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个剧种--百度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0 07: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1]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2]也角陇剧。

地方的剧种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秦腔,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嘉庆初期四大徽班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板腔体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锣鼓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声腔为主的“三庆”,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2010年11月17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表现手法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大破冲霄楼


[3]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行当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京剧唱腔京剧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西皮倒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铡美案》中包 展昭

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分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4]
京剧板式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地-板眼结构形式。通俗的讲就是——唱腔节奏。通常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京剧 王子复仇记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艺术的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又十分严格。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同时也相应地减弱民间乡土气息,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其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历史沿革 京剧 霸王别姬

学者指出:“京剧的诞生与发展,受到满清宫廷直接推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慈禧太后执政时代,京剧更因备受宫廷宠爱而声誉日隆。从道光年间宫中开始有“侉戏”即昆曲 之外的剧种演出,咸丰年间大量的徽班和秦腔戏班艺人被召进宫演唱乱弹、梆子剧目,直到同治年间,两宫太后主持朝政、尤其是其后慈禧专权时代,渐渐成型的京剧终于成为宫中演唱的主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俗语此时得到充分的印证。京剧打破了社会分层,在京城各个阶层里观众都在迅速增多,并且因此而很快传 遍大江南北。其中,宫廷与王公贵胄的喜爱,当然比普通观众的喜爱更有助于京剧的发展,但京剧不是宫廷艺术,创造和发展京剧的表演艺术家也不是宫廷弄臣。京剧不是官方化的艺术,至少在它发展的前一百年内并非这样。”
[5]
孕育期徽秦合流
京剧 霸王别姬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声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着,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
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形成期 同光十三绝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 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 京剧 捉放曹

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一代京剧演员中,尚有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朱大麻子、任花脸等,他们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均有独特创造。后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于突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旧规,为旦角的演唱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同光名伶十三绝》 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l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此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
成熟期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二十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汪桂芬,艺宗程长庚,演唱雄劲沉郁,悲壮激昂,腔调朴实无华,有“虎啸龙吟”的评道。他因“仿程可以乱真”,故有“长庚再世”之誉。孙菊仙,18岁时选中武秀才,善唱京剧,常入票房演唱,36岁后投师程长庚。他噪音洪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于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京字,听来亲切自然。表演大方 京剧 捉放曹

逼真,接近生活。“老生后三杰”师承各有侧重,艺术风格各异,从全面权衡,谭鑫培文武昆乱不挡,艺术造诣及对京剧的发展,远远超过汪、孙。光绪年间,谭鑫培被称为“伶界大王”,在剧界地位,如当年之程长庚。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当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及外班(京剧班)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结止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曾入宫。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同期,位于大栅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鼎盛期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贵妃醉酒》)、余叔岩。由于文人崇尚的雅文化传统在20世纪遭遇灭顶之灾,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

1927年,北京《顺天寸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继红生鼻祖王鸿寿之后,李洪春独树一帜的继承和发展了关羽戏表演艺术,被誉为“关剧宗师”。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查点票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京剧 雁荡山

童伶选举结束后,仍由《立言报》主持,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联抉于长安、新新两家戏院演出了《白蛇传》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贺。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这一时期除杨派(小楼)、梅派(兰芳)、尚派(小云)、程派(砚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张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庆奎)、言派(菊朋)、马派(连良)、奚派(啸伯)、杨派(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李洪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编辑本段徽商之班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装徽剧色艺,客观上为徽剧进京创造了条件。雄霸明清商界500余年的徽州商帮以盐商出名,黄山歙县的盐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贾纷纷蓄养家庭戏班。已经在外地商界崭露头角的徽商也纷纷效仿。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事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地方风味”。于是在青阳腔的影响下,唱出了安徽调——“徽昆”,后发展为二簧腔。尤以诞生在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徽州艺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所容留。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这时徽班的概念已不完全是“徽商之班”,而开始有了徽调(石牌腔,乱弹调)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歙县大盐商江春,是一位品味极高的戏曲鉴赏家,他酷爱戏曲,家中常常“曲剧三四部,同日分亭馆宴客,客至以数百计”。他把各种名角聚在一起,又让不同声腔同台互补,使异军突起的徽班具有了博采众长的开放格局。“乱弹”乱唱,红火异常。这时最叫彩的是来自安庆的戏曲艺人,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就这样写道: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徽商在商界进一步站稳了脚跟,他们和戏曲艺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而涌现出大批戏曲家的“徽班”,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无石不成班
石牌是安庆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县。至清中叶,石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拥有商家三千、帆船千艘。江西、福建、湖北等地客商纷纷在此设馆驻节。当时的石牌除本地居民外,大都是过往船帮和商户,在生存问题变得比较轻松的时候,他们开始构建自己的市井文化。
石牌当时可供表演的戏剧舞台多达800处,不仅有戏园、戏楼,还有花戏台。戏园,在石牌镇就有3家。上镇横街的长乐大戏院可容纳观众600多人,专供徽调、皮簧班演出。戏楼通常在祠堂内。祠堂戏楼通常只唱大戏,每年做冬至节、族内有人中举、升官以及族内官绅庆寿等,都要聘戏班在戏楼演出。此外,祠堂大修落成,也必邀班唱戏以示祝贺。《都剧赋》描述:“徽班日失丽,始自石牌”。表明安庆的徽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辉煌,很多京剧前辈名伶都是这一带的人,因而有“无石不成班”的说法。
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开一代风气的宗师,四大徽班进京,皇帝为安庆艺人精美绝伦的行头、装饰惊叹不已,“安庆色艺最优!”“无石(牌)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细心的京剧票友不难发现,京剧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辞的发音是与北京方言不相同的,如果你对安庆地区的方言有所了解,就会发现, 这些字辞却与安庆方言里的发音一模一样。四大徽班进京之后,石牌艺人仍源源不断进京,继续充实四大徽班的演出阵容,至同治年间,石牌艺人进京几近百人。虽然当时徽班和伶工大批外流,本地徽班也同样有所发展。

安庆民国初期就有“民众”大戏院,当时全国京剧名角基本上都在此演出过,他们都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安庆登台,戏剧大家曹禺到怀宁石碑镇,下车第一句话就是“我来朝圣”。京剧界老科班出来的人,不在安庆演上十天,不唱连本,在当时都被认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角”。从安庆古镇石牌乡野间发源的徽剧,走出了古镇,走到了北京,徽班进京的辉煌历史光环至今还笼罩着古镇石牌。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安庆还是享誉世界,极具地方特色的戏剧——黄梅戏的故乡。程长庚纪念馆,位于安庆潜山县,馆内珍藏三百多件珍贵的实物和图片资料,再现了京剧艺术的发起壮大此外。还有程长庚故居供戏迷瞻仰。
苏唱街梨园徽班进京的出发地在扬州,身怀绝技的优伶们,出发前一定要到位于苏唱街的梨园总局碰碰头,商量一下出发日程和演出剧目,并在那里一起摆个身段、甩两下水袖、扬几声珠圆玉润的歌喉。有时干脆排演几出折子戏,或是《游园》,或是《思凡》,声情并茂,婀娜多姿,那时的苏唱街,十分热闹!
苏唱街,是老扬州惟一保存下来的与戏班直接有关的街道。当年盐商徐尚志从苏州招徕昆腔艺人办起的扬州第一个昆腔班“老徐班”,就在这条街上。昆曲的老家在苏州,所以又有苏昆之称,这条小街居留过不少唱苏昆的艺人,扬州人就把它命名为苏唱街。
徽班进京城公元1790年,徽班以唱祝寿戏开始进京艺术之旅。经过多年沧桑,在不断吸纳中,徽班“合五方之音为一致”的同时逐渐失去自己的颜色。徽班的历史结束了,而脱胎于徽班的京剧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对于徽班来说,可谓凤凰涅盘
三庆班首发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这次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群戏荟萃,众艺争胜。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人瞩目。三庆班的高朗亭是安徽安庆人,入京时才十六岁,演旦角,擅长二簧腔,技艺精湛。《目下看花记》称他:“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
四徽班进京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
在捧旦之风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艺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宠。抵达北京后,他接替原三庆班班主余老四掌班,一做就是30多年,同时还担任了京师戏曲界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通过精忠庙对北京的戏班、戏园实行行政管理,他也成为梨园领袖。继高朗亭之后,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等人均任过此职。
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他们中有京师舞台各声腔剧种的名优,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汉戏名优米喜子、李凤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乱弹(皮黄)名优韩小玉,加入三庆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员王全福等,于是就形成了多种声腔剧种荟萃徽班之势。也因此,徽班在诸腔杂奏的过程中,从“两下锅”“三下锅”到“风搅雪”,逐渐侧重皮黄戏的演出。
形成与传播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名家大师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并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除上述各流派的创始人外,

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雨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当代京剧名家:
生:
于魁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
张建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奚派名家)
耿其昌(国家京剧院余派老生名家)



朱强(北京京剧院马派老生)
陈少云(上海京剧院麒派掌门人)
杜镇杰(北京京剧院余派老生)
李宏图(北京京剧院叶派小生)
张克(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杨派老生)
李军(上海京剧院杨派老生)
王佩瑜(上海京剧院余派女老生)
旦:
李维康(国家京剧院京剧名家)
李胜素(梅派青衣名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
迟小秋(程派青衣名家,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
赵葆秀(北京京剧院 著名老旦艺术家)
王蓉蓉(张派名家,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
李静文(武旦名家,沈阳京剧院副院长)
史依弘(上海京剧院著名梅派青衣)
袁慧琴(国家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
张火丁(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程派青衣)
赵秀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派名家)
李海燕(著名程派青衣,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
净:
孟广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著名铜锤花脸)
杨赤(大连京剧院院长)
丑:
朱世慧(湖北省京剧院院长,丑角名家)
流派及创始人
京剧的流派习惯上以创始人的姓来命名,各行当被公认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谭派——谭鑫培;汪派——汪桂芬;孙派——孙菊仙;汪派——汪笑侬;王派——王鸿寿;李派--李洪春;刘派——刘鸿声;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庆奎;马派——马连良;麒派——周信芳;新谭派—谭富英;杨派——杨宝森;奚派——奚啸伯;唐派——唐韵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来;黄派——黄月山;杨派——杨小楼;盖派——盖叫天
小生:程派——程继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叶派——叶盛兰
旦角:陈派——陈德霖;王派——王瑶卿;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筱派——筱翠花;黄派——黄桂秋;张派——张君秋
老旦:龚派——龚云甫;李派——李多奎;孙派——孙甫亭
花脸: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寿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
丑角:萧派——萧长华;傅派——傅小山;叶派——叶盛章
有部分人主张京剧的流派应从程长庚时代开始,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当时京剧属于初创阶段,譬如人之婴幼儿时期,尚无流派可言,尽管他们都是京剧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京剧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应是老生行的谭鑫培派无疑。因此,包括老生行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小生行的徐小香;旦行的余紫云、梅巧玲;丑行的刘赶三、王长林等在内的著名演员,都未列入。
当红新秀生谭正岩凌珂刘宏建金喜全蓝天傅希如黄佳杨少彭詹磊马力郝仕鹏杨淼朱福张建峰杜喆王璐等阵 白玉堂



