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卡”读书 网“开”一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0 00: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卡”读书 网“开”一面

本报记者 李晋悦

网络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受众分流的同时,也为人类智慧结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获取平台。  摄影/田俊
  持续

六年的第四次我国国民读书调查的结果显示,读书率前所未有地下降到50%以下。相比之下,读网率却在6年之内增加6.5倍。而根据2007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数目已经达到1.37亿人,平均每周上网16.9小时,网络已经成为超越所有媒介的最主要的信息获得手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读书调查中,以“没时间”为由,能读书却不读书的人群中,20到29岁年龄段的人比例最高,占54.2%;选择“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以年龄为18到19岁的人为首位,占45.9%。但是在CNNIC的调查中,年龄在18到24岁的人却是网民中的最大群体,占35.2%约927万人,每周上网时间为21.5小时,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上面这组鲜明的数据,是证明了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逻辑关系——网络阅读“杀死”传统阅读吗?那么,网络又究竟如何影响了现代人的阅读生活? 青少年 多数只爱上网冲浪   贝贝,13岁半,正在上中学二年级,尽管下半年才升入初三,可是中考的压力已经在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补习班影响着他,在小男孩那个沉甸甸的大书包里,鼓鼓囊囊地装满了各种习题集,却塞不下一本他喜欢的《最小说》。贝贝的父亲是一位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中层干部,原本是学者出身,特别注重对孩子的读书培养,可是无奈,尽管买了很多名著,孩子却无暇眷顾,爸爸说:“孩子不看书,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学习太忙没时间看,另一个是孩子宁愿上网不愿看书。”   贝贝一天的生活大概如此:早上6点起床,洗漱、吃饭20分钟,背语文读英语各10分钟;6:45告别父母,幸亏家里离学校不远,7点进学校上早自习;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中间一堂课间操,11:30下第四节课;饥肠辘辘冲回家,奶奶心疼孙子早已备好饭菜,狼吞虎咽吃到12:10,打开电脑得空上网;12:45背上书包告别奶奶,13点再次踏入校门开始上课;13:10,老师安排了听写考试,13:30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四节课毕,已经17:30;一路小跑冲回家不为别的只为18点的动画片,动画片后接着上网,等爸妈回家一起吃晚饭;19:30晚饭毕,19:40摩拳擦掌应付作业:先写语文周记、抄写生词、背书3段,然后是数学,卷子两张、习题册5页,接着是英语,听录音三次、抄课文两遍、AB卷子各一套;打打哈欠,接着历史,3道简答题、3道论述题;揉揉眼睛终于到政治,简答论述各4道——作业大功告成;看看手表23:30,花10分钟洗漱,终于钻进了心爱的被窝。而周末假期,贝贝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便增加考上重点高中的概率。   在一天中贝贝仅有的2个小时空闲时间,他要么给了电视,要么给了电脑。贝贝的解释是:“一天都在看课本了,谁还愿意看书,上网看电视是放松,就是考试要求读名著,那我也愿意到网上下载着看,省事儿。”   贝贝的想法正好与去年《上海教育》杂志组织的《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调查报告》的结果互为印证,在对全市上百所中小学“拉网”调查后显示:八成以上的中小学生是通过上网浏览来了解所需信息,而只有1%的学生选择书本的方式。   在网络上,贝贝常去新浪读新闻、到“小四的游乐场”(郭敬明的博客)和偶像亲密接触,“还会聊天、打游戏、下载mp3、到bbs灌水、也去各网站读书频道下载图书”。面对爸爸给他买的众多名著,贝贝说“我并不排斥读书,但是放在网上读也没有错啊?”   “我们也不能完全责怪孩子们选择读网而不读书,”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则认为,“中小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很大,他们正处于躁动的青春期,又承受着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在学习之余寻求娱乐和休闲、甚至宣泄和刺激,成为他们的首选。而网络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提供休闲、娱乐、刺激和宣泄的平台,所以网络自然成为他们最大的阵地。”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阅读,贝贝对这个概念并不清楚,“班里同学也有读课外书的,上课被老师没收了,读书难道就是读与学习有关的书吗?而且,老爸和我的口味差太多了,我喜欢80后作家,什么郭敬明、春树的,而他都看不上,觉得俗。”   