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教育田野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5 00: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教育田野启示

袁汝仪  2006/10/21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学系 教授
全球艺术教育网http://gnae.ntue.edu.tw
(含:「艺术教育研究」学刊、「艺鼠」论坛,及「讨论区」三大版面)
yuan@gnae.ntue.edu.tw
(02)2732-1104 Ext. 3385
    今天我的发言,是根据过去所做过的三个艺术教育民族志研究。所谓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以田野方法(field method)完成的分析报告。我虽然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但我的田野研究经验告诉我,借着民族志的田野方法,能帮助我看见艺术教育隐而不显的层面;而且,民族志的田野资料(field data)、研究报告的文化诠释(cultural interpretation)与人类学的文化概念(concept of culture),对艺术教育都有独特的帮助。
    到目前为止,我的田野研究对象,有四个。第一是台北市艋舺龙山寺的寺庙参与人(袁汝仪,1986),第二是台北县M小学五年级的一班学童(袁汝仪,1995a),第三是荷兰一所师范学院(袁汝仪,1995b),第四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个艺术教育硕士班。最后这个研究,报告尚未完成,所以发言的焦点,是放在前面三个研究上。限于发言时间,我不再说明各个研究的来龙去脉,只就着「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大会主题,谈一谈这三个田野研究经验,给我带来的艺术教育启示。
    首先要谈的,是有关龙山寺参与人的研究。距今约二十年前,台湾还在戒严时代,社会一片平静,龙山寺似乎也无新事。1984-1985年间,我在寺内外进行参与观察发现,在龙山寺的表象下,有六个不同集团的六套美学,主导着龙山寺的美感形貌与评价。这六个集团体对艺术的定义、美学价值观的重点、关切的项目与排序等,都互不相同,很多时候,甚至是互相矛盾、对立的。
    举例来说,匠师与包商们,是龙山寺中的大、小木作、石雕、彩画、剪黏、铜铸等「雕梁画栋印象」的制作者,他们各有拿手绝活与造诣,在全台湾各个寺庙工地之间流动工作。他们的行规很多,是最懂得建庙的行道的人。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乃师傅传授与自己实践而得,也是养家活口的生涯与生计,因此都有一套根据报酬调整作品水平的精估能力,做得到一分钱一分货,而且一分钱只有一分货的地步。这个能力,是他们决定是否参加竞标、合约内容如何、选购什么材料、雇用多少工人、花多少精力与时间完成任务的基础,无所谓为艺术而艺术。
    做为一座名闻全台的庙宇,又是仅次于外双溪故宫的旅游景点,龙山寺很早就是观光胜地。外县市的进香团,一车一车地前来瞻仰观摩,常常带着自家的神像,来此「割香」。国外来的观光客,则特别欣赏龙山寺的历史感,传统的飞檐藻井,与五门三进间袅绕的飞烟,正是「异国」与「异教」风情的最好脚注。听着随行导游,将庙中多神共祀的景象,比喻为「信仰的百货公司」,或其它毫无根据的传奇故事,人人都感觉不虚此行。
    令观光客神往的雕梁画栋,对庙内信众来说,只是过度奢华的装饰,但为了她们敬爱的观音妈、妈祖婆等,只是不得不接受的环境现实。人数庞大、以女性为主、每日在场的信徒们会说,清静庄严的庙相,远比是否古色古香来得重要。信徒与法师们秉持的,是一种混合了经典教义与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美学。如果可能,她们会将所有容易沾染尘埃的雕刻,罩上透明塑料布或压克力玻璃,将庙内所有的表面改成光滑、明亮而容易清理的任何材质,如果这不可能实现,至少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在大殿里,吹着电扇、使用音响与麦克风诵经。
