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史应该研究科学家的失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7 11: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史应该研究科学家的失败
肖润喜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2月26日   12 版)

《科学大师的失误》,杨建邺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34.00元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是60多年来我国高水平原创科普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书系中一部部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优秀科普作品反映出我国科普创作走过的光辉历程。不久前出版的第三辑收有10本书,其中,最  让我感兴趣的是杨建邺教授写的《科学大师的失误》。

    我们看到的书多半是谈科学家如何获得成功,很少有作者像杨教授这样专门研究科学家失败的案例。书中序言提到,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说:“我坚持奋斗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曾感触至深地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     

    但是许多读者并不了解科学家失败的事情。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尼尔·米勒曾尖锐地指出:“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都是根据事后的认识写成的。为了节省杂志的篇幅(或许是为了面子),他们忽略了开始时在黑暗中的探索和尝试,由于失败而放弃的所有的尝试几乎都没有被提起。因此,他们描述的图景未免过于规律,过于简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其作用实际是把科学的前沿推进到毫无知识的领域。”

    杨教授在这本25万字的书里,列举了包括生物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天文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在内26位科学家失误的故事,并对他们失误的缘由做了相当深刻的分析。

    在这些案例里,爱丁顿的故事最让我感到震撼。爱丁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很多读者想必知道正是他大力推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且在一战后立即组织科学探险队观测日食,得以第一个证实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光受到物质的吸引会发生偏转,为此他闻名世界。

    20世纪20年代,亚当斯的发现说明天狼星B属于一类全新的恒星,它与普通恒星相比简直像一个侏儒,根据这一特点,天文学家把这种恒星称为“白矮星”。爱丁顿根据白矮星的特点,算出天狼星B的表面引力应该是太阳的840倍,是地球的23500倍。如果真是如此,则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天狼星B就会比太阳引起的红移大得多。为此,爱丁顿建议亚当斯对天狼星B的红移现象作一次测试。1925年, 亚当斯测试的结果与爱丁顿预计完全相符。这样,不仅又一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而且科学界也不再怀疑白矮星的存在了。     

    1926年12月,英国科学家福勒证明,任何质量的恒星到它们的晚年时,都将以白矮星告终。12月10日,福勒在英国皇家学会公布了这一结论。爱丁顿和许多天文学家认为,与白矮星有关的问题完全解决了。

    科学史上有无数事例说明,每当科学家认为某一个重大发现,已经被某一理论解释得令人惊奇地满意时,巨大的危机就会爆发。这次也不例外。正当人们感到欢欣满意之时,印度一位到英国求学的年轻人钱德拉塞卡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白矮星并不一定是所有恒星的归属,这儿有一个质量的极限,如果超过这个质量的极限,这颗恒星就不以白矮星为它的最终归属,还会继续坍缩下去。不过当时还不知道坍缩到什么地步为止(现在知道有黑洞)。这些想法,钱德拉塞卡和爱丁顿讨论过多次,爱丁顿并没有提出意见。但是在1935年一次会议上,当钱德拉塞卡介绍他的新见解时,爱丁顿却突然在会上发难,说钱德拉塞卡是胡说,理由是“大自然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

    在吃惊和悲伤之余,钱德拉塞卡只好离开英国,因为他在英国不可能找到工作了。

    但其实,爱丁顿错了,因为在极高温的情形下,恒星的研究必须用量子力学来计算,而爱丁顿不懂和排斥量子力学。

    近半个世纪之后,钱德拉塞卡因为他的这一研究,终于在198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想往事,钱德拉塞卡提出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爱丁顿怎么知道上帝怎么想的呢?”他还说:“爱因斯坦怎么知道上帝不掷骰子呢?”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钱德拉塞卡认为,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因为研究一个领域的时间太久,不知不觉以为他在这一个领域里什么都知道,对不同意见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因此他认为,科学家应该对大自然保持一种谦虚、敬畏的态度。

    但是,每一位科学家反思别人容易,轮到反省自己,就不容易了。据钱德拉塞卡的传记《孤独的科学之路》的作者说,钱德拉塞卡的学生大都害怕与他交谈,因为他脾气大,喜欢责骂学生,因此学生宁愿绕弯也不愿意经过他的办公室的门口。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似乎,他那时也成了和爱丁顿一样的学术权威,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

    盖尔曼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大师,他发现夸克真是惊人之作,但是他毛病多得不得了,总是埋怨别人偷窃他的成果,好像一切发现都应该是他才有资格作出。一位作者在为他作传时,除了写出他的巨大贡献以外,还暴露了他很多令人厌恶的毛病。因此盖尔曼对这本传记非常厌恶,到处说这本传记不真实。但是美国作家比中国作家勇敢和认真,你不喜欢,但我还是有出版的权力;如果你说我毁谤可以告我。盖尔曼当然不敢真的告上法庭!这本书有中译本——《奇异之美——盖尔曼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这是题外话,我想说的是:科学大师想不犯错误还真难;应该说每一位科学大师都一定会犯错误。他们犯错的故事对于读者是极有教益的。     

    最后,我想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迈尔在《生物学思想的发展》一书中所说的一段绝对精彩的话:

    历史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尝试,还有不成功的努力。在处理科学领域的重大争论的时候,要努力去分析争论对手用来支持相反理论的思想、观念(或信条)以及具体证据。……只有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形成所经历的艰难道路,学习早先的错误假定怎样一个一个地被否定,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习过去的所有错误,才有可能获得真正透彻和完满的理解。在科学中,人们不仅通过自己的错误的历史进行学习,而且也通过别人的错误的历史进行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6:21 , Processed in 0.1042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