贝贝的话让王林感到悲哀:“现在的教育体制,让阅读和教学成为一对矛盾体,当学业压力随着年龄增长时,阅读反而成为了教学上第一个被拿掉对象,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得已被挪到了课桌下面。而老师粗暴的干涉,一方面不能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加剧了读网、读图盛行的浅阅读趋势。而课内的语文教学,阅读含量太少,一些学校的老师一学期只磨一本书。我认为要解决青少年传统阅读问题,一方面要提高重视,另一方面语文老师应该加大课内阅读量,仅局限于书本的教学是低效率的表现。”   所谓“浅阅读”是指不需要思考甚至是跃式的阅读方法,可以理解为凡是对非经典意义上的、作为非严肃艺术品的文学的阅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余光认为,“浅阅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阅读的明显特征。今天,铺天盖地的网络、电视、电影,甚至市面充斥的大量图文书影响了人们的阅读需求,简化了人类在阅读时所引发的深刻思考,人们阅读的主要需求变成了休闲和享乐。整个社会已经沉浸在“悦读”的大背景下,又怎能期待青少年自觉地接受艰苦的严肃阅读,而不被惬意的‘读网’或者‘读图’诱惑呢”。   除了不读“正经书”外,一提到上网,贝贝爸还有一件事很看不上眼:“他们整天在网上都说些什么话啊,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怪模怪样的,对小孩能有什么好处?”但是贝贝却对这样的聊天引以为自豪,他认为能创造出新的网络流行语,是非常有面子的。   那么网络语言是不是有害的?北京二中的周艳老师认为“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语言能力的提高造成影响”,“青少年仍旧处于语言能力成长期,对他们来说,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有这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存在,就会阻碍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除了书面语言能力的弱化,王余光还认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而网络上不断闪烁画面,随意断章取义的阅读形式,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让青少年不能形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因此,正规的书面阅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   小张,22岁,在北大法学院读本科。大学3年多来,小张一直保持着严格的作息规律,早上不贪睡,晚上不熬夜。除了上课和准备功课外,他一般喜欢和同学们踢踢足球,或者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另外还要花时间和女朋友培养感情。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上网。一天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小张坦承,上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活动。   “上网最主要看新闻,还要去北大bbs‘灌水’,再读读朋友或者名人的博客,有可能还打打游戏聊聊天。”对于那些严肃意义上的传统阅读,小张表示“精力和兴趣大不如前。要想了解哪本著作,网上搜一搜,大概就能了解,如果有影视版能看DVD就更简便。我知道这样浮皮潦草并不好,但是环境如此。即使读到一本好书,找不到人可以交流,大家的兴趣点不在思考问题和追求精神价值上。我们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找个好工作,要尽快把能考的证书都拿下来。其实从填写报考大学志愿的那一刻起,我们不就已经开始为将来的饭碗而奋斗了吗?”   小张的想法或许是有普遍性的,从市面上热闹的教材出版和各种题材的励志书就能得到印证。“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为了应试而读书的,”王余光说,“本质上,古人读四书五经,也是为了科举考试。所以,我们千年来的读书传统一直是以谋生为目的,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从古至今,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最终是为了能出人头地,当个一官半职,享受钟鸣鼎食的生活。所以传统阅读不再为谋生而发挥作用的时候,受到冷落也就不难想象了。”   但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读书传统也形成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刻苦勤奋、对书的尊重、对读书人的崇敬等等。但是近年来,这些好的传统也被我们丢掉了,只有功利性阅读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图书市场上最热销的总是教育类、励志类,即便是严肃文学,也被出版社包装成改编本、文摘本和图文本。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和书面阅读,只是文本的形式不同罢了,文本的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科学出版研究所公布的第4次国民读书调查报告里提到那个5%(5%的人保持读书习惯),也很难说他们在读什么书。”   