    信徒与法师们对美学的论述,在官方与一般知识分子的眼里,时常是退步、不科学与迷信的表现。学生与学者们,受西方美学与科学观的熏陶,毫无困难地,把寺庙当作美术赏析与古迹保存的对象。专家们在庙内自在地游走指点,穿着制服的年轻学子,则随意架起画架来写生,对庙内的神明与各种禁忌视而不见。学生写生作品中,表达的,是学院美术一贯关切的明暗、光影、色调与构图等等,在翘脊的斗拱之下,只见幢幢的阴暗,与翻滚莫名的烟雾。
    也相当西化、世俗化、科学倾向的政府宗教管理单位,特别关注寺庙的经营。官员们很少出现在寺庙地面,也不关切宗教信仰本身,但是他们依法主管的事项非常多,包括:佛教法事是否过于「繁文缛节」,民间宗教集会游行是否报准、普渡庆典受否「杀猪倒羊,铺张浪费」,董监事会的运作是否依法进行、暮鼓晨钟是否破坏小区宁静、香油钱与庙产的管理是否透明,乃至卫生、防火、游民问题等等,官员与决策者是龙山寺的遥控者,也是官方美学的执行者。
    夹在五方之间的第六方─寺庙管理人团体,念兹在兹的,与前述五方都不同。龙山寺管理人最关切的,是如何维护龙山寺做为台湾一等大庙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在增进寺庙地位的前提下,折冲、取舍各方的意见,低调地与各方维持大致等距的关系,让匠师/包商、信徒/法师、观光客/访客、学者/学生、政府官员/决策者各集团,都能大致但不完全满意的地步,无怪能使龙山寺虽经三朝统治而仍欣欣向荣,并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自主性。
    以上「龙山寺参与人中的六方,各有各的美学,六方之间维持着一种各行其是,但互相监督、拒斥的共生模式」结构,其外显的证据,就是有关龙山寺的整体现象。也就是说,可观察、纪录的现象,与现象之深层意义,两者是互为表里、互相印证的。相对于联合国所谓的「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说法,文化人类学是更进一步,不只强调「可见的文化」与「不可见的文化」,而且强调,文化遗产对人的重要性,是在于文化的「表面的意义」与「隐藏的意义」的紧密整体,其程度到达只要是人,就必定是「文化人」的地步。这个文化人,除了有他(她)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物特征,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就像这个文化里的仪式、医疗、历史、律法、宗教、经济、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与所有知识、技术及人文景观一般,会以不同的方式、型态,展演出文化中的隐晦不显的深层结构。这就是人类学所谓「文化观」的基本前提。
    我采取的是诠释学的路线,其细节在此暂不讨论。简单来说,我了解了台北艋舺龙山寺参与人之间,有一种「各行其是、互相监督抗衡的共生结构」,并不表示我掌握了龙山寺的「真相」,更不是唯一可能的「故事」。我的了解,只表示:经过一番田野资料的搜集工作与推敲,我开始意识到龙山寺的「符码」,比如说,香炉的大小、材质、数量与信徒上香顺序的关系、办公室的不可跨越线在哪里、什么话题对什么人会导致什么反应、神迹故事的来龙去脉…等等,透过符码(或者可以依循的规律)的解读,我开始对龙山寺参与人的相关现象,形成了某种「诠释」。
    这个「诠释」与「了解」,对我的帮助,除了类似「未来,如果我发现龙山寺出现弱化或者乱象,我可以合理的怀疑,我先前所观察到的平衡状态,受到了破坏,而且此破坏的蛛丝马迹,会在龙山寺的艺术样貌上,观察得到」,这样的假说之外,间接的启示,远为深远。单就本次大会的「创新」议题,可以讨论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就是一群人共享的表层现象、符码与深层结构三者的整体。表层现象是可观察的日常万象,例如各种艺术、景观、宗教、法典、制度、教育、聚落型态、经济与政治,以及所发生的所有大小事件等等。符码包括文字、语言、视觉符号、音符、逻辑、身体语汇、空间元素、仪式、数据、指针等等,是人类成长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内容。深层结构是隐而不显的,是所有现象与符号展演的出发点、核心及基础,又可以称为基本精神、结构伦理、教旨、人观、宇宙观、世界观、核心价值、潜在课程、意义网络等等。龙山寺这个案例,正呼应了表层现象、符码与深层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龙山寺的寺庙参与人,乍看之下,似乎平静而理所当然,考察之后发现,有六群人的六套美学,在评价、影响着龙山寺的面貌,其背后各有其价值体系,六者的互动与消长,形成了龙山寺田野美学的深层结构。
