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蒙:中国小说家有两个半天才 我是那半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0 08: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蒙:中国小说家有两个半天才 我是那半个
来源:钱江晚报
  “王蒙要是流泪,大家就哈哈大笑;王蒙要是叹气,大家就觉得是玩(笑)。”王蒙一言不发地听了一下午大家对他作品的研讨后,卖萌总结,“这个说法有点意思,说明我喜欢的面有点广,触点和大家有点不一样。”
  昨天,在浙江农林学院的茶文化学院二楼露台,王蒙应著名作家王旭烽的邀请,参加了“王蒙作品生态思想研讨会”。青山、绿水、微雨、春茶,这是个充满自然野趣的文学研讨会。
  “有人说,中国的小说家有两个半天才,一个是莫言,一个是贾平凹,还有半个是王蒙。为什么王蒙才半个?因为他关注其他去了,比如政治、红楼、庄子,他忧国忧民去了。”说这话的,是王蒙自己,他今年80岁,酷酷的黑色皮衣,竟萌点十足地围了条彩色丝巾。
  旧稿重逢热泪横流
  找到“自己的中段”
  昨天下午的研讨会上,有人用“忧国忧民”四个字来评价王蒙。
  听到这,王蒙自己先笑了,“人家都说 ‘你忧国忧民干吗啊?’”
  可王蒙说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比如,我下个月要推出的新书《这边风景》,就是忧国忧民的典型。”
  王蒙说,《这边风景》的出版,算是填补了他创作链条上空缺的16年。“重读旧稿、悲从中来,我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了38岁到45岁的王蒙,就好比一条清蒸鱼找到了自己的中段。”
  1963年,29岁的王蒙下放到新疆,在新疆度过了风华正茂的16年,《这边风景》是他在这16年里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
  “这部作品在‘文革’期间写成,所以里面有些东西显得特左,当时自己觉得不好改就搁置起来了。去年年初五,在我爱人去世最痛苦的时候,我和儿媳在打扫房间时,翻出这部70多万字的小说。”
  “这是从坟墓中翻了一个身,走出来的一部书。”王蒙很淡定地形容着。
  半个世纪后的重逢,让耄耋之年的王蒙老泪横流。“这是五十年前的大呼小叫的历史,从遗体到新生。”
  展现边疆风情细节
  美食小吃一网打尽
  王蒙这样形容自己在“文革”中的写作:
  “从理论上说,我们认为创作越自由越好,在自由的情况下,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但是在这种绝对自由的情况下,你写得太容易了,就不会多花心思。我只能说戴着脚镣跳舞,有戴着脚镣跳舞的特色。”
  “那些最好的作品,谁没有‘脚镣’——曹雪芹、屈原,李白、托尔斯泰没有脚镣?”王蒙问与会的人。
  不过,对这部连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小说,王蒙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他把“特别过分”的词句改成了相对客观的说法,并在每一章的结尾加了一节“小说人曰”,类似《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以记录整理旧稿时的心情。
  其实,除了“文革”,由于书写新疆题材,《这边风景》也涉及很多那儿的风土人情,有如打开了新疆的后厨房。
  “抓饭、烤肉、牛杂碎、馕、油搭子、列巴、酥糖、奶疙瘩、马奶酒,各种干果加四季茶饮。”王蒙一口气报出十几种小吃名,他还意犹未尽,说自己在书中公开了这些私房美食的秘方,“我用文字将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小吃一网打尽。”
  当时,王蒙在人民公社里担任副大队长,和维吾尔族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70多万字的《这边风景》描写的正是新疆伊犁的农村生活。
  “从个人生命来说,这是我的盛年。我现在都不清楚,当时怎么能把新疆少数民族农民生活写得那么细。”按他的话讲,“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从头到脚,什么都写到了。”
  “我甚至写一个善良的维吾尔族女孩,在新婚之夜按照习俗要帮新郎脱靴。而思想进步的新郎认为应该男女平等因而拒绝了,于是女孩心里很想不通。”当王蒙再次阅读自己的旧作看到这些细节时,自己都感到惊讶:“我怎么钻到人家洞房里去了!”
  记者 王湛 文/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9 06:40 , Processed in 0.1049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