在小张的书架上大概有两类书,一类大约算功利类:包括一本谈面试技巧的,据说是从图书馆借的,以及占据了大部分书架空间的法律著作、参考书和教材;另一类大约算非功利的:最新买的是《波多里诺》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据他说《波多里诺》是前一阵子艾柯来京跟风买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因为作者是北大人所以想翻翻看。“《波多里诺》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目前要写论文,先放下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不敢恭维,不够深刻,还很自恋,扔下了。倒是那本面试的书上厕所的时候常看(笑)。”   小张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我读书的黄金时期是在初中,当时没有机会上网,电视台也少,更没什么大片,还真的读了些书,包括很多中外名著。后来学习压力大了,读‘闲’书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上大学头两年比较轻松,空闲的时候上网比较多。”   “我不认为上网就是放弃读书”,大学3年,他的电脑里已经积攒了上百本从各个网站下载的图书,有流行文学,也有经典名著,还有史料文献。“下载图书好像已经是一种精神需要,可是下完了却又不急于读了,反正存在电脑里是笔财富。最可笑的是,有些书我尽管有电子版了,我还宁愿去图书馆借着看,或者买一本。书面阅读的感觉网络是不能取代的。”   据小张说,他的电子书库资源主要来自几个地方:新浪、搜狐等综合网站开办的读书频道,超星图书馆和方正的“阿帕比”,还有一些小网站也会提供下载服务。“不过新浪搜狐的书的档次差点,大众文学、流行文学比较多;方正和超星的文献著作比较多,但是要付费;小网站良莠不齐,很难评价。”但是“网上荐书是很实用的,读书频道、名人博客、读友的bbs和最近刚流行的豆瓣网,对书籍都有客观评价,是我买书的重要参照”。   书评人、长年在博客上为大家荐书的接力出版社副总编黄集伟,刚刚贴上了自己新购的书单,读纸书,写网评——这就是他的典型读书方式。“网络和传统阅读从来也不是对立的,一些人的忧虑言过其实。很多人读网的目的是浏览,是搜索信息,看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阅读资讯,很可能马上就会冲到书店。某种程度上,网络和传统阅读是互动的,怎么会是‘谋杀’关系呢?” 中青年 写博客和读博客之乐   崔小姐,31岁,是一位跨国公司的产品销售代表,因为常常跑客户,工作时间可以随意支配。崔小姐在学生时代是个文学爱好者,直到今天仍旧有着强烈的写作热情——博客为她提供了最大的发挥空间。每天,只要有可能她都会捧着笔记本电脑,坐到星巴克或者雕刻时光的阳光里,品着一杯卡布奇诺,耗上个把小时,敲敲键盘,一篇当日随感可能就产生了。崔小姐的博客并不固定会写些什么,就像个杂拌:有和男朋友斗嘴打架的记录,有周遭所遇的所思所想,有影评书评乐评,甚至还有生活DIY的诀窍等等。   据崔小姐说,每天光顾她博客的人数有数百人,好多人她并不认识,都是从朋友那里链接过来的。“我知道有很多眼睛盯着我,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些话我写出来后,也得罪了朋友,有些粗话可能自毁形象,但是博客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做主,我说了算,这是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   写博客之外,崔小姐还常常读别人的博客,每天至少都要到三四常去的博客看看,“他们有些是我的朋友的,有些是名人的”。“读书的时间很少,每天既要工作又要写博客,还要上网做其他零七八碎的事情,只有在睡觉前或者上厕所的时候有空翻翻吧。”   近年来,博客规模迅速增长,根据2006年9月由CNNIC公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经达到1750万人,占总网民人数的14.2%,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接近770万,占6.26%,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56.5万,占网民人数的61.4%,其中活跃的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占网民人数的46.2%。由此不难看出,读博、写博的行为已经在网民中越来越受到欢迎,成为上网日益重要的目的。   号称“博客写得快要得强迫症”的黄集伟认为:“网络阅读的增长,让人们开始担忧‘浅阅读’时代已经到来,媚俗化的、潦草的阅读成为网络的代名词。而恰恰是博客的出现,才遏制了网络阅读的媚俗化的势头。因为博客作为独立个体,不受到任何商业利益的驱使,它是纯粹的、独立的精神果实。而其内容的好坏也不来自哪个权威专家或机构的品评,而是来自读者认可:由它的点击率、留言数目、互链博客的多少等很多客观因素组成。所以博客真正达到了‘内容为王’的境界。”   “博客文化也是一种圈子文化,最大限度地为共识者之间的交流开辟渠道,这在5年前都还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以前,志趣相投的朋友要想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只有开会才能实现,成本极大,而且召集的人群可能还不多。