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教育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
——推荐《成就每一个孩子: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
陈之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成就每一个孩子》是陈之华所著的关于芬兰教育的第三部书。陈之华曾经带着孩子在芬兰生活了6年,自己又在芬兰从事教育工作,对芬兰教育有着比较透彻的了解。在这本书中,她将芬兰教育和台湾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强调好的教育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要多给孩子赏识与尊重,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学校要重视教育过程而非结果,教育要将孩子的权利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先说芬兰的育儿休假制度。芬兰女性如果有孕在身,在预产期到来的前50天就可以请产假了,到前30天的时候则必须回家休产假。婴儿父亲可以享受“爸爸月”的产假,母亲除了158天的全职育婴亲职假之外,还可以申请全职育儿假等,一直照顾孩子到其年满3岁为止。
芬兰的产假制度,让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长的最初几年里,腾出时间和精力专心陪同和养育孩子,在和孩子充分接触沟通的过程中体悟孩子的成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一直说,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芬兰的制度设计就是能让家长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充分尽到自己的责任。
再看芬兰学校体育课后的情况。每逢上体育课的日子,芬兰学生都会带浴巾和换洗衣物到学校。孩子们做完运动后,学校会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沐浴、更衣,不会让他们穿着充满汗味的衣服上其他的课。
“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保证“以孩子为本”观念的落地;需要形成社会性的文化环境,每个成员都能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学校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办学行为,给学生创设安全无忧的教育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教育引导。
按“差点理论”培养孩子
“差点理论”是芬兰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育观念。这一理论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人生理想,但因为禀赋、个性等的差异,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速度迈向这个目标。教育的目的是要认可这种发展阶段上存在的差异,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
芬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受到挫折后知难而退,而是协助、鼓励他们找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走向成功。学习必须靠时间,而不是靠压力。唯有经过适当吸收和积累,学生才能学到应该要学的。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降低孩子们厌学情绪的产生几率。
芬兰教育对教师进行的测试有严格的控制。他们反对给全体学生设置相同的学习路径和目标,然后用统一的测试手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成人为他们预设的目标。因为短短几年学校学习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未来人生的走向。
面对学习速度、发展潜质存在差异的学生,芬兰的教育工作者在为他们出考题的时候,会给学生准备三份考题,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依照自己现阶段的学习程度,去评估学习的结果,而且不让学生知道考题是有差别的。这样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措施,使得孩子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且越来越有自信心。
确保“活在当下”的基本权利
孩子求学期间,学习当然是很重要的内容,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北欧的教育允许孩子拥有很多闲暇时间,发呆、看闲书、玩电游、化妆打扮等,都被视为青少年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孩子们在成长中享受不到乐趣,不能够“活在当下”,很有可能受到心灵的创伤。
芬兰的教师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有很宽容的心态,“这正是生命中最漂亮的一个乐章!人生的成长,就是这么回事;而青春,不就只有这么一次吗?”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他们会鼓励青春期的孩子们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一方面随兴、自在地观察周围的潮流与变化,一方面尝试着寻找适合自我风格的服饰。
不光教师认识如此,家长也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青春期里碰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大人并不比孩子做得更好。陈之华就是如此,她至今仍不擅长修剪眉毛,只会傻傻地用小刀慢慢剃,虽然她的女儿把“秘诀”教给了她,但操作起来始终不够专业。
当下的智育至上的学校教育,使得孩子们很难有机会真正“活在当下”,很难有机会体认生命里最重要的时光,很难有机会发挥艺术和体能潜质。孩子们学习之外的生活权利,需要我们共同来确保。(云龙 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