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北京 <父母必讀>雜誌 ( 方素珍專訪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1 03: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北京 <父母必讀>雜誌 ( 方素珍專訪 )

问题1.
您读绘本,讲绘本,创作绘本,可以说绘本已经成了您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为什么会如此痴迷于此,绘本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可惜没考上美术系,无法继续在绘画上突破,于是1975年起转向儿童文学的写作。1990年開始,接受出版社的邀约,开始翻译绘本。这些年来,六度到意大利参观波隆那世界儿童书展,收集各种五花八门造型的绘本,大大开拓了眼界。绘本不但有好看的故事,又有美美的图画,我慢慢的爱上了绘本。虽然没有完成画画的梦想,但是我可以写绘本故事,寻找有意愿的画家合作!于是我无怨无悔的把自己定位在「绘本故事作家」,一面作翻译,一面演讲,一面创作故事脚本,一面找画家谈合作,有时候又担心和画家合作却不了解作画过程,我还跑去学素描、到大专院校旁听相关的绘画课程,以便我和画家的合作更顺畅。就这样,一本一本的绘本「磨」出来了,每次看到自己的故事被美美的表现出来又获得师生或家长的赞美,呵呵 !我就更无可救药的迷上绘本了!

问题2.
很多人都认为绘本是给孩子看的,你觉得成人看绘本有什么益处?

       在台湾看绘本的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介绍学龄前和低年级小朋友看绘本的家长、老师,一种是绘本发烧友;因为绘本中有很多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很适合成人与孩子一起分享、讨论,也让师生、亲子有共通的话题。因为绘本文图搭配,文字量不多,加上图画精美、赏心悦目也很适合忙碌的现代人。越来越多的绘本探讨到各种阶层的生活,有的是描写老人、有的描写都会女子、有的描写亲情、有的描写大自然……各种题材都有人把它做成绘本,想探讨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关的绘本,所以这十几年来,绘本在台湾的校园、小区、家庭才会处处都引起风潮。

问题3.
怎能让读绘本成为家庭的阅读习惯?

1.家长先爱上绘本,才会有信心把孩子带入绘本领域。
2.利用时间给孩子看绘本、说绘本故事。
3.带孩子逛书店、听故事讲座,日常生活随时与书相随。
4.固定地方置放绘本,让孩子方便随时拿到书 (床头、书房、厕所、角落……视家人习惯即可 )
5.布置温馨的阅读环境,注意灯光与舒适感,让阅读成为一种幸福的感觉。
6.经常睡前「说书」、「聊书」,不但可养成习惯,也会增加亲子关系。
7.从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就可以开始读绘本给他听,有的小宝宝会爬之后,就会很自然的爬到书柜前翻阅那些绘本。
8.如不知孩子的兴趣,可先摆放不同功能的绘本,有的孩子喜欢自然科学,就会自动去翻阅这类型的书。
9.亲子共读绘本一开始可以照书上内容一字一句读给孩子听,也许有一天孩子看着图片就一字不漏的念出内容。有一位妈妈说她两岁的孩子,比同年纪的小孩会讲话,而且用字发音清楚。她并没有针对语言给孩子任何训练,也没有一直跟他说话,只有与孩子共读绘本;从几个月大开始,她就拿一些认知的绘本给他当玩具玩,偶尔也念给他听,后来读一些绘本故事,但是孩子听没几页就会走开,或是一直翻别页,让她因此感到泄气。等到孩子开始会说单字后,她发现他竟然可以玩接故事游戏,例如:妈妈说小白兔的家门口,有一个漂亮的花圃,花圃里面开着许多美丽的…… 他就会接着说:「花  」妈妈说:「有一天,飞来了一只……」他会接 :「大蝴蝶。」因为这些绘本故事是妈妈以前读给他听过的,对一个小小孩来说,他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而且学到了故事逻辑。
10.把书中的主角换成小宝宝的名字,让孩子更有认同感。
11.不要急着评量孩子的阅读成果,只要家里摆的是筛选过的好绘本,固定时间亲子共读,孩子就会慢慢习惯阅读、爱上阅读、爱上与父母共看一本书的温馨安全感。


问题4.
我知道您在翻译工作中,不是自己喜欢的绘本,您不接。请问您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寻找这些绘本的。希望您的选择标准能给妈妈挑书带来一定的启迪?