现在只要通过搜索,就可以轻易的找到拥有共同话题的群体,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实现无成本的交流,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博客的长期意义是为广大的普通人保留了真实的历史。在历史上,社会的弱势群体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总是被湮没在时空的长河里。而在以博客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阅读中,个人历史将得到最为真实的记录和保留,与此同时每个个体作为阅读者的历史,也将最大限度的得以保存。不管是在现在还是未来,对这些博客进行挖掘和阅读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老年 上网不灵,去图书馆吧   李先生,55岁,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尽管家里有台电脑,却用得不多。李先生说他每天都有读书习惯,要么是工作上的技术类书,要么是兴趣所向的闲书,“除了接发电子邮件,几乎不怎么上网,如果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实在是受不了。有什么需要我宁愿去图书馆。”   根据天津妇联去年提供的一项千户家庭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去图书馆的平均年龄呈现老龄化趋势:近70%为中老年读者,而专家解释认为,由于不少以前习惯去图书馆的年轻读者转变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他们开始习惯在网上找,因此图书馆流失了一大批青少年读者。而目前主要去图书馆的读者:一是年龄偏大、很少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中老年读者;二是虽然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获取信息,但由于经济原因等,还是选择了成本低廉的传统阅读方式,比如在校学生;三是所需信息在网上查找不到而不得不来图书馆的人。 关键在于你读了什么   最近的图书市场上,人气最旺的莫过于《于丹〈论语〉心得》(以下简称“心得”),它已经停留在北京图书大厦周总排行榜上5个月的时间,而且大部分的榜位都是第一名,最差都是第六名。尽管已经热销了5个多月,读者仍旧对这本书趋之若鹜,据图书大厦工作人员介绍,“好多读者像着了魔,他们已经看过电视,读过网上连载,还是要来大厦买书。”   在新浪、搜狐、腾讯、中国网以及几大BBS,甚至一些纸媒网站,都能找到“心得”的转载,有趣的是,连载后面的评论更是五花八门,评价不一。那么出版社把内容资源免费提供给读者,任凭其褒贬难道不会损害出版社的利益吗?中华书局的总编辑李岩否认了这种忧虑,他说,“首先,我们并没有把全文交给网站,读者只能看到内容的一部分;其次我们跟网站的合作并非免费,在营销上有利益分成;另外,网站读者数目巨大,利用网站的影响,比出版社自己做宣传效果要好得多。”而根据新浪图书频道编辑的介绍,新浪曾经做过一次大规模阅读调查,其中有60%-80%的人表示会购买在网上看过并且喜爱的书,“这也是读书频道最初创建的基本出发点。实际上,网络与图书联手,是一种可取的营销方式,是一个双方同时增加影响力和购买力的双赢模式。”   针对国民阅读率下降,网读率上升的情况,各出版社也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就像电视出现时人们曾担忧报纸会消失一样,网络是永远不会取代传统阅读的,但是网络会影响传统,出版社也肯定会找到协调和适应的方法。”黄集伟说。   此外,很多人也表示国民阅读率的调查并不可观,王余光说,“单单看读书率下降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其实,无论阅读哪种媒体都要面临一个内容选择的问题。利弊关键在人,而不在工具。读书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众的分流,我相信,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将传统纸质印刷媒体置于死地。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阅读的内容和质量。对读书的引导应该提倡读什么,而不是通过什么读。网络改变一代人的阅读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网上的东西固然乱七八糟、良莠不齐,现在的图书内容也不敢说都是精品。所以,读书不一定就高尚,读网也不一定就堕落。”   但是“在国民阅读率调查的报告里,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数字,6年来这个数字正在不断增长的——被调查人员去图书馆的比率。1998年,第一次调查的时候,这个数字才1%左右,现在已经超过了5%。可喜的是,这正说明图书馆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王余光还建议,“如果大家忧虑阅读质量,倒不如从家庭做起,我希望国人能够重建‘耕读传家’的传统,让书籍走入每个家庭。把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庭藏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让家庭成员有一些必备的读物,有些人家里根本无书可看。在目前图书馆还不让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书看,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国际上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会受用无穷。”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