王艳常秋月张馨月丁晓君马佳张佳春肖迪张笠媛朱虹窦晓璇郑潇郭瑶瑶冯蕴等。

刘大可杨东虎裘继戎方旭王嘉庆等。
谈元焦敬阁徐孟珂
京剧经典1、霸王别姬折子戏);2、白蛇传;3、定军山;4、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5、群借华;6、金玉奴;7、失空斩;8、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9、玉堂春;10、让徐州;11、乾坤福寿镜(尚派);12、搜孤救孤;13、文昭关;14、西施(全剧 选场 01-02);15、望江亭;16、徐策跑城(折子戏);17、彝陵之战; 18、辕门斩子;19、四郎探母;20、红鬃烈马;21、锁麟囊22、群英会23、探阴山24、赤壁之战
1、借东风2、花田错3、红灯记4、杜鹃山5、智取威虎山6、沙家浜7、宇宙锋8、红娘9、穆桂英挂帅10、杨门女将11、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12、二进宫13、大保国14、西施 15、贵妃醉酒 16、生死恨17、太真外传18、白蛇传 19、文昭关 20、击鼓骂曹 21、李逵探母 22、女起解 23、钓金龟24、金玉奴 25、武家坡26、游龙戏凤27、白蛇传 28、打渔杀家29、四郎探母 30、将相和31、凤还巢32、大登殿33、玉堂春 34、 文姬归汉35、桑园会36、洛神 37、鸿门宴 38、三娘教子 39、甘露寺40、法门寺41、柳荫记42、打侄上坟43、铡美案44、彩楼记45、御碑亭46、珠帘寨47、穆柯寨48、定军山 49、春闺梦50、双阳公主51、文昭关 52、红鬃烈马53、谢瑶环54、天女散花55、八仙过海 56、闹天宫57、嫦娥奔月58、春秋配 59、荒山泪60、贺后骂殿61、锁麟囊62、辕门射戟 63、洪羊洞64、八大锤65、杨家将66、三家店67、罗成叫关 68、拾玉镯69、江姐70、失子惊疯71、西厢记72、状元媒73、赵氏孤儿74、打龙袍75、遇皇后76、四进士77、秦香莲78、草船借箭79、薛家将
人物化妆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
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据史料记载,脸谱系由唐朝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
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
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虽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发音技巧⑴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
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左嗓,京剧声乐名词。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吊嗓亦作调嗓。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演员每天除喊嗓、念白外,还须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声练唱戏中的唱段。有的先用一般调门,然后适当升高。吊嗓的作用:1。通过大声练唱,使声音符合在舞台上演唱的要求,由于不间断的锻炼,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圆润,气力充沛,口齿清晰有力,并保持耐久能力。2。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达曲情,使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达到水乳交融,进而达成艺术上的相互默契,协调整个唱段的表演风格。
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丹田音,又名响堂,京剧声乐名词。演员歌唱时肺部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似从丹田(人身肚脐下约三寸处谓之丹田)发出声。一般传统演唱戏曲练声方法,也认为丹田音最能响堂(即声音送得远,听得清)。
云遮月,京剧声乐名词。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韵味醇厚,潜力无穷,是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美音质。谭鑫培、余叔岩的嗓音都属于这一类型。
塌中,京剧声乐名词。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有的演员爱护嗓子,到老仍保持元音不变。用假嗓歌唱的演员,老来塌中的较多。
脑后音,京剧发声的一种。又名背工音。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来。脑后音虽然同样气从丹田,但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打开后咽壁,提高软颚,将声音送入头腔,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含蓄浑厚的音调。脑后音发音苍劲有力,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老生和净角唱腔中,凡遇闭口音(如“一七辙”)的高音,多用此种唱法。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砚秋)派唱腔有时用之。
荒腔,亦作黄腔、黄调或凉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习惯上专指略低于调门的变音。大部分都是由于演员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如声带变异、耳音不准等。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冒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略高于规定的调门。大部分是由于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有的是由于生理条件(如声带)临时发生故障;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走板,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不符合规定的节拍。京剧唱腔中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等各种不同的板槽,行腔时如背离板眼的规定,失去节拍的分寸,即谓走板。
不搭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或高或低,不合于规定的调门。习称跑调。
气口,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演员唱曲时吸气的方法。京剧各种唱腔长短不一,节奏快慢各异,演员须掌握准确吸气方法,才能唱得从容不迫,优美动听。气口包括换气、偷气两种。换气指唱腔间歇中的吸气,偷气是在乐句若断若续中吸气而不使听者觉察。
换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演唱时凡遇长腔或拔高处,必先吸气,作好充分准备。换气不是停腔再唱或明显稍顿再接唱,而是在行腔吞吐字音的瞬间,乘便呼吸,蓄气待换。唱腔中在何处换气,因人而异,一般称为气口。

偷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换气时不着痕迹,在观众不觉察时偷换。如《捉放曹》中陈宫所唱“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唱完前六字及“内”字长腔,利用“我”这一衬字向内“偷”吸一口气,以便唱足下面“难以回马”的腔,即谓之偷气。
嘎调,在京剧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时,习称嘎调。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站立宫门叫小番”一句中的“番”字,《定军山》中黄忠唱“扫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一句中的“天”字等,均称嘎调。
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长吭好似加大音量。
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演员不善于掌握演唱方法,用气过头,或使蛮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现笨拙的重音,谓之砸夯。
伴奏乐器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演员表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刺激反过来诱发演员的表演激情。
申报非遗2010年11月16日,经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国京剧传承机构和流布地区申报的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演出唱片京剧作为中国国粹,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京剧艺术出访海外次数频繁,出访人次在数万人以
上。每年元旦,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新年京剧晚会”。20世纪的第一个50年,是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四大名旦”、前后“四大须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申报与相关报道京剧为何要申遗众所周知,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通过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借助情境展示历史、政治、社会及日常生活,表达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念,并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要传播媒介和被国人广泛认同的国家文化符号。
此次京剧申遗成功,可谓京剧两百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论,由于理解和翻译上的误读,多是困惑在一个“遗”字上。有的认为京剧并非濒危,不需要投入过多过大的精力去贴上一个世界非遗的“标签”;也有人感叹京剧都快要消亡了,才想起来申遗保护,过于亡羊补牢。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重要剧种,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特质和艺术底蕴。尽管被誉为“国粹”,其社会关注度和传承发展较之其它剧种确有一定优势,但时至今日,由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等诸多原因,京剧的传承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青少年学习兴趣减弱、观众减少等现实问题。京剧专业演员、表演剧目和受众都存在断档,热爱京剧艺术的普遍以老龄观众居多,市场已十分狭小。相比流行文化,现代群体对于传统戏剧的关注和相关知识层面的储备更显逊色。[6]
巅峰时期的京剧[7]“京剧”出自《申报》1876年03月02日2版《图绘伶伦》一文,今天我们就以《申报》报导的京剧名家在上海的表演情况来一窥京剧盛事。
1912年08月08日《申报》9版发表了一篇《武老生之正宗》的短评,称:

武老生者,须善唱功而兼通武艺者也……如今之沈韵秋、杨小楼、俞菊生等均以正宗武老生名于时者也。
并在8版登有一个醒目的广告:大舞台,六月二十六夜准演,杨小楼,大溪皇庄,大破八门金锁阵。
1922年5月底,杨小楼应邀赴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05月27日《申报》14版《天蟾舞台昨晚宴客》一文:
天蟾舞台、现已聘请梅兰芳、杨小楼、王凤卿联袂由京抵沪,系由该台台主许少卿亲自北上聘就南来……
05月30日《申报》17版发表《梅讯》称:
畹华、小楼今春在京扮演《霸王别姬》万人空巷,比至海上,盛况更当十倍王城也。
1931年1月18日《申报》19版刊登了一篇《杨小楼到沪访问记》的访谈文章:
杨小楼、新艳秋等于十四日下午到沪,余闻讯亟访小楼于大中华饭店。小楼风采如旧,惟两颊稍现风尘之色。
此后,《申报》连续登出多篇戏评,皆盛赞杨小楼。
1922年10月30日《申报》17版刊登了《观艳杂谈(附图片)》一文:
程玉霜以簪缨世泽献技舞台,秀外慧中其禀赋已不同于凡俗,况经畹华为之指点,颦笑举止各如分际……
……做工重在神色,神色之流露者眉痕。玉霜眉如远山,极幽妩之长,颦时偶浅展,轻施无不奇艳……
1930年10月04日《申报》17版《海上秋声》一文评价说:青衣花衫泰斗程艳秋,艺术高超,蔚成宗派,尚侠知义,国人皆称曰贤。此次应荣记大舞台之聘,九度来申,尽演拿手好戏,以慰沪上云霓之望。
艳秋于《碧玉簪》中自饰张玉贞,艳丽之中,具备幽、闲、贞、静四字。洞房一场种种设想,如抽丝剥茧,波澜迭出。其惊疑羞怯怨嗔怜爱之神态,俄顷变异。至其在姑前之茹苦,在母前之遮掩,在夫前之含嗔,在婢前之矜重,无美不具,允称表情圣手……
1913年10月28日《申报》13版《剧谈》:
梅兰芳之青衫亦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艺之佳,早已名满都下……二难兼并,必有特异之技艺以动人,观听者有梨园癖者自必联翩往观,第一台又将座物隙地矣。
1920年04月20日《申报》14版《梅讯(六)》消息:
二十九夜,演嫦娥奔月,友人戏调浣溪沙一解曰:咫尺天涯望玉宫,五云佳气压仙蓬,松亭神箭太匆匆,酿酒情怀人独倦,折花心绪易偏慵,青天碧海露华浓。嫦娥奔月自畹华演后,海上男女剧场莫不效颦。其唱词纵不多而精绝,可与散花并传,特录之,此后再演,可按图而索骥也。
1922年07月04日《申报》18版《梅讯(二十九)》消息:
畹华定于本夕出演瑶台,瑶台为《南柯梦》中一折词藻,音节之美久已脍炙人口,畹华得名师指授,更有绝妙身段,梁州第七之载舞载歌,真如一朵红云……
时装有绝妙之妆……畹华新自某处见即召发工如法制发且已觅得此类摄影为模型矣。
抗战爆发后,梅兰芳蓄须明志,闭口不唱京剧,一度卖画为生,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重新开唱。
变异京剧京剧交响曲鲍元恺第三交响曲——京剧,通称“京剧交响曲”——Bao Yuankai Symphony No.3,Peking Opera,2006,双管交响乐团。2006年5月在北京试演。2006年9月2日谭利华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在北京中山音乐堂2006-2007演出季开幕式上首演。2007年3月英国唱片公司EMI(百代)发行唱片。200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总谱。2009年北京交响乐团在欧洲巡回演出,2011年由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在中国春节期间演出。
演奏时间41:45。

