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生态危机与学术期刊的使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6 14:5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生态危机与学术期刊的使命2013-04-07

作者:陈翔云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3日第435期


  人们往往将学术机构喻为“象牙塔”,意谓其纯净高远。然而近年来持续出现的诸如学术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科研基金腐败等学术乱象,不断冲击着世人对学术的敬意与想象。我们周遭的学术生态直线下滑,以至于清华大学刘东教授感叹当今的学术生态有时候“简直就被污染得让我们透不过气来,简直就被损害得让我们椎心泣血”。
  
  
  当下的学术生态危机首先表现为学术目的危机。对学术的向往,本应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的关怀。大学里,并不缺少心怀教育理想与学术志向的学者,然而,他们的处境却令人堪忧。迫于科研考核的压力和各项量化指标,青年教师往往成为“工蜂”,甚至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著书立说时只有“课题意识”而无“问题意识”。现在的年轻人学历越来越高,但其求学、做论文往往出于当下的利益驱动,内心并无对学术的向往,对科学的殿堂、真理的殿堂不存敬畏,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毫无担当。
  
  
  其次表现为学术道德危机。坚守学术道德是维护学术生态环境的根本,是抵御金钱与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章太炎先生曾论及两种社会腐败:一种是外在的“土崩”,另一种是内在的“鱼烂”。表面光鲜、内脏腐烂的“鱼烂”较之“土崩”更为可怕,它产生于人们内心道德天平的失衡。学术道德失衡是最可怕的学术生态危机,它会蔓延为学术生态的“鱼烂”,从而彻底毁灭学术发展。
  
  
  再次表现为学术评价与管理危机。过去的学术评价主要是同行评价,同行对文章质量大都心中有数,评价过程不烦琐,结果大体公正,真正高水平的学者可以破格提拔,脱颖而出。而现在的学术评价往往以权力为本位,各种学术资源,包括学术荣誉、职称评审、学位授予权等,均掌控在各级行政部门手中,而各级行政部门对学术评价往往采用量化管理的办法,把著作和论文按出版单位分为不同级别进行打分。甚至,谁能拿到政府的社科基金项目,谁得高分。其结果是项目活动家吃香,认真治学者反被冷落。
  
  
  面对学术生态危机,作为学术成果刊发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的学术期刊当然不能冷静旁观,而应有所坚守、有所作为。事实上,学术生态危机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术期刊显露出来的,如一稿多发、论文剽窃、低水平重复等。而要重构学术生态秩序与学术尊严,学术期刊责无旁贷。
  
  
  首先是引导学术方向。学术期刊往往通过其办刊宗旨与用稿取向来体现其学术倾向和学科特色,并由此直接影响学者的研究方向。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加强选题策划,引导学者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突出问题意识,尤其要直面重大现实问题。
  
  
  其次是弘扬学术道德。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的问世往往拥有最终裁决权,甚至可以说,学术期刊操控着整个学术生态环境。弘扬学术道德是学术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学术期刊应当恪守学术良心,加强自律。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出了《关于加强学术期刊从业人员自律的倡议》,笔者深以为然。如果所有的学术期刊都能负起责任,对净化学术生态环境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最后是匡正学术评价。学术期刊,尤其是专业性学术期刊具有学术成果评价的功能。当前绝大多数学术期刊从形式上都遵循了所谓的学术规范,然而,形式上的规范化只是判断学术水准的最低标准,内容上的言之有物和观点上的真知灼见,才是学术期刊对学术论文水准的判断依据。学术期刊应该坚守学术为本的理念,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涵养学术公信力与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副主编)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4:51:28 | 只看该作者
学术道德现状调查显示:学术失范现象比较严重2013-03-28

作者:霍文琦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27日第432期

  3月25日,本报推出剑指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报道《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谨防极端利己之风》,受到学界及广大读者强烈关注。为进一步满足读者关切,本报利用覆盖全国的记者网络,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吉林、山东、陕西、四川、湖北、青海等地,随机选取60多所不同层次高校的300余名学者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访问,对我国学术道德失范的样态、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半数学者认为学术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1份。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约236人,还有 65人来自自然科学领域。调查对象较均衡地覆盖了老中青三代学者,35岁以下学者约占36.9%,35—50岁之间的占37.5%,50岁以上的占25.6%。
  
  调查显示,学者对“当下学术界道德状况的整体评价”甚不乐观,认为学术失范现象“非常严重”的学者约占18%,认为“比较严重”的学者约占62%,认为是“极个别的少数现象”的约占19%,只有不足1% 的人评价道德状况“非常好”(见图1)。
  
