾。
      大众文化的缺失。由于从一开始,《城市语文》把受众对象定位在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知识精英阶层,因此其文化趣味显得过于单一,并造成大众文化的严重缺失。按照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文化”是由大众在文化工业的产品与日常生活的交界面上创造出来的,它产生于内部或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很明显,《城市语文》试图打击的产经、消费、时尚等问题,更多的是属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而不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其实,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城市语文》对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的情有独钟,只是有一点不得不指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生活不是单纯落实在高雅趣味里,它同样也包括大众文化,如果在节目当中能够做到两者间的和谐包容差异,则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思想的缺席。据说海南的《天涯》杂志曾经和中国其他文学杂志一样默默无闻,备受读者冷遇。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杂志突然来了一个大变脸,开始不断地刊发各类思想随笔,并直接加入到各种思想大讨论当中去。结果,《天涯》很快便跻身于中国名牌杂志的行列,成为中国知识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由此可知,不管时代如何变幻,社会如何发展,大众对思想的渴求始终不会减弱,思想的魅力也会经久不衰。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城市语文》作为一档智性文化杂志,明显忽略了对更深层次思想的探讨,它所强调的话语和文字始终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思想层面上,基本上表达不出“另类”的声音。
      文化资讯的稀缺。法国学者布尔迪厄说过,许多人“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交给了电视,把电视当成了消息的惟一来源”,尽管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资讯都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但电视作为传统的强势媒体,仍然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地。因此,作为一档与文化有直接关系的电视节目,《城市语文》理应成为观众了解最新文化资讯的重要途径。可是,《城市语文》的编导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长达20分钟的节目时间里,甚至不肯拿出哪怕是一两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文化资讯方面的报道。其实,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收集最新的文化资讯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看来《城市语文》的编导们应该更勤快点了。
  
  
   《城市语文》个案剖析
   作者 李泓荔
   《城市语文》,号称“智性电视文化杂志”,2000年1月2日在湖南经视开播,2001年7月15日被湖南卫视选拔上星,覆盖全国,一年后的同一天,这个节目戛然而止,继播出一期收视率冲破深夜节目记录十倍数的《新朱张会讲·京海恩怨》后,宣告停播。
   我看过这个节目,人称“中国电视界一缕清新的风”之类,一周20分钟,三层金字塔的异形,顶层旗帜上飘着“城市议论文”字样,里面一个房间“话题一周”,批判当周可供成为话题和已经成为话题的文化事件,二层是“城市记叙文”,两个专门接纳纯文化、先锋艺术的房间“传说一事”和“争议一人”是打通的,底层进进出出的自然是民间土壤、泛文化了,“解说一品”“独白一幕”甚至还有“商话一则”,似乎有些大而全,但它整个节目都在说一个事,比如《2000文化围城》、《2001三言两拍》、《2002潜文本》、《学人的据点》等。
   《城市语文》生出来时,自以为是服务员——文化疗养院的服务员,当然,在案中那个主犯叫荔荔在目的笔下,成了“思想守望人、文化守门人、灵魂守夜人”等等过分美好的名字,它被这样安排七情六欲,还是经过充分思考的。
   那会儿,正是千年之交,还蔓延着五年前上海那场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余波,虽然当代文化精英们不再把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大冲击时时挂在嘴边,但铁的事实就是这样,世纪末的汉语书房里,精英文化打开门走了出去,找到了最庞大的采邑,就像普鲁斯特为眼泪找到了最温柔的河床,文化渗透到了大众通行的生活方式中,无论是按照老人家费孝通的器物、组织方式、风俗三层次文化论,还是按照别的文化定义诸如规范的稳定预期等等,文化,从兽裙石器、古道斜阳里蹒跚而来,落草到民间,已是铁证如山。
   除了电视。
   那时的电视对精英文化保有一种谨慎的客气,从头到脚的严肃横行在一些既有的文化节目里,常常是文艺担当了文化,成为电视心安理得的美学刻度,综艺打头的娱乐最受追捧,它把事实放在开端,随时加料进展;电视剧恒温不退,把事实放在高潮里,刻意冲突不止,新闻是立台之本,把事实放在结果里面,有效信息养人,开始有人把事实放在思想里了,是《北京特快》、《东方时空》的一群,公认文人电视就此始发,有没有人,能把事实放在心灵中呢?
