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科学变成一种刺激的探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7:0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科学变成一种刺激的探险  2013年01月24日  作者:张贵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可怕的科学”丛书,[英]尼克·阿诺德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在许多人眼中,学习科学是好事,而让孩子爱上科学却是件难事。英国科普作家尼克·阿诺德不仅将科学学习化难为易,而且生出诸多乐趣来。他所著的“可怕的科学”丛书,将科学融入生活,在此科学不再是冷冰冰的概念和名词,小孩子在家里也能动手实验,感悟科学的奥秘。近日,尼克·阿诺德带着他的新作来到中国,向小朋友讲述了他与科学的缘分。
  “孩子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对可怕的事情充满着好奇,越可怕孩子就越喜欢”
  “我从小就喜欢科学,但上科学课时常常打瞌睡,因为课上没有足够有趣的东西来吸引我。”阿诺德说,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家里有许多医学方面的书。在别人看来,医学里的手术、解剖等是很可怕、很血腥的事情,但由于经常读医学方面的书,他发现医学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相反有机体的各种机能他觉得很有趣。于是,他突发奇想,也许需要一些特别恐怖、好玩的片断来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才能让接受者不至于哈欠连天。如果他当科学课老师,一定要用富有刺激性的内容吸引学生。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一场“可怕的科学”旋风开始在他的脑海里酝酿了。
  后来,阿诺德有机会成为一名科普编辑。据他透露,在学校的时候,他对写作的兴趣甚于科学,他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大名鼎鼎的作家。阴错阳差地成为科普编辑后,他发现自己对科学更感兴趣了。他一度给好多出版社写信,询问是否愿意让他为孩子们写一本科学方面的书。其中一家出版商问他有没有兴趣写一套吓人又好玩的科普书。阿诺德兴奋地接受了出版商的邀请,从此开始了与众不同的科普写作。
  阿诺德还记得他的第一本书叫《丑陋的虫子》。刚开始写的时候,他感觉要把各种虫子写得有趣好玩,实在很困难。一天,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野营的经历,于是照搬过来,把在学校上课想象成到户外野营,但发生了意外——老师被蚊子袭击了。给小朋友讲这个故事时,他们都觉得很好玩,但也觉得可怕。孩子的欢迎坚定了阿诺德有趣加快乐的写作宗旨,而这也是“可怕的科学”丛书名字的由来。他一直相信,如果学科学是一种让人兴奋、让人享受的过程,那么人们会对科学更感兴趣,会愿意了解更多的知识。
  “其实,许多科学事实本身就是有趣的、吓人的,科学中最令人兴奋的东西往往也是最可怕的。而孩子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对可怕的事情充满着好奇,越可怕孩子就越喜欢。”阿诺德说,“让孩子爱上科学的关键是吸引他们的兴趣,一旦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孩子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在讲述恐龙时,我不会仅仅告诉孩子们恐龙是什么样的,而是让他们把恐龙想象成现在还活着的动物,想象一下恐龙走进城市会发生什么,想象自己家有一只恐龙会怎么样,进而让他们知道肉食恐龙与植食恐龙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生活习性等。”
  “孩子只有亲自动手去做,才能学到东西,实验是理解科学的最佳途径”
  在一次讲座上,阿诺德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脑有脑颅保护着,但是脑颅是空的,为什么我这么使劲甩头,我的大脑却不从我的鼻子里流出来呢?”现场的小朋友们纷纷摇头。于是,阿诺德拿出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面放着一个鸡蛋。他说,容器就代表脑颅,鸡蛋代表大脑。他请一个小女孩用最大的力气摇晃容器,看看鸡蛋会不会打破。30秒过去了,小女孩摇得满脸通红。可是,鸡蛋安然无恙。阿诺德告诉小朋友:“这就是保护我们大脑的东西,围绕我们大脑周围的一圈液体让我们的脑部免受伤害。”
  在“可怕的科学”丛书中,有许多类似的好玩的实验。阿诺德说,实际上每个实验他都自己亲手操作过,确保万无一失,才敢教给小朋友,毕竟这是一套写给孩子的书。而之所以在书中写了那么多的动手实验环节,他说:“孩子不能通过看而是要通过做,才能学到东西,为此我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实验都有趣。很多孩子都喜欢做科学实验,通过动手操作,科学内容和科学原理会被更深刻地感悟,学生会长久地记住。而对于不太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实验通常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也能让那些在校学习不太优秀的孩子喜欢上科学。”
  阿诺德告诉记者,他喜欢研究那些奇奇怪怪、滑稽有趣的发明,而且特别享受这个过程。实际上,书中的许多发明还是他亲身经历过的趣事。有一天,他坐火车去见“可怕的科学”小书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火车的卫生间冒出了许多巨大的泡泡,渐渐地漫延到整个车厢。后来,他得知,原来是卫生间的清洁剂撒了,和水混在一起,成了泡泡的原材料,那时恰有一股气流从卫生间传来。“生活中蕴藏着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里面的科学原理,而实验是理解科学的最佳途径。”阿诺德说。
  “每本书出版前,科学家都会审核内容的准确性,杜绝出现伪科学现象”