全曲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昆曲,悲壮的行板 Ⅰ-Jing -“The Painted face”
a Solemn Andante using Kun-Qu music 12:01
第二乐章 曲牌,诙谐的急板 Ⅱ-Chou -“The Comedian”
a Humorous Presto using Qu-Pai music 5:06
第三乐章 二黄,深沉的慢板 Ⅲ-Dan -“The Lady”
a Profound Largo using Er-Huang music 12:00
第四乐章 西皮,辉煌的快板 Ⅳ-Sheng -“The Man”
a Splendour Allegro using Xi-Pi Music 12:37
这部交响曲以京剧中不同角色不同性格的音乐为基础,以西方交响乐的恢宏气势和艺术手段,努力揭示中华民族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京剧音乐,除了独立的锣鼓音乐外,主要由西皮、二黄、曲牌和昆曲四部分组成;典型的交响曲,由不同速度、不同节拍和不同性格的四个乐章组成;演奏交响乐的管弦乐队,则由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四个部分组成。据此,将《京剧》交响曲分为“净——悲壮的行板——昆曲”“丑——诙谐的急板——曲牌”“旦——深沉的慢板——二黄”“生——辉煌的快板——西皮”四个乐章。
以下对鲍元恺《京剧》交响曲的描述文字摘自马浩(啥都中)《京剧+交响乐=中国巴托克》:
《京剧》,一部中规中矩的四乐章交响曲作品。以典型京剧音乐为素材与背景,生旦净丑各成一章,打击乐,弦乐,铜管乐,木管乐分别表现其特色意境。立意巧妙,素材丰盈,结构严谨,旋律舒通,技法娴熟,配器天成,细节精到,气势恢弘。
第一乐章。悲壮的行板。净。昆腔。以铜管乐为主,展现净行的气派。豪迈浪漫,苍凉悲壮,从远古走来,奔向远方。英雄气概,侠胆柔肠。大写意,好宽广,丰厚凝重,高亢激昂,悠扬婉转,荡气回肠。
第二乐章。诙谐的急版。丑。曲牌。以木管乐为主,捕捉丑行的意韵。诙谐乖巧,风趣幽默,看人间世事,哀乐几多。悠然行走,憨态活脱。时智趣,时呆傻,插科打诨,冒失搅和,逡巡四顾,洋洋自得。
第三乐章。深沉的慢板。旦。二黄。独用弦乐担纲,描绘青衣之情致。凄楚哀怨,悱恻缠绵,听衷肠倾诉,真情尽现。意气贤淑,仪态万般。可清丽,可端庄,秋波晶莹,玉体翩翩,水袖轻摇,韵致嫣然。
第四乐章。辉煌的快板。生。西皮。以打击乐为主,高扬生行之神采。煌煌大度,气魄绝凡,能纵横俾合,傲立世间。挥洒自如,镇定坦然。亦睿智,亦果敢,踌躇满志,谈笑阵前,纵论人生,立地顶天。
比基尼京剧
在举行的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实际上,这种尝试也并不是第一次。[8]
裸体京剧
呻吟、恐怖、呆滞、木僵、虚无感、朽灭感、霉腐与墓穴…这是刘铮观念摄影的气息。他的照片充溢着图像人类学意味的“国人”众生相。比基尼京剧,广受批评。网友评论:世风日下、糟践传统。 [9] 
性感京剧性感京剧挑战底线肉欲or传承国粹?。性感京剧以妖娆妩媚的身姿打破格局的创意成为夺人眼球的