       我是作家,绘本翻译只是我的「副业」啦!也不是我去寻找绘本来翻译的。
我是在我先生的鼓励下,和台湾的出版界同仁一起去意大利波隆那看最新出炉的绘本,他的「如意算盘」是我这样才有机会抢先译到好作品。例如,我和出版社的总编辑余治莹合作多年,她知道我喜欢图画唯美又有「内心戏」的绘本,所以她常会把这一类的书交给我翻译,例如她把美国的绘本家芭芭拉'库妮创作的《Miss  Rumphius》交给我翻译,不但让我亲近大师的作品,我也用心把这本书译为《花婆婆》,每次我在演讲中提到这本书,总是获得很多回响。我自己非常喜欢花婆婆到处撒种子的行径,也期许自己是个花婆婆,把儿童文学像花种子一样到处传播,久而久之大家也封给我这个美丽的外号了。我只能告诉妈妈们,孩子一辈子要读的书很多很杂,我们只能在有机会陪他们共读的时候,选一些彼此都喜爱的绘本分享,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就像花婆婆一样,为世界做一件美丽的事 (至少为我们的孩子做一件美丽的事!)

问题5.
您在图画书里面设计了很多个游戏,如《我有友情要出租》里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玩踩脚、玩木头人。为什么您要这么设计?
我听过您的阅读讲座,发现您在带领大小读者读书的时候,也设计了许多手工制作,能给我们讲讲它的奇妙功效吗?

       绘本有千百种样貌;有的图画精致唯美,有的图画蕴藏许多元素可以细细品味玩赏,有的文字内容感人催泪,有的趣味爆笑,也有一些绘本,中间偶而穿插一两个游戏,能增加亲子共读的趣味;我会依剧情、角色的需要,时而滥情,时而幽默或添加一两个游戏,好像也没一定的原因。作者有时候是很随兴不讲理的,呵呵!
问我手制书有什么功效?不如说是我为什么如此着迷吧!我开始从事绘本故事创作以后,经常应邀到校园去演讲,我发现要不断重复的讲写作经验实在很无聊,有一回我突发奇想,现场秀了一手简单的手制书,没想到现场的语文老师啧啧称奇,后来,我就把以前收集的世界各国造型书拿出来研究作法,加上我的巧思,一次一次试着在演讲场合教语文老师试做,因为颇受好评,后来很多单位邀我去和小朋友「与作家约会」时,我也现场实验教小朋友做手制书,再慢慢改进方法。我把这些手制书都给它们取个可爱的名字,如迷你果冻书、蝴蝶书、毛毛虫书、说个不停的书、我的桌上书、卷卷书、魔法书、一页书……小朋友喜欢,我自己也玩得很有成就感。

        我不是美劳老师,深深了解语文老师和家长并非每一位都是巧心巧手,所以我教学的这些手制书,都很容易操作、迅速有成就感,又能把语文、美劳、艺术、人文等等领域都融合在一起,所以越来越受校园师生的喜爱,台湾目前有许多美劳老师出版专业的手工书,还一时蔚为风潮呢!我也打算把这些年推广阅读的经验和有趣的手制书集结成书,正在努力制作中。


问题6.
我给朋友讲了您创作 <小精灵的飞翔梦 >的起源,觉得很受启发,以前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应付。听您的故事,她突然发现,只要有心,妈妈自己也能创造出自己的故事。她希望您对告诉这样想给孩子讲故事的妈妈,怎么才能创作出让孩子喜欢的故事。
   
       故事妈妈不必急着自己创作故事啊!先利用现成的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等级到时机成熟了,再试试创作也不迟。至于如何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故事,就经常「弯下腰」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家长本身也要多看,多旅行,多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多运用想象,跟朋友聊天,跟小朋友聊聊天……越了解小朋友在想些什么,在意什么,这些数据有一天也可以变成绘本故事创作的来源。说故事之前,妈妈本身也要准备功课,才不会一遇到孩子发问就楞住了。为了增加故事的灵活度,在讲故事之前不断「演练」,将故事内容都顺过一遍,讲述时也不会结巴。多利用睡前的时间与孩子谈心,将生活上的趣事改编成小故事,传达生活上的智慧。
       如:「今天阿姨送妈妈生日礼物,但那个礼物妈妈已经有了,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说呢?」利用生活小故事与孩子讨论做法,也是教育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发掘孩子善良一面的好方法。同一本绘本,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故事,一般来说,孩子的注意力都不长,妈妈每次讲故事时,可以从中挑出一个重点来讲述,下次再找不同的主题来说,或者也可加入新的角色,每次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保持孩子的新鲜感,让他们觉得「这本书好有趣喔!每次妈妈说的都不一样。」总之,多说几次故事,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说故事技巧。等到说故事已经变成妈妈的「絶活」了,这时候妈妈想要自己创作故事或顺口编故事唬唬孩子,应该也是易如反掌了。

