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琅琅书声”也需“鸦雀无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7: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琅琅书声”也需“鸦雀无声”

——《蚕姑娘》与《荷花》课例引发的思考  


牟玉均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也要“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对感兴趣的人物与事件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等等。 “朗读是眼、口、目、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是不出声的读,是眼、脑并用的阅读活动,默读的要求是‘边默读、边思考、有一定的速度’”。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它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去体验、感悟、领会、内化课文内容。朗读犹如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但用得不好,也有可能成为“花样朗读”,本文试结合两个课例,探讨“‘琅琅书声’的朗读教学就好吗、‘琅琅书声’的背后也需要什么”两个问题。
案例描述
案例一、《蚕姑娘》
    首先教师导入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问:“蚕姑娘睡了几次?奇怪吗?”学生回答:“四次,奇怪”;其次教师示范读课文最后两段,再读第6段,要求学生读“词语”,自由朗读,要读出感情;教师再次示范朗读,学生再读,抽一名学生朗读,学生齐读;然后示范读“蚕姑娘”变成了“蛾姑娘”部分,读“变了,变了,变成……”一句,学生自由读,齐读,抽一生读,学生转身对着听课教师,打着统一的手势朗读,力求读出“变了”一句的惊喜的情感;最后,学生齐读全文。
案例二、《荷花》
首先教师出示一幅“荷花”图片,问“你看后觉得美吗?”导入课文;其次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然后要求学生齐读,问:“你读出它的美了吗?要把它的‘美’的感情读出来”;同时要学生找出文中哪些段落写了荷花的美?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挑选出来,学生自由读,齐读;请一位听课教师读,主要侧重于“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的什么?一句的感情,要求学生自由读、齐读;再次要学生勾画词语,如“嫩黄色”,教师示范怎么读“嫩”字流露的感情,学生自由读,齐读;最后请四位听课教师上台,配乐、分段朗读;学生配乐朗读,结束课文。
案例评议
两则案例,是“让琅琅书声浸润童年——语文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的呈现,教师充分地体现了“琅琅书声”的主题,教学的重点定位在“朗读”上,可谓是“岂一个‘读’字了得”。对于两则案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突出、强调了“琅琅书声”的教学。“朗读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因此,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朗读教学。综观两位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朗读”做文章,教学重点是朗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 朗读的次数。课例一,“读”总共有15次以上,课例二,读也在16次以上,读的次数、频率可谓是充实,丰富。② 朗读的时间。两节课,教师示范读、学生读、包括听课教师读,以读为主线,以读为根本,充分保证读的时间。③ 朗读的方式。两节课,朗读主要的方式包括: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听课教师读;分角色读,男生读;女生读;教师打着手势读;学生打着手势读,朗读的方式是“丰富多彩”。两节课都呈现出重视朗读,是为了突出活动的主题,是对当前朗读被“弱化”现象的纠偏,所以把朗读引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一片“琅琅书声”。
其次,“琅琅书声”的教学就一定合宜吗?综观两节课,不管读的次数,读的时间,读的方式如何,但我们要问,是否有了时间、次数、方式的保证,就一定能浸润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看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其一,一堂课4045)分钟,学生不停的张着嘴在那儿叽里呱啦的读,难道不厌倦吗?真的能浸润学生的心田,难道对一个句子反复地、不停地读、读、读,就真能读出它的情感,我们可能过于迷信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其二、课例《荷花》中,要求学生读出“嫩黄色”之“嫩”字流露的情感时,学生无法读出其情感,教师就不停地示范,要求读、读、读,但是否真读出它的情感,是要打上问号的。课例《蚕姑娘》中的“变了,变了,变成…….”一句,学生首先也是无法读出它所蕴藏的情感,结果,教师就示范、示范……直到学生读得有那么“一点儿”味道为止。教学中一味地“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什么什么的语气读出来”,让学生用特有的学生腔,齐声朗读的方法读,就能读出感情来吗?我认为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与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中间是怎么回事,原因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读出感情来”,需要“教什么”。于是除了不断地提出“读出感情”的要求以外,便是要学生模仿教师的表演,把“琅琅书声”导向“纯技巧”“花样朗读”“形式朗读”“表演朗读”的泥潭,从而造成在课堂上,除了要学生读以外,似乎没有其他的路径,在“琅琅书声”“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我们细细拷问。
最后,“琅琅书声”的背后也需要“什么”?“琅琅书声”的表象下,我认为丢失了“默读”即让学生自己去悟、领会、理解的关键环节。《课标》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朗读,而且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阅读的方法除了朗读外,还有默读、精读、细读、浏览等,这些方法同样重要,强调阅读方法,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学生的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把握。如果在阅读中不去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感情,阅读的功能有可能会减少许多。所以我认为,“琅琅书声”也需要“默读”。两个课例,教师都把重心放在“有声”的读,而忽略甚或排斥无声的“默读”,其实朗读是“读——悟——读——悟”的过程。这就要留给学生自己去体会、揣摩、体验、理解的时间;需要学生静心读书,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有“含英咀华”,有“沉浸浓郁”的充分时间和空间。虽然鸦雀无声,或许比一节课都“琅琅书声”要实在得多,学生的心灵更可能被浸润,其次,需要“悟”,即理解课文内容。要读出感情,首先要准确理解所读课文的感情。朗读需要理解,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朗读,就一定要与咀嚼词句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语言本身,认真揣摩、品味,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但在课例中,这样的时间几乎没有,所以才出现“嫩黄色”之“嫩”字的感情怎么也读不出的现象,而教师此时则是“示范后再读,再读”,却丢弃了让学生去亲近课文,去领悟理解课文的机会,在没有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被教师拉上“硬生生”的朗读,结果,怎么也读不出“有感情”。显然,教师是在用“朗读”代替了学生的默读,代替了学生默读时的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此外,朗读更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内化行为,李顺先生说“语文是一种积淀”。因此,朗读教学始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熔“导、悟、练”于一炉。《荷花》中,安排听课教师上台分段朗读,其教学目的值得审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需要加以剖析。我个人认为,即使教师读得有多好,多有感情,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模仿的状态,它的落点很有可能是在表演,因为他把教师当道具用,是讲课教师表现给听课教师看的。
语文课堂,需要“琅琅书声”,但也需要“鸦雀无声”,以及“鸦雀无声”下的“涵咏体悟”,需要“琅琅书声”与“涵咏体悟”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姜贵全:《让朗读教学充实起来》,载《语文教学》,2006年第8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8:29 , Processed in 0.1579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