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待遇的均衡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3 14:3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待遇的均衡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网                  2010年02月01日

     进入2010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到了一个关节点,好像下围棋,到了官子时刻。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义务教育均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2年,力争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从现在到2012年年底还有三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时间很紧迫。过去常说:“三年计划看头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2010年是关键的一年。
  其实,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明确要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程序,一部法律公布后,各省市区要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公布后,有的省市隔了一两年才出台“实施办法”,有的到2009年下半年才出台。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上,有的做得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还一直顶着牛。直到今天,一些省市主管教育的官员,其理念与义务教育均衡还不合辙。
  因此,2010年各省市落实《意见》的决策与行动非常重要,倘若仍像过去那样没有什么实质性作为的话,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的目标就要落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学校的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的均衡;教师均衡的关键是教师流动;教师流动的关键是教师待遇的均衡。这个逻辑是2007年8月教育部负责人在北京市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会上所描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32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组织校长、教师流动”也无一例外写进了各省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中。教育部此番下发的《意见》也重申:“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建立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
  其实,校长和教师流动不是多么大的难题。对于公立中小学校长而言,认真实行校长任期制就是了。公立中小学校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是单位的法人,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没有任期制会产生许多弊端,对于单位工作和本人发展都不利。
  对于流动,教师中也蕴藏极大的积极性。笔者认识的一位教师在一所重点中学任教,每年招生时该校门庭若市;距该校不远处,一所薄弱校,硬件也不错,是一所花园式学校,却门可罗雀。这位老师说,如果待遇不变,我愿意到那所薄弱校去工作。
  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构建一个教师待遇均衡的平台,让这位老师和一批老师能够流动到薄弱校、从而使那所学校改变面貌,也给择校釜底抽薪,使它完全失去原动力。
  “教师工资差别这么大——在一所重点校月薪8000元,怎么流动到月薪2000元的薄弱校去?”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去解决,而不是以此为“理由”阻滞教师和校长流动。教师的国拨工资有固定级别,且差别不大。在“重点校”体制下,以“择校费”为基础的学校自筹资金的不均衡,极大地加剧了教师待遇的两极分化。这乃是义务教育均衡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有教师说:“教师待遇的均衡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是我们均衡教师待遇的最好契机。
  在教育部旗帜鲜明的《意见》发布后,一些地方终于开口承诺要“探索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和校长轮换制度”,表示“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让人欣慰的虎年新春喜讯。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4:50:07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生活状况调查:最关注涨工资 最烦恼待遇
    新闻背景:近日,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教师生活状态调查》,有2万余名教师网友参与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网友对自己的收入状态不满,而且感觉工作压力大,身体透支,多数教师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很多人对教师职业感觉麻木。
    七成参与调查教师网友称收入不足两千
    在调查中,六成教师网友表示自己的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有一成多网友表示,自己的收入在1000元之下。在接受调查的网友中表示收入超过4000元是比例最少的群体。教师最关心的事情、最想改变的事、最烦恼的事,也都直指“工资收入”,收入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心头之痛”。
    【教师声音】
    教师网友:重庆山村教师月入800 没钱治病
    我是重庆很偏僻的一个山村的中学教师。我参加工作至今已有8年,现在每月工资946元,扣了一些钱后实际领的是880多一点;孩子现在2岁了,妻子没工作;实在是不够开支。我现在27岁刚过几天,但是我的风湿已经有很多年了,学校的老师都笑我“虚”,我一笑而过,只是痛的时候自己才晓得,真的很难受。
    【专家评论】
熊丙奇:怎样让教师不陷入麻木?