    第二,从文化的观点来说,教育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一个文化,不论大小、强弱、盛衰,其绵延不绝,要靠各种教育手段来传承、剪裁、解释、建构、重组与「创新」。龙山寺不是学校,但是在龙山寺的案例中,照样可以看见多元的教育形式,包括学校的校外教学、经典复诵的内容,口传的神迹、管理人内外有别的分际、彩画中的历史故事、官方的公告内容及匠师间的互相评价等,乃至于声音、视觉、气味、感情、动作,这些无所不在的外显讯息与符码,不断增强或传达着文化的深层结构,无形中造成教化深入人心的效果。然而,经过符码的转化,相同的教化会有不同的展演,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教育并不只是文化复制的过程,某种程度的「创新」是内建而必然的。要注意的是,「创新」不可能像火车头般带动一个社会,「创新」是文化整体作用的一环,是与其它有利「创新」的文化条件相伴而生的。换句话说,对文化中各部门发展有利的所有条件,都是有利于「创新」的。
    第三,每个人都生在某种文化之中,受其熏陶模塑,因此每个人都是「文化人」。每个人对其自我的认识、对世事的看法、行动思考的依据,皆经过长期形成,除非受了「文化觉知」(cultural awareness)的教育,文化对这个人来说,是「不知不觉」的。以是之故,龙山寺中各集团之成员,对其他集团的美学,纵不同意,也不可能做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判断。这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或者团体,是「超然」于文化的,每个团体的判断,都是「相对的」;同样的,一个团体的「创新」,不等于另一个团体也必然认为是「创新」。
    第四,即使在文化的内部,「创新」也不是个一致的概念。一个人的想法,如果得到很多人的接纳,那是因为此想法与众人相去不远,甚至可能很保守,总之大概不可能被称为「创新」。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被视为「创新」的事物,大体是位于文化可接受范围的边缘,它令人们感觉新奇、触发想象,但还必须被认定是具有正面的价值,才是「创新」。相反的,如果一件「创新」事物,被认为具有威胁性,是危险而失序的,则此事物不但不是「创新」,还可能要面对被批评、被歧视、被禁止,甚至入罪被罚的命运。由此可知,「创新」本身无所谓好坏,要看在什么文化标准中被评价。早年,一位艋舺的地方望族,曾高价捐赠了一对全台湾仅有的青铜龙柱给龙山寺,但因为与石雕龙柱的传统不同,且龙身过细,一直遭到巷议。可见文化环境,对「创新」的出现、存在、定义与发扬,关系极为重要。这并不是说,文化就必然是「客观正确」的,或者「逆势操作」就一定是「艺术」、是「创新」;这只是说,「创新者」必须观察文化的环境、拿捏文化的流变,才能真正「创新」。
    第五,人人都是文化人,人人便皆无法避免其文化的极限。人与人的互动,唯一的公义,就是尽力包容,并尽力试图了解自己所不能了解的一切,包括「创新」的事物。包容,等于是挑战自己,非常不容易,只能求做多少算多少,而且不可因为经常失败而气馁。倒是对「创新」来说,包容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一个文化的包容性越大,「创新」在这个文化中存在的可能性与操作空间,就越大,所以鼓励包容,就是鼓励「创新」,包容也是吸收异文化养分以利「创新」的条件。
   
    第六,每个文化,不论大小、长久与否,都包含有很多「次文化」,这些次文化是文化多采多姿的原因。文化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是单一次文化的成员。文化与文化之间,次文化与次文化之间,靠着人类的共通性,例如生物的、感情的、普世价值的的「同理心」(empathy),互相体谅、沟通、了解。以龙山寺案例来说,我可以从自身工作的感受,理解匠师的立场;我可以以女性的身分,与大部分的信众连结;我的国际旅行经验,告诉我观光客的想法是怎么回事;我的西式教育背景,让我可以了解知识分子与政府官员的心态;而过去的学校行政经验,也使我能体会管理人的当家难处。也就是说,纵使文化会造成隔阂,但不妨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从人类学的角度观之,教育固然是老师与学生跨越文化鸿沟(cultural gap)的互动,艺术教育上时常关切的欣赏、鉴赏、批评、作品评量等课题,也都是当事者跨越文化隔阂,增进相互了解的极佳途径。
