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哲:“阅读是突破教育的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 23: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是突破教育的途径”
马未都谈读书

1、
人应该接受系统的教育,然后是不系统地学习,就是要打破这个系统。打破它肯定有一个口,你要找到那个口子,阅读是途径。
2、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孩子读书都太窄。我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拿起来看着特别过瘾的书大部头的是医学书,看解剖、看人体、就是喜欢。这些书跟专业无关,我可能终身都用不上,但是不代表它不会在某一个地方有潜在的好处。
3、
多看书,多看各种书,同时要多想。

——《人民教育》201334
马未都,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后来爱上读书,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后来主攻收藏,在《百家讲坛》讲收藏,创办中国第一个个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取得巨大成功。

几点感悟:

1、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有的虽然没有接受很多学校教育,但走上社会后,阅读成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成功来自于持续不断地阅读。象莫言,只上到了小学五年级,马未都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但他们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是成就他们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从小就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学校大都重视学生的课本阅读,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大都成了知识的容器,大部分学校的书香气并不浓厚。
3、
学校为什么书香气不浓?应试教育大概是罪魁祸手,老师们整天忙于灌输学科知识,学生们整天忙于背诵知识,验算习题,无暇阅读,应试教育衍生出来的评价制度,测重于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学生读不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得好成绩。再说,学校重视了读书,也不好评价,很多指标都不是显性的。
我们学校的做法

上一周,局长来我校调研,在汇报工作时,我谈到了读书,自从孟校长来我校以来,带来了读书的理念,到现在已有四年多了,很多老师养成了自觉读书、反思的好习惯,涌现出一批有思想的老师,借助于1+1教育博客平台,每天读书、交流反思。这种理念当时看不出效果,现在到了出成果的时候了,一部分班主任把魏书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做出了特色,做成了品牌,这就得益于读书,一些老师把读来的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结合自己的课堂,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与风格,这也得益于读书。四五年的坚持,我们学校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我的汇报,得到了局长的赞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12:07 , Processed in 0.1454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