本报记者 李晋悦

网络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受众分流的同时,也为人类智慧结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获取平台。  摄影/田俊
  持续

六年的第四次我国国民读书调查的结果显示,读书率前所未有地下降到50%以下。相比之下,读网率却在6年之内增加6.5倍。而根据2007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数目已经达到1.37亿人,平均每周上网16.9小时,网络已经成为超越所有媒介的最主要的信息获得手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读书调查中,以“没时间”为由,能读书却不读书的人群中,20到29岁年龄段的人比例最高,占54.2%;选择“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以年龄为18到19岁的人为首位,占45.9%。但是在CNNIC的调查中,年龄在18到24岁的人却是网民中的最大群体,占35.2%约927万人,每周上网时间为21.5小时,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上面这组鲜明的数据,是证明了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逻辑关系——网络阅读“杀死”传统阅读吗?那么,网络又究竟如何影响了现代人的阅读生活? 青少年 多数只爱上网冲浪   贝贝,13岁半,正在上中学二年级,尽管下半年才升入初三,可是中考的压力已经在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补习班影响着他,在小男孩那个沉甸甸的大书包里,鼓鼓囊囊地装满了各种习题集,却塞不下一本他喜欢的《最小说》。贝贝的父亲是一位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中层干部,原本是学者出身,特别注重对孩子的读书培养,可是无奈,尽管买了很多名著,孩子却无暇眷顾,爸爸说:“孩子不看书,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学习太忙没时间看,另一个是孩子宁愿上网不愿看书。”   贝贝一天的生活大概如此:早上6点起床,洗漱、吃饭20分钟,背语文读英语各10分钟;6:45告别父母,幸亏家里离学校不远,7点进学校上早自习;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中间一堂课间操,11:30下第四节课;饥肠辘辘冲回家,奶奶心疼孙子早已备好饭菜,狼吞虎咽吃到12:10,打开电脑得空上网;12:45背上书包告别奶奶,13点再次踏入校门开始上课;13:10,老师安排了听写考试,13:30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四节课毕,已经17:30;一路小跑冲回家不为别的只为18点的动画片,动画片后接着上网,等爸妈回家一起吃晚饭;19:30晚饭毕,19:40摩拳擦掌应付作业:先写语文周记、抄写生词、背书3段,然后是数学,卷子两张、习题册5页,接着是英语,听录音三次、抄课文两遍、AB卷子各一套;打打哈欠,接着历史,3道简答题、3道论述题;揉揉眼睛终于到政治,简答论述各4道——作业大功告成;看看手表23:30,花10分钟洗漱,终于钻进了心爱的被窝。而周末假期,贝贝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便增加考上重点高中的概率。   在一天中贝贝仅有的2个小时空闲时间,他要么给了电视,要么给了电脑。贝贝的解释是:“一天都在看课本了,谁还愿意看书,上网看电视是放松,就是考试要求读名著,那我也愿意到网上下载着看,省事儿。”   贝贝的想法正好与去年《上海教育》杂志组织的《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调查报告》的结果互为印证,在对全市上百所中小学“拉网”调查后显示:八成以上的中小学生是通过上网浏览来了解所需信息,而只有1%的学生选择书本的方式。   在网络上,贝贝常去新浪读新闻、到“小四的游乐场”(郭敬明的博客)和偶像亲密接触,“还会聊天、打游戏、下载mp3、到bbs灌水、也去各网站读书频道下载图书”。面对爸爸给他买的众多名著,贝贝说“我并不排斥读书,但是放在网上读也没有错啊?”   “我们也不能完全责怪孩子们选择读网而不读书,”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则认为,“中小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很大,他们正处于躁动的青春期,又承受着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在学习之余寻求娱乐和休闲、甚至宣泄和刺激,成为他们的首选。而网络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提供休闲、娱乐、刺激和宣泄的平台,所以网络自然成为他们最大的阵地。”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阅读,贝贝对这个概念并不清楚,“班里同学也有读课外书的,上课被老师没收了,读书难道就是读与学习有关的书吗?而且,老爸和我的口味差太多了,我喜欢80后作家,什么郭敬明、春树的,而他都看不上,觉得俗。”   贝贝的话让王林感到悲哀:“现在的教育体制,让阅读和教学成为一对矛盾体,当学业压力随着年龄增长时,阅读反而成为了教学上第一个被拿掉对象,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得已被挪到了课桌下面。