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的美国“十佳小说”
郭英剑 冯元元 《 博览群书 》( 2011年04月07日)
Listverse.com是一个专门评选“十佳”的网上数据库,在西方深受人们的欢迎,其在人文社科及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十佳”评选为广大读者所认可和接受。2010年10月,该网站评选出了美国最近20年来的“十佳小说”。这些小说可以说是自1990至2010这20年间在美国为人所公认的十部最佳作品。其中有几部为中国学术界所熟知,但有一些还没有中译本,学术界少有研究,读书界也缺乏了解。本文对这十部作品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这“十佳小说”按排列顺序是:《无尽的玩笑》;《烟树》;《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强震》;《吸引法则》;《路》;《爱不再回来》;《书页之屋》;《搏击俱乐部》;《火炬之乐》。
排在第一位的《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1996)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1962-2008)。他是著名的小说家、随笔作家和大学教授,一生出版了三部小说、三部短篇小说集,发表了大量的随笔及其他文章,获得过多项文坛大奖。“无尽的玩笑”,是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剧中所说的一句话。故事的大背景是未来的“北美国”(North America)——一个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组成的北美洲国家组织,主要场景设在波士顿郊区。小说主要围绕一份丢失了的电影胶片展开,而这部电影的名字就是《无尽的玩笑》,是大师因卡恩丹扎自杀前的惊世之作。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为之沉迷,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观看,觉得除此之外,人生了无生趣。魁北克的分裂分子极力想要获得电影带的原版,目的是用以协助其恐怖活动来对付美国;而美国是竭力要截获整个电影胶片的母带,目的是防止电影的大范围传播和维护北美国的稳定。一场争夺电影胶片的大战就此开始。沉溺上瘾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包括毒品成瘾、吗啡成瘾、喝酒成瘾、性爱成瘾、运动成瘾、洁癖等,均在故事中有所体现。很多读者认为,这部小说对于毒瘾发作的描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小说类和非小说类作品中最真实的记录。
由于华莱士在2008年自杀身亡,他的这第二部长篇《无尽的玩笑》遂成了他的代表作。该小说曾经荣登美国多家“最佳图书”榜单,并被美国《时代》周刊选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百本英语小说(1923-2006)”。华莱士本人更是被誉为“过去二十年最具影响力和创新精神的小说家”之一。将华莱士推为这份榜单的第一名,可谓实至名归。
《烟树》(Tree of Smoke,2007)是一部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时间跨度长达20年,但故事主要发生在1963至1970年间。小说讲述了美国中情局特工斯基普·桑兹同他的叔叔弗朗西斯·桑兹一起如何在越南战争中实施代号为“烟树”的间谍计划。故事中的其他人物还包括寡居的加拿大女护士、普通士兵比尔和詹姆士兄弟、一个菲律宾的牧师、越南歼敌机飞行员、来自德国的暗杀者和反越共分子约翰·韦恩。作者正是通过每个人物的不同视角,探讨了越南战争的实质,再现了战争对人类灵魂的影响。
《烟树》曾经获得美国国家图书最佳小说奖,小说的作者丹尼斯·约翰逊(Denis Johnson)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现年62岁。他的代表作还有短篇小说集《耶稣之子》(Jesus’Son,1992)。
列在第三位的作者是朱诺·迪亚兹(Junot Diaz),这位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短篇小说家和教授现年43岁,目前在美国名校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文学创作。1996年,他凭借短篇小说集《沉溺》(Drown, 1996)一举成名,但轰动文坛的还是他2007年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 2007)。
迪亚兹的作品多以移民经历为题材。《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讲述了一个多米尼加裔美国家庭几代人的故事,围绕着他们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抗争以及来到美国后仍然摆脱不掉的厄运展开。小说的主人公奥斯卡因为生长于美国,所以和移民而来的家人不一样,他是个体重达到300磅的胖男孩儿,对科幻小说十分着迷,并极度渴望谈恋爱。他不断寻找着爱情,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女孩子的拒绝。小说的中间部分也涉及到了奥斯卡的母亲和外公早年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时所发生的一些故事。