  同时,受访学者对“近年来学术道德状况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的判断与整体状况评价基本一致,约17%的人认为“日益恶化”,约一半的人认为“不容乐观”,约20%的人认为“逐步好转”,另有约13%的人表示“说不清”。
  
  调查中,不少学者表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呈现日趋繁荣的局面。但是学术界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学术道德与整个社会的风气紧密相关,但由于学术行当的特殊性,它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其他行当所不能代替的。在强化自律建设的同时,还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相关问题进行制度约束。
  
  曾遭无端诽谤的学者不在少数
  
  学者普遍认为不理想的学术界道德状况有哪些表现呢?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不少学者相继卷入学术腐败、抄袭造假事件,使学界形象严重受损,而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远不止这些。
  
  通过查阅和研究大量已曝光的学术失范案例、学者访谈和相关资料,本问卷设置了六个选项来概括当前学术失范的表现和一个开放性补充填空选项,基本涵盖了学者在科研、教学、育人、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学术道德失范表现。结果显示,学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道德问题表现”依次为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玩弄权术,学霸现象,充当学术“包工头”,个人品行低劣(如无端诽谤他人,甚至搞人身攻击等),不正当的“师生恋”。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邹农俭认为,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急功近利导致的。在考核指标驱动下,很多文章和奖项都是匆匆忙忙发表和评定出来的,真正有创造性、能开辟一个时代的成果很少。学术研究和评职称、评奖项挂钩,这些奖励又与优厚待遇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的功利性因素使得学者拼命追求这些东西,与学术精神背道而驰。
  
  在回收的问卷中,“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被选205次,玩弄权术、学霸现象、充当学术“包工头”三个选项分别被选127次、128次、113次。在学者个人品德方面,个人品行低劣(如无端诽谤他人,甚至搞人身攻击等)被选71次,不正当的“师生恋”被选28次。
  
  在详细的调查中,有67人表示“在学术圈自己遭遇过被无端诽谤或被人身攻击现象”,其中,遭遇1—2次的有58人,有9位学者选择“3次及以上”。另外,还有124人表示“认识的学者中有遭遇过被无端诽谤或人身攻击的现象”, 其中,有84位学者表示身边学者遭遇过1—2次被无端攻击的情况,有40位学者选择“3次及以上”(见图2)。
  
  长江学者、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认为,谈及学术规范,有两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一些学者本身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有人借此为“棍”恶意攻击、中伤实干有才之人。在学术规范的建构中,要防止一些人假借学术规范这根“棍子”来打人,不能把学术规范变成“整人”、特别是整治好人的工具。
  
  为学术创造一方净土
  
  面对上述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学者持怎样的态度?对未来良好学术道德风尚的回归是否有信心?
  
  调查显示,有26.6%的人对已然发生的道德失范现象“非常痛恨”,并表示会“采取行动”,尽自己可能去维护学术清风。有53.8%的人表示“痛恨,但无能为力”,另有19.6%的人对此感到无奈,表示“见怪不怪”或“无所谓”。
  
  有学者表示愤慨,提出“道德应与职称、晋升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道德败坏者要零容忍,坚决踢出学术队伍”。
  
  而有的学者则表示很无奈:“都说时间是一剂良药,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想来唯有等待。”
  
  调查中,尽管不少学者对当前学术道德整体状况表现出痛恨且无奈,但大多数人还是对未来抱有希望。在对“您认为未来几年内能否从根本上遏止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回答中,约9%的学者表示“完全可以遏止”,有61%的学者表示“抱有希望,但现实不容乐观”,有9%的人觉得“难以判断”,还有21%的人显得较为悲观,表示“几乎不可能”(见图3)。
  
  对于如何改变现状,有学者给出了具体建议:加强软件开发,从技术上防止抄袭、剽窃;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学者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规范出版物和出版社管理,尤其是要严查学术期刊以增刊等形式刊发低劣学术论文的怪现象;加大学术腐败和学术道德问题的督查和惩治力度,肃清学术风气。
  
  樊和平认为,从学者自身来讲,要有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学问,经世济国,关注国家民族大事。学问本身是一种修炼,人生到什么境界,学问就到什么境界。很难指望一个人生境界很低的人,能做出大学问来。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学术道德问题,唯有淡化功利化倾向,唯学术为本,唯学术为质,为学术创造一方净土。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4:52:05 | 只看该作者
学术失语致文化失守2013-03-12