问题7.
许多家长和老师听您创作的《我有友情要出租》的故事,你能否给读者讲讲您创作这本图画书的一些经历?

       我记得当时是在逛街,看到许多房屋招租的广告,我就胡思乱想:有房子的人要出租房子,没房子的人要租房子,有情的人要出租友情,没朋友的人要租友情……越想越觉得这种延伸想法很有意思,回家后就把它写成一篇童话《我有友情要出租》,还寄去参加海峡两岸的童话征文比赛,不过,落选啦!
主办单位把落选的一些「遗珠」结集成册出版,所以大陆这边才会看到我这一篇原作;1999年,台湾的一家出版社希望我把这篇童话重编,于是我请好友郝洛玟合作,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完成绘图,绘本版《我有友情要出租》终于在2001年出版,2006年6月大陆简体字版也正式上市。虽然大部份文友说这篇童话是我重要的作品之一,但是,郝洛玟把童话中的大猩猩画得活灵活现,充满童趣,还有她在书中加入的小老鼠,及森林中隠隠约约出现的动物,更是为这本书增加不少趣味。

问题8.
看到《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结局,原文是鼹鼠知道是大狗在自己头上大便的时候,立刻跑去在大狗的头上嗯了一坨大便。而您翻译的结局却是小鼹鼠在讲道理的时候不小心地拉了大便,立刻说了句对不起。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改变。也看到您的解释,说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能再具体地说一下吗?在妈妈们给孩子选引进版的绘本时,如果遇到这种面临东西方文化冲突的问题时,该如何去解决?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书,当初出版社告诉我这本是要给学龄前儿童欣赏的,希望我翻译时改编一下,所以我把这本书的结局译成:鼹鼠找到了那只在他头上嗯嗯的大狗,并且问他原因,大狗说:「我不小心的嘛,你想怎么样?」,鼹鼠说:「你至少要说对不起呀!」这时候,鼹鼠也不小心的嗯了一颗「很小很小的」大便在大狗的头上,鼹鼠立刻说了一句对不起,不好意思的钻回地底去了;而原文是:鼹鼠一听到苍蝇说他头上的嗯嗯是一坨狗大便之后,鼹鼠立刻去找大狗,看到大狗在睡觉,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跑到大狗的屋顶上,嗯了一坨小小的大便在大狗的头上,然后就回家了。
        有些书评人认为原文很可爱,很幽默,为什么要改呢?也许西方人认为以牙还牙是一种不伤大雅的幽默,但是我们大都使用绘本进行品德教育,身为妈妈的我,也不太喜欢教孩子「以牙还牙」的结局,既然出版社希望我改写结局,所以,我就大胆改编了,当然也立刻引来了一阵风波。翻译这本书近十年了,每次我和一群老师或故事妈妈分享时,仍有两派看法;有人赞成这本书的原文很有幽默感,会心一笑就好了!有人认为鼹鼠怎么可以随意听信苍蝇,就认定头上的嗯嗯一定是那只大狗的呢?也许是另外一只狗呀!所以,应该小心求证,先去问大狗:「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一派的看法都是希望教孩子讲求证据和讲道理,而不是让孩子从书中学到「你嗯我,我就嗯你」的报复心态。
       我演讲时,通常会同时分析这两种看法,并且让大家进行一场讨论。中西文化本来就不同,如果站在尊重原著的立场,其实也不必坚持一定要更改原文,即使我们不认同「以牙还牙」的结局,还是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不喜欢鼹鼠报复,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抒发这股被嗯嗯在头上的「怨气」呢?正好利用这例子做亲子分享,这也是绘本最大的功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01 , Processed in 0.0839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