    第七,一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从人类学的文化观来看,艺术教育其实是「增强学生对该文化中强势艺术的长远好感」,或者「学习本文化对各种艺术的集体态度」。在后面这种解释之下,如果艺术教育是「不觉知」的,那么教学者教得越成功,越可能增强主流艺术在文化中的发言权、主导权,也越可能负面地影响学生对非主流艺术的评价。相反的,「具有文化觉知的」艺术教育,会就实际的案例(比如说龙山寺)与学生讨论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会帮助学生面对人人必有的文化偏见,鼓励学生运用同理心去理解不同文化里的不同艺术,以及不同艺术背后的不同文化。具文化觉知性的艺术教育,在传承文化现象、符码系统与深层结构时,会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甚至济弱扶强,以使各种艺术,如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弱势艺术、精致艺术、前卫艺术、民间艺术、流行艺术、艺术复制品、视觉文化,乃至怪胎、达人、迷、行家、玩家等等所生产的艺术,都各得其所,各自充分发展。如果能这样,不同艺术之间的竞争、辩论、互补、影响、借用、吸收、融合等互动,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材料与源泉。这种活泼的环境,也是催生「创新」的温床。再提升一层来说,有文化觉知的学生,比较能避免「不知不觉」地跟随流行价值、强势价值,比较能接受自己的艺术倾向,比较能能做多元的、相对性的、独立的美学思考,因此也比较能自在地行走于各种文化之间,吸取各种文化的养分。换句话说,是能掌握文化运作的「创新」人才。
    讨论了这七点,我想简单补充说明人类学的内涵,除了「文化」这个核心概念之外,还有「整体观」(holism)、「脉络化了解」(contextualized understanding)与「文化相对观」(cultural relativism)这三个特色。简化地说,受学校艺术教育长大的人(比如说,艺术教育教师),对「艺术」与「艺术价值的衡量」自有定见,「整体观」的作用,是打开单一化的眼光,看到艺术与文化里的各部门,都错综复杂而息息相关,根本是一体的多面。「脉络化的了解」,是意识到文化定义了被观察的人,也定义了观察者,在双盲的情境下,不存在标准答案,只有程度不同的了解。而整体地拿捏、推敲、比较、对照与体会,是了解的本质,而所谓了解,其实就是对现象的诠释与解读。最后,「文化相对观」的作用,是解开文化人必有的条条框框,使其更能设身处地,尽量接近被观察的世界,试着以对方的观点,看对方的世界,也使文化之间,透过比较与对照,互相成为诠释形成过程中的坐标。
    接下来,我要谈谈我的第二个田野研究。这是一个针对台湾台北县某小学五年级的一班小朋友的研究。这个班级,有54名儿童,年龄是十岁上下。我研究的,是小朋友们在没有成人督导的情况下,比如说下课、自修、扫地、午餐、放学、放假时,会主动接触什么艺术,展现什么样的美感价值观?或者简单一点说:小朋友的「非官方艺术」是什么?他(她)们的艺术态度又是什么?
    这个研究让我发现,围绕着电玩、漫画、故事书、电影、偶、小精品这六个主要项目,小朋友们年纪虽小,已自有一套美感评价的系统。田野中,我看见小朋友如何在成人建构的、安全但不自由的世界里,寻找缝隙,从事有限度的冒险,并追求自主与成长。举例来说,打电玩的能力,是男孩子们在学业成绩以外,真实社会地位的指标;女孩子们,透过一起打扮芭比娃娃的机会,自在地闲聊,学习变成少女;各种漫画与小说,帮助小朋友接触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那些成人不肯明讲的部份;膻色腥的廉价电影与录像带,则锻炼小朋友的神经,挑战他们的勇气。
    由这些儿童的身上,我见识到「适性学习」与「自主学习」在艺术教育上的非凡价值。我观察到,小朋友们对正规的美劳课,似乎兴趣阙阙,大多应付了事。但同一批孩子在自主的时刻,却一反上课时的被动性,神采奕奕地偃仰于他们喜欢的青少年次文化中。面对他们愿意学的东西,他们显得迫不及待,不畏难也不需要驱策。举例来说,一个男孩,为了搞懂新到手的电玩卡带,自己读完整本文言小说三国志,记住人物的名字与特长,在完全不会日文、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凭着一小本秘籍与不断的尝试错误,竟摸索出纯文字电玩「三国志」的攻略。一个美术课上表现乏善可陈的孩子,私下珍藏着一本旧作业簿,里面充满了他到处模拟画下的漫画人物与太空武器,其技法的成熟与自信,引得同学们争相传阅。另一个女孩子,花了很长的时间,在礼品店里选购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对于她的最后决定,她可以毫无困难地解说礼品上的各种视觉符码,及其个别的与整体的意涵。这三个例子,与无数其它的例子,显示:当孩子是自愿去学的时候,艺术教育的成效特别好,而且学习兴致特别高。