  据了解,“可怕的科学”丛书从出版至今,已经累计销售了1500万册,版权销售至25个国家和地区,曾三度荣获国际科普图书最高奖——安万特青少年奖。为了跟上不断发展的科学前沿和最新发现,阿诺德在写作时除了注意在有趣和可怕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即确定可怕的东西不能让孩子觉得难过而是兴奋起来、在感到可笑之余学到更多东西之外,还注重将科学知识用详尽而严谨的方式表述出来,让很小的孩子也能了解复杂的科学事实。
  阿诺德说,每写一本“可怕的科学”之前,他都和妻子苏珊一起讨论研究,尽可能地做到内容的信息准确,并通过孩子愿意接受的合理方式写入书中。一旦有新的科学事件报道出来,他也会随时搜集资料进行创作,写完后,充分听取他人的意见。每本书出版之前,都有一个科学家审核内容的准确性,杜绝出现伪科学的现象。插画作家、出版社的编辑也会很仔细地审核内容、提意见。
  据了解,在英国,有专门的科学家团队或组织来确保向公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其中最著名的是皇家科学院。实际上,“可怕的科学”某种程度上也担当了科学家的角色,即通过有趣的事情更正人们想当然的错误信息。阿诺德说:“科学家永远可以问什么是真,什么是对。对真理的探索、对权威的质疑,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在英国,有一个专门的课程设置,要求孩子们每年在校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让我特别高兴的是,有些老师会用我的书来帮助他们把这门课上好。”
  阿诺德也坦言,准确,对于科普作品来说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以前的科普书往往是关于事实描述的,没有根据小读者的兴趣把书写得有趣,不符合孩子的阅读特点。但对于中国的科普创作,他表示乐观。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7:05:22 | 只看该作者
科普书像大自然一样多彩 2013年01月24日  作者:张贵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可怕的科学”丛书,[英]尼克·阿诺德等著,戴维·史密斯等绘,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出版界有一种共识,精品科普书难写,精品少儿科普书尤其难写。但是,秉承化繁为简、寻找创意的原则,有爱心有耐心,玄妙的科学知识也能变得生趣盎然。其实,堪称经典的科普书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超越。
  好的科普书应拉近人与科学的距离,让人爱上科学
  当下的图书市场,国产原创少儿科普图书与其他种类的少儿图书相比,确实并不多见,成规模又有市场影响的作品更是难觅踪迹。对于当下不容乐观的科普创作,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说:“为什么我们很难写出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这么有魅力的作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为人写书,而很多人是在诠释科学。”
  实际上,科学专著与科普著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写作对象的不同。相对来说,科普书本着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意在拉近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让人了解科学、爱上科学。而吸引读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是科普作家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可怕的科学”丛书作者之一尼克·阿诺德就是采用给小孩子授课的方式,用简单的实验证明复杂的科学原理,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科学家的奇闻趣事,科学在他的演绎下变得可爱至极。
  例如,在“非常实验”系列的《危险食物》一书中,作者在做实验需要准备的东西中竟罗列着“你奇异的想象力”、“你忠实的大人宠物”等,实验结束后还介绍了几种能给“大人宠物”和不喜欢的朋友带来麻烦的恶作剧,比如用加了色素的生面团做成一个恐怖的外星生物、把荨麻放在不喜欢的人的座位上。这些好玩的实验符合孩子调皮好动的天性,也让孩子轻松地明白了面粉发酵和荨麻“蜇人”的原理。正如作者所强调的:传达一种既吓人又可笑的阅读感觉。
  对于那些完全无法采用趣味表达的科学知识,作者在文字周围加了很多幽默的插画。比如把光子画成一个光子小超人,小超人穿过太阳,一直飞到地球。这种拟人化的办法能让孩子们理解光传播的过程。“另类历史”系列的《骑士的法则》也是如此。书中介绍了骑士在格斗中爱耍的花招,如“格斗开始时,你不参与。等别人都打累了,再加入进去,抓住几个累极了的骑士。佛兰德斯的国王菲利普老用这一花招……”在每种花招后,作者都配以生动的插图,让人不禁莞尔。在《生命的大冒险》中也充满了幽默的图画。对于一些小读者来说,这样的图画也许比文字更有趣味。
  科普书要由通才来写,但通才需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感
  《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畅销一时,但是,如今读者所熟知和依然畅销的国产原创科普书依然是这几本。有人不禁感叹,伽莫夫的一本《从一到无穷大》引燃了无数人的数学梦,法布尔用一生撰写的《昆虫记》造就了昆虫界的“百科全书”,怎么我们的科普作家写不出这样经典的作品呢?”究其原因,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有文字驾驭能力的通才科普作家,讲究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缺乏这两点,科普创作之萎靡势成必然。
  韩国江原大学生物系教师韩永植对昆虫充满了兴趣。只要有昆虫的地方,就少不了他的身影。1993年,他还创建了步行虫研究会,把众多的昆虫迷聚在一起。凭借深厚的兴趣和执著的精神,于是有了《呜,不能没有你,昆虫》,书中展示了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其实,这套“我超喜欢的趣味科学书”丛书的其他作者,也都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热爱写作的专家。《呦!球在滚动,这就是物理》一书作者金永玳,毕业于首尔大学物理专业,2000年2月退休后创立了“爱因斯坦科学教室”,教孩子们学物理。每次在科学教室上课时,教室里面都吵吵嚷嚷的,热闹极了。有趣的科学教室的课程结束后,金永玳依然钻研物理到深夜。
