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中的技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 13: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中的技艺
  
                                        一行
  
  
  严肃的诗学批评,其任务不仅在于揭示诗歌的经验方式,而且要剖析使得这种经验方式得以显现的技艺构成——诗歌对经验的展示和探究,只能在语言中进行,而语言的精纯和活力取决于诗人的技艺。因此,诗歌批评建立在对一个基本事实的领会之上:诗歌的品质,最终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技艺的高度和经验的深度。对批评家来说,技艺与经验乃是批评之椭圆围绕其展开的两个焦点。鉴于本书对“经验”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在这个序言中,我将把主要的篇幅放在对“技艺”的理解上。而在今天,谈论技艺在诗歌中的重要性,首先就要面临许多人对当代新诗之“技术化”倾向的指责。因此有必要先澄清一下公众对诗歌“技艺”的误解。
  
  
  
  许多人认为,技艺的复杂和难度对于诗歌不是一件好事。他们指责诗人们热衷于玩弄技术却忽视“灵魂”,他们主张,诗歌不是技艺或制作的产物,而是“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这些批评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中国古典诗论(主要是《沧浪诗话》和《人间词话》)影响,认为诗歌需要不假雕饰的“自然流露”;另一类则受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认为诗歌乃是原始力量或冲动的爆发。这两类人在中国的诗歌读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社会对新诗的评价。然而,这种对“技艺”的攻击,却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无知和对诗歌本性的误解之上的——它既误解了“技艺”的本质,也误解了诗歌的“自然”。
  
  我们先来看看“自然流露”的推崇者所依傍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古代诗论所强调的“真”、“自然”和“不隔”,主要是指初始经验(“兴”与“观”)的直接性,亦即诗所要言说的经验必须是直指人心、如在目前的。在这个前提下,“自然”也被用来指称诗歌所要达到的风格状态或结果,亦即与这种初始经验的直接性完全匹配的语言状态。显然,在这两种意义上的“自然”,都不是指诗歌无需技艺;相反,古诗传统对“法度”和“推敲”的强调,都表明要让初始经验直接显现出来,需要极其高超的技艺和极其艰苦的训练。诗歌的“自然”从来不是可以随意“流露”出来的,而永远是艰苦奋争的结果,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是人通过卓越的技艺开辟出来的一块空地(Lichtung)。像陶渊明和王维这样的伟大诗人,他们在抵达“自然”之前,都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严格而全面的诗艺煅炼。他们写作过各种体裁、各种题材的作品,有过非常复杂和艰涩的时期(例如陶诗中的《形影神》三首);只是到了修养、技艺都臻至成熟之后,他们才能写出我们所推崇的那些显得“清新自然”的诗篇。这些诗篇的内敛、富于暗示性和分寸感,都显示出技艺上的精纯——这是所谓的“自然流露”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即使有些诗确实是即兴而成,那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法度在磨练中已经完全融入血肉之后的结果,而决非对法度无知、甚至轻视法度的率性妄为。
  
  因此,许多人标榜的“自然流露”,其实是对“自然”的误解:他们把原初经验的直接性误解为写作技艺的简单性;把经过高超技艺(内敛和分寸感)才能达到的风格状态,误解为随意和率性所造成的表面的“流畅”,误解为对技艺的排除。他们不明白,他们所津津乐道的“自然流畅”,不过是通过技艺达到的一种风格结果而已,而且通常是技艺拙劣和偷懒的结果。而从最高的意义来讲,诗歌所要抵达的“自然”,与所谓的“自然流畅”并无多大关系,而是像自然那样万象涌动、争执而又井然有序,亦即具有“自然”那样的丰富与活力、平衡与和谐,而绝非表面的流畅可读或感人。许多蹩脚的诗之所以“流畅”,不过是因为它们的贫乏、缺少争执从而容易安排罢了——这样的诗丝毫不能拓展我们经验的边界,而只是陈词滥调的重新组合,并加剧着我们已有的经验方式的惯性。
  
  
  