一大看点。同时也伴随着众多非议:有网友认为用性感肉欲来挑动观者的神经大赚眼球。也有网友认为:这种京剧元素的戏服和比基尼结合无疑是一种大胆创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千年流传下来的国粹,是否会碰撞出另一种时尚潮流。京剧的舞台上我们可以欣赏到唱念做打,王侯将相。而在T台之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曼妙佳丽,秀色可餐。穿着戏服走T台或者穿着比基尼唱京剧,褒贬不一,博眼球确实达到最佳效果。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7:09:15 | 只看该作者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起源发展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  川剧表演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高、昆、胡、弹灯在融汇成统一的川剧过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况。昆腔,源自江苏,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起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方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
上述四种外地声腔艺术在四川流行的过程中,相继与四川方言及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后来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
川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
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为变脸,它有拭、揉、抹、吹、画、戴、憋、扯这几种方法。在四川号称川剧变脸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
编辑本段川剧流派川剧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  川剧变脸脸谱除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区分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四是“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在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重庆为四川商业中心,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编辑本段川剧剧目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  川剧表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编辑本段川剧唱腔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高腔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从外地传入四川。高腔传入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问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之旦角川剧高腔是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唱腔、扫尾。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方式组成的。有的曲牌帮腔多于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帮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两句有帮腔,其具体形式是由戏决定的。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
昆腔
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如今已渐衰微。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声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同。应用时有"单支"和"成堂"两种形式。目前,以昆腔单一的声腔形式演出的剧目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是溶于高腔、胡琴、弹戏诸声腔之中,或者是与其它声腔共和。
昆腔的主奏乐器是笛子。伴奏锣鼓及方式与其余高、胡、弹、灯诸声腔相同,以大锣敲边和苏钹二件乐器的特殊单色构成锣鼓的"苏味"来区别于其它声腔的锣鼓伴奏。
胡琴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燕兰小谱》卷五记载:"蜀伶新  川剧《金子》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工尺咿唔如话",可以说是四川胡琴腔的注脚。胡琴腔约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
二黄包括正调(二黄)、阴调(反二黄)、老调三类基本腔。正调善于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目同时包纳二种声腔。
弹戏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衍变,无论曲调、唱法还是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尽管二者的关系不是相当接近,但从从曲调结构,调式特点,以及整个唱腔的韵味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们之间的渊源。弹戏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类是长于表现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称"甜品"、"甜皮"、"甜腔"),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的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的骨架都一样。
灯调
灯戏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说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
灯调声腔主要由"胖筒筒"、发间小曲和"神歌腔"组成。灯戏伴奏的"胖筒筒",是一种比二胡杆粗、筒身大、声音略带"嗡"声的琴。
乐器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乐器共有二十多种,常用的可简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这是去农村演出的轻便乐队。锣鼓曲牌有三百支左右。“装龙象龙,装虎象虎”,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话,在川剧演员中代代相传。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真实、细腻、优美动人。
角色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编辑本段川剧脸谱  龚思全-川剧脸谱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演员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征。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故川剧脸谱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是各类地方剧种中少见的。
此外,川剧脸谱历史上都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师傅怎样画脸谱,口传身教于徒弟。师傅对自己所绘脸谱烂熟于心,徒弟听之学之绘之,也慢慢烂熟于心并可有改变。演出完毕后,脸上一擦一摸干干净净,脸谱全然成了演员吸引观众的一个法宝。既是口传心授,又是制胜法宝,所以川剧脸谱历史上就缺少纸面的图像记录。
学苑版《中国戏曲脸谱-川剧脸谱》,共归集几百位川剧老艺人历史上的演出脸谱1000多种,涉及剧目几百出。该谱具有珍贵而丰富的资料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作者龚思全先生生长在重庆合川,从19岁起到退休,一直是重庆合川川剧院的资深舞台美术设计师,他具有美术功力,又是川剧票友。合川位于川渝交通要道,物产丰富,其民间文化发达繁荣,清末民初,当地剧团和外地剧团云集,好角众多  川剧名家姜尚峰扮演况钟 朱宣咸作、好戏众多。合川川剧院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龚先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民间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他。他穷毕生之力,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收集绘制川剧脸谱,所绘脸谱曾达2000多种。可惜,“文革”期间大部分脸谱毁于一旦。到七八十年代,龚先生又重新寻找川剧老艺人,再一次走上了收集、整理、绘制的道路,只不过这一次,他的使命感已不全然建立在喜爱的基础上,川剧演出的减少、剧目的流失、老艺人的悄然离世,让他惋惜和痛心,自觉地承载起保护民间文化的重任。
本书所收脸谱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按照音序排列的人物脸谱,其二是按照专题排序的人物脸谱,两者并不交叉涵盖。其中,重要戏曲人物的脸谱有多个,显示了不同演员对戏曲人物不同的理解,表现川剧脸谱艺术的多样性。比如三国人物曹操、关羽、张飞等等,他们的脸谱谱式,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几乎做到了面面俱到,反映了人物的成长过程。
学苑版《川剧脸谱》的特点在于:该《脸谱》是目前惟一最真实保存历史上川剧演出脸谱谱式的本子,是目前国内唯一归集川剧脸谱谱式数量最多的本子,也是惟一力求真实反原作者绘制脸谱所用色彩的本子。
《川剧脸谱》的出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以及历史资料的真实留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色调
颜色是最基本的角色标记。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其用色定调原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为根据的。
例如,在川剧脸谱中,多以红色来表示忠肝义胆的人物,如关羽、姜维;黑色多用来表现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如包公。白色多用来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或好勇斗狠而又凶残的人物,如单雄信。而金、银和灰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多用来表现佛、神、仙、妖、鬼怪等角色。
象征图案
在用色定调的前提下,在人物脸膛上勾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们对剧中人物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批判鞭挞,其贬其褒都能从图案中反映出来。
例如,包拯的黑脸膛上绘有山字形笔架、朱笔、寿字、月牙、太阳等图案,象征他官高极品、执法如山、一生廉洁。关羽的红脸膛上绘有卧蚕眉、三柱香、品字图案,表现他英武忠诚、信义必守。赵匡胤也是红脸膛,龙纹双眉表示他是一代帝王,印堂或眼皮上勾画的那一笔白,则表现了他为人猜忌阴险的特征。项羽黑白分明的脸膛上勾绘有七星北斗、寿字形龙纹、宝剑、虎豹眼等图案,表现了他得天威曾为一代强霸和兵败乌江拔剑自刎的结局。
动物图案
用动物图案表现人物特征,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例如,江湖豪杰马俊,人称“玉蝴蝶”,于是就在马俊脸上勾画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绿鸭道人的脸上勾画有展翅的鸭子;蛇精的脸上勾画有盘曲的蓝绿色长蛇,等等。
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些动物图案的绘制,需要完全符合演员面部肌肉的分布特征。比如,蛇的头嘴画在演员的嘴部,蛇身盘在两颊上,蛇尾伸延至眉肌部位。这样,演员嘴巴的张闭刚好表现了蛇嘴的张闭,整个面部肌肉的运动正好带动了蛇身的爬行。再如《水漫金山》中的蟹将,一只大蟹螯勾画在演员的嘴部,嘴肌运动表现的刚好是蟹螯的张合运动。
设计勾画带有动物图案的脸谱,绝不是把动物图形生搬硬套于脸上,而是需要经过变形、夸张、巧妙安排的艺术处理,不论是用动物的全貌或取其一部分,都需要以角色所需、表演所需,塑造刻画人物特征为前提。动物脸谱的绘制,要力求色彩明快,具有装饰美,还要充分考虑剧中角色各个行当的规范,这也就是说,勾画动物图案脸谱也要有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及霸儿脸的区别。
霸儿脸
霸儿脸又叫霸儿花脸,是剧中人物青少年的造型,反映人物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特点。霸儿脸延续角色中老年脸谱的特征,不带口条,一般以鼻为界,只勾画脸的上半部分。霸儿脸还有隐含表现人物后代形貌特征的作用。
例如:红脸关羽在《步月杀熊》中还是个青年,其脸谱是半头红的红霸儿脸。黑脸包公在《判双钉》中初次为官,还是个性急耿直的青年人,便给他开黑霸儿脸。《波罗花》里的青年英雄石应龙,开鸳鸯霸儿脸。张飞的儿子张苞开黑霸儿脸、牛皋的儿子牛通开白霸儿脸,他们都秉承父豪,又年少气盛。
文字脸谱
川剧脸谱中还有以文字作为造型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段。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文字脸谱多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舞台上。本书中的文字脸谱是根据资深川剧艺人的口述反复勾画而得到的,大约可以分为简捷的文字造型和抽象的文字造型两种,并有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形式。
