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学勇:对于学术随笔的放心与不放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7 09: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学勇:对于学术随笔的放心与不放心





本人自述,亲朋回忆,还有学者们旧事新说的学术随笔,这些读物越来越多了,已成当下出版界一道躲不过的风景。其中良莠不齐是可以想知的,这就引出杨小洲的批评文章《让人不放心的“风雅”》(2008年9月24日《中华读书报》)。文章点了几本书名,具体专在批评张昌华所著《曾经风雅》,分析了几则例证,指其“多猜测与想当然的描述”,判定《曾经风雅》等著述“以拔高传主为义务”,并为他们“信手给历史人物事件下结论感到可悲”。后来有路见不平旁观者又撰写文章替张昌华申辩,说明那几例事实并非猜测和想当然(2008年10月22日《中华读书报》姚宏越的《如此“风雅”或可接受》)。孰是孰非,我没有读过张昌华大著不便置喙,却知道,杨先生文章一点而过的拙著《旧痕新影说文人》并不如他说的怎样在“拔高”。或许是杨先生与著者有过一面之缘,于是笔下留情未曾多加指责;或许是他没有仔细通读全书,只能虚晃一枪无法多说。想来多半属于后者,因为《旧痕新影说文人》与杨先生批评的“以拔高传主为义务”恰恰相反,它的“说文人”,毫不避讳一些颇具声望大作家的弱点短处,时见微词,如谈及茅盾、冰心、朱自清的几篇皆是。这些具体的是是非非不去一一厘清了,值得提出的是,杨先生批评所持的出发点,委实似是而非,涉及此类文章的一般性话题,不妨讨论讨论。
杨先生把《曾经风雅》中“拔高传主”的原因归咎作者“杂人自我情绪”,很是反对这类文章的“自我情绪”。这里好像不大合乎因果逻辑,文章中的情绪,既可导致拔高传主,又何尝不能用来压低他呢?高低两个相反方向都存在着可能。根本上说,拔高也好,贬低也好,无不来自作者对传主的整体了解和基本评价,情绪仅仅是评价传主时附着的情感色彩,仅仅使评价愈加鲜明而已,即使情绪再怎么强烈,断不能因此改变他评价的高与低、对与错。如果文章错了,则错在对传主的了解和评价上,非关作者对他的情绪。读者倒是喜爱有情绪的文章,何况传主又是感情丰富的作家、文化人。那种理性很强不动声色的谈古论今,虽颇有可观的内容,但往往令读者望而生畏。当下不避“自我情绪”的文章越来越多,正是读者厌弃作者板板正正面孑L的反证。文章真要完全掩藏情绪殊不容易,无非是有的深藏有的浅露,表现得或浓或淡罢了。杨先生赞赏的李辉著《与老人聊天》,那里面老人追述往事,都不乏情绪色彩。即如反对情绪的杨先生自身,他这篇批评,似乎并没有贯彻自己的主张,其情绪就不算太浅。文章一再出现情绪化的表述:“很让人担心”,“深感可惜”,“感到可悲”,甚至嘲讽《曾经风雅》著者“显得滑稽”、“五十步笑一百步”,连《让人不放心的‘风雅’》这个标题,不也隐隐透着情绪么?我们大不必反对文章“杂人自我情绪”,若非要一概消除情绪,恐怕将扼杀学术随笔,失去许多好文章。
出于反对“旧事新说”文章的情绪化,杨先生说:“我比较赞同李辉《与老人聊天》和李怀宇《访问历史》那类录音式的问答,由受访者自己回忆,作者只做真实记录,尽量在书中少些作者个人的影子,目的只在给历史留下档案,以供别人研究。”以为录音式问答绝对真实可靠,把访谈看得如同档案,这想法过于简单而近乎天真。岂不知,当事人的口述,并不能完全摆脱他感情倾斜,读过不少拔高或贬低的笔录,其情绪程度有甚于学者的旧事新说。一旦涉及个人利害、人事纠葛、政治环境这诸多因素,其说什么不说什么,这么说那么说,说出的往事距真相难保叫人不有走形的担忧。即如诚实君子,因事隔久远,或者潜意识记忆选择的作怪,回忆中的误记实难杜绝。冰心为胡适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在《新文学史料》上写纪念文章,提及与胡适往来,她说虽曾有不浅的过从,但一生没有写过信给胡适。老太太彻底忘记了,她分别于1931年和1947年两次致信胡适,中华书局出版的《胡适往来书信选》已赫然印了信的全文。由于当事人的“权威性”,他们有意无意的误记,给读者讹传的负面影响丝毫不在学术随笔中的失误之下。难怪钱锺书在文章里,在书信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回忆是最不可靠的。他甚至偏激声言:“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前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我自知意志薄弱,经受不起这种创造性记忆的诱惑,干脆不来什么缅怀和回想了。”当然不必如此因噎废食,回忆、自述、访谈等等,读者还是需要的,于研究者尤不可少,它终究提供了他人不能提供的信息。如果有信息走形,甚至虚假,那么在研究者眼里,仍不失可供分析的另一种侧面信息。研究者不妨换一个思路来接受,看它何以走形、何以作假,从中或许能考察出别具含义的相关内容。人无完人,文章也难得十全十美,所以即使有瑕疵的回忆、自述、访谈,均不应回避,更不应排斥,如杨先生不应该排斥“旧事新识”的学术随笔一样。面对众多回忆、自述、访谈,势必要求研究者具备相当的眼力和视野,不去迷信当事人的一面之词,不以它一锤定音。哪怕看似十分可靠的档案材料,读它也不是那么直接、简单的,不能随它写了什么便是什么,就轻率下了结论。譬如,北洋政府档案里的“三一八惨案”和目击者的记述便很有差异。还有反右、“文革”这类运动中的档案,不实之词比比皆是,亦需研究后才能作出合理的读解。真是俗话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然学问是太容易做了。可惜,这样做学问的人不时会碰到一位两位,杨先生批评《曾经风雅》,多少也有点儿知其一未知其二吧。
我是喜欢读学术随笔的,并且很放心地阅读。专家写他专业范围里的精彩随笔,既活泼又睿智,既予同行学者启迪,又增长外行读者知识,雅人俗人都饱受文采的愉悦。我国自古有诗话、词话传统,这一国粹如今要得以发扬大概就在学术随笔里了。尽管它们颇多情绪,但比之杨先生偏重的访谈,情绪背后的理性和客观要更多一些。联想到当下学者们多沉溺在高楼深院里造车,冷面学术拒百姓于门外,我想,对于刚刚兴起的学术随笔,与其排斥,不如鼓励。见到它们失误的话,有指正的责任,但最好是就事论事,切勿迁怒文体,不要嚼到碗里一粒砂子便从此不肯吃饭。
我也写点随笔的,碍于杨先生的反对,这一篇竭力抑制自己的情绪。文章自然呆板了许多,讨得杨先生认可,则要对读者说声抱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9:35 , Processed in 0.0737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