而老师粗暴的干涉,一方面不能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加剧了读网、读图盛行的浅阅读趋势。而课内的语文教学,阅读含量太少,一些学校的老师一学期只磨一本书。我认为要解决青少年传统阅读问题,一方面要提高重视,另一方面语文老师应该加大课内阅读量,仅局限于书本的教学是低效率的表现。”   所谓“浅阅读”是指不需要思考甚至是跃式的阅读方法,可以理解为凡是对非经典意义上的、作为非严肃艺术品的文学的阅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余光认为,“浅阅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阅读的明显特征。今天,铺天盖地的网络、电视、电影,甚至市面充斥的大量图文书影响了人们的阅读需求,简化了人类在阅读时所引发的深刻思考,人们阅读的主要需求变成了休闲和享乐。整个社会已经沉浸在“悦读”的大背景下,又怎能期待青少年自觉地接受艰苦的严肃阅读,而不被惬意的‘读网’或者‘读图’诱惑呢”。   除了不读“正经书”外,一提到上网,贝贝爸还有一件事很看不上眼:“他们整天在网上都说些什么话啊,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怪模怪样的,对小孩能有什么好处?”但是贝贝却对这样的聊天引以为自豪,他认为能创造出新的网络流行语,是非常有面子的。   那么网络语言是不是有害的?北京二中的周艳老师认为“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语言能力的提高造成影响”,“青少年仍旧处于语言能力成长期,对他们来说,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有这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存在,就会阻碍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除了书面语言能力的弱化,王余光还认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而网络上不断闪烁画面,随意断章取义的阅读形式,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让青少年不能形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因此,正规的书面阅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   小张,22岁,在北大法学院读本科。大学3年多来,小张一直保持着严格的作息规律,早上不贪睡,晚上不熬夜。除了上课和准备功课外,他一般喜欢和同学们踢踢足球,或者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另外还要花时间和女朋友培养感情。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上网。一天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小张坦承,上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活动。   “上网最主要看新闻,还要去北大bbs‘灌水’,再读读朋友或者名人的博客,有可能还打打游戏聊聊天。”对于那些严肃意义上的传统阅读,小张表示“精力和兴趣大不如前。要想了解哪本著作,网上搜一搜,大概就能了解,如果有影视版能看DVD就更简便。我知道这样浮皮潦草并不好,但是环境如此。即使读到一本好书,找不到人可以交流,大家的兴趣点不在思考问题和追求精神价值上。我们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找个好工作,要尽快把能考的证书都拿下来。其实从填写报考大学志愿的那一刻起,我们不就已经开始为将来的饭碗而奋斗了吗?”   小张的想法或许是有普遍性的,从市面上热闹的教材出版和各种题材的励志书就能得到印证。“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为了应试而读书的,”王余光说,“本质上,古人读四书五经,也是为了科举考试。所以,我们千年来的读书传统一直是以谋生为目的,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从古至今,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最终是为了能出人头地,当个一官半职,享受钟鸣鼎食的生活。所以传统阅读不再为谋生而发挥作用的时候,受到冷落也就不难想象了。”   但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读书传统也形成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刻苦勤奋、对书的尊重、对读书人的崇敬等等。但是近年来,这些好的传统也被我们丢掉了,只有功利性阅读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图书市场上最热销的总是教育类、励志类,即便是严肃文学,也被出版社包装成改编本、文摘本和图文本。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和书面阅读,只是文本的形式不同罢了,文本的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科学出版研究所公布的第4次国民读书调查报告里提到那个5%(5%的人保持读书习惯),也很难说他们在读什么书。”   