例如,牛皋脑门上写隶书“牛”字;李逵脑门上写隶书“李”字;阎王脑门上写楷书“阎”字;魁星脑门上写楷书“斗”字;据说杨七郎为黑虎星下凡,他的黑霸儿脸上就草书了一个“虎”字。人们常说“脸就是招牌”,文字脸谱起到了介绍剧中人物的招牌作用。
变脸、扯脸、擦暴眼
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脸谱也需相应发生变化。如何在一出戏里让脸谱发生变化,川剧艺人创造发明了变脸、扯脸和擦暴眼的特技。这些特技都是在舞台演出现场,在不能被观众察觉的前提下使用的,以达到人物脸谱瞬间变化的强烈演出效果。
变脸以吹粉的方式最常用。扯脸是把脸谱绘制在薄绸上,演出中迅速巧妙地将事前贴在脸上的薄绸一层一层地揭去。擦暴眼是让脸谱局部发生变化的方法,演出中演员将事前涂抹在手指上的黑色松烟迅速将眼睛周围涂黑。
例如,《治中山》中的乐羊子,当他得知眼前的肉羹是亲生儿子时,演员使用嘴吹金粉的方法,让乐羊子粉底本色脸突然变成了金色的脸,口条也由黑变白。这一变脸,刻画了乐羊子心灵受到的强烈刺激,“面为心变”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表现。《断桥》中的青儿要报复薄情寡意的许仙;《飞云剑》中的陈仓魔要追食书生宁采臣,演出中,他们的脸都一变再变,强烈展现了青儿的法力和陈仓女魔的凶恶残忍,渲染了演出气氛。《水漫金山》中的紫金饶钵要降妖收伏白蛇,双方交战斗法可谓惊心动魄。当剧情发展到高潮时,演员使用“扯脸”术,让紫金饶钵的脸在瞬间出现红(喜)、蓝(怒)、白(哀)、绿(乐)等各种颜色,刻画了紫金饶钵能够瞬息万变的神威和法力,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复杂个性。《情探》中的新科状元王魁,新婚洞房之夜被前妻焦桂英的鬼魂前来索命,此时演员使用了“擦暴眼”的手法,以表现王魁丧魂落魄的丑态。《坐楼杀惜》中,为表现宋江瞬间突然升起的杀人之念,演员也使用了“擦暴眼”手法。
编辑本段川剧变脸何谓变脸
  川剧变脸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脸谱演变
最初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经改良,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的方便了演员的表演。
脸谱造型
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设色寓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全都可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手法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即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需摇变整张脸,就把油彩涂在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将油彩涂在脸上或鼻子上。《白蛇传》中的许仙用的就是“抹脸”。
吹脸:用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银粉、墨粉等,装进特定的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只需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吹时必须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吹脸,化妆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更多的时候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已经装好粉末的小盒子,演员只需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就可以趁机将脸贴近盒子。
扯脸: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够掩观众眼目。
运气:顾名思义,运用气功变脸。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编辑本段川剧现状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川剧学校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现今,川剧再一次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微博时代,古老的川剧也不甘落后,用多种形式活跃在微博上,单单在新浪微博上以“川剧”为关键词搜索用户,就有超过500条结果。川剧与微博的结合,催生出除官方微博外的专门的川剧微博。以微博“川剧票友会”为例,在这个微博上,与川剧有关的各类信息一应俱全,小到一件川剧元素的物品,大到一场川剧演出的“微直播”。“微直播”即是用在微博发图片、文字的方式迅速播报情况,运用到川剧上,就是用从演出现场拍摄的精美图片和解说文字,让网友从微博上就能感受到演出现场。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促进了川剧的繁荣与发展。[1]?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7:10:47 | 只看该作者
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部分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沪剧 [Songhu Opera]
沪剧属江、浙、长江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兴起于上海。因上海简称沪,故名沪剧。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虽然越剧不是上海市本地特有剧种,但英文:Shanghai Opera是指越剧。沪剧的英文表达法为 Songhu Opera。在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常常不知有沪剧,只知道 Saoxing Opera(越剧)。此外,沪剧也可以说成 Huju Opera,但越剧却不能称为 Yueju Opera。
历史沿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这称为对子戏。全班只有四、五个人,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3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30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
  沪剧演出照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此后,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  
文革后,沪剧逐渐得到复苏,著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日出》等。
1982年在上海沪剧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沪剧团,首任院长为丁是娥,现任院长为茅善玉。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1]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沪剧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广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曲调以及独特的风格。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为了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时巧妙地运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变化其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等,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沪剧-赞家乡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辅以〔迂回〕、〔三送〕、〔懒画眉〕等短曲和〔夜夜游〕、〔寄生草〕、〔久闻调〕、〔四大景〕、〔紫竹调〕、〔月月红〕等江南民间小调。
长腔长板包括一系列不同速度的板式,因其代表了沪剧的风格,应用广泛,所以一般称为"基本调"。在其演变形成的过程中已男女分腔,采用同调异腔方式。女腔为商调式,男腔为羽调式。
另一类板式唱腔,是在沪剧发展早期即吸收"苏滩"的太平调、快板、流水等唱腔的音调、节奏,与沪剧曲调结合衍变形成的。
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另有从其它剧种吸收的曲牌,也包括山歌和其它杂曲。如[夜夜游]、[寄生草]、[四季相思]等。在传统戏中,多数情况下只应景应时作插曲性质的运用,有的只在翻牌点唱或电台广播中演唱。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沪剧的表演艺术,没有那种配合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种锣鼓点子的运用,打击乐很简单,并有在静场及某些情节中奏一段民间乐曲作为气氛音乐的做法。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及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的运用。[2]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沪剧不用时期角色行当各有不同。
对子戏时期,戏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
此时,角色的动作也很简单,角色跑圆场及穿插行走,称为"串链条"、"如意头"等。动作则称为"手面","掠发势"、"拨鞋势"及绣花、摇船、推磨等小步以示上楼,以扇搭肩作挑担等虚拟动作,还没有形成武功表演技巧。
同场戏时期,原先上手(男角)在不同剧目中演唱各种角色,后来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
  沪剧-戏剧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丑又称撮角、触角。表演上生行举止稳重,谈吐文雅;丑角则动作夸张、油腔滑调。旦角总称头笄,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虽然分工有所细致,但由于本滩班社演员较少,所演角色大多串扮,演小生的艺人戴上胡子,就成为老生,旦角换个包头,小姐就变成了娘娘。表演上,动作极为简单,跑圆场及穿插行走,称为"串链条"、"如意头",手面有"掠发势"、"拔鞋势",此外有绣花、摇船、推磨、挑担等虚拟动作。
沪剧早期由男角扮演"女口"(下手)时,作女性头饰,称"扎头髻"(一作"扎头肩"),模仿女性举止体态,在发声上也模拟女声,由此有旦行的称谓。原先,上手(男口)在不同剧目中演唱各种角色。后来有了"先阳"(生行)、"触角"(丑行)的分野。生行举止稳重,谈吐斯文;触角则举动夸张,腔调油滑。这种具有生、旦、丑行当雏形的不同性格色彩的表演,未发展为成熟的角色行当,后向文明戏、话剧的表演方法发展,而唱、做、念均未形成行当,演唱都用真声。[2]
编辑本段经典剧目十不许
剧情简介:一对年轻情人,男的外出经商,音讯全无,待返回后再相会时,女的责怪男的不应忘恩负义,在外乐而忘返。男的乃告知在外经商赔本,流离失所,漂泊码头,有家难归之苦。女的不信,男的即将所到  沪剧-戏剧之处的详情述说,女的听后始信,但在婚嫁前提出“十个不许”要男的承诺:不许他外出游码头;不许他走夜路与别的女子闹私情;不许他练拳头,以免失手伤人;不许他去嫖娼;不许他去偷尼姑;不许他吹箫,多吹要伤身;不许他上茶楼,以免交上坏朋友;不许他另娶别的女子为妻等。男的全部允诺,两人重归于好。此剧也可单列折子戏,如《游码头》、《练拳头》(又名《叠沙头》)、《水晶宫》、《上西楼》等数折,其中尤以《游码头》更具特色。
小分理
又名《小分离》。剧情简介:青年书生与富家女有私,约期相会。但三次约会,书生均因故失信。第四次约在八月中秋,女准备了丰盛酒菜,等到二更仍不见书生到来,无奈只得请父母同饮赏月,此时,该书生前来践约,见女父母在座,只得返回。翌日晚上,书生爬过女家围墙欲去责问女方,不慎跌入荷花池,卧病不起。病愈,书生再去看望,女的责怪书生不该四次失约,书生说明前三次原因,亦责女不该在第四次戏弄他,经解释,双方误会冰释,重  沪剧石榴裙下剧照归于好。该剧语言比较典雅,常为其他戏种移用,故为沪剧对子戏演唱时期较为典型的剧目之一,常演不衰。解放后,“爱华”与“勤艺”等剧团曾整理演出过。
女看灯
原名《嫂告》,是滩簧时期女角演唱的剧目之一。剧情简介:姑嫂二人,姑以欲知男女私情之事向其嫂探询,嫂乃告之。其中嫂唱的赋子板,一口气要连唱一百多句,板式要求口齿清楚,越唱越快,一气呵成,颇具功力。早年较著名的女演员如筱月珍、张丽君、凌爱珍及后来汪秀英等均擅唱此剧。1959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整理。整理者文牧将其内容改为“拾包”“寻包”“戏嫂”“逼嫂”“嫂告”等情节。主要保留了赋子板一段。导演王兴仁结合传统表演增加了舞蹈身段。由向佩玲、许帼华分饰姑嫂,参加1959年上海市青年汇演,获导演奖及青年演员奖。剧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上海沪剧院参加香港’88中国地方戏曲展时,由学馆毕业的王惠均、倪幸佳扮演。
借黄糠
原名《黄糠记》,又名《男落庵》、《欺父出家》,传统骨子老戏之一。剧情简介:富家李俊明因遭天  沪剧-戏剧灾人祸而败落,年关前向女婿张锦春家借贷。岂料长女大囡与婿锦春为人势利,对岳父百般奚落,只借小钱一百,黄糠五升。李愤极归家,痛感世态炎凉,遂携幼女小囡投河自尽。幸被寺院救起为僧,小囡被渔民救起送归舅家。舅父为此大怒,迫使张锦春夫妇求父下山,但李决意为僧。小囡亦随舅父谋生,张氏夫妇只得狼狈而归。1959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整旧小组集体整理,陈剑云执笔,导演杨观复,主演解洪元、石筱英、筱爱琴、沈侠民等。首演于新光剧场。该剧语言生动,庄谐兼具,生活气息浓郁。其中《借黄糠》、《放水墩》、《求下山》诸折演唱颇具功力,前辈艺人丁少兰、筱文滨、杨月英、筱月英等均擅演此剧。“人沪”改编后为解洪元、石筱英的保留剧目之一。上海市戏曲学校及历届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学馆均以此剧为教材。
捉牙虫
