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犹太文明的三个支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8 17:4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犹太文明的三个支点

                  宋 圭 武(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以色列,近4000年的历史,交织着伟大、创造与辉煌,也屡经绝望、痛苦与磨难。
    《他勒目》说:“全世界十分之九的美在耶路撒冷;十分之一在世界的其他地方。”
    以色列的伟大,就在于犹太人的精神,而犹太人的精神,就在于有理性、敬畏、诚信三种最基本的精神。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与确定性自然的关系;一类是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关系;一类是与社会中人的关系。所以,人类需要确立三种基本的精神:一种是在与确定性自然现象交往时应具有的基本精神;一种是在与不确定性世界交往时应具有的基本精神;一种是在与社会中的人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
    理性、敬畏、诚信是人类应具备的三种基本精神,也是伟大文明最基本的三个支点。理性是人与确定性自然交往是应具备的基本精神;敬畏是人与不确定性世界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诚信是人与人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人类的其他一切精神最终都来自于这三种精神的组合或这三种精神的进一步推广和延伸。
    所谓确定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已基本把握的世界,就是已经为科学所掌握的部分。对待确定性自然,保持理性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这里理性实质体现的就是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尊重事实的精神,就是“真”和“求真”的精神。对待确定性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基本前提。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理性对待,人类受到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当前,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实质就是对这种报复的一种反思。所以,虽然在确定性世界面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和规律,但人类应当尊重这种规律,而不能无限制扩张欲望,人类应当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只能说明人类要么是无知的,或要么是鲁莽的。
    所谓不确定性世界,就是尚未为人类所掌握的世界。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就像黑暗隧道中的火把,虽然在不断导引人类的前行,但照亮的部分毕竟是局部,人类整体仍处在黑暗的隧道中,仍在有限的知识中进行着无限地探索。哲学家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一书中最后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人类更多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面对不确定性世界,保持敬畏也是人类的一种理智选择。这里敬畏既表示一种尊敬,也表示一种畏惧,是尊敬与畏惧的一种混合。对于“敬畏”,东西方的许多贤哲都有过深刻论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特别强调“君子之心”应“常存敬畏”;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最值得人类敬畏,那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德国现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敬畏的是“世界本身”:“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对于人类而言,敬畏不确定性世界,意义是深远的。首先,有利于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要敬畏生命。其次,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发展不能没有秩序,而敬畏是对无序行为的一种有效约束。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所以,敬畏有利于道德建设,从而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建设,最终也就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再次,保持敬畏克服了无所畏惧,也就克服了盲目性和人类的自大狂,从而使人类在信仰与理性中找到了一种心理平衡。第四,保持敬畏也克服了人类在不确定性世界面前一味地盲目恐惧和迷信,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弘扬了人自身的价值和理性。所以,敬畏实质也是一种平衡,是人类与不确定性世界之间的一种平衡,也是人类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诚信是人与社会或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诚信就是诚实和遵守诺言。对社会而言,诚信的意义是深远的。从政治角度看,诚信是立国之本。《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吕氏春秋》有:“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这就是说,一个社会的结构、秩序、行为规范应该真实无妄,才能使社会保持稳定;一个人的行为必须与自己的本性相符合,不能反复无常,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保证社会生活有序地进行。从经济角度看,讲诚信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并且也是谋利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体现了深刻的效益性。在我国古代,讲“诚信”历来是对“良贾”的一项基本要求。《周礼·地官·司市》中载:“贾民禁伪而除诈”。另外,《礼记·王制》中也说:“布帛狄来表粗不中数,幅广不中量,不鬻市”。从实际情况看,讲诚信的经济功能是多重的。首先,诚信是经济生活的润滑剂。据研究,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落后都与缺少诚信有直接相关性。其次,诚信具有简化复杂的功能。诚信通过承诺的履行,消除了风险,减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选择空间。再次,诚信本身也体现为一种资本。经济学家赫希认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社会学家科曼也说,诚信是社会资本形式,可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第四,诚信为经济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进行最优配置提供了可能。诚信本身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经济资源可一定程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立体交叉式的综合配置最优化。从文化角度看,诚信核心也体现了一种人格境界的追求。诚信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立人之本。《春秋彀梁传》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建构中,信是最基本的,是产生其他德性的基础。没有诚信,智的作用就是反方向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没有诚信,礼就使虚伪的,就仅仅具有华丽的外观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体现的义也就是空的,就不会落到实处;同样,没有诚信,仁也就是虚假的,就不会有真正的仁。
    总之,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缺乏理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紧张的;缺乏敬畏,人类与不确定世界的关系就是不和谐的;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团结的。在理性、敬畏、诚信三种精神中,缺少任何一种精神,人类的总体品行就是不完美的,就是残缺的,最终导致人类的发展就是跛脚和不平衡的。
   犹太文明之所以屡经磨难而千年不断,就在于有理性、敬畏、诚信这三个坚固支点。理性精神,让犹太人思想家和科学家人才辈出;敬畏精神,让犹太人能长期忍受巨大的苦难而精神不倒;诚信精神,让犹太人具有了巨大的同舟共济的合作能力。由于有这三个巨大的精神支点,所以,犹太人的肉体可以消灭,但犹太人的精神是消灭不了的,因为这三个精神支点为犹太文明提供了巨大的生长力和再生能力。
   以色列,由于你有理性、敬畏、诚信这三个巨大的精神支点,所以,你与上帝较力,还是与人较力,你最终都会得胜。
   以色列,你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也是未来世界文明的一种希望。
   
   
   
   
    作者简介:宋圭武,男,1964年10月25日生,甘肃靖远人;先后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现为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部教授,兼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和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经济理论和农村问题等方面。         
                    通信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政编码:730070   
                    作者职称:教授   
                    e-mail:gssgw007@sina.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3 22:44 , Processed in 0.3033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