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教材的阅读课文要练笔题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 14: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王文军

[img=1,1][/img]
向教材的阅读课文要练笔题材

常常听到学生为写作练笔而眉宇不舒,而叫苦连天,而愁肠百结。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们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较单调和课外阅读奇缺。要说咬着笔杆强说愁却写不出文章,实在是种痛苦。那么,有没有手到“擒”来的灵丹妙药可解除苦于练笔的病痛呢?我认为,练笔除了正儿八经的题材外,还可以向教材的阅读课文(名家名篇)要写作题材。下面结合人教版节选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它为典型例子来作个管窥。
从《百草园》范文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命出这样一些题目来供练笔用。
第1题:将文中“确凿、吟、伏、窜、臃肿、扫、支、撒、拉、罩、拔、严厉、抛、跳”等14条词语,另外联缀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这种串联生字词语的成文法,在每篇阅读课文学习后都可运用。写作天地一下子宽起来。因为学习语文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这活学活用生字词法经运用而一举多得,且方法简便;一旦拥有它,练笔趣味也就相对多起来了。
第2题:仿照“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为自己的文章开头造一个类似句式,比如“本地有一座公园。”,进而介绍它,写成一篇文章。这种结合课文定下开头句再续写的方法,既有趣又能扩散我们的思维。
第3题:仿照“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造一类似句式作为末句,写一篇文章。这种归总结尾法,又有利于我们的求同思维训练。
第4题:文章第2段写景段中,描摹“绿、红”属视觉反应,描摹“唱、叫、弹”属听觉反应,描摹“光滑”属触觉反应,描摹“酸、甜”属味觉反应,描摹闻到“斑蝥放屁”属嗅觉反应……鲁迅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描摹感受,将《百草园》写得美极了。我们不妨也用全这些感觉去感受事物并写出一篇文章来。描摹多种感官的感受,实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5题:用 “……似乎确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等句式写一篇文章。能揣摩文章精彩句并用它编织成自己的文章,对于文章精彩句必定终身不忘。
第6题:仿《百草园》章法写一篇《百花园》。
第7题:在总结“仿写《百花园》”优劣的基础上,再写一篇《百树园》。其中,“百花、百树”中的“百”皆为虚指,含义是“多”。该两题难在写出花与树的“多样性”。练写繁复事物后,还会怕写单一事物吗?
第8题:我们读了《百草园》一文,会觉得爱不释手。鲁迅自己在文中也说过“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原文题似乎也可改为《有趣的百草园》。请以《有趣的某某》(某某可为人,也可为物)为文题写一篇文章。练这种意在笔先的中心发散写文法,对我们目今及日后写命题作文极有好处。
第9题:擅长用“之”不擅长用“的”的老一辈文学大师鲁迅在《百草园》一文中大致用了38个“的”,可以说用得多用得巧。请擅长用“的”的我们写一篇文章,用进50个以上的“的”。写完后,读一读;然后改去一些不必要的“的”。并比较改前改后的文意效果。在对比写作中提高,也是练笔的一种好方法。
第10题:“我”家穷与朱家富、嫌蜈蚣斑蝥的恶丑与喜蟋蟀油蛉的善美、春夏百草园多趣与冬天百草园较少味、“我”不很能抓着鸟与闰土父亲善于抓到鸟、爱百草园及惧私塾……行文一路将或人或事“对比”着写下来,饶有意味。请“通篇运用对比”写成一篇文章。这多种多样的对比写法,作者好恶、爱恨显得一目了然,毫不拖泥带水。
第11题:《百草园》全文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请用全这五种修辞(具体对某种修辞法可重复使用)写一篇文章。我们说,修辞毕竟能使文辞更美呢。
第12题:《百草园》第二段写景文是写景,主要更应是写喜悦之情。该段写得情景交融。即写美景就是在写喜悦;而喜悦却由美景来展现。请我们以写景为主,要求不带“愤怒、生气”之类字眼写出全是景物描写却能反映人物“愤怒”情绪的文段来。有人说,练以景衬情、借景抒情写法,能使练笔文章语言多味且含蓄。
第13题:儿时的鲁迅因为要被“关”进严厉的私塾,就更怀念起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百草园来。请我们以《忆某某》为文题写一篇回忆性文章。因了大家实在有话说,这类文章还是较好写的。
第14题:《百草园》文题不能改为《春天的百草园》,是因为文章还写到了冬天。在鲁迅固然认为不只春园有趣,而在冬园也有味。给我们的启示却还有应该是──如果写《校园的晨景》光写春天文字不够,就可以再补写“夏、秋、冬”的情景来补救。同学不妨试一试。只是要注意安排好详略。
第15题:多读几遍《百草园》,至少读三遍;然后合上书本,将自己看成是鲁迅在百草园中玩耍,再将所见所闻写下来,使它成为一篇文章。题目可以仍旧是《百草园》,也可以另外拟为《某某的百草园》。这种用自己去替换作者的练笔法,往往也能出新意出奇思。
第16题:将第15题由自己所心游到百草园写成的《百草园》与鲁迅写的《百草园》相互比较,写一篇谈各自优缺点的说明性文章。可以不必抒情、议论,也可以不必描写,而如产品说明书一样解说明白即可。这样对我们写人写事时,总要虚情假意地来一番赞美可以进行有效遏制。以使感情发于当发处,止于当止处。
第17题:《百草园》一文中,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美?请找出来揣摩一番,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试作一个表面比较或深刻比较的解释,写成一大段文字。这种识美读美法最能反映练笔者主观情绪及才情高下。品味语言练多了,何愁语文水平不能提高?
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课文,我们已经列出这样17道可以供练笔用的文题。何况教材中像这类阅读课文还是比较多的呀!向教材的阅读课文要练笔题材,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换言之,将它们作为平时练笔的素材,也就不能不说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特别是写作水平)定能稳步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4:33 , Processed in 0.1402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