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能的缪斯》:有趣的儿童音乐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30 17: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能的缪斯》:有趣的儿童音乐教育 2013年04月14日  作者:陈蕾   
  在晚开的金盏水仙淡淡的清香氤氲中,再一次打开《本能的缪斯》,重新读着这些平实的文字,我又被其中的精彩之处打动。《本能的缪斯》的作者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音乐学教授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这本体例及内容颇为独特的书,以自胎儿到暮年的整个人生为经,以作者对挪威、美国、俄国三国儿童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其他当代相关研究成果为纬,再以历史上诸多名人、艺术家的事例及作者家人间、亲友间的温馨趣事为点缀,向读者呈现出音乐这个“本能的缪斯”,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歌唱的种种表现,剖析了现行教育中妨碍人类“本能的缪斯”成长的各种荒谬做法及其后果。“仅仅教会儿童读得更好、写得更好、算得更好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压抑了儿童心中的缪斯,就是压抑了人性。” 
  作者强调的“本能的缪斯”是指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因此,他所描述的这类“缪斯式”的活动几乎可以包含儿童所有的自发性、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儿童自发的歌唱、游戏、绘画等,都是他们“本能的缪斯”的自发、自然的显现。   
  “声响、运动、旋律,这些音乐的基本因素,远在出生之前就已印入胎儿的感觉器官。”出生后,母亲的声音对新生儿至关重要,“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一种‘婴儿交谈’,一种特别的音乐性的‘母语’”。 
  当然,作为一本讨论儿童音乐教育的著作,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儿童的音乐活动,其中,我觉得颇为有趣的是儿童自发性歌唱的部分。“在儿童每天所做的不计其数的活动中,从拉粑粑、系鞋带到孩子间的嘲弄或沙箱内的天真玩耍,自发的歌唱作为一种基本因素进入这一切之中……它为他们的游戏带来了节奏,为他们的运动带来了形式,为他们的词语带来了暖意。对儿童来说,掌握自发的歌唱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儿童文化中的普遍性语码,给儿童的表达和成长一把特殊的钥匙。”“自发性歌唱很自然地铸造着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感觉和个人意识。”通过这种自发性歌唱,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清理出了一条道路。 
  书中配合作者精辟观点的插图也让人觉得亲切又好玩。像那对坐在马桶上,自发地哼唱着“所有的粑粑掉下来,掉下来,掉下来……”的快乐顽童,就会让读者忍俊不禁。(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陈蕾)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4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16:33 , Processed in 0.0749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