    认真的艺术老师们,会认为,为学生安排艺术学习活动、为学生选择艺术经验、传授学生艺术鉴赏的尺度,是老师的责任。像上面这三个台湾孩子的案例,在有些老师的眼里,可能是「放任自学」、「临摹仿作」、「动口不动手」这类的坏榜样。他们可能要问,这样做,是不是纵容了孩子?我没法面面俱到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至少先让我们看看一个最近在台北市的活动。
    今年暑假,在国立台湾大学的体育馆里,举行了一场「台湾同人志贩卖会」,或谓「CWT(Comic World Taiwan)-14同人展」。所谓「同人」,就是对某套漫画、动画、电玩、小说、电影、布袋戏或者电视连续剧等,有同样喜好与钻研的粉丝(fans)。所谓「同人展」,就是各路「同人」们聚头交流的博览会。同人展这个风气,是从日本开始流传世界的,前年我到美国,也听说存在同样的活动。
    目前,台湾同人的年龄层,从小学生到研究生都有,大致是当年我研究的那批五年级孩子们现在的年纪。今年CWT的现场,外头是大排长龙,里头是熙来攘往,热闹得不得了。想展示作品的同人,自个儿向主办单位报名,缴点费用,就可以摆个摊位,陈列自己写的、画的、缝的、设计的、制作的图片、漫画书、笔记本、书签、人偶、服装、首饰等作品,可以和现场其它的同人,切磋、交换或者买卖。另一些同人,则自发性地妆扮成不同偶像的模样(叫cosplay),尽管整套打扮可能花掉他们辛苦打工的所得,还需要几个朋友在旁提箱子、捧衣服,但是大伙都很愉悦大方地,应着观众的要求,摆好姿势供大家拍照,是自娯,也是娱人。
    在这个场子里,除了我之外,很难找到其它三十岁以上的访客。只见同人们自顾自地打招呼、讨论,热烈地欢笑、惊呼。我这旁观者注意到,在升学主义笼罩的台湾,难得看见年轻人这样焕发的眼神、这么真心的笑容,心里不禁要被深深打动。同人们的作品水平不一,大多以仿作开始,但是会自行变化、发挥,有些作品的水平,相当高。他们喜欢自己的作品,也观摩、欣赏、尊重别人的作品,而这,不正是艺术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吗?现在值得探讨的是:不论是我十年前观察的学生次文化,还是今年暑假台大的同人展,两者都是正规学校艺术教育以外的文化现象,都是成人们不大了解的「非官方」艺术活动。两个案例的艺术风格、艺术定义、艺术形式、艺术展演,都与「学校美术」(school art)截然划分,但是都显示「适性学习」、「自主学习」的价值。我想,我们从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成人们,似乎可以多多思考这个现象,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怎么让我们的教学,也这么吸引学生们的参与。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第三个民族志研究。这一回,我的研究对象,是荷兰多德瑞克(Dordrecht)一所小型的师范学院(以下简称PABO D),当时我是想了解,此校如何培育未来的小学视觉艺术教师?1990年我到达荷兰,住了一年,实地在学校里观察三位艺术教师的教学,以英语进行访谈。最初的两个月,过得很混乱,一切似乎都如此难解。我的文化背景,与被研究的这群荷兰师生,太有距离,以致一时之间,找不到适当的坐标,来理解我眼睛所见、耳朵所闻。我的荷兰朋友们,时常热心地帮助我,介绍一些荷兰社会的特色。起初,我牵挂着研究进度,屡次听了就过了。后来,我渐渐注意到,校内的情况其实与校外的社会,其时密切相关。最后,借着描述荷兰人如何在多重二元对立中拿捏、抉择,找到了诠释PABO D景象的途径。
