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孤独是艺术的宿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9 16:4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孤独是艺术的宿命郭小聪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18日   03 版)

    有一天,当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当初梦想的东西没得到,曾经拥有的东西也失去时,怎能不难过呢?最近,我又看了一遍1984年由路遥同名小说改编、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人生》,就是这种感觉。
    记得张艺谋抱怨他拍《山楂树之恋》时已经很难找到清纯的女孩子了,我有同感。可是过去我们不缺这样的角色和演员呀!看看吴玉芳饰演的《人生》中的巧珍吧,她把那位农村姑娘金子般的心演绎得光彩夺目,简直就是中国女性传统美的艺术化身!还有周里京,演活了那个“既像于连,又像保尔”的农村青年高加林,他徒然地向往城市,痛苦地在巧珍和城里姑娘黄亚萍之间徘徊。
    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灵感主要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中,所以1984年青年影评征文竟有一半稿件是谈论《人生》的。可那时文艺界认为这种写实风格有些落伍了,对刚刚引入的西方艺术手法充满新奇感。如今30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西方艺术思潮的洗礼,也有了中国版的商业大片、标新立异的诗画,却难过地发现,不管西方艺术的长处学没学到,我们今天的作品却在和自己民族那种对于苍天厚土、世道良心的敬畏感疏离了,也把原有的质朴失去了。
    正是对照《人生》,我们才肯定《山楂树之恋》中描写的同时代人物和故事确实过于单薄和造作了。也正是比较了2010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我们才意识到1987版《红楼梦》是多么经典,难以超越。特别是剧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艺术形象,活脱脱就像是从曹雪芹笔下走出来的。令人困惑的是,新版《红楼梦》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在选秀、造势上,却连广告价值都不大,因为观众连主要演员的模样都记不住,分不清。
    以往作品的厚重感,不仅在于创作者的艺术天分,更在于他们的艺术本分。他们的心是静的,心思是单纯的,目标是向内的,知道要出类拔萃就得最大限度发掘自己的潜能,保持对艺术的忠诚。那时候,他们的真性情只见于各自的作品中,还不习惯于在媒体上自我炒作。可是看看今天吧,中国的一些作家、艺术家越来越像沙龙里的常客、跑场子的明星,他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经常露面,很会交际,倒不是他们的作品多么有名。
    当然,今天这个商业化、信息化和图像化社会,一切热热闹闹而又转瞬即逝,让人害怕过得无声无息。所以,人们急于推销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广为宣传,到处解释,而不再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唐诗《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又解释过什么呢?人们只知道他做过一任小官,可一曲“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便如月涌大江永世流传。需要解释的艺术也许是这样好那样好的艺术,却不是最自然完美的艺术。恰如林庚先生所说,伟大作品总是深入浅出、深于解释而又无待解释的,就像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一遍不觉深,读一千遍不觉浅,韵味无穷。
    所以,一位作家、艺术家要是总惦记着别人的赞叹,就等于登上了一个舞台,不断表白,辩解,无所适从,心里并不轻松。前几年有位德国学者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现状说了些批评话,就被群起而攻之,可是作家们难道不知道吗?辩护的权力唯在作品自身,甚至连创作者在作品完成后都无权置喙,一如他人。事实上,再自恋的作家为自己作品辩护也不过百年,然后就交给历史了,或者流传下去,或者永远尘封。英国女作家伍尔芙早就劝告过艺术家们,不要老是在观众耳旁喋喋不休,解释“这是母性”,“那是智慧”,如果真的那么隽永,就让一代代欣赏者来作证吧。如同德加的名画“系鞋带的舞女”,默默放在那里多少年了,不管哪个时代和国度的人一看就会被迷住。
    孤独是艺术的宿命。从事精神活动的人不能太在乎外界的反应,而应多倾听内心的声音,时时回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被这条道路所吸引,最终想追求的境界又是什么。正如台湾学者韦政通先生所说:“在时空上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孤立,是产生伟大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闭目静思片刻,我们当不难发现,世界上有某些东西其重要性远超过群众的短暂垂青。事实上,我们所受的痛苦,不在于神学信仰的贬值,而在于孤寂气质的消失。”作家、艺术家的一生注定是孤独而幸福的一生,因为他攀登的是自己选定的高峰,当终有一天他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了,满意了也就满足了。蒙田也曾这样问过自己,“即使谁都不读我的书,我用很长的空闲时间去整理一些有益而有趣的思想,是不是就浪费了光阴了呢?”他的结论是否定的,因为写作是一种有助于“从本质上深入考究自己”的存在方式,思绪不加整理,就会不安地搅动灵魂。这倒和中国古人说的“读书不肯为人忙”、“为人者凭誉以显扬,为已者因心以会道”有暗合之处了。
    作家、艺术家既然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世界沟通的,他就不必热切地希望与别人互递名片,期待久仰;或者故意特立独行,痴迷于名声,却汇入一条喧嚣、单调而迷茫的河流。因为公众最感兴趣的总是作品,而非作家本人。当然,对于极少数伟大作家、艺术家而言,当人们涌起强烈的愿望想与他本人交流时,真正荣耀的时候就来临了。那不是聚光灯下虚幻的满足,而是人们不由自主地循着作品的小径,想走进作者孤独而美丽的内心里。
    正因为如此,对作家、艺术家持久的敬意不可能来自任何张扬的奖项和媒体的捧场,甚至连真正的羞辱也只能来自于普通人。我记得前苏联小说《解冻》中有两位画家,一位趋炎附势,徒有虚名,却暗自嫉羡另一位画家,也是他的同学。后者尽管生活艰辛,寂寂无名,却幸福地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有一次他去那位老同学家,同学的妻子,一位跛足而困苦的女人坚持要单独送送他,原来只是想对他说“我有件事求您,您今后永远别再来了!我恳求您!”被善良人们当苍蝇一样看待,也许没有什么比这更彻骨寒了。
    应当敢于承认,作家、艺术家就属于社会精英文化那部分,因而不要过于羡慕、攀比赵本山、小沈阳他们的知名度。这些民间艺术家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来活跃大众文娱生活,应当获得掌声。但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也需要沉思默想的精英文化来作为平衡,它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升美感,净化人心。著名电影导演谢晋说得好,他不看重电影结束后的掌声,而是观众久久不动的沉默。他真懂艺术!此时正是心灵被艺术优美震撼的明证。可以想象,大众娱乐节目要是遭遇观众长久的沉默,那就等于是砸场子。
    所以,我想强调的观点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艺术精神都只能宽泛地理解为人类在任何时候、任何处境下都要维护自身尊严、美感和精神价值的决心。否则,娱乐至死,醉生梦死,就真的像一位英国学者预言的那样,艺术若不存在,将引起一场生物灾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06 , Processed in 0.1071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