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学者的人生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9 08:5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传统学者的人生境界

刘毓庆
  姚奠中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现在人们只知道他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是山西省文化界的泰斗,还曾是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古道热肠与人生追求。他本是山西省稷山县人,早年在太原求学时期,就曾因发起学潮,被阎锡山政府驱逐回老家,下令永不许再到太原。怀着救国求学之心

,他辗转南下,最终转入章太炎先生之门,成了这位国学大师的关门弟子。太炎先生去世后,他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辗转于江苏、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高校。他曾经亲赴前线,写下了“齐心赴国难,誓辞相慨慷”的豪迈诗篇;他曾经创办学校,手定教条,要求学生“以从义为怀”;曾经把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时任安徽省教育厅长的方治,从教室里赶走;曾经为抗议国民党安徽省委主席侮辱老师,发起罢课;曾经因反对军统特务任院长而被解聘;曾经因直言无讳而被误划为右派。姚先生三十多岁即晋升为教授,在常人看来,可说是少年得志,可在他的笔下却出现了“念平生,江湖落托,问壮怀,前路复迢迢”的诗句,因为他有更为高远的理想。如今他已是95岁的高龄,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锋芒,而那种传统士大夫“兼及”“独善”、担当道义的精神,仍然充乎其中,溢乎其表。他的学问,他的诗,他的字,他的印,他的画,展现出的无不是传统学者以道自任的精神与情怀。   孔子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就是指阅读典籍、研究学问,目的是为了自身的人格修养,追求一种高境界的人生;所谓“为人”,则是指向人卖弄、炫耀,以求取悦于世。即《后汉书·桓荣传论》所说:“为人者,凭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荀子在《劝学》篇中把孔子的这个意思,通俗化为君子、小人之学,他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所谓“禽犊”,即馈献之物,就是说,“小人之学”是把所学得的知识作为一种馈献之物,向人讨好。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尽管在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中,不乏“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功利主义观念,但以学美身的理念,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因而传统的中国学者,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格,追求一种人生境界,他们一方面从经、史、子、集中寻求道的领悟,并把这种领悟以讲学或著述的方式,传授给后学,由此而担当起了传承文化的使命;另一方面则通过诗书琴棋等,丰富自己的人生,达到修养人格与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故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姚奠中先生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他是当代中国少见的能将传统学术与诗、书、画、印集于一身而且皆臻于很高境界的学者,但这一切,对他来说不是获利之器,而是修身之道。他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完善人格、担当道义的精神,更亲沐太炎先生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思想熏陶,故而身上既体现出了高深的国学素养,又体现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他一方面博于文,反于约,依于仁,游于艺,淹贯经史百家,出入诗书画印——诗书画印被同道誉为四绝,而融汇于四者中的高深学问,又展演出了一种超越于书画艺术之上的内在精神,从而体现出了一种“虽到尘中不染尘”的人生境界,树立起了博学鸿儒的“君子风范”。另一方面自己又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了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中。   《姚奠中书艺》与《姚奠中讲习文集》(全5册)的出版,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京的部分书法家曾就姚先生书法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共同的评价是:姚先生的学问支撑他的书法达到了当代书法艺术的高峰。有的书法家称:姚先生的书法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它的技巧是人们可以努力达到的,而其中基之于学问的深邃内涵,则是当代众多书法家难以企及的。关于姚先生的《讲习文集》,更多人看到的是其知识之广博,因为它涉及到了经、史、子、集多方面的内容。故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以“通儒”、“鸿儒”视姚先生。而我从中看到的则是传统学者的人生境界。他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讲习文集”,即表明这并非有意著述,而是在“传道授业”中为“解惑”形成的文字。中国文化之道贯于经史子集之中,故而他不隅于现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之类的学科分畛,而是从国学的浑圆中,寻绎道脉。我们从姚先生的文集中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对问题他很少做长篇大论的论证,更没有像许多学者那样,用堆积文史材料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学问的渊博,而是点到为止,惜墨如金,密集观点,金针度人。这在一些学者的眼里,可能会误认作没有学问的表现;然而从文集每一短札中所披露出的慧识,却使人感到了无处不存在学问,其中似蕴有许多长篇巨制。对于长篇巨制,先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由此我想到了当代中国学术与书画的一种倾向。不可否认,20世纪西学东渐之后,中国学术与书画艺术都出现了重大变化,现代评论家习惯用“发展”一词来表述这种变化。但在科技与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无论书法、学术,都出现了产业化的不良趋向。有出息的学者把“著作等身”认作了一个追求目标。相当多的学者则考虑的是职称、津贴、考核指标等问题,拿起书来就想到为写文章寻找题目,几乎无心思考读书对于人格修养的意义。本来二千字足矣,则要衍义成上万字;万字可矣,则要敷衍成20万字的一本书。真有点像《汉书·艺文志》中所指责的那些“便辞巧说”的学者,“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从电子版的图书中,搜索、剪贴、堆积、拼凑资料,已成当代学术的基本手段。书画界则追求作品的市场价位,并将此认作自己价值的体现,于是媚俗与求怪求奇之风,盛行于一时。传统学术与书画艺术不仅完全剥离,而且变成了当代人改变生存条件、获取物质利益的特种技术,丧失了完善人格与提升人生境界的功能。于是出现了闻见杂博、却不知仁义,技法纯熟、却难脱俗气的现象。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曾不止一次地有人问我:“姚先生的一幅字多少钱?”也有人在我跟前遮遮掩掩地说:“姚先生的著作并不多么!”是的,从字数上讲,姚先生的著作只有170万字,并不算多;姚先生的书法市场价至今我也不知道。但我从他的诗书画印中,却看到了“至善”、“至高”的人生境界;从他的文集中,看到了担当道义、传承文化的人格力量。可以说姚先生基本上是属于“述而少作”的学者。他无意为文,为文也多是为了清除在理解经典文本与经典作家中存在的障碍。他旨在把握中国文化的要义,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铸就君子人格,并以之影响后学,使中国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孔子曾经说自己是“述而不作”,这种治学原则遭到了我们时代最彻底的否定。但我从姚先生的身上,找到了这句话的新诠。“述”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也是将古典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过程,只有“述”才能使“学”达到“美身”的目的。而“作”,则是要把内向的追求变化为外向的展示。在“述”基础上的作,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可以帮助对古典文化精神的把握与领悟。而以著述为终极目的的“作”,则会把本来作为人生修养的古典知识,变做向外张扬自我价值、炫耀才华的资本。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讲学”是述,“修德”要“述”,因而传统的知识分子,在“述”上所用的工夫要远大于“作”。这就是姚先生“述而少作”的缘由。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4:04 , Processed in 0.06491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