  现在我们来回应对诗歌技艺的另一种攻击。对于把艺术或诗歌精神理解为天才身上的“原始力量”或爆发力的人来说,技艺不过是文明的产物,是妨碍自然力量从艺术家身上涌现的枷锁。要反驳这些人,光是举出亚里士多德《诗学》对“作诗”之技艺的详尽论述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先锋艺术”的信徒根本就不接受古典诗歌教养的基本前提。西方现代艺术本来就诞生于对古典艺术法则的反叛,亦即对Kosmos(美-秩序-整全)的打破和分裂。古典艺术所要求的细节功夫和平衡能力,在许多现代“艺术家”那里被完全抛弃,而代之以对冲击力和极端观念的推崇。这些没有教养、也蔑视教养的所谓“先锋艺术家”,大概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走极端其实是非常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做到节制和有分寸,因此古人才要把“中道”奉为最难达到的境地。那些本来就没有多大原始力量的人(例如绝大多数“行为艺术家”),他们走极端不过是在暴露他们自己的虚弱和贫乏;而即使是那些确实具有强大原始力量的艺术家,轻视技艺和基本功训练也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艺术。他们过于相信艺术与作为混沌的大地或自然力量的联系,却忽视了艺术与天空、与整全秩序的关系——他们只看到了“精神”这个词的一面。
  
  于是,我们就需要理解“精神”对艺术而言意味着什么。艺术中的“精神”,一方面体现为艺术家身上作为混沌或大地之涌动的原始力量;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在艺术家的生命历程中,通过不断训练、磨砺、弃绝和奋争而最后进入他的血肉中的秩序力量[1],亦即作为天体秩序在人身上之投射的技艺。这两种力量本质上都是“天赋”——尽管技艺大部分是“后天”获得的(当然人一出生就具有某种秩序感),但它作为从事件和磨砺中到来之物,也仍然是天之馈赠,因而与“先天”的原始力量具有同等的本源性——它们的争执构成精神的最深刻的斗争。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秩序力量的技艺是比原始力量更重要、也更本质的天赋(因此古典意义上的“天才”是指生来即有杰出的秩序感和平衡能力的人,如莫扎特),因为唯有它才是赋予混沌的原始冲动以形式的力量。就像一只手从天而降,给喷发的火山岩浆塑形并控制和掌握住它,那从天而降的手必定是更强有力的。
  
  伟大的艺术乃是混沌的原始力量与技艺的秩序力量互相争执的产物。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秩序”不应理解为“观念”,恰恰相反,秩序精神是对观念的平衡:任何观念,如果它不受到限制和平衡,它就会由于极端化而变得抽象、干枯和沾染暴力。秩序的精神不是将形式强加于自然,而是引导自然,使其力量以一种合乎中道的方式显现。秩序力量的获得过程就是磨炼技艺的过程:一方面是学会平衡(=保持和引导)自身的原始力量,另一方面是学会平衡自身的观念,使之得到具体经验的支撑从而变得丰满。
  
  由此,我们就能区分出“技艺”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技艺,可以称之为“技巧”。技巧是指在局部对细节进行处理的能力,它包括特殊的措词和句法运用方式,以及各种修辞手法(诸如互文、转喻之类),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隐喻。创造隐喻是诗人的基本功,它是一种从机智或通灵而来的、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一首诗的技巧体现在,它的措词、句法和隐喻等都与前人有着清晰而有意味的差异,体现在它所包含的诸多细节都精确而各具活力,可感的词语在其中仿佛万象争涌。第二个层次的技艺,则更加本质和深刻,它并不只是对局部细节进行处理,而是一种从对整体的把握而来的综合平衡能力。这种技艺首先是结构能力,通过精心的安排和恰当的过渡,使作品中的诸细节获得恰切而丰富的关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平衡能力还表现在,它知道在何时必须克制技巧、隐藏技巧、甚至不使用技巧,从而使所有的技巧相互默契,不会由于某个局部的过度而破坏整体的完善。最高的技艺乃是诸技巧之默契而达致的绝对内敛,它在作品中隐去了所有可见的技巧痕迹,以便使经验在其真纯性中完全显现出来。技艺进入到了这一层次,实质上是一种深沉精微的分寸感,亦即不止是“技”,而且是作为“中道”的“道”。高超的技艺使作品变得微妙而有节制,它在它全部的精纯和难度中显示了精神与Kosmos的应和。
  