作者:曾洪伟来源:2013-3-11《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25期


  学术失语,是指当前中国学界所操持和秉有的话语、规则、观念、标准等多是西方的,而中国本土仍具文化活力与生命力的学术话语、语言、资源、范式等则被学者有意、无意地遗忘与抛弃,民族学术正逐渐被西方学术所侵蚀甚至取代。学术失语的本质是民族文化精、气、神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文化主体意识的迷失与文化创新力的匮乏。

  危机:学术失语引致文化安全
  在当前中国学术领域,学术失语的程度深(涉及学术的各个层面,如学术语言、学术话语、学术思维、研究模式、学术写作范式以及学术评价标准等),范围广(包含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时间长(有些层面如研究模式的失语已长达近百年),中国学术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学术失语不仅会危及学术自身,而且还会给国家、民族的文化带来危害。西式学术是产生于异文化土壤中的一种学术范式,当被移植到中国时,由于其相对于中国文化的异质性,它必然与中国学术研究对象产生一定的排斥反应,其适用性只能是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
  当我们抛弃自身的学术范式而将西方学术范式当作万能范式时,其局限性所造成的对研究对象的生硬切割、粗暴改造、野蛮阐释便难以避免。在西方的视域与话语中,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便被扭曲、变形、改造,其价值被错评、低估,其独特性被遮蔽,其完整性被破坏,这不仅给本土文化带来伤害,而且给接受者以错误的引导,使之形成错误的文化认知,甚至导致对自身文化的不认同,文化安全问题由此产生。
  如果说社会大众的失语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等形而下的层面,那么知识分子失语则主要表现在形而上的学术层面。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知识分子在文化生产、思想制造中已不知不觉失语,甚至出现如下悖论现象:一方面,学界在极力发现和反对各种文化失语,但另一方面,自己的学术研究、学术行为又在无意识中加深了学术失语、文化失语,并导致学术安全问题的产生。知识分子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他们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安全的坚固堡垒。
  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在知识、文化、学术上的失语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如教育),以各种方式(如言论、思想),以多种传媒形态潜移默化影响社会、文化大众,并导致后者已有的失语更为严重。而从历时/纵向的角度来讲,被作为文化范本的知识产品的失语状况若长期得不到改观,它就会在文化后继者的膜拜式仿写与习得中被不断复制,学术失语会一代一代传续下去,周而复始,不断强化文化后继者对异文化的文化认知、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直至接受者思想、意识、记忆中的本土(民族)文化存留被彻底清洗、覆盖和替换,异文化成为鸠占鹊巢式的新文化传统,而接受者则成为名为本土、实为异国,自动维护和捍卫异文化在他国霸权、利益的文化空心人。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语与文化大众的失语一起,不约而同地汇成一股叠加合力与汹涌潮流,猛烈地冲击、拍打着民族文化防线与国民的思想文化堤岸,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加重。
  出路:中国学术中国化
  要捍卫中国的学术安全与文化安全,必须着手实施和推进中国学术的中国化。这里的“中国学术”具有两层含义:在中国的学术(academy in China)和中国的学术(Chinese academy)。前者指处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学术,它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学术和对传统中国学术按照西方学术范式进行改造而形成的西方形态的学术;后者则指具有中国血脉气韵、中国本土特色的学术。前者在本质上是西方形态和西方身份的,而后者则是中国形态和中国身份的。
  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就是要促成“在中国的学术”向“中国的学术”的转变,实现学术身份的转换,中、西不同主体性的转变。当下中国学术主要是“在中国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民族的学术日渐消失。实施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就是要有清醒、坚定的学术、文化自我意识,高扬学术、文化主体性,要在坚持学术的民族性(而非西方宽泛无边、否定和消解民族国家文化学术,进而消解民族国家实体存在的所谓人类立场、普世价值)、复调性、反对任何一种学术的一元独白性、维持学术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与前提下,一是要充分了解、认知传统学术及其价值,积极恢复传统学术,保护传统学术,挖掘、分辨、利用传统学术中有价值的部分,实现传统学术的现代转换;二是要在充分借鉴、吸收外来学术有益成分的基础上,促进中外学术的平等对话,积极交流,锐意创新,以我为主,或实施西方学术的中国转换,或建构基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国学术,适合中国文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学术。
  总之,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就是要努力建构或重构具有中国身份、彰显民族精神气概与学术主体性的中国化学术(民族学术),从而为构建和促成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复调对话、互为主体的世界学术新格局与新未来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25 , Processed in 0.0876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