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的义堂古镇 文/郁郁涧底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5 08:2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丽的义堂古镇

  


一  

  

    义堂镇,原名利塘镇,本为古驿站名,后一德安知府路经利塘,认为“见利必思义”,于是“易塘为堂”,遂成现名。
    义堂有云梦境内最早的城池——好石桥东城,曾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诸多文物;云梦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有名有姓的古人——公元前800多年的西周越章王熊延,所建的“越王台”古迹,就在义堂陈李湾村。
    古代云梦最有影响的两位历史人物楚令尹(当时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子文和汉孝子黄香(累迁至尚书令)均诞生在义堂,他们是古代“忠”与“孝”两种贤德的杰出代表。
    前者生于镇南“虎子岩”,他忠于国家,体恤百姓,廉洁自守,“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被孔子赞叹为“忠矣”,视为是忠的范例,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过利塘时留下“胜地传於菟  名声爵里存”的诗句(《道过子文故里有感》),北宋哲宗皇帝“赐安州云梦县楚令尹祠为忠应祠,封子文为崇德侯”。
    作为“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生于义堂黄土坡村,时京师号曰“天下无双 江夏黄童”(江夏的治所即今云梦城关),黄香“扇枕温席”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死后葬于义堂镇黄孝村,义堂古有“白马咀前帆挂月,黄香坟里树摇风”的楹联流传至今。
  

                                                                ——“郁郁涧底松”据董乐生等编著《云梦简史》及相关资料辑录而成
  


二  

  

    小时候,家家都是大家庭,一个屋子里住着七八上十个人,挤得很。前屋挨着后屋,村子也很小。
    那时,没有电。晚饭后,月光下,人们三三两两,聚在村中心的空地。大人们随意地谈着天,或油盐酱醋,或见闻经历。小屁伢们呢,跳房,躲猫,打标,拱胯,捉强徒,有时甚至演一段楚剧,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夜深了,大人们喊几次才回家。
    那时,天很蓝,水也很清。
    小伙伴们常常把牛赶到府河堤上,然后一窝蜂似的跑到沙滩上打仗。
    那时河边的沙真多,满眼黄灿灿的,把清清的河水和绿油油的的草地隔开,踩上去,软软的,暖暖的,与透明清爽的河水,芬芳翠绿的草地相映成趣。府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小镇如同熟睡婴儿一般枕在母亲的臂弯。
    小伙伴们玩累了,就一个一个站在沙岸边(我印象中的沙岸足有三米高),“扑通 扑通”跳入河里,宛如跳水冠军那般自豪而快乐。
    府河的水,清澈见底,纯得像块无暇的透明水晶。河底是厚厚的,不断缓缓翻滚的细沙,形成如沙漠里的流动小沙丘,几步一个小坑坑,几步一个小包包,有趣极了。
    渴了,小伙伴们把头扎进水里,像牛那样喝水,把小肚子灌得鼓鼓的,啊!真甜……
        小伢们天天盼着过年,于是年也就到了。
        儿伢们都穿起军装,帽沿捏得整整齐齐的;女伢们穿起了花衣裳,辫子上的小花巾扎得俏俏皮皮的。有电了,屋里屋外亮亮堂堂,劳累了一年的大人们,终于可以散散心,数数斤,抹抹洋胡。小伢们在燃过的爆竹屑中拔来拔去,找些有引的接着放,“碰,碰”,新的希望,也随着期待了许久的肉香到处飘荡……
  




  

    三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今天,古镇的美丽,如同烟雨中的杨柳,变得朦朦胧胧。
    泥泞的小路早已变成水泥大道,街上的水塘好像都不见了(记得以前仅二中校园内就有三个,呵呵),楼房也变得更高更多了,整齐洋气色彩艳丽的农贸街让人眼前一亮,富有时代的美感。
    化肥厂的噪音小了,厂前马路上的灰尘也少了,府河上的大桥也重新修了一座,我心中永恒的记忆,义堂古镇的象征——古朴优雅沉静美丽的子文路,随着环镇马路的修通,也渐行渐远,逐渐模糊不清了。
    义堂依旧美丽,美丽的回忆永远存在我的心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02 , Processed in 0.0745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