迪亚兹在小说中将历史、民间故事、幽默、爱情、死亡、革命、独裁统治等多种元素揉和在一起,探讨了民族散居、移民身份、压迫和男子气概等主题。这部精彩的作品一经出版立即受到读者和批评界的好评,不但频频登上2007年度最佳图书的各大榜单,更是荣获了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等多项文坛大奖。
上榜的第四部小说《强震》(Strong Motion, 1992)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的重要作品。弗兰岑经常在《纽约客》上发表作品,迄今共出版了四部小说。第二部长篇《强震》令弗兰岑在小说界声名鹊起,也使他成为了美国最受关注的年轻作家。其第三部长篇《纠正》(The Corrections, 2001)斩获了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多项大奖,使其真正步入了美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列,其2010年的新作《自由》(Freedom)更是成为美国各大媒体最为关注的一本书。
与《纠正》等相比,《强震》未获得太多的奖项,但被列入榜单也并非偶然。小说的主人公路易斯·霍兰德在波士顿的海滩邂逅了富有激情的哈佛大学地震学家雷内·施坦契克,两人一见倾心。施坦契克自认找到了波士顿周围近来连续发生轻微地震的原因,这让一切都变得异常复杂起来,故事由此围绕着两人的恋情与霍兰德的家庭展开。小说不单探讨了如堕胎、女权运动等颇具争议的主题,对公司的罪恶、消费经济和资本市场进行了批判,更多地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环境的忧虑。这样的主题及故事对美国读者的吸引,应该在意料之中。
第五部小说《吸引法则》(Rules of Attraction, 1987)是著名小说家、短篇小说家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t Easton Ellis)的代表作品之一。埃利斯现年47岁,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新锐作家,他以极其迅猛的势头获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拥护与赞美。其写作风格素以句子连续不分段而著称,文中多包含性爱、吸毒、80年代的MTV和暴力等元素,极具时代感。埃利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零下的激情》(Less than Zero, 1985)、《吸引法则》和《美国狂人》(American Psycho, 1991)。《线人》(The Informers, 1994)是其短篇小说集。《吸引法则》虽然出版于1987年,应该是由于与榜单设置的时间下限1990年比较接近,所以仍然上榜。
《吸引法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成,有多个叙事视角。小说发生在1980年代,背景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所虚构出来的文理学院,主人公是一群放荡不羁的大学生。毒品、男女滥交、双性恋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故事主要围绕保罗、肖恩和劳伦三人之间复杂的三角恋展开。2002年,《吸引法则》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大银幕,埃利斯本人对电影评价极高,认为影片不但重现了故事中的场景,更难得的是抓住了小说的精髓。
位列第六的小说是《路》(The Road, 2006),作者为美国文坛巨匠和畅销书作家、现年78岁的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麦卡锡迄今已经出版了十本小说,其中《路》荣获普利策小说奖,而《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 2005)于2007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力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其《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 1992)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他的旧作《血红子午线》(Blood Meridian,1986)和新作《路》(The Road)频频登上《时代》周刊和《纽约时报》评出的各类最佳图书的榜单。这些成绩奠定了麦卡锡文坛大师的地位,他也因此被批评家们誉为“福克纳的继承人”和“美国当代四大小说家之一”。他甚至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争夺者。
《路》中所描述的背景是发生在经历了世界末日之后的美国。作者用细腻动人的文字讲述了一对幸免于难的父子在整个文明和人类几乎被摧毁之后怀着微弱的希望,徒步从家乡到美国南部海岸寻找温暖和其他幸存下来的“好人”的旅程。他们一路上忍饥挨饿,历经严寒暴雨等恶劣天气,几经食人族的侵袭,最终到达了南部海岸,却发现情况并无改观。病入膏肓的父亲不久便撒手人寰,留下儿子独自一人。幸好,随后抵达南部的另一个家庭正是父子二人所寻找的“好人”,孤单的孩子开始跟随他们一起生活。麦卡锡通过小说的结尾告诉读者:路的尽头,还有希望。
排在第七位的小说是《爱不再回来》(We Don’t Live Here Anymore, 2004)。作者安德烈·杜布斯(Andre Dubus,1936-1999)是著名短篇小说家、评论家、个人传记作家,被誉为20世纪最多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杜布斯在生前作品多次获奖,几乎囊括了表彰短篇小说创作的所有大奖。