又名《关亡》。剧情简介:以捉牙虫、关亡、看风水、看相算命等骗术糊口的捉牙虫娘子,遇到以偷窃为生的朱阿狗。朱欲诈骗捉牙虫娘子的钱物,  沪剧邀她到他家中算命、关亡,并乘机加以调笑。捉牙虫娘子知道朱阿狗不怀好意,在为朱捉牙虫时加以报复,撬去朱的牙齿后溜走。该剧由彩旦和触(丑)角合演。20世纪20~30年代为各班社经常演出的剧目之一。该剧演出无基本调板腔体唱腔,只唱小曲,说白也带有乡谈习俗和拖腔声调。以王筱新、筱月珍、施春轩、施文韵饰的朱阿狗和捉牙虫娘子较具特色。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曾剔除其不健康部份,在词汇和表演上进行加工,参加展览演出。
贤慧媳妇
曾名《恶婆婆与凶媳妇》。剧情简介:徐婉贞幼失双亲,秉性贤淑,嫁郑仲青为妻。婆母周氏性凶悍,对其百般虐待,邻人皆敢怒而不敢言。仲青病,周氏归罪于婉贞,将其驱逐,婉贞无奈,投夫舅周仁骏栖身。婉贞同窗蒋剑秋获悉甚为不平,仗义讨伐嫁仲青弟幼青,以图改变周氏态度。周氏凶悍如故,剑秋痛殴周氏并逐之。周氏无奈藏身于胞弟宅中养伤,婉贞佯装女佣服侍周氏。周氏愈后知情,幡然悔悟,痛责“廿年媳妇廿年婆”陈腐观念。剑秋亦前来认罪,周氏婆媳遂言归于好。民国13年(1924年)根据文明戏《恶婆与凶媳》由宋掌轻以幕表编排,花月英领衔的花月社首演。民国27年经徐醉梅重新编排,易名《贤慧媳妇》。由筱文滨、筱月珍领衔的文滨剧团演出。民国27年上海五星影片公司将此剧摄成申曲电影。电影由岳枫任顾问,徐醉梅编剧,张文俊(筱文滨)导演。主要演员有筱文滨、沈桂英、杨月英、筱月珍、凌爱珍、邵滨孙等。
陆雅臣
据说根据青浦实事衍化而成。剧情简介:陆雅臣出身富家,懒散成性。父母亡后,整天混迹赌场,终将家产全部输尽,甚至在人贩子唆使下逼卖妻子再赌。正巧其岳母前来探望女儿,苦心劝导,陆竟执意卖妻。岳母无奈,拿出一百银元将女儿“买”回娘家。结果陆又将银元全部输光。深夜回家,人去财空,悔恨交并,便悬梁自尽。邻居蔡伯伯发觉后,将其救活,劝陆重新做人,并领其去见岳母。经陆恳切求情,岳母及妻子方予原谅,重营生路。该剧在滩簧、申曲时期是各班社、剧团的热门传统剧目,其中以施春轩、筱文滨两人的陆雅臣各具特色。1987年11月,为筹募编纂《上海沪剧志》基金,由《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和上海沪剧院选其为“上海市沪剧界著名演员联合演出”剧目,由师于生重新整理为7场《陆雅臣卖娘子》,导演刘卫国,音乐整理朱介生、汝金山,舞美设计王鲁平、赵玮瑛、徐坚,演员王盘声、赵春芳、丁是娥、王雅琴、杨飞飞、石筱英、小筱月珍、汪秀英、邵滨孙、赵云鸣、杨美梅、韩玉敏,演出于共舞台。1988年参加’88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由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茅善玉、徐俊等演出于香港新光剧场。1987年11月联合演出实况由上海电视台制成录像带,中国唱片公司制成全剧盒带。
顾鼎臣
又名《双玉玦》。剧情简介:明代相国顾鼎臣退居家园,某日春游,避雨乡民林子文家,  顾见林妻陆素贞仪态端庄,酷似其亡女,允收为义女。当地兵部尚书之子毛君瑞,见陆姿色,顿生恶念,调戏不成,授意家奴杀死老帐房,移尸林家门口,将林子文以杀人凶手治罪。陆素贞求援于义父顾鼎臣。顾因虑及身份,赋诗致知县,暗示其将林开释。知县仍唯毛家之命是从制林死罪。顾无奈亲手具文向皇帝伸冤。当林子文行刑时,顾鼎臣亲赴法场营救,昆山知县拒不容情,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皇命宣告林子文无罪,当即获释,夫妻团圆。该剧源于明朝发生在江南地方的实事。20世纪20~40年代,文明戏、申曲等剧种,吸收评弹和各种唱本以幕表形式相继演出。1954年由石见加工整理。导演金林,作曲杨步青,舞美设计张坚安。主要演员施春轩、汪秀英、赵云鸣、蔡志芳、卜文英、丁国斌、朱吟枫、赵云声等。是年9月,由长江沪剧团演出于中央大戏院。该剧情节曲折,  沪剧石榴裙下剧照富于乡土气及人情味。其中《阁老游春》、《花厅评理》等折较具特色。施春轩饰演的顾鼎臣塑造了一个厚道、风趣又有素养的老相国形象,是该团的保留剧目之一。
杨乃武与小白菜
又名《杨乃武》、《余杭奇案》。剧情简介:余杭县知县刘锡彤之子刘子和,仗势奸污了因貌美而号称“小白菜”的民妇毕秀姑,并趁其丈夫葛小大患病之际,下毒谋害,以图长期霸占毕氏。案发后,刘家父子与师爷钱某合谋诱骗毕氏,嫁祸于曾与毕氏有情的杨乃武。杨虽经抗辩,却在酷刑下屈打成招。众乡绅不服,联名上告,浙江巡抚受贿枉断,杨胞姐淑英入监取得乃武亲笔诉状,冒死进京滚钉板告状。适逢官场内讧,清廷才命刑部重审。毕氏受骗不肯吐实,刑部置密室让临刑前的杨、毕相会,窃听得二人互诉衷情,方使案情大白,三载冤狱得以昭雪。民国16年(1927年)施家班据文明戏改成幕表的连台本戏,首演于虹口新市场,施春轩演杨乃武。1950年10月,中艺沪剧团以严雪亭的弹词为蓝本,赵燕士、张智行、张幸之改编,莫凯导演,邵滨孙、石筱英、筱爱琴主演,首演于中央大戏院。1956年9月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以“中艺”本为基础重新改编,编剧树人、宗华、幸之,导演莫凯、邵滨孙、杨观复,作曲马骏之、万智卿,舞美设计姜云峰。主演邵滨孙、石筱英、筱爱琴。“人沪”本1957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1966年收入《全国地方戏曲集成·上海卷  沪剧》。1988年及1991年上海沪剧院携此剧赴香港演出,茅善玉、徐俊、孙徐春等主演。1956年,努力沪剧团演出此剧,编剧王峰,剧情无官场内讧情节。此本后由北京市曲剧团改编演出,魏喜奎主演,拍摄成戏曲艺术片。1957年,勤艺沪剧团也演出此剧,改编整理金人,导演商周。
啼笑因缘
剧情简介:民国初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平,青年学生樊家树来北来求学,在天桥结识卖艺的关寿峰、关秀姑父女和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樊不愿与表兄介绍的交际花何丽娜交往,却倾心于沈凤喜,并帮她摆脱了卖唱生涯。樊、沈之恋为表兄陶伯和悉,函告樊母。樊母假以重病为由,促樊南归。樊、沈车站惜别,被军阀刘将军见,遂以约请唱堂会为名迫沈去刘府,沈在刘将军淫威之下沦为小妾。一月后,樊返平,由进入将军府明为丫环、暗中保护凤喜的关秀姑相助,使樊、沈在先农坛相会,沈隐痛难言,以重金酬樊,以报相助之恩。樊拒受重金,怒斥沈之  沪剧:罗汉钱不义。沈羞愧中归还定情饰物,痛哭而去。樊、沈相会被刘将军知悉,盛怒之下,鞭打凤喜,凤喜深受刺激,当即精神失常。刘将军又见关秀姑貌美,强欲占有。关秀姑用计骗刘将军去西山成婚,会同关寿峰将刘刺死。初由宋掌轻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成幕表,由石根福、石筱英所组的“福英社”,于民国19年(1930年)5月21日首演于中南剧场。后由石筱英、卫鸣歧、邵滨孙、筱爱琴组成的中艺剧团于民国37年重演于东方剧场。筱文滨领导的文滨剧团,也于民国29年1月1日由范青凤改成幕表演于大中华剧场。在三四十年代经常为各班社演出于江苏、浙江、上海各城镇,为申曲时期较有影响的剧目之一。1961年由何俊改编成剧本,由长江沪剧团首演。1969年何俊重新整理,由徐汇沪剧团演出。1985年何俊再度整理,由上海沪剧院一团演出,沈凤喜、何丽娜两角由马莉莉一人饰演,陆敬业饰樊家树,韩玉敏饰沈母。何俊几次改本均无“刺刘”结尾。
黄慧如与陆根荣
根据当时新闻报道编演。剧情简介:黄慧如出身富家,其兄黄澄沦逼其嫁与号称“颜料大王”的贝家大少爷。慧如不愿嫁此纨绔子弟,以死抗争,被男佣陆根荣相救。慧如见根荣忠厚善良,萌发爱慕之情,与其出走至苏州成婚。其兄以拐骗罪告发根荣。慧如呼吁社会,律师宋铭勋伸张正义据理辩护,法庭在社会舆论压力下,被迫将陆当庭释放。20世纪30年代初,夏福麟、杨月英以幕表演出于双龙园。其他班社也纷纷上演。1988年崇明县沪剧团由刘卫国改为《主仆姻缘》演出。
阮玲玉自杀
剧情简介:阮玲玉幼年丧父,由母帮佣扶养,供其就读。一日邂逅张达明,互为倾心,欲结伴侣。适张母病危,阮遂伴张返里探亲,至时张母已故,阮与张遂在灵前成婚。未久,张失业,阮又生女小玉,日计维艰,幸得胞兄介绍,阮入国风影片公司任演员。未几成为电影明星。张由同乡茶商唐季珊介绍去香港就业,唐乘机追求玲玉;阮母贪图富贵,逼女依允,唐妻知情后,掀起家庭风波。数月后,达明返沪,知阮已与唐同居,即去评理,而阮愿与张离异。张虽请律师代诉,但终于同意离婚。后张去唐宅欲见女儿,阮母不允并辱之,张向法院起诉。小报记者获讯,舆论纷纭,轰动沪上,玲玉拍片紧张,又接法院传票,只得停机与唐商议,谁料唐对此置之不理。玲玉力孤无援,竟服安眠药自尽,临终遗书:“人言可畏。”张闻讯至殡仪馆抚尸痛哭,悔恨莫及。宋掌轻、石筱英根据文明戏《玲玉香消记》整理改编为幕表。石美英主演,民国24年(1935年)石根福、石美英领衔之福英社首演于国货商场申曲场。同年农历4月,中山社亦于松江松汇小筑演出此剧。由王梦良根据文明戏编排幕表,杨美梅饰阮玲玉。建国后努力沪剧团于1996年曾整理上演。
空谷兰
又名《幽兰夫人》。剧情简介:纪兰孙受同窗挚友陶某临终之托,携遗书扶棺到陶家,代为抚养老父弱妹。陶妹纫珠与兰孙相恋而结婚。兰孙表妹柔云,由妒生恨,进行离间。纫珠产子良彦,满月时,宾客盈门,有冯云显者,向柔云求爱,为兰孙撞见,柔云诬称冯为纫珠情夫。兰孙不辨是非,纫珠愤而携婢女出走,途中被火车碰撞,婢死而纫珠幸存,纪家则误以为纫珠亦遇难,柔云遂乘机与兰孙成婚。柔云生子后,对良彦百般虐待,年幼的良彦常在生母遗像前哭诉。家庭教师幽兰夫人为之大恸,原来幽兰夫人乃是改装化名而应征纪家执教的纫珠。良彦生病,柔云欲下毒害他,事被纫珠察觉,纫珠露出真实身份,柔云无言以对,仓忙驾车出走,造成车翻身亡。兰孙、纫珠又重归于好。王梦良根据同名电影以幕表编排。筱月珍、筱文滨、凌爱珍、顾月珍、邵滨孙等主演。民国27年(1938年)4月文月社首演于大世界。此剧为沪剧较早根据电影改编的剧目之一,对沪剧走向时装戏有一定影响。此时顾月珍、邵滨孙等才入沪剧界学艺,顾月珍反串良彦,一曲“良彦哭灵”颇受观众赞赏。
冰娘惨史
剧情简介:明万历年间,浙江吴兴一乡宦世家兄弟3人,长兄效义任边关参将,二弟伯义是个秀才,生性懦弱,三弟明义能文能武,生性豪爽。父过世后,由母亲沙老夫人主持家政。效义妻邢氏是抚台之女,因夫难得回家,诱使伯义与其发生关系。伯义早与表妹谢冰娘相恋,当沙老夫人六秩寿诞时作主促成了他们的婚事。邢氏在他们新婚之夜,指使人劫走冰娘,当明义找到冰娘时,邢氏则反诬他们叔嫂通奸,使明义陷入冤狱。一天,邢氏深夜潜入伯义房中,欲温旧情,落入冰娘眼中,惊动沙老夫人。邢氏竞下毒手弄瞎沙老夫人双目,并谋杀了冰娘,将尸首抛在荒郊芦花荡中。效义奉命剿倭归来,夜过芦荡,冰娘飞尸告状,效义回到故乡,进行审问,冰娘的沉冤得以昭雪。徐醉梅以幕表编排;筱月珍、邵滨孙、凌爱珍、杨月英、筱文滨主演。民国27年(1938年)10月25日文滨剧团首演于恩派亚大戏院。此剧演出时,采用连台本戏软硬结合的布景装置,一场《飞尸告状》,声情并茂,成为文滨剧团的保留剧目之一。建国以后艺华沪剧团曾整理演出此剧,编剧徐醉梅,整理张智行、苏丹,导演万之。主演小筱月珍、王盘声、王雅琴、金耕泉、陈美英等。
雷雨
《雷雨》是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民国27年(1938年)12月施家剧团由施春轩改为幕表演出于大中华剧场。主演金耕泉、施春轩、邵鹤峰、俞麟童、施文韵、施春娥、杨美梅等。次年9月由解洪元、杨云霞、俞麟童、夏福麟领衔的新光剧团也以幕表演出于东方剧场。其他如“文滨”、“敬文”及上海沪剧社也竞相以幕表演出。1954年爱华沪剧团由张承基改编,导演贝凡,作曲水辉,舞美设计关复。主演凌爱珍、杨月霞、吴乐声、袁滨忠、杜智华、杨美梅、凌大可、沈天红。演出于国泰剧场。1954年5月12日,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由宗华改编,导演蓝流,作曲何树柏,舞美设计俞亮。主演丁是娥、解洪元、石筱英、筱爱琴、俞麟童、李廷康、顾智春、李仁忠。演出于新光剧场,后巡回演出于武汉、长沙、南昌及福州、厦门等地。此剧内容和结构和原著无大差异。1959年沪剧大会串,由上海市人民、艺华、努力、勤艺、长江、爱华6个剧团联合演出于大舞台。采用宗华编本。导演蓝流,作曲姚牧,舞美设计魏征、姜云峰。主要演员丁是娥、解洪元、石筱英、邵滨孙、王盘声、小筱月珍、杨飞飞、筱爱琴、袁滨忠、赵云鸣等。1987年上海沪剧院三团为参加“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由蓝天、虞元芳改编,导演杨文龙,音乐指导刘如曾,作曲瞿春泉、杨妙康、吴正奎,舞美设计沈希宇、王鲁平。主演陈瑜、茅善玉、孙徐春、汪华忠、李仲英、王明道、王立海、金玉明。同年6月14日演出于共舞台。1989年上海沪剧院赴港演出,仍采用宗华改编本,导演蓝流,作曲万智卿,舞美设计石炯。主演邵滨孙、马莉莉、张清、孙徐春、陈瑜、沈仁伟、王明达、倪幸佳。1990年冬,上海沪剧院举行六代同堂会串暨部分优秀剧目展演,演出此剧于大舞台。采用宗华的删节本,宋之华整理;艺术指导凌琯如,导演蓝流,作曲万智卿、汝金山,舞美设计杜时象,灯光设计应日隆,服装设计陈国梅,造型设计靡惠良。主演汪华忠、马莉莉、张杏声、孙徐春、诸惠琴、茅善玉。后又演出于上海商城剧场。
魂断蓝桥
根据美国同名电影改编。剧情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机空袭英伦,军官罗伊与芭蕾舞演员玛拉在蓝桥邂逅相识,互生爱慕。罗出征前夕,观赏了玛拉的表演,两人海誓山盟。罗伊出征,玛拉相送未及,反被剧团解雇。战争中误传罗伊阵亡,玛拉迫于生计沦为妓女。战争结束,玛拉与罗伊重逢,罗仍爱玛拉如故,携玛拉回归故乡。由于门庭观念,玛拉未能实现与罗伊(公爵)结合的愿望,只得留书诀别;待罗伊追寻到玛拉行踪时,玉人已魂断蓝桥,香消玉殒。民国30年(1941年)1月,上海沪剧社成立时首演此剧,以外国戏中国化演出。编剧戈戈,导演严幼祥,王雅琴、解洪元分饰男女主角。演出借鉴了电影、话剧的艺术表现手法,使观众有面目一新的感觉。剧情哀怨曲折,多次演出均受观众欢迎。1980年1月,长宁沪剧团重新改编此剧。由苏里编剧,高雪君、金志耕导演,张杏声、陈苏萍分饰男女主角,亦以时装演出。1983年6月,上海沪剧院三团改编演出此剧于延安剧场,此时,恢复原电影人物故事,并以外国装演出。由蓝天编剧,杨文龙导演,徐俊、茅善玉分饰主角罗伊和玛拉。
秋海棠
根据秦瘦鸥同名小说改编。剧情简介:天津女子师范高材生罗湘绮,在毕业典礼上被镇守使袁宝藩看中,藉势强娶罗为妾。有名噪一时的旦角秋海棠来津演出,因其艺兄赵玉昆肇祸,谒袁求助,得晤湘绮,彼此意气相投,遂盟永好;事泄后,袁毁秋海棠面容,深锢湘绮。秋海棠携与湘绮所生之女梅宝隐居僻壤。十余年后,梅宝长成,为生计,从师习京戏,秋海棠力加阻挠。后秋海棠带梅宝到上海,困居逆旅,梅宝外出卖唱,在酒肆被无赖调戏,青年罗少华仗义解围,并悉其父病重,倾囊相助。此前,军阀战败,袁宝藩垮台,湘绮遂得自由,遍访秋海棠无着,适其兄罗裕华电召来沪。罗少华是湘绮兄裕华之子,湘绮因少华热恋梅宝,同去酒肆,母女得以相逢。其时秋海棠病入膏肓,不愿再见湘绮,当湘绮赶到时,他已跳楼自尽。改编邵滨孙。主演邵滨孙、凌爱珍、筱爱琴等。文滨剧团民国31年(1942年)6月8日首演于大中华剧场。后中艺沪剧团重演此剧,主演邵滨孙、石筱英、卫鸣歧、筱爱琴。1956年,由勤艺沪剧团演于明星大戏院,改编金人,导演商周,主演杨飞飞、赵春芳、丁国斌。1960年,苏州市沪剧团重新改编演出,改本重点修改了第一场《被骗成婚》、第五场《咫尺天涯》及最后一场《名伶之死》。1960年,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演出,邵滨孙、姚声黄、杨文龙、戴俊生改编,杨文龙、李廷康导演,邵滨孙、石筱英、筱爱琴、夏福麟主演。此改本最后一场与苏州改本略同,即将秋海棠跳楼自尽改为秋海棠化名吴三喜,在上海某舞台充当“筋斗虫”,在台上失手,当湘绮赶来时,已奄奄一息,控诉了社会的残酷迫害。1982年2月上海沪剧院再度修改演出。改编姚声黄,导演王育,主演汪华忠、李建华、华雯、倪幸佳、王明道。这是沪剧改编演出较多的剧目之一。
马永贞