在小张的书架上大概有两类书,一类大约算功利类:包括一本谈面试技巧的,据说是从图书馆借的,以及占据了大部分书架空间的法律著作、参考书和教材;另一类大约算非功利的:最新买的是《波多里诺》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据他说《波多里诺》是前一阵子艾柯来京跟风买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因为作者是北大人所以想翻翻看。“《波多里诺》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目前要写论文,先放下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不敢恭维,不够深刻,还很自恋,扔下了。倒是那本面试的书上厕所的时候常看(笑)。”   小张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我读书的黄金时期是在初中,当时没有机会上网,电视台也少,更没什么大片,还真的读了些书,包括很多中外名著。后来学习压力大了,读‘闲’书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上大学头两年比较轻松,空闲的时候上网比较多。”   “我不认为上网就是放弃读书”,大学3年,他的电脑里已经积攒了上百本从各个网站下载的图书,有流行文学,也有经典名著,还有史料文献。“下载图书好像已经是一种精神需要,可是下完了却又不急于读了,反正存在电脑里是笔财富。最可笑的是,有些书我尽管有电子版了,我还宁愿去图书馆借着看,或者买一本。书面阅读的感觉网络是不能取代的。”   据小张说,他的电子书库资源主要来自几个地方:新浪、搜狐等综合网站开办的读书频道,超星图书馆和方正的“阿帕比”,还有一些小网站也会提供下载服务。“不过新浪搜狐的书的档次差点,大众文学、流行文学比较多;方正和超星的文献著作比较多,但是要付费;小网站良莠不齐,很难评价。”但是“网上荐书是很实用的,读书频道、名人博客、读友的bbs和最近刚流行的豆瓣网,对书籍都有客观评价,是我买书的重要参照”。   书评人、长年在博客上为大家荐书的接力出版社副总编黄集伟,刚刚贴上了自己新购的书单,读纸书,写网评——这就是他的典型读书方式。“网络和传统阅读从来也不是对立的,一些人的忧虑言过其实。很多人读网的目的是浏览,是搜索信息,看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阅读资讯,很可能马上就会冲到书店。某种程度上,网络和传统阅读是互动的,怎么会是‘谋杀’关系呢?” 中青年 写博客和读博客之乐   崔小姐,31岁,是一位跨国公司的产品销售代表,因为常常跑客户,工作时间可以随意支配。崔小姐在学生时代是个文学爱好者,直到今天仍旧有着强烈的写作热情——博客为她提供了最大的发挥空间。每天,只要有可能她都会捧着笔记本电脑,坐到星巴克或者雕刻时光的阳光里,品着一杯卡布奇诺,耗上个把小时,敲敲键盘,一篇当日随感可能就产生了。崔小姐的博客并不固定会写些什么,就像个杂拌:有和男朋友斗嘴打架的记录,有周遭所遇的所思所想,有影评书评乐评,甚至还有生活DIY的诀窍等等。   据崔小姐说,每天光顾她博客的人数有数百人,好多人她并不认识,都是从朋友那里链接过来的。“我知道有很多眼睛盯着我,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些话我写出来后,也得罪了朋友,有些粗话可能自毁形象,但是博客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做主,我说了算,这是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   写博客之外,崔小姐还常常读别人的博客,每天至少都要到三四常去的博客看看,“他们有些是我的朋友的,有些是名人的”。“读书的时间很少,每天既要工作又要写博客,还要上网做其他零七八碎的事情,只有在睡觉前或者上厕所的时候有空翻翻吧。”   近年来,博客规模迅速增长,根据2006年9月由CNNIC公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经达到1750万人,占总网民人数的14.2%,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接近770万,占6.26%,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56.5万,占网民人数的61.4%,其中活跃的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占网民人数的46.2%。由此不难看出,读博、写博的行为已经在网民中越来越受到欢迎,成为上网日益重要的目的。   号称“博客写得快要得强迫症”的黄集伟认为:“网络阅读的增长,让人们开始担忧‘浅阅读’时代已经到来,媚俗化的、潦草的阅读成为网络的代名词。而恰恰是博客的出现,才遏制了网络阅读的媚俗化的势头。因为博客作为独立个体,不受到任何商业利益的驱使,它是纯粹的、独立的精神果实。而其内容的好坏也不来自哪个权威专家或机构的品评,而是来自读者认可:由它的点击率、留言数目、互链博客的多少等很多客观因素组成。所以博客真正达到了‘内容为王’的境界。”   “博客文化也是一种圈子文化,最大限度地为共识者之间的交流开辟渠道,这在5年前都还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以前,志趣相投的朋友要想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只有开会才能实现,成本极大,而且召集的人群可能还不多。现在只要通过搜索,就可以轻易的找到拥有共同话题的群体,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实现无成本的交流,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博客的长期意义是为广大的普通人保留了真实的历史。在历史上,社会的弱势群体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总是被湮没在时空的长河里。