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散文与小随笔的对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9 18:0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散文与小随笔的对峙
                                 ——近年散文随笔类新书概观

                                                             ■赵丽丽
  近年来出版的大陆作家的散文随笔集,呈现出一派风格迥异、百花齐放的景象。一些随笔大气庄重,谈文化、论人生、忆往昔,娓娓道来;另一些则风趣幽默、辛辣诙谐,视线多停留在市井小巷和时下流行的文化事件上。前者多出自解放前出生的作家之手,命运的波折、岁月的历练给他们的作品涂上了凝重的色彩,代表性作品有《从维熙散文精选集》、蒋子龙的随笔新作《一瞬集》等。后者多是上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出生的作者创作的作品,其中,更多体现的是蔑视一切的自信,典型代表作有王小峰的《文化@私生活》和王小柔的《十面包袱》等。前者庄重,后者诙谐,这种创作风格的两极分化现象,成为随笔创作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不苟言笑的老年散文
  孙犁曾说过:“老年人宜于写散文、杂文,这不只是量力而行,亦为延长生命之道也。”这句话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一些中老年作家偏爱散文写作的原因所在。老一辈作家创作的散文多被称为“老年散文”。虽然他们精力不比从前,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多有不便,却已历尽世事沧桑,尝遍人间百味。
  从维熙的随笔中深藏着冷峻和沉郁。在“感悟人生”一辑中,他写《长安遗梦》时,说自己无法忘记古都西安,因为那里留下了他人鬼转换的悲欢。他第一次去西安时,还只能算是“半个公民”,被介绍去西安电影制片厂写一个关于煤矿娘子军的剧本,封笔近20年的他借此重新开始了舞文弄墨的日子。在西影,他完成了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突围,从“鬼界”重返人寰。
  “大地描魂”一辑里,他在《走笔“秦坑儒谷”》和《面对“兵马俑”》中,也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西安。在兵马俑前,他称赞兵马俑的伟大发现,让世界震惊。在这两篇文章里,他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历史的辉煌固然值得炫耀,但不能回避历史上一些帝王的罪恶。往昔的辉煌不能代表历史的全部。
  蒋子龙的随笔集《一瞬集》则是在不动声色地书写着“人之百年,犹如一瞬”这句话的真谛。蒋子龙在自序中写道:“倘能在一瞬间给阅读它的人带来些许趣味,我愿足矣。若清汤寡水或味道异常,令人厌弃,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让它消亡于‘一瞬’,也是《一瞬集》题中应有之义。”
  他读史,岳飞的忠贞穿越历史的长空,引人慨叹不已;他省世,文人的穷酸、盲目追逐文化标志的“广场病”、人富心穷现象,都在他关注的范围内;他解情,公园里老年人构成的独特风景、美女的宿命、都市里的情场、战友情,都成为他描写的主题。
  打上诙谐幽默的标签
  另一类随笔集,是与深沉、凝重这类词绝缘的。幽默、诙谐、轻松是它们身上特有的标签。
  王小柔的《十面包袱》,收录了80余篇短文,延续了她一贯的“段子”写作风格,生活中斑斓多彩、富有哲理的包袱被她轻轻松松地一一抖出,小市民式的幽默文风一览无余。
  王小柔写的全是小市民的生活。“露怯”、“老窝”、“小市民”、“煽情”,是《十面包袱》的4个专辑。她从普通小市民的视角入手,反观世界、社会和人生。《给车当孙子》、《假洋鬼子的光荣》、《不俗不过年》、《到底谁玩谁》,光看标题就能窥见文章中的小市民式的智慧和幽默,再细细一读,可不就是你我身边的生活。《给车当孙子》描述的是“车奴”生活;《假洋鬼子的光荣》中指出人们热衷于学英语,而“写狗爬字的人越来越多”。
  《十面包袱》里多是一种温和、调侃式的幽默,而王小峰的《文化@私生活》则多了几分尖刻和犀利。《文化@私生活》是作者的第二本博客文集,收录了他的博客“不许联想”中2005年下半年至今的40多篇文章。
  据王小峰讲,他脑子里每天都会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集结成文字,却发现不适宜在媒体上发表,便诉诸博客。但归根结底,这些文字还是变成了铅字,印发成册。不过,这本文集的题目却显得相当的“稀奇古怪”。文化便是文化,私生活便是私生活,文化私生活着实让人费解,且中间还加了个怪模怪样的“@”,更是蹊跷得很。
  王小峰不忌讳暴露自己的文化私生活,他的文字也辛辣到了“不要脸面”的程度。他称恶搞泛滥为“恶之花开”,恶搞是无能的力量,有时候比批评更能一针见血。他认为,真正的恶搞不是瞎胡闹,不是为了恶搞而恶搞,而是带有智慧和超越原作的再度创作。那些为了恶搞而恶搞的文章只能让人恶心。诸如此类的文字在文集中随处可见。
庄重遇上诙谐,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革”结束后的最初10年,散文随笔创作迅速跟进其他体裁,不仅控诉、反思、追忆,还描述当前、抒发感情。巴金《随想录》的问世,标志着随笔创作的复苏。此外,汪曾祺、张中行则以修养、学识服人。汪曾祺酷爱唐宋散文和明清小品,他的文化随笔,谈历史论人文、栽花养鸟、品茶煮饭,无所不包。张中行则以老北大为蓝本,叙故旧,引经书,徐徐而谈。
  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的“文化随笔”及金克木、范曾、贾植芳等人的“学者随笔”蓬勃地发展起来。它们在为散文争得光彩的同时,也造成了文体泛化的流弊。
  应该说,新近出版的《从维熙散文精选集》和《一瞬集》仍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文。作家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对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人生抒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从维熙和蒋子龙的眼光更多是朝向过去的,但他们也对当今新事物保持着热情,比如,蒋子龙就曾细心搜集2004年之后3年的流行语,并加以评析,显示出对时代的关注。但总体来说,一些作品仍未完全跳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窠臼。譬如说,蒋子龙的《再读岳飞》,洋洋洒洒,近4000言,从维熙的《千年一叹读韩愈》,3000余言,均充满了理性和思辨,还是延续着宏大叙事的“大散文”传统。他们有意无意践行着“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欲罢不能。
  相比之下,王小柔和王小峰的随笔集,以幽默诙谐见长,多了几分亲和力。王小柔的随笔多为报纸专栏文章,短小精悍,用小智慧和津味幽默介绍小市民的生活和烦恼人生。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采访王小峰后称他“喜欢拿艺术、文化和政治调侃,严肃显然不是王小峰的风格。王小峰或许是中国最受尊重的博主,正因为他几乎什么都不尊重”。由此可想而知,他的博客,弥漫着一种无视权威、傲视一切的自由和勇敢。他把在博客上留言的人称为“黑猩猩”,“黑猩猩”们不以为忤,仍前赴后继地留言跟帖。
  王小柔和王小峰的眼光是瞄向当下的。装修、房子、股市、孩子入学,是王小柔的兴趣所在;星巴克、韩寒、王朔、火星文,是王小峰关注的焦点。这些话题到了他们笔下,愣是“庄重”不起来。在商业文化充斥的今天,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一部分人坚持着严肃、深刻的阅读习惯,但对多数读者来说,比起长篇累牍、振聋发聩、沉重的“大散文”,他们更愿意阅读短小精悍、风趣但不低俗的“小随笔”。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8日第7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2:50 , Processed in 0.0600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