    荷兰研究的「发现」,与这次大会的「创新」主题,颇有关联,但是我必须对研究结论,先作一些简单的说明。第一,包含西方艺术语汇、分类与逻辑的「形式系统」(formal system),是PABO D艺术课程的基本内容,PABO D的三位教师,不约而同地,以「了解形式系统→运用形式系统→超越形式系统」的顺序原则,来安排他们的课程。第二,荷兰文化中,有一种与「物」亲近的调性,他们爱物、收藏物、整理物、品评物、制作物,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能「役物」而「不为物所役」的个人风格(individual style)。第三,荷兰人公私划分,工作时很专注,愿意依照社会共同的标准行事,不求突显个人,但下班或私下时,一反公领域中的收敛与严肃,乐于从事各种休闲、嗜好与业余活动,追求独特的、个人的生活风格(life style)。第四,PABO D的学生,未来最主要的任务,是在教育体系中,引导儿童进行休闲艺术、嗜好艺术或(与)业余艺术活动,协助儿童追求个人风格。以上四点描述,表面上看来,很分散,但若从下面的角度,就可看出其实为一体的情形。
    前面谈过,台湾的儿童如何在老师与成人掌控的世界之外,找到自己的「创新」场域与伙伴。在PABOD的案例里,焦点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学上,所谓「创新教育」,我可以观察到两种做法。一位PABOD老师,是主张「原创」(originality)的观念,她认为人人都可以「创新」,老师提供学生按部就班熟习形式系统的课程,可以使学生自在地表达自己。另一位老师,主张的是「创造」(creativity)的观念,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挑战性,可以刺激学生,发生某种艺术上的顿悟与突破,他认为「创造」是一种从平庸中精炼出卓越的过程,并非人人、随时可得,也没有一定的道路可循。对这两种「创新教育」的主张,PABOD大多数的学生,比较能接受「原创」的方式,少部分期待挑战的学生,则青睐「创造」的教育。
    我想各位都同意,学生们这样的反应,并不代表「原创」的主张比较优良,只表示PABO D这个案例中,有因素指向这个方向,比如说,两位老师的教育背景、个人对艺术的概念、对学生的判断以及学校的宗旨等等。当然,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荷兰文化中很核心的「个人」概念。我的文化诠释是,「个人中心」(individualism)的文化因素,会使鼓励一般学生,达到「自成一格」的艺术教育,较受欢迎,相对地,我观察到,对于艺术专业学生,荷兰教师就不会做同样的要求。专业艺术教育会避开类似「各有各的优点」的主张,而求「出类拔萃」。后者同样是庆祝个人,只是做法不同。然而,如果因此认为,荷兰一般艺术教育追求的「自成一格」,与专业艺术教育追求的「出类拔萃」,是两极化的、甚至不相干的路径,则会忽略了荷兰文化以「工作」与「艺术」分据「公」、「私」生活光谱的二元性,以及以「专业艺术工作」作为光谱中点的特色;一般人从事的休闲、嗜好或(与)业余艺术活动,是「私领域」里,移向「专业艺术」的各个点;越往「私领域」的一端,美学就越以「个人价值」为依归,越往「公领域」的一端,美学就越以「社会价值」为依归。以上这一段有点夹缠的诠释,此刻无法多做说明,谨以下面这个简图示意之。
荷兰生活光谱
       私领域(非工作、艺术)                    公领域(工作)
以个人价值为依归                                        以社会价值为依归
━━±━━━━±━━━━±━━━━ž━━━━━━━━━━━━━━━━
休闲艺术   嗜好艺术    业余艺术   专业艺术
    回头对照前面说过的龙山寺研究,台湾的民间,似乎没有荷兰这种清晰渐进的脉络。龙山寺的六集团,如果加以分类,其最明显的分化在于「受西方价值影响的深浅度」,而不在于「公」与「私」。明确地说,六集团中,除了介乎其间的管理人集团外,其余的匠师/包商、信徒/法师这两集团,是以传统价值为依归,而观光客/访客、学者/学生、政府官员/决策者的相对特征,是其不同程度的西化美学。两类人不但不在同一光谱上,反而存在着鸿沟。作为文化薪传者的艺术教育朋友们,恐怕不得不面对此一吊诡的美学价值课题,而且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课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民族主义课题。我先说到此处,以便把握时间,来谈我今天发言的最后一点。
    我想各位应该已经能够体会,艺术教育民族志研究不但有助跨文化理解(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而且具有相当的文化解释力。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让我把有关台湾小学与荷兰师范学院的观察,整合起来,做个大胆想象:假如台湾的「同人展」移到荷兰,会怎么样呢?根据我对荷兰有限的了解,我推测,荷兰的同人展场面,可能不会像台北那么热烈。