根据发生在上海的实事衍化而成。宋掌轻移植于文明戏的幕表戏,主要演员夏福麟、杨美梅、赵云鸣等,民国32年(1943年)由上海沪剧社首演于皇后剧场。剧情简介:山东人马永贞,以贩马为业,任侠好义,并有一手好武术,来上海贩马,得识义士柴九云。时当地霸头白瘌痢与柴有隙,因慑于马永贞的武术高强,乃设计骗其与正在上海逞强于擂台的洋人黄胡子对擂,不料黄胡子为马所败,并使白瘌痢当场出丑。白积怨于心,屡图报复,马永贞防不胜防,终为白暗害身亡。马之妹马素贞,自小从兄习艺,也有一身好武术,得悉兄长凶讯,乔装男性转辗来沪,设法接近白瘌痢,终于手刃恶霸,为兄报仇。此剧内容独具上海地方色彩,又有除暴安良拳打殖民者等内容,故为观众欢迎。1954年5月陈谷加工整理成剧本。导演田驰,作曲庄严,舞美设计张坚安。主要演员有施春轩、汪小英、赵云鸣、赵云声、蔡志芳、朱吟枫等。长江沪剧团演出于中央大戏院。
铁汉娇娃
根据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剧情简介:清代,有朱、罗两姓世代为仇,互不通婚。朱姓有女丽云,绮年玉貌,性甚孤高,一日去佛寺进香,邂逅罗杰,见其英姿魁伟,顿生爱慕,罗见朱亦惊为天人,一见倾心。可是家庭世仇,良缘难缔。幸得奶娘帮助,始得月夜私会,共订白首之约。此事被屡次求爱于丽云的表兄濮天龙所知,遂挑唆朱父及其后母强逼丽云与其成婚。在迎娶之日,丽云服佛寺长老之药假意“自尽”,罗杰不知真情与濮决斗,将其杀死,至丽云灵前大哭,自戕而亡。丽云药性过后醒来,见情悲痛欲绝,也自殉情。编导赵燕士,主要演员邵滨孙、王雅琴、筱月珍。民国33年(1944年)4月文滨剧团首演于恩派亚大戏院。以石筱英、卫鸣歧、邵滨孙、筱爱琴领衔的中艺沪剧团于1951年重新演出于中央大戏院,邵滨孙导演。1963年又由艺华沪剧团上演。整理周致,导演应云卫,主演有王盘声、王雅琴等。
叛逆的女性
剧情简介:民国19年(1930年)秋,新寡徐纫秋回上海时在公园中遇到青年周民伟,归还给她遗失的手帕。徐纫秋被逼返苏州婆家守寡时,从上海读书毕业回家的小叔竟是周民伟。两人由同情而爱怜,但碍于叔嫂,彼此不敢表白,后经婢女阿菱撮合,表兄王公达支持,民伟拟与纫秋结为伴侣。周父以名节为重,迫使民伟另娶高门。纫秋受尽公婆冷嘲热讽,悲愤成疾,乃于民伟结婚之日,服毒自尽。编剧(幕表)赵燕士,导演邵滨孙、田驰,主演石筱英、邵滨孙、杨飞飞、向美玲、卫鸣歧。民国34年12月29日文滨剧团首演于中央大戏院。1961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由石筱英、邵滨孙、李廷康、戴俊生、万智卿重新整理,导演李廷康、邵滨孙,音乐设计沈开文、万智卿、瞿东森,舞美设计姜云峰。主演石筱英、邵滨孙、向佩玲、陈松林、夏福麟、丁婉娥、李廷康,当年8月演出于美琪大戏院。1986年上海沪剧院三团由朱杨再次整理,导演吴伯英,作曲万智卿、杨妙康、汝金山,舞美设计商嘉民等。主演茅善玉、孙徐春、王惠钧、李仲英。是年12月演出于共舞台。1991年4月赴香港演出剧目之一。
碧落黄泉
剧情简介:杭州某大学学生汪志超与同学李玉如订有婚约;另一女同学金彩雯则单恋于汪。志超毕业后失业,金凭借其父权势,趁汪父挪用其经手款项,对汪施加压力,汪为其父而违心与金家联姻。此时,李玉如因拒兄嫂逼婚而出走,不幸遭车祸入院抢救。汪、金成婚之日,汪收到李的“贺信”深感内疚,急赴医院与李互诉衷肠,李含恨而逝。编导范青凤,主演王盘声、凌爱珍、王雅琴。民国35年(1946年)文滨剧团首演于新光剧场。该剧上演后,不少中小型剧团纷纷搬演。王盘声演唱的“志超读信”广为流传。解放后,艺华、爱华等沪剧团都相继整理演出,成为剧团的“看家戏”。“文化大革命”后,新艺华沪剧团又曾重演,李玉如一角由邢月莉扮演。
少奶奶的扇子
剧情简介:港澳名交际花金曼萍,为寻找二十年前在襁褓中分离的女儿而来上海。经过多方探询,终于得知女儿杜曼萍的下落,但由于女婿徐志明深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地位,加以阻挠,金被迫同意不认女儿,只求能见上一面。杜曼萍生日那天,金虽趁机与女儿相见,但终不敢相认。讵料杜曼萍却误认金为徐的情妇,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投奔同学刘伯英家。金曼萍深知刘的为人品行,劝说杜曼萍,二人正欲相偕离去时,恰巧刘伯英、徐志明和吴八等人到来。金曼萍为了保持女儿的清白,宁愿自己受辱,急中生智设法让杜脱身。杜曼萍深感金曼萍的慈母心肠,亟图报答相救之恩。此时,徐再次加以阻挠,胁迫金曼萍,她只能含悲忍痛悄悄离开上海。根据洪深话剧本改编。改编白莎,导演万之,作曲张栋,舞美设计徐渠,灯光设计金长烈,造型设计陈绍周。主演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凌大可。爱华沪剧团1956年首演于中央大戏院。1961年复演,采用江敦熙的整理改编本。民国36年(1947年)由丁是娥、解洪元、顾月珍领衔的上艺沪剧团曾演此剧,叶子改编,剧名为《和合结》。上海沪剧团1979年复演本剧。仍由江敦熙整理改编,万之导演,主演韩玉敏、张清、马莉莉、邵滨孙、陆敬业等。
铁骨红梅
剧情简介:小家碧玉顾梅英和在上海当记者的表兄易瑞青相逢于苏州,两人意气相投,遂互生爱情。其后,由于家庭阻挠,瑞青误以为表妹拒婚,被迫另娶淑女。时过若干年,双方又重逢,误会冰释,相约私奔。但当梅英得悉表嫂贤惠,夫妻恩爱,不忍插足破坏他人幸福,乃留书断情,并立即另嫁于人。岂知丈夫竟是汉奸,梅英虽不明真相,却仍遭瑞青相辱,并斥其不是“铁骨红梅”而是“轻薄桃花”。最后在这汉奸欲捉拿“抗日分子”易瑞青时,梅英夺枪将其夫击毙,同时自己也身受重伤。临终时,她含笑对表兄反诘:“我到底是‘轻薄桃花’还是‘铁骨红梅’?”编剧叶子。主要演员丁是娥、李廷康、俞麟童、陈松林等。民国36年(1947年)夏,文滨剧团首演于中央大戏院。是年7月1日,田汉第一次看沪剧,看了这个戏后,曾作题为《沪剧第一课》文发表于《新闻报》,对沪剧的改进大加赞赏和鼓励。
白毛女
现代剧。根据贺敬之、丁毅同名歌剧移植改编。剧情简介:此剧基本情节与歌剧《白毛女》相同,讲地主黄世仁逼死贫苦农民杨白劳、抢走杨女喜儿,喜儿伺隙逃入深山,秀发变白,后得参加八路军的恋人大春相救,终获解放,恶霸地主黄世仁终被严惩的故事。主演丁是娥、解洪元、王雅琴、小筱月珍、金耕泉、施春轩,1949年7月先后由上艺和文滨、施家剧团首演于皇后剧场和中央大戏院。1951年秋,由文牧、俞麟童、李智雁、莫凯、张智行、张幸之集体移植改编,上艺、中艺、英施、艺华4个剧团同时在光华、中央、九星、新光剧场上演。1952年6月,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创作研究室集体改编,李智雁、莫凯、蓝流执笔,导演莫凯、蓝流,主演筱爱琴、解洪元、丁是娥、石筱英、李廷康、俞麟童、夏福麟,作曲董源、刘如曾,舞美设计张坚安。由当时上艺、中艺合并的上海沪剧团展览演出于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二等奖,演员筱爱琴、解洪元获演员二等奖。1959年上海市青年汇演时由陈剑云改写《逼打手印》一折,导演杨文龙,主演许帼华、沈仁伟,同获青年演员奖,杨文龙获青年导演奖,陈剑云获青年编剧奖。此外,红旗沪剧团在解放初也曾在郊区移植演出此剧。
大雷雨
剧情简介:20世纪20年代江南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守寡的马老太,含辛茹苦把儿子惠卿、女儿惠敏抚养长大,并娶了媳妇刘若兰;马老太忧虑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尤其对女儿受新思想影响而有反抗情绪,更感苦恼。惠卿生性懦弱,他既爱妻子又孝顺母亲。一日,马老太看到若兰表弟梁世英前来探望,认为是败坏马家门风,又听了内侄应金耕的谗言,竟把若兰逐回娘家。若兰回娘家后,仍想着丈夫会来接她回去;曾与她相恋过的梁世英要她跟他走,她不答应。当传来马惠卿将奉母命另行婚配的消息时,若兰仍对丈夫始终不渝,直至惠敏前来证实,才大失所望。丈夫虽来向她解释,也难治她心灵创伤。加上马母给她的难堪和污辱,使她无法忍受,发疯般夺门而出,在大雷雨中结束了生命。惠卿经受刺激不再彷徨,终于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而惠敏也为追求理想的新生活离家而去。该剧根据吴琛话剧本《寒夜曲》改编,改编莫凯、李智雁,导演莫凯,作曲范佩兰,舞美设计曾国标。主要演员石筱英、邵滨孙、筱爱琴。1950年中艺沪剧团首演于中央大戏院。1952年5月6日上海沪剧团经过整理再度演出于中央大戏院。1957年5月7日又演出于人民大舞台,主要演员石筱英、邵滨孙、筱爱琴、丁婉娥、沈侠民、李廷康、夏福麟、筱彩霞、筱惠琴。1957年8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莫凯、李智雁改编的单行本。1979年、1981年,由姚声黄重新整理改编,导演王育,作曲奚耿虎,舞美姜云峰。主要演员诸惠琴、徐伯涛、石筱英、沈仁伟、王珊妹。1991年4月赴港演出片段,由茅善玉、孙徐春主演。
蝴蝶夫人
剧情简介:19世纪末,长崎市的日本艺妓蝴蝶,因向往自由幸福生活,为美国海军炮舰军官平克尔顿所惑,不顾家人所阻,与平克秘密举行了婚礼。半月后,平克奉命回国,两人当时相约明年燕子做窠的时候,再来相聚。不料平克一去五年,杳无音讯,蝴蝶孑然一身经受着各方面的生活煎熬,并悉心抚养平克所留下的孩子,而平克却早已把她遗忘了。一天,平克的炮舰又来长崎,蝴蝶以为平克可以回到身边,但负情的平克却是与新婚的美国妻子来度蜜月。当得知蝴蝶还在等他,便授意美国领事索走蝴蝶所生的孩子,而自己狼狈地逃走了。蝴蝶受此打击,大梦终醒,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以她父亲所遗的匕首切腹自杀了。根据当时同名的美国电影改编。改编者张恂子、文牧,作词乔红薇,导演周起,作曲翔村,舞美设计张坚安,主要演员丁是娥、解洪元。演出是以外国戏中国化(但女主角蝶子仍为日本装)的形式。故剧情与原著略有出入,主题改为反封建。1950年12月21日由上艺沪剧团首演于巴黎大戏院。1962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普契尼原著重新改编,以外国装演出。改编蓝流、陈剑云,导演朱端钧,副导演蓝流、王兴仁,编曲刘如曾,舞美设计孙浩然,造型设计陈绍周。主演丁是娥、解洪元、筱惠琴、李廷康、顾力群。首演于美琪大戏院。原歌剧以歌唱为主,较少戏剧情节,改编本除保留了原有著名的歌剧唱段“在那晴朗的一天”以外,根据沪剧特点,丰富了若干细节,使演出更增添了感人的悲剧色彩。
阿必大回娘家
为滩簧、申曲时期经常演唱的传统剧目之一。剧情简介:姑娘阿必大,父母双亡,家贫,由婶娘作主给李家作童养媳,不许回娘家,受尽虐待。一日,婶娘命必大哥哥去接必大回家。不料其婆婆非但不允,并将其哥哥打出门外。婶娘闻讯大怒,亲去李家评理,将其婆婆制服,领了必大回家。该剧1952年努力沪剧团曾演出于红都剧场。孔嘉宾整理并饰雌老虎,顾月珍饰后阿必大,陆美君饰婶娘。1954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由文牧整理,张娟珍饰雌老虎。演出于新光剧场。1961年由石筱英、丁是娥、许帼华等主演,演出于美琪大戏院。文牧整理本分别于1957年1月及1979年3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及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母与子
现代戏。剧情简介:天真无瑕的姑娘罗碧华,被擅于权变的颜达夫诱骗失身,产下私生子宝宝。颜达夫不但抛弃了她,又劫走了她的儿子。16年后颜达夫偶然发现话剧舞台的著名演员叶露霜就是当年的罗碧华。为了需要,颜达夫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威逼利诱,但遭到了叶露霜的拒绝,并揭露了颜无耻的丑恶灵魂,几经周折迫使颜达夫交还她的儿子,终使母子相认,远走高飞,奔赴解放区。白沉、韦弦根据俄国电影《无罪的人》改编,导演刘谦,作曲王元坚,舞美设计仲美,主演顾月珍、石良、筱谷声。努力沪剧团1952年初夏首演于红都大戏院。此剧改编者依照沪剧的演唱规律,组织了“失子”、“思子”以及“索子”、“母子相会”等多段独唱和对唱。1966年顾月珍曾以此剧的《母子相会》一场参加了沪剧流派演唱会。1983年上海沪剧院将此剧按外国装演出,并恢复原名《无辜的罪人》,上演于大众剧场。改编宋之华,导演王育。主要演员有陈瑜、汪华忠、陈波、徐伯涛等。
罗汉钱
现代戏。剧情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张家庄青年李小晚和张艾艾相恋,互赠罗汉钱和小方戒为爱情表记。他们的自由恋爱遭到有封建思想的村长的反对。艾艾的母亲小飞娥发现女儿藏有罗汉钱,回忆起自己20年前与保安相爱,被父母逼迫嫁给张木匠的辛酸往事。她为了避免女儿遭到人们指责,在媒婆五婶撮合下与张木匠同去东王庄王老太家相亲。不料听到五婶与王老太在背后议论她的冷言恶语,小飞娥愤而离去回家,又经艾艾女友燕燕劝说,乃与张木匠商定,将艾艾许配小晚。根据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创作。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创作研究室集体改编,宗华、文牧、幸之执笔,导演张骏祥,助理导演蓝流,作曲董源、刘如曾,舞台设计张坚安,主要演员丁是娥、筱爱琴、邵滨孙、解洪元、石筱英。上海沪剧团1952年10月17日首演于北京市北京剧场,是华东区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剧目之一。该剧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剧本奖、演出奖,演小飞娥、五婶的丁是娥、石筱英获演员一等奖,饰演张木匠、艾艾的解洪元、筱爱琴获演员二等奖,邵滨孙获奖状。剧本发表于1952年《剧本》,1959年收入《戏曲选》第二卷。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导演顾而已。上海沪剧团演出之前,红旗沪剧团曾根据同一原著改编演出《罗汉钱》。编导蓝天蔚、姚士良,主要演员周素君、张云珍、吴瑜、孟俊泉、赵佩华、吴莲芳、陆莲宝、张金德等。1951年11月首演于浦东义乐大戏院。后勤艺沪剧团用红旗沪剧团本演出,导演穆尼,主演杨飞飞、丁国斌、赵春芳、赵燕华、顾秀玲等,1952年6月演出于丽都大戏院。
庵堂相会
有《大庵堂》和《小庵堂》。《大庵堂》是全出,《小庵堂》为其中《搀桥》、《庵会》一折,是沪剧滩簧时期传统剧目之一。剧情简介:暴富金学文之女金秀英,自幼许配同乡富室陈宰庭,后陈家道中落,金父企图赖婚。秀英获悉陈栖身于灵神庙中,私出探望,途中巧遇宰庭,两人相隔9年已不相识。秀英怕过木桥,不得已恳求宰庭搀桥,又请他引路去神庙。在秀英盘问下方知原委,遂相约端午节在金家花园赠银助其赶考。不料事被金父所知,拷问婢女红云,红云故意将约会指在龙舟江畔。是日,金父、金母同去江畔查看,久候不见两人踪影,急返家中发现宰庭、秀英,逼宰庭写退婚书。宰庭、秀英在金母帮助下逃出金家,终成眷属。1953年,艺华沪剧团整理,由王盘声、王雅琴、筱文滨、小筱月珍等演出于新光剧场。1954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移植上演锡剧《小庵堂》,导演蓝流。由丁是娥、解洪元主演,1956年,文牧改编为5场大戏,导演蓝流、石筱英,作曲何树柏、范佩兰,舞美设计魏征。由丁是娥、石筱英、沈侠民、俞麟童等主演。1956年6月21日首演于新光剧场。艺华沪剧团也根据此本排演。导演蓝流,于1956年赴京、津演出。1961年文牧再度加工整理。导演葛乃庆、王兴仁,主演筱爱琴、沈仁伟、邵滨孙、石筱英、筱惠琴、许帼华。1988年4月和9月及1991年4月,上海沪剧院三度携此剧赴香港演出。导演王兴仁,主演茅善玉、吕贤丽、徐俊、孙徐春等。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7:36:52 | 只看该作者
==比较:

1,四个剧种,在‘知’的程度上,应该分主次轻重:
    京剧艺术上最完备/精致,有[国剧]的地位,最应详知。亦可与音乐教师联手,作学习体验。
    孝感是楚剧的发源地之一,声腔与孝感方言契合,较易接受,可作‘非遗’传承考虑,‘知’多一点应该。培养孩子们对本土民艺情感。
     川剧/沪剧则仅知其名即可。不必要求详知。

2,察四剧种之形成过程,可推出一‘规律’:一种较为完备的表演形式,大多起自于民间,初始或极粗糙,俟融合多种民艺形式,再加文人之介入,即提升艺术境界,产生表演名家,逐步定型。


3,因应时代发展,荧屏时代/电脑时代。。的冲击,各剧种为争取新一代观众,被迫进行探新尝试。大多数的新尝试都不成功!
    这又可推出一个‘艺术规律’:每一种艺术形式得以存在的‘生命’,是它的‘特质’,一味讨好观众,反会被观众抛弃!

4,传统戏曲里,当然有‘知识’。但,‘教学方法必须与学习内容相吻合’。戏曲是看/听/唱的。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到剧场;次之,看音像;再次之,是看文字和图片。


5,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四个剧种,正在走向衰落,也许会消亡!’别哄骗学生说:“连外国人都酷爱咱们的京剧。’个例是有的,不可能有很多外国人爱京剧/懂京剧。老师您,就不懂京剧么!孝感年轻人,喜欢楚剧的有几人?
     学陶师陶,‘真教育’从‘说真话’开始!


=====不必说某种教材好不好,某个内容学生爱不爱学,老师先问自己:我准备怎么教?我是否已知其所以然?要克服哪些困难,把它教得易懂/有效[别动不动就提‘高效’!!]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45:12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45:38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46:07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47:44 | 只看该作者
“梅、尚、程、荀”四大流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50:09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50:55 | 只看该作者
川剧有了真正的代表剧目

【 2011-10-26  】 【来源: 成都晚报 】
  “京剧有《空城计》,昆曲有《牡丹亭》,黄梅戏有《天仙配》。从今天起,川剧也有了真正的代表剧目《川剧秀传奇变脸》!”前日,《川剧秀传奇变脸》的首演观后座谈会上,川剧评论家唐思敏的一段激情发言赢得现场老中青三代川剧人的阵阵掌声。唐思敏盛赞该剧保持川剧的唱、念、坐、打、绝技等传统艺术特质的同时,还创新性融入杂技、舞蹈、魔术、手影等其他艺术形式,并通过商业包装及市场运作,将四川本土特色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传统艺术焕发全新艺术活力。
  激光科技堪称“神来之笔”
  看过首演后,唐思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晚就找出纸笔,总结了它的成功之处。首先在舞台设计方面,除了加入各种现代元素,如多彩激光灯、环绕全场的幻真视觉高清,这是传统川剧中从未出现过的高科技。可以说激光灯的运用是“神来之笔”。其次在传统元素方面,耳楼的再次启用,唤醒了老川剧迷的记忆。曾经的川剧舞台,耳楼相当于现在的“包间”,多数是给有钱人坐的。但随着川剧受众范围越来越小,耳楼的零利用率让唐思敏很是遗憾。此次《川剧秀传奇变脸》恢复耳楼,还加以新的运用,使整个舞台变得更加立体,增强视觉感受力。最后是创意方面的突破,大胆将杂技、魔术、手影等其他艺术形式与传统戏剧结合,最大化发挥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连接性与互补性,使得该剧每幕都是一个看点,每个小节都是一个亮点。
  商业化为川剧注入新活力
  唐思敏指出,该剧的成功还在于它的内涵和艺术走向,显示了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的新的时代风采,这也是其突破之处。被问及如何看待融入多种艺术形式,经过“大改革”后的川剧秀时,其认为,此次改革可说是商业运作,这个定位也决定了演出效果,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达到文化旅游的要求。其表示,此次改革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求实研究的精神。此外,川剧是文化历史深厚的非遗产文化品牌,它与商业合作后显露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新型的商业运作相结合,可使川剧艺术在新的形式上以新的形态进行新的发展,《川剧秀》必定可以获得新的市场和更大的关注效应。
  成都晚报记者 王平平 摄影 王红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45 , Processed in 0.1362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