  因此,技艺一方面(作为技巧)在细节中制造差异,使一首诗与其他的诗相区分,并使每一细节彼此区分,由此形成一首诗的特点(还不等于独一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作为平衡能力),技艺又使得诸细节相互协调,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通过这种同一与差异的双重运作,诗歌才成为一个仿佛自然的、既丰富又统一的整体。而由细节的微妙性和整体的谐调性所构成的作品的独一性,就是“风格”。
  
  在希腊人那里,“技艺”一词是techne,它是对作品形式的先行观看和对形式从何处到来、如何到来的精通,这种精通取决于长期的训练和经验。技艺是一种知,一种在经验中不断变得精细和微妙的知,它是使形式与质料能够达致完全融合的那种“knowing how to do”。对古人来说,技艺虽然是一种需要每个人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得的东西,但它仍然是可以传授、可以共享的,一个行业的技艺其实有一套统一的判断标准和学习过程,诗歌也不例外(因此才会有《诗学》这样的作品流传)。而风格,作为艺术家的独特性在作品中的体现,它是不可传授和共享的,它无法被完全模仿(否则就不是一种真正的风格,而是伪风格或“风格化的东西”)。风格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内在独特性的展露。然而,风格的独特性只有通过成熟的技艺才是可能的,因为只有长期训练所打磨出来的才能(≠才华!),才能将风格的细节和整体全幅展示出来。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指责当代汉语新诗过于“技术化”或“玩弄修辞”的人,都是攻击错了方向——他们本可以指责新诗的技艺和修辞还没有达到真正精纯的地步。凡是“以辞害意”的诗歌,都不是“技术化”或“雕琢”过头了,而恰好是技艺不精纯、雕琢得还不够(因而它的某些局部才显得“过度”),因为它们还没有掌握如何得体地、与经验相称地运用技艺。当代新诗中的一些作品(例如臧棣和欧阳江河的某些作品)之所以受到“技术化”的指责,一个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单纯炫技的性质。然而,从最高的技艺来看,炫技性作品由于缺乏平衡而显得偏狭和局促,因而不能作为技艺成熟的例子,而只能作为练习性质的作品来看待。虽然技艺必定要体现在细节之中,但细节并不就是一切;那种完全沉迷于对细节的营造,或者说把诗歌变成修辞杂耍表演的诗人,恰好是在技艺的更高层面上没有过关。他们的作品就像一堆漂亮的砖头:每一块砖都得到了精心的修饰和完善,但却散乱不堪,无法、也没有愿望筑成一座真正的大厦。
  
  或许,我们可以像荷尔德林那样,通过比较古希腊诗作(其实也可以换成中国古诗)和现代诗,来对汉语新诗提出真正严格而中肯的批评:
  
  和希腊相比,其他艺术作品也缺乏可靠的精确性;至少对它们的评价至今是按照它们造成的印象,而不是按照有章法的程式和其他创造出美的行进方式。然而现代诗尤其缺少学养和技法,以便计算和传授其行进方式,在学会之后,能够在写作中总是可靠而精确地温习。在人群中,在每一样事情上,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它是某物,这就是说,在其显现的手段上可以识别出它,它得以形成的方式能够被规定并且传授。所以,从更高的根据出发,诗尤其需要更准确和更富有性格的原则和限制。[2]
  
  荷尔德林所说的“法定的程式”就是诗艺的基本法则——他称之为“诗歌的行进方式”,而中国古代称之为“法度”。迄今为止,当代汉语新诗尚未形成公认的、可以传授的“法度”,这是新诗尚不成熟的一个标志。只有以“法度”作为标准,我们才能看到:那些标榜自己是“自然流露”的作品,不过是在偷懒,它们回避了严格性的考验,通过诉诸“感动”来自欺欺人(在诗的诸多技巧中,制造“感动”的技巧是最容易学的——大众的感情可以方便地被政客和三流诗人们利用);而许多自以为“技术高明”的作品,其实也缺少真正的严格性,因为它们不是在工作,使机智服务于一种客观性的要求,而只是在游戏(在这个词的普通意义上),使诗服务于展示自身的主观性和智力。
  