    熊丙奇:著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编、编著、著作图书18种30版次。
    最近,人民网推出有关教师生活状态的调查,27137 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工资待遇成为最受关注的内容,92%的教师希望获得教师工资待遇方面的信息,83%的教师最关心自己的工资待遇,89%的教师觉得目前最需要改变的是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而想获得教改动向信息的教师为26%,想获得教师教学方法的为23%,关心自己的教学质量的为32%,关心学生的反馈意见的只有22%。认为教师职业“一般,就是一份普通工作,有些麻木”的达到37%。
    也许面对以上调查结果,很多人对教师会大为不满:怎么如此关心自己的待遇,却对教育教学不那么关心,甚至对“神圣”的教师职业麻木呢?但如果再联系到本次调查得到的另一项结果,73%的教师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是“学生成才,得到学生的认可”,就不难发现,教师并没有失去职业理想,而大多被现实的处境所困惑。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一个职业能否让人满意,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因素。其中,保健因素包括用人单位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而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
    以上调查,再次印证了这一理论。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工资待遇,有不少其实已经恶化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因此,工资成为对工作不满意的重要因素。而工资待遇的增长,其实并没能带来他们的事业成就感。
    理清以上概念,对于今天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可以找到症结所在。首先,离开基本的保障,来要求教师谈职业理想、高尚师德,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那只是空泛的要求,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只有在根本解决教师的收入待遇基础上,才能把教师对职业本身的满意度,恢复到正常状态。近年来,每每谈到师德,舆论总把教师塑造为不食人间烟火、道德极其高尚的圣人,比如,那个每天工资只是一斤苞谷的“苞谷教师”,感动了好多中国人,可是这种感动本身,意味着对职业保障的矮化,换句话说,教师职业居然如此没有待遇保障,这是这个社会的耻辱,而不是感动的题材。还有,舆论总是以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下最神圣的事业”,鼓励青年学子从教,可是,本次调查显示,“暂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才选择做教师”的达到42%,认为教师让人尊重而选择做教师的只有8%,这充分表明,道德的感召,并不能提高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其次,在提高教师待遇基础上,真正能激励教师产生职业荣誉感的,则是学生的成才,得到学生的认可。也就是说,行政部门的奖励、评定职称、职级,等等方式,其实难以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对于教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还在于让他们关注教育教学本身,从人才培养中,收获成就感。而这一方面,近年来各学校高度的行政化,不断迎接上级的各类评估、评比,已经让教育教学偏离教育的规律,从而使教师在低收入待遇、低事业成就感中,陷入对教师职业的麻木。
    教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教师法、教育法,也早已明确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90%教师对工资待遇的关注,再次呼吁依法保障教师的待遇。政府部门不能再对教师的待遇问题麻木不仁,如果所有教师都被基本的工资待遇所困扰,他们又怎能去传道、授业、解惑呢?
    谢湘:教师贫富差距大 国家应保障收入
    谢湘:中国青年报副社长,毕业于武汉大学,因出生在湘江边,故名湘。
    我们有大概1/4的义务阶段的教师,长期生活在边远贫困的地区,他们的基本收入根本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一些所谓的代课教师。我自己曾经在山西吕梁地区有两件事情,一个就是代课老师一个月一百块钱的收入都拿不到。后来我到了山西一所寄宿制小学,他们全县补了六个教师,他们每个月工资是多少呢?600块钱。可是600块钱半年都不发。根本就没有收入。 我觉得他们可能有了一个工作,最后可能选择离开,因为他无法生存。
    【小编点题】
    教师工资低不低?根据《教师生活状态调查》,这一行业的收入确实不高。去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发布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公布了教师整体收入状况。报告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2006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包括初中与高中)教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17729元和20979元,分别比国家机关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低5198元和1948元。
    去年年末,教育频道推出调查《义教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有199万余人参与,75%认为教师工资应该提高。此次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结果与去年的调查也不谋而合。
    其实,教师的收入不能简单地以“过低”来概括,这个行业存在着两极分化。大部分晒工资的低收入教师都工作在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乡镇。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点中学任教的教师,确实令人羡慕。因为收入差异大,教学压力大,造成教师这一行业存在着普遍焦虑。
    如何规范教师工资呢?曾经有专家指出,将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这确实是为了保障教师收入基本平衡的一个快速有效的方式,但是毕竟公务员与教师是两个行业,对教师的管理毕竟不能套用公务员,教师们也不是想当“公务员”,而是羡慕他们稳定的工作环境且丰厚的收入福利,如何让老师们不再羡慕公务员,才是政府要解决的事情。
来源:人民网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5:14:07 | 只看该作者
请多多尊重乡村教师
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关键在哪里?毋容置疑在教师。
农村教师队伍在铸就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丰碑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提高民族素质,他们不辞辛苦,默默耕耘。然而,平心而论,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存在明显差距,比如,当城市学校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时,许多农村教师还没摸过鼠标。当然,其客观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
但是,也不能过分强调客观制约,否则,改善乡村教师境遇的希望会比较渺茫。其实,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主观因素非常重要。笔者多年前采访的两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一是,当时湖南省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强调不重视教育的干部不能提拔;二是,新疆乌什县许多教师都住上了漂亮的单元房,而当时的县委书记孙振达住的房子已有30年历史,土墙上还有一条明显裂缝,县里为建学校舍不得装修县委招待所。然而,一些地方政府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现象目前仍时有发生。
乡村教师是蛮现实的,他们的要求并非高不可攀。今年教师节前本报与人民网的联合调查显示,他们的希望是三个“差不多”——“教师待遇差不多,办学条件差不多,学生发展希望差不多”。
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国家将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试点,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这些措施都传递出党和政府对农村教师的尊重、承认和关怀。
单就评聘职称而言,教育部规定要重视师德。师德起码有两层含义,那就是教师自身精神境界和修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做法。许多农村教师明明知道出外打工一个星期所得就是当教师一个月的收入,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仍坚守在乡村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谁能说这种精神不高尚?评聘职称不唯业务,教育部的规定是高明的。如果只看教学业务甚至科研,在职称方面,乡村教师定会“吃亏”。更何况,本来农村小学、初中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普遍比城市低。
质言之,在工作、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多多尊重乡村教师。往大处说,尊重、关心他们,就是关注农村发展及农民的幸福,就是促进社会和谐。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董洪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4:25 , Processed in 0.0629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