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与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9 17: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快与慢
薛法根
  据说,最宜居的城市是成都,只因那座城市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人们闲暇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麻将娱乐。我每年都去成都,也去其他的城市,并未感到那里的闲适与优雅。一样的忙碌,一样的匆匆。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里,人们的脚步再也慢不下来了,做什么都要讲个速度。以前的“深圳”速度,如同“k”字头的火车一样,被“D”字头或“G”字头的动车族无情地淘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如同火车的速度一样,越来越快。就是等个电梯,稍微慢一点就会有人抱怨。更别说那随处可能遇见的堵车,往往是好端端的路,因为抢道就挤在了一块,谁也不让谁,似乎每个人都有等不及的事情。快得不知不觉,快得停不下来了,就成了一种病,叫做焦虑症。
  如今,我越来越向往老家桃源的农村生活,倍加怀念童年时那种悠闲自在的日子。尽管穷了一点,但比现在不知快乐多少。现在最让人不快乐的,还是无形的工作压力、生活负担。工作要出人头地,生活要富人一等……于是,功利就如影随形,所有人为此奔波劳作,诗意的栖居早已成为遥远的梦想。房子小套换成大套,大套换成复合式,复合式最好换成小别墅,小别墅又期待着换成大别墅……不知不觉,脖子被套上了一个无法解脱的圈。
  生活中如此,在教育研究中似乎也是如此。高校教师为评上教授,整天忙碌于课题、论文,论文还得发表在指定的核心期刊。评上教授的,又整天忙碌于拿课题项目和科研经费……中小学本是基础教育,照理只要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教书育人。但不知何时起,也卷入了搞课题、写论文的漩涡。尤其是骨干教师,你没有课题、没有文章,简直就是一件羞于见人的事。而教学、育人这个“主业”,却在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研究活动,以及更多的教育、非教育活动中,挤成了“副业”。看到很多特级、名师,一本一本地出版专著,连我也有些忐忑不安了,担心靠那些薄薄的论文,可能会“混”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我就由衷地羡慕起国外的小学老师来,他们没有写论文的任务,更没有出专著的要求。没有逼迫的工作和生活,才是自由和优雅的。
  其实,做课题研究、写专业论文,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而非目的。更何况,做任何研究,都需要时间,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实践和思考。如同女人生孩子,一定要经过十月怀胎,才能生下健康的孩子。不足月的,要么早产,要么夭折。我们的教育研究也是一样,有了一个好想法,就要作踏踏实实的实践研究,不求快而求真,不求出名而求实效。如此,你才能静得下来、沉得下去。经历相当长的时间酝酿,你才会有真正有价值、有份量的成果。论文也好、专著也好,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看科研的含金量。畅销书中,有的能成为未来的经典之作,也有的成为一时的文化快餐。早熟的果子不甜,催熟的教育成果,也会昙花一现。唯有真正把根扎在实践的土壤深处,默默劳作,默默耕耘,终有收获的那一天。慢一点步子就会实一点,快一点也许就会没了底。没有经过长时间酝酿的文字,常常没有什么内在的东西,不耐看。就像煲汤,火候到了,才有滋味。心急火燎,只能清汤寡水。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育界,保持一颗警惕的理智之心,实在是很珍贵的!写下的这些文字,也是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的一种慰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06:08 , Processed in 0.0581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