  而化繁为简的文字功夫,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不如说是心中总是想着小读者、永葆童真童趣的心理状态。在这套丛书中,作者们都像熟悉的大哥哥大姐姐或爷爷奶奶一样,以亲切和蔼的口吻讲着有趣的科学故事。例如,韩永植在开篇中就这样写道:“嘘,请试着静静地倾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听不清楚吗?那么请瞪大眼睛仔细瞧一瞧周围,能看到小小的昆虫们在干什么吗?”而且,文中常见拟人化的叙述方式——“谁又在叫我虫子?你看,我是昆虫!如果我叫你‘动物’,而不是‘人类’,你高兴吗?哼!”这种近在咫尺般的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丛书洋溢着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这也是科普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韩永植在文末介绍了面临灭绝的昆虫,并呼吁“各位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来保护这些珍稀昆虫吧!不要让濒危昆虫的种类再继续增加。”在《哈!连北极熊也不知道的北极故事》的末尾,作者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各国为了获得能源而纷纷涌入北极,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因为开发能源而破坏了环境,很有可能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希望小朋友记住叔叔的话,长大后为保护地球而不懈努力。”
  突破纯文字的传统,立体化的表现手法让科普知识活灵活现
  有业界人士指出,打造科普畅销书,重在寻找绝佳的创意。的确,随着视频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读图时代,制作图书如果忽视图片的重要性,必然要被淘汰出局。因此,如何突破传统图书满纸满篇文字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的眼球,是科普书打开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从国外引进的畅销科普书,均有着漂亮而生动的图片,有的图片量甚至远远多于文字。
  这种与传统完全不同的阅读模式,更加强调视觉之外的感官参与,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立体化,使科普书有了现代魅力。“看里面”系列丛书采用翻翻书的互动形式,即每页都有可以翻开的部分,里面有更深层次内容的介绍,让他们自己揭秘藏在表象下的科学秘密。孩子们可以翻开火红太阳的表面,观察太阳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核聚变;可以翻开自己熟悉的地球表面,了解地下水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地球内部的地幔、地核。还可以翻开霸王龙强壮的皮肤,观察里面的骨骼结构和骨质特点,以及寻找藏在树丛里的小动物。
  这种动手阅读的形式使枯燥的文字阅读变成了一次美妙的读图和探险,神秘的科学知识变得可观可感,更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
  相关链接:
  “可怕的科学”丛书,[英]尼克·阿诺德等著,戴维·史密斯等绘,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我超喜欢的趣味科学书”丛书,[韩]朴志桓等著,金美境等绘,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看里面”丛书,[英]卡蒂·戴恩斯、彼得·艾伦等著,西安荣信文化编译,未来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7:05:58 | 只看该作者
蕴藏在科幻世界里的想象力 2013年01月24日  作者:张贵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科幻作品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想象力、对未来的探索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八九岁的儿童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应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科幻作品
  □教师需要了解科幻作品,善于把富有创意的科幻故事和情节引入课堂
  在我国,许多教师和父母鼓励孩子看科普书,但对于科幻作品却谨小慎微,担心书中“异想天开”的情节让孩子想入非非。那么,科幻与科普到底是什么关系?科幻作品对儿童身心成长有怎样的影响?应该怎么阅读科幻作品,能否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在接力出版社日前举办的童心对话名家系列活动上,长期讲授科幻文学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岩,给出了他对科幻作品的理解。
  科幻作品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1947年的一个夜晚,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12岁的小男孩聚精会神地仰望着星空。几分钟后,他发现了那个红色的亮点,他一直在搜寻的火星——因为他刚刚读完英国作家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火星王子》。正是这本书使他决心做一名科学家。10多年后,他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这个小男孩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参与设计了“旅行者”号探测器,还写了不少科幻小说。他一直鼓励青少年阅读科幻作品,走近科学。就像他始终所坚持的:科幻作家在人类历史和科学发展史上起了巨大作用,科幻作品更是为了表现人类无穷的想象力而诞生的。
