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教材 我们应该想些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5 18: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对教材 我们应该想些什么?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谢伟民
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也被鼓励从教学方法上着力,讲究教学过程,探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按道理讲,一个教师上课,不会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对所教的内容或多或少总该有些专业上的理据。但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从当前许多课例看,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教师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对不上。就看见师生在课堂里忙活,但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这在语文课是常有的现象,恐怕也是语文课所特有的现象。
是什么造成此现状,追根溯源,恐怕还在于我们对教材的把握。特级老师于永正曾讲:所谓教学的艺术,就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和尊重学生的艺术。我们丹阳的特别老师毛焕照也讲过:教材理解透了,学情把握透了,教法就自然出来了。两位小学语文界的专家,如此看重分析、钻研、把握教材,观点的相近,绝不是偶然的。面对教材,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这应是我们年轻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面对教材,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面对教材,学什么?怎么学?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恐怕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
一、从教师的角度读教材
课堂教学是外显的,而这其中流露出问题,大多是我们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处理问题。面对教材(文本),我们教师的解读程度,体现着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如何读教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和习惯。有人从“我是作者”“我是读者”“我是学生”的角度解读;有人从“编者”“作者”“教者”“学者”的角度去解读。但这仅是一个方式问题,面对文本,我们更多的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即从字、词、句、篇、语、修、逻的纬度去思考。
作为一名教者,面对教材我们至少应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文本写了什么?这是对文本内容的把握。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这是对文章思想或是写作目的的把握。为此,我们应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背景,应站在编者的角度思考。3、这篇文章的结构顺序怎样?线索是什么?在语言文字上有哪些亮点?这是从表达的角度去把握。教者应在文本的字字、词词、句句中穿梭,要能吃透教材。于永正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年轻教师:要让学生把书读好,我们老师首先要把书读好。而把书读好,这看似一个简单的要求,实际上是教者对教材把握的外显,我们决不能忽视。
二、从学生的角度学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可采取什么策略?而这里面最核心的是教学内容,即学什么?(如感悟什么?迁移什么?积累什么?等)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是语文内容
有些语文课,老师在讲解、在运用多种资源,学生进行着多种活动,包括时不时地“四人小组讨论”,师与生的“对话”也频繁,教师似乎也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有时还能说出一些道道来。但稍一考察,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可以说是许多语文课的真实写照,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往往就表现为一堂课充斥着大量的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尽管对什么是“语文”什么不是自己的“地”与别人的“田”如何辨认由谁划分,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在课例研究中也需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但在原则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
2、教学内容应相对集中
教学内容少而精,本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但我们的语文课,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通常是十几、二三十个内容,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比如关于“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在教,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讲”,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或者50秒,或者1分钟,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对阅读教学来说,40分钟左右教数十个内容,势必是对课文的肢解,如果一堂语文课有十几、二三十个内容在教学,那么大致就可以断定这个老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
3、教学内容应与听说读写记的常态一致
文课所教的听说读写,其取向、其姿态、其方式,要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运用的一致起来。常态的对立面是变态,如果我们所教的“语文”只有在考试试卷上才体现它的用处,随语文考试的改进甚至连在考试试卷上也用不上了,那么就是变态的“语文”。比如阅读小说,看到第一句,喔唷“开门见山”,看到人物出场,喔唷“肖像描写”,然后分析“从上写到下,从装饰写到面容”等等,接着进入“动作描写”,又接着过渡到“心理描写”,最后“通过……体现了……赞美了……”。除了语文课、除了语文教师的备课,没有人这样读小说,那么教学内容显然就变态了。教了一堆语文教师除了“讲课”、除了“备课”之外自己也从来不这样读、写、说话、聆听的“语文”,能说是一堂好课吗?是我们所希望的语文课吗?
十几年来,语文教学一直都在“摇罢不定”,但往往理念未深入人心,教法已花样百出。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观课评教的角度虽上升到了“教学理念”,但理念的落实处,往往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等等,在许多教师和评课者的心目中,似乎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建构主义的引进,使我们观课评教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操作中,所提出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被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
“这样法,那样法,吃透教材是根本的办法。”这是一句老话,但对我们年轻老师却有着现实的意义。面对教材,我们要好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5:34 , Processed in 0.0675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