   那才是电视文化的顶点。
   但电视语言是丰富又可怜的,它运作思想时就像拈起冰块的指尖那样惊险,与超霸的智慧输出端子不兼容,它的公理是,它终究反智。
   荔荔在目不太服这个理,她当时读维特根斯坦,读卡弗,坚信语言的飞翔可以穷尽文化的疆界,一个深夜,一个想法就如隐隐的钟声徐徐到了耳畔,“城市话疗小区”,城市是一堆不知如何是好的砖瓦,碰巧有人居住,人碰巧会说一种话,所以从语言了解精英的新知,从语言来提纯大众文化,城市语文,因此,可以是一种大智慧,用事实的话语糖衣来疗养本心。
   市场分析呢,养个孩子不能只为社会贡献排放物吧,当时的湖南经视负责人欧阳常林、吕焕斌以开放的心胸开始为这个怪物买奶粉。
   《城市语文》虽然有一些口碑,有一些市场份额数据,但还没来得及变现,在荔荔在目的辩词里,《城市语文》一些与社会互动的造势活动还在酝酿中,它们“同人”杂志的气味马上快要进来铜香,因为,文化是最能卖钱的,从浅里说,商业事件在等待文化的外衣,才有吸引眼球的附加值,从深里说,管理、竞技、做人到处都是文化,只要《城市语文》是最鲜活的当代城市文化的报道者,是精英文化的建设性批评者,是不会一直寂寞的,它做的是主流市场,而非主体市场。
   当然,她还嗫嚅了一些别的,比如播出时间不定对栏目固化收视习惯是致命的,国内没有电视节目欣赏指数(香港80年代自主编制),城市语文这种周播短小节目超收视数据分析,城市语文上星后本土与全国市场有巨大缝隙……
   卷宗挺长,我大约就记得这些了。据我调查,《城市语文》开播时台里是赦免了它的创收使命的,除非二年半后有变化,这个搁下不谈,按说国内目前还没有《城市语文》这种节目,难道案中另有蹊跷?
  是那个关键词”自恋“提醒了我。
   荔荔在目曾死争这一点,自恋不是目的,我们是希望“电视有智,文化自治”,我们也许制造了一场“语言公害”,因为自恋,但最起码,只能说,自恋,只是我们一个暂时的手段,一个注定的阶段。
   对,当时为了与”智性电视”配套,《城市语文》的语言成为一种修辞,兼职责编的诗人山木,包括后来承继的波比,在对文化事件的品评中,尝试了华美长句、跳跃用词、有时失之艰涩的解说词风格,因为栏目里都是好几口文化雅事的读书人,编辑性人格压制了记者性人格,往往在拿不到独家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寻找第二落点、第三落点,语言的包装更不能缺席,因此,开播时为了否定而否定,故意文本化的风格渐渐僵硬地沉淀下来,本想用自恋的装修吸引客流,结果,自恋当上了老房东。
   没有群众基础的还有,超前配合速食、快餐时代,节目节奏超快,二十分钟琳琅满目,美丽新视听、文化也疯狂是它的特色,但凡事有个度,过与欠,都会买空卖空,内容贪多,不免有珠玑,总觉蜻蜓过眼,没有内在生命的深度,处处碎片……
   丢失了民意,就是自恋,《城市语文》就这样走进了文化在电视的另一个胡同——文本电视。
   这是个死胡同吧?
   我曾问荔荔在目。
   只有在这时,我才有幸见到了她一副搞跨了巴林银行的样子,也就那么几分钟,她又来了精神头。
  “未必,看怎么定义了。”
   作为中国首例文本电视,《城市语文》主要实现了荔荔在目所谓的第一重意义的文本电视,第二重意义更多地还只是她的理想一件,也就是另一个荔荔在目的另一个东西了,我猜得没错,案中另有一个女人,到底是哪一个荔荔在目动的手,为了追求后一个文本电视的未来?还是因为无法忍受异化为第一个的现状?甚至愿意牺牲已经相对成熟的《城市语文》品牌,另起炉灶?也许还有其他隐情,比如频道领导的调控?但至少,语文的人们是泰然接受了改弦更张的局面,从这一点说,应该算自杀吧。
   自杀者功过由值班的雷达统计出来,《城市语文》打破了电视栏目行业、专业划分的窠臼,以话语为栏目编程;尝试把精神现象学、文化人类学杂糅,学术成分最大化;见证了2000-2002年中国城市文化的部分进化;开创了人物电视报道的争鸣范式;创新了文化鉴赏的手足模块;包装新锐前卫……
  这是个不增值的地理系统。
   “但我的美是自给自足的。”有人抗议。
   我想起另一种可能,案中,也许还有另一个女人。
   不是,不是指的荔荔在目颇可圈点的女人管理风格,我记得,卷宗里她提起过一个人,艾略特笔下被阿波罗赐予手中沙砾一样多生命的西比尔女巫,因为忘记请求不老的青春,而在700年后衰老不堪,孩子们问她,她说,她要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2:03 , Processed in 0.0707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