    为什么呢?荷兰文化使荷兰的年轻人崇尚「做自己」,什么事宁可自己想、自己行动、自己检验、自己调整,不劳也不容他人置喙。荷兰年轻人可能不像台湾的年轻人,需要在成人主控的环境里,建立像同人展这样的乌托邦、避难所。再者,荷兰艺术教育注重「个人化的超越」,文化的熏陶可能使荷兰的年轻人觉得,像同人这般贴着原作加以变化的「同人风格」,以及同人展会场中,大家互相寻求肯定的「群性」气氛,并不适合他们。尽管如此,两边的年轻人,还是各有各的创意,只是创意的样貌、动机、功能、场合与审美不同而已。
    这个假想的案例,其实也是指出,任何文化的教育方案,都不可能移殖;或者更精确地说,任何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符号系统与深层结构,只抄袭或移殖现象的话,必生「橘越淮为枳」的情形,而且难以生根茁壮,甚至当下就一败涂地。比如说,台湾同人是「在既有的创新上再创新」,两位荷兰教师主张的,是「个人化的原创」或「个人化的创造」,是「超越性的个人化创新」。我做的台湾与荷兰的这两个民族志,规模很小,深度也很有限,但其共同的发现是,艺术教育现象在各自的文化脉络里,都是可解释的;在对方的文化脉络中,就不大容易解释。顺着这个道理,可以说:当我们需要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与其先问「其它文化怎么做?」不如先问:属于我的文化的、独特的「创新教育」脉络是什么?
    由以上三个艺术教育民族志的案例,应该已足以显示,人类学概念、民族志研究、田野方法对艺术教育,是有大贡献的可能的。除了本文简略谈到的跨文化理解之外,更重要的,它们可以使艺术教育不再受制于「艺术」或「教育」的框架,也不限于课程与教学、媒材与技法、理论与实务等,这些传统的论述模式,顺利地与广大的课题连结。也就是说,艺术教育可以与任何领域交流、对话;可以参与、可以贡献任何当前重要的议题;可以对新现象建构新见解,可以独立地开发新议题,甚至倒过来影响其它领域;可以发挥艺术教育作为整教育界与艺术界一员的功能,以及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部门的价值。这等于说,透过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民族志的研究成果以及田野中的深刻体会,艺术教育界自身,也可以进行一个全面性的「创新」。
    姑且选个身边的例子,来说说这个可能。现在要谈文化,不能忽略了全球商业利益也引导着文化变迁的事实,也不能不考虑国家、区域经贸组织与跨国企业,都是文化舞台上,重量级的演员。那么,在全球商业竞争中,艺术教育可以建构什么文化性的条件呢?传统艺术教育的内容、方法与功能,需要保留什么、改变什么?艺术教育推崇「创新」,是否只满足了全世界对「新商品」的无止境的胃口?是否只是促进了全球一体的、甚至划一的消费文化?是否削弱了因文化差距而来的抵抗力?是否会进一步深化内部的鸿沟?加上前面问过的,如何在自己的文化中做适当的艺术教育?这类提问与思索,就是为艺术教育开拓新的天地、开启新的对话、生产新的论述,做自我要求,带头「创新」!
   今天我的发言,是从各种角度,阐释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田野方法可以为艺术教育及「创新教育」带来的启示。我企图透过三个亲自完成的民族志,讨论「创新」与「创新教育」,兼思考艺术教育的任务本质与意义。以上的发言还很表浅,希望能抛砖引玉,邀请大家一起探索。谢谢各位。
使用数据
Yuan, Ju-I (198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mic Aesthetic Valuing of a Group of Taiwanese Temple Participants Concerning the Temple Ar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Eugene, Oregon.
袁汝仪(1995a)。非官方说法:台北县国小学生次文化中之审美价值取向研究。论文发表于「1995年国际艺术教育学会(InSEA)亚洲地区学术研讨会」,1995年11月10-15日,台中市。
袁汝仪(1995b)。荷兰视觉艺术教育与师资训练:一个西方案例的教育民族志研究。台北市:五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36 , Processed in 0.0700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