而在以博客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阅读中,个人历史将得到最为真实的记录和保留,与此同时每个个体作为阅读者的历史,也将最大限度的得以保存。不管是在现在还是未来,对这些博客进行挖掘和阅读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老年 上网不灵,去图书馆吧   李先生,55岁,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尽管家里有台电脑,却用得不多。李先生说他每天都有读书习惯,要么是工作上的技术类书,要么是兴趣所向的闲书,“除了接发电子邮件,几乎不怎么上网,如果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实在是受不了。有什么需要我宁愿去图书馆。”   根据天津妇联去年提供的一项千户家庭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去图书馆的平均年龄呈现老龄化趋势:近70%为中老年读者,而专家解释认为,由于不少以前习惯去图书馆的年轻读者转变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他们开始习惯在网上找,因此图书馆流失了一大批青少年读者。而目前主要去图书馆的读者:一是年龄偏大、很少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中老年读者;二是虽然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获取信息,但由于经济原因等,还是选择了成本低廉的传统阅读方式,比如在校学生;三是所需信息在网上查找不到而不得不来图书馆的人。 关键在于你读了什么   最近的图书市场上,人气最旺的莫过于《于丹〈论语〉心得》(以下简称“心得”),它已经停留在北京图书大厦周总排行榜上5个月的时间,而且大部分的榜位都是第一名,最差都是第六名。尽管已经热销了5个多月,读者仍旧对这本书趋之若鹜,据图书大厦工作人员介绍,“好多读者像着了魔,他们已经看过电视,读过网上连载,还是要来大厦买书。”   在新浪、搜狐、腾讯、中国网以及几大BBS,甚至一些纸媒网站,都能找到“心得”的转载,有趣的是,连载后面的评论更是五花八门,评价不一。那么出版社把内容资源免费提供给读者,任凭其褒贬难道不会损害出版社的利益吗?中华书局的总编辑李岩否认了这种忧虑,他说,“首先,我们并没有把全文交给网站,读者只能看到内容的一部分;其次我们跟网站的合作并非免费,在营销上有利益分成;另外,网站读者数目巨大,利用网站的影响,比出版社自己做宣传效果要好得多。”而根据新浪图书频道编辑的介绍,新浪曾经做过一次大规模阅读调查,其中有60%-80%的人表示会购买在网上看过并且喜爱的书,“这也是读书频道最初创建的基本出发点。实际上,网络与图书联手,是一种可取的营销方式,是一个双方同时增加影响力和购买力的双赢模式。”   针对国民阅读率下降,网读率上升的情况,各出版社也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就像电视出现时人们曾担忧报纸会消失一样,网络是永远不会取代传统阅读的,但是网络会影响传统,出版社也肯定会找到协调和适应的方法。”黄集伟说。   此外,很多人也表示国民阅读率的调查并不可观,王余光说,“单单看读书率下降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其实,无论阅读哪种媒体都要面临一个内容选择的问题。利弊关键在人,而不在工具。读书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众的分流,我相信,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将传统纸质印刷媒体置于死地。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阅读的内容和质量。对读书的引导应该提倡读什么,而不是通过什么读。网络改变一代人的阅读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网上的东西固然乱七八糟、良莠不齐,现在的图书内容也不敢说都是精品。所以,读书不一定就高尚,读网也不一定就堕落。”   但是“在国民阅读率调查的报告里,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数字,6年来这个数字正在不断增长的——被调查人员去图书馆的比率。1998年,第一次调查的时候,这个数字才1%左右,现在已经超过了5%。可喜的是,这正说明图书馆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王余光还建议,“如果大家忧虑阅读质量,倒不如从家庭做起,我希望国人能够重建‘耕读传家’的传统,让书籍走入每个家庭。把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庭藏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让家庭成员有一些必备的读物,有些人家里根本无书可看。在目前图书馆还不让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书看,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国际上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会受用无穷。”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58 , Processed in 0.0783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