  
  
  对写诗而言,经验的煅炼和技艺的煅炼必须同步进行,任何一方的滞后都会导致诗人遇到写作的瓶颈。这二者的关系并非武功中的“内功”和“招式”(像“气宗”和“剑宗”之争那样)的关系,相反,技艺的训练对于经验本身的深化来说至关重要——在诗人那里,技艺的成熟与经验的成熟总是同步的。这是因为,经验和技艺之间并非只是内外配合而已,而是具有一种相生相成的关系。技艺不精的诗人,其经验方式也必定粗糙、生硬和类型化。因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是通过一种不够精微细腻的语言来进行的,这种语言无法对事物的差异作出精敏的区分和辨别,因此经验也就必然陷入粗糙和混乱。不精纯的语言的特征之一,在于它的惯性(套路化)和意识形态性——由于缺少对习惯语式的反思性偏离,它的词汇来源、意义使用方式,它的句法和腔调都被一种沿袭性的模式所限制,因而它几乎必定是类型化的。而那种对意识形态和习成语言的简单反叛,事实上也寄生在它所要反对的语式之上,并且把该语式的粗糙性全部继承了下来。这种不成熟的语言反叛,其底下的经验方式也仍然处在意识形态的界限之内,亦即只是一种倒转了的意识形态。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和西方的古典教养传统中,习诗时对这两个方面的煅炼总是一道进行。在中国,是对涵养(经验的深化)和法度(言说技艺的煅炼)的同时强调,无论后代的评论家多么抬举“性灵”和“妙悟”,也丝毫不能撼动这二者的地位。而在西方,则是“自由七艺”(liberal arts)对经验方式与言说技艺的同时教养:修辞学(以及诗学)主要是关乎言说技艺之训练的,而几何、音乐、天文等门类则主要用来对经验(观察和感受方式)进行培育。古人非常清楚,这两种煅炼总是相互催化、相互成全。而现代诗的发展则表明,经验方式的转换通常都会导致新的写作技法的出现,而学习新的写作技法,也会促成人获得新的经验方式。
  
  于是,这本文集对“经验”的关注,就需要以对“技艺”的关注来平衡和补充。这本文集意在向读者推荐一种伦理性的经验方式,它的目光向具体的情境、具体的善和具体的人性倾斜。这种伦理经验类似于帕斯卡尔所说的“敏感性精神”,而这是诗歌赠予人类的最好礼物。对诗人而言,这种经验只有通过长期的技艺磨炼才能成形为恰当的语言。在像弗洛斯特这样的诗艺典范那里,生活中包含的种种微妙难言的伦理经验,都在控制得极其精当的语言中显现出来。而要达到这一步,一个人就必须抛弃所有的“天才作风”和偷懒念头,老老实实地煅炼自己的诗艺。无论如何,我在当代新诗的一些作者(如肖开愚、蒋浩、森子、王炜等)那里,仍然看到了对“技艺是对诗人真诚性的考验”这一信条的坚持。他们在时代对技艺的普遍轻视、歪曲和误解中,继续坚持诗艺的严格标准,继续创作微妙、困难而有节制的诗篇。这样一些人乃是真正的艺术家。尽管他们对技艺的探索,可能常常会让我们感到不适,但任何严肃认真的努力总是让人充满期待。或许,未来的汉语新诗中将会出现这样的作品:经验与技艺完全融合——技艺像空气一样无形无迹,而经验以其无与伦比的清晰性显现、射出光芒。
  
   --------------------------------------------------------------------------------
  
  [1] 正如薇依所见,当一名初学者受了点伤或是叫苦叫累时,工人、农民会安慰他道:“是手艺进到你体内了。”同样,艺术家在技艺磨砺过程中的艰辛和痛苦,也是天地的秩序和美,进入到他的体内了。见薇依:《在期待之中》,杜小真、顾嘉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页75。
  
  [2] 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页262。
  
                          ( 本文为作者《词的伦理》自序,节选转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25 , Processed in 0.0609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