《爱不再回来》是三个中篇小说的合集,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编排而成。这是一个有关绝望、爱情和婚姻的故事,主人公是两对不安分的中年夫妇。小说充满了背叛、婚外恋等感情纠葛,不断地考验着彼此间的忠诚和情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和友谊的思考。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读者感到十分逼真,阅读时总会被拉入到四人的情感世界,仿佛融入到了他们的故事之中,从而可以细细体味每一位人物的心思和情感波动。
同年,该合集中的两部短篇小说——《通奸》和《不留此地》——被美国著名导演约翰·卡兰(John?Curran)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爱不再回来》,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一举赢得最佳电影剧本创作的大奖。
第八部小说《书页之屋》(House of Leaves,2000)讲述的是主人公特鲁安特一家搬进新居后发现房子闹鬼的故事。原来,这套公寓以前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盲人,不久之前刚刚去世。特鲁安特发现了老人遗留下来的一份手稿,竟然是对一部纪录片的研究报告。故事接下来就从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了这份书稿的来历以及所收录的内容。小说之所以取名《书页之屋》,是因为大部分的故事都发生在书稿与房屋之间,而“树叶”与“书页”在英文中又是同义词,房屋之中有了书页,那房屋也就变成了一部书。
《书页之屋》是作家马克·丹尼利斯基(Mark Danielewski)的处女作,也是其最著名的一部小说,曾被译成多国语言。丹尼利斯基以形式上大胆创新著称,他的作品通常有多个叙述视角,字体排版不断变化,版面设计不拘一格,也因此被称为是“视觉文学”。
第九部小说《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 1996)的作者查克·帕拉纽克(Chuck Palahniuk),是著名的犯罪小说作家和自由撰稿人,现年49岁。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搏击俱乐部》。1999年,该小说被好莱坞大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改拍成电影,成为其所拍摄的最佳电影之一。而且,该小说还在2004年被改编成网络游戏发行。
帕拉纽克的其他作品还有《幸存者》(Survivor, 1999)、《隐形怪物》(Invisible Monsters, 1999)、《摇篮曲》(Lullaby, 2002)、《阴魂不散》(Haunted, 2005)等。一般认为,《幸存者》要比《搏击俱乐部》更为有名一些,但上榜作品之所以选择《搏击俱乐部》而非《幸存者》,我们以为,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帕拉纽克正是凭借这部小说声名鹊起,成为读者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家;第二,这部小说描写并激励了新兴的一代年轻人。
《搏击俱乐部》的主人公是个受失眠症困扰的年轻人,小说中没有名字,也有人叫他乔(Joe)。他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收效甚微。为了减轻痛苦,他经常在帮助中心假扮成重症病人。随后,他结识了一个神秘人物泰勒·德顿。两个人为了应对无聊的生活,就一起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搏斗俱乐部。小说批评了当今社会男性不够阳刚的现状,也探讨了关于反抗、反消费主义等具有普世意义的主题。帕拉纽克素以敏捷睿智的语言著称,其小说上榜应该是情理之中。
最后一部小说是《火炬之乐》(Music for Torching,1999),作者A. M. 霍姆斯(A. M. Homes)是美国知名作家、剧作家、编辑,现年50岁。她最擅长写作颇具争议的小说和不寻常的故事,尤为擅长描写把婚姻搞得一团糟、彼此之间没有爱情或濒于失却爱的夫妇们。《爱丽丝之死》(The End of Alice, 1996)是她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被判有罪的猥亵儿童者和杀人犯的故事。霍姆斯出版的其他小说有《这本书可以救你的命》(This Book Will Save Your Life,2006)、《母亲的国度》(In a Country of Mothers,1993)等。《安全对象》(The Safety of Objects,1990)和《你该知道的事情》(Things You Should Know,2002)是她的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为霍姆斯赢得了多个奖项,被译成18种语言,使她享誉海内外。
《火炬之乐》讲述了住在美国郊区的保罗和伊莱恩夫妇如何带着两个孩子,想要追寻幸福、追求一种惬意的生活,最终却似乎一无所获的故事。小说涉及到了性爱、社会良知、婚外恋和校园暴力等多个主题。在美国,令人倦怠的郊区生活这个题目本身并无新奇之处,甚至可以说是普通之极,但霍姆斯通过她优美的文笔、有趣的情节设计和巧妙的人物编排以及一个非童话式的结局使故事鲜活起来,真实得就好像发生在读者的身边一样。
在文坛,霍姆斯是凭借着精湛的写作技巧、独特而又悲观的文风赢得了批评家的认可和读者的喜爱。其精彩的《火炬之乐》,也使霍姆斯成为了美国二十年十佳图书榜单中唯一的一位女作家。(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元元,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