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叫我如何不想“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8 21:2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叫我如何不想“她”
——五四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形成
  “她”在当时出现并能被社会认可,这与其社会背景和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有关。在五四运动时期,西学东渐,西方的女权、女性问题也是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创造“她”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
  ■杨万兵
  1920年,留学英伦的刘半农先生创作了一首《叫我如何不想她》,由赵元任先生谱曲后,广为流传。这首诗歌是这样写的: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叫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叫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叫我如何不想她?
  随着这首歌在国内的传唱,“她”字也随歌而飞,并在现代汉语中扎下根来,成为表示第三人称女性的人称代词。从汉语史角度来看,“她”表示第三人称女性的用法确立于五四时期,这种用法的确立与刘半农及其《叫我如何不想她》有密切关系。此外,指代事物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也是在五四时期逐渐成为人称代词系统中的一员的。
  “她”的创造
  “她”的产生经历了“他——伊——她”的过程。在汉语史上,表示第三人称的代词有过“其、伊、渠、他”等,到元明清以至近代,“其”逐渐消失,“伊、渠”在方言或口语中尚在使用,但只有“他”确立了自己在汉语普通话中表示第三人称的地位。在五四运动时期,在汉语书面语中只有一个“他”,这对白话文创作、译介国外文学作品有诸多不便,于是,在推行白话文的过程中,多用“伊”来代指第三人称的女性,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祝福》等,但附和者鲜有其人。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伊”为古代汉语产物,这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相去甚远;二是“伊”多在口语中使用,具有较浓厚的方言色彩;三是“伊”字形上与“他”没有相似与区别特征,看不出性别上的差异。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刘半农先生参照法语中人称代词有阴性、阳性之分,提出了创造一个“她”来代称第三人称的女性。这个想法由周作人介绍后,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该文认为刘半农创造的“她”字没有必要,其基本观点是: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并没有阴阳性可分,“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时并不能区别,所以该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随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目便发表一篇署名孙祖基的文章《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先生的创造表示支持。接着,又发表了一篇针对该文署名为寒冰的文章《驳她字的研究》,经过这两篇文章的讨论,“她”字问题便进入人们的视野。后来,留学英伦的刘半农看到这些争议,遂创作《“她”字问题》一文,于1920年8月9日同样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目。在该文中,刘半农从以下两个角度论证了“她”的问题:汉字里是否需要一个第三人称阴性代词?假如需要,能不能用这个“她”字。文章经过讨论,认为“我们因为事实上的需要,又因为这一个符号,形式和‘他’字极像,容易辨认,而又有显然的分别,不至于误认,所以尽可以用得。……要是这个符号是从前没有的,就算我们造的;要是以前有的,现在却不甚习用,变做废字了,就算我们借的。”随后,刘半农创作了《叫我如何不想她》,该诗由赵元任谱成曲子,并在国内迅速传唱开来。由此,“她”字就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并被载入字典,成为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女性的代词。
  “她”在当时出现并能被社会认可,这与其社会背景和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有关。在五四运动时期,西学东渐,西方的女权、女性问题也是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创造“她”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从语言文字的使用本身而言,创造一个“她”与“他”分指第三人称的女性和男性,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语言生活。“她”字与“他”字,字形上相似而又有明确的形旁区别意义,在使用中不至于混淆,因而一“上市”便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它”的借用
  在对“她”进行全面探讨后,刘半农还进一步提出:“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它”本为“蛇”的古字,后来另加虫旁作“蛇”,“它”则假借为表“别的、另外的”义。在早期白话中,“它”也作第三人称代词和称代人以外的事物的代词。这两种用法在宋代均已出现,如“众人与帝同屋共卧,闻邻舍僧语。‘有因果否?’一僧曰:‘岂得无之!况它前身自是玉堂天子,因不听玉皇说法,故谪降。’”(宋 《宣和遗事》后集)“杨志仁问明道说话,曰:最难着须是轻轻地挨傍它,描摸它,意思方得。”(《朱子语类》卷九十七)可见,刘半农的提议在历史上是有所本的,也正是因为他的提议,“它”才在古代借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称代人以外事物的第三人称代词。影响所及,在表“其他”义时,“其它”与“其他”为一组异形词,在指人时用“其他”,指人以外的事物时用“其它”。
  自此,汉语书面语中开始形成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各司其职,并与其复数形式共同形成了汉语中第三人称的基本格局。第三人称代词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及表示人称的其他词语,如“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等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人称代词系统。
  “妳”的复活与摒弃
  现代汉语中曾出现过“你”、“妳”并用的情况,这可以看作间接地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有人模仿“他、她”的分化,把第二人称也分化为“你”和“妳(nǐ)”,分别指第二人称的男性和女性,但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沉淀下来。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妳”在历史上有两种用法,一为“奶”的异体字,读音为“nǎi”,其义为“乳房、乳汁、用自己的奶喂”等,此字现已废除。二为指女性第二人称代词“你”,读为nǐ,如“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妳恣情睡睡。”(宋 柳永《殢人娇》)从历时角度看,指女性第二人称代词的“妳”与第二人称代词“你”存在竞争,但由于“妳”为多音多义词,身兼二职,在表示第二人称含义方面较之“你”处于劣势,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出局。第二,不符合语言使用规律。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人们使用时均为面称,即交谈双方当面互称对方。既为当面互称,对方性别十分明确,不需要在文字上有所区别,用同一个“你”不会引起混淆。因此,尽管人们受在五四中应运而生的“她”的影响,重新启用“妳”与“你”平分秋色,但因不符合语言使用的规律,且重启已废除的异体字易导致混淆,因而“妳”终究被现代汉语书面语所摒弃。
  在当代语言生活中,我们偶尔能在卡拉ok的电视字幕等场景看到“妳”,这其实是港澳台“妳”字用法的体现。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社会里,“妳”用以指第二人称的女性这一用法还有所保留,并在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反过来对汉语普通话产生影响。但诚如上述规律,这种用法不可能对汉语第二人称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可能改变汉语第二人称的使用格局。
  上文讨论的“她、它、妳”,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但其命运却有所不同。从来源看,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为创造新字,即“她”;一类为借用古字,即“它、妳”。它们最终的不同命运反映了以下规律:任何语言文字的创新或借用,或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必须符合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语言文字的发展除自身的因素外,跨文化的因素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6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48 , Processed in 0.0917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