  “科幻作品最大的魅力,就是为孩子打开了想象的空间,满足了孩子对世界、对未来和人类命运的好奇心。”吴岩说,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在这一时期,孩子探索未知的愿望如果得到激发和满足,对其未来的身心成长和职业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调查显示,科幻作品是儿童最喜欢的读物之一。他以《阿凡达》为例,指出这部电影之所以得到许多青少年的喜爱,就是电影呈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有许多当代没有的科学技术,并以自身的逻辑满足了青少年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建构。
  科幻作品有故事有科技更有积极的价值观
  在吴岩看来,科幻虽然有科普的成分,但和科普有很多的不同。两者的起源不一样。中国人对科幻的思考始于晚清,由文化先行者(如鲁迅、周建人、孙宝瑄等)推荐,翻译者提供译文。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幻创作风起云涌,涌现了大量的原创科幻作家。科幻作品除了具有文学性,还体现出明显的认知性,即解释了作品里描述的科学发明或科学原理,与玄幻、魔幻文学具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往往缺少科学依据,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里讲故事。
  另外,科幻与科普的写作目的也不同。如果说科普主要是科学知识的推广,那么科幻则直指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比科普更全面地反映了科学的本质。如雪莱夫人于1818年创作的《科学怪人》,是以科学工作者为主人公的小说。故事把一个科学家如何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如何创造了生命、如何被所创造的生命所困扰、最终也没有解除这个困扰的故事全盘托出。海因莱因在《星际迷航》里,也着意刻画了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均探讨了科学到底是什么,人类该如何利用科学的前沿问题。
  “科幻作品非常值得青少年去阅读,因为作品中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启发读者大胆设想未来,思考人类命运。”吴岩认为,那些被扣上“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帽子的科幻作品,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科幻,并建议青少年多读凡尔纳、海因莱因等创作的经典科幻作品。好的作品让人读完之后,有种“怎么会是这样”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更重要的一点是,科幻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虽然都是虚构的,但细节上是有理论依据的,讲得通,并非胡编乱造。
  科幻故事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现实中,学校里教的东西让学生感到厌倦,原本有趣的科学知识因为被分解成各个知识点,变得过于概念化、抽象化。我国的父母们也不鼓励孩子看科幻作品,担心孩子阅读之后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走火入魔”。吴岩认为,好的科幻作品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相反会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发现和探索。青少年时期的身心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看科幻作品。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提供,或者对科幻作品缺少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孩子转而会阅读那些并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玄幻和魔幻文学作品。
  而为了让孩子了解科幻作品,走近科学,吴岩建议,父母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并借助科幻作品中有趣的科学原理,让学生爱上与科幻密切相关的物理、数学、天文等学科,一起发现科学的神奇和魅力。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科幻文学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大胆想象。但他也指出,科幻作品的自主阅读最好从八九岁开始,因为很多科幻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最晚不能超过十四五岁,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兴趣点往往由幻想转向浪漫题材。
  “阅读无边界,看到孩子阅读科幻作品,教师和父母不必紧张。在国外,给青少年创作科幻的人与写成人科幻的是两拨人,阅读内容也比较开放,关键是阅读后的价值引导,尤其是当孩子遇到科幻作品反映的价值两难判断时。”吴岩说,其实,即使是作家本人,对于未来和人类命运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对于内容的多种解读和故事结局的不确定性,正是科幻作品的魅力所在。此时,教师和父母引导孩子,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助于相互了解,把科幻作品的积极意义最大化,让科幻作品真正成为孩子未来探索的通道,引导他们向更多的方面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57 , Processed in 0.0630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