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法西斯--魏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3 00:4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法西斯——魏书生

许锡良
 昨晚深夜,我在洗涮间里洗涮,准备就寑。突然家里的电话几次铃声大作。我接了电话,是一个刚听过我的课的学员打来的。说这几天都在看我的博客,然后根据我的博客上批评魏书生先生的文章,又去寻到魏书生先生的专业博客来读,然后非常感慨。冒昧深夜打扰要来告诉我一个心得感受:这个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妨称之为"教育法西斯",实在是太可怕了。交谈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们的学员。他是珠三角地区一个相当有权力的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待遇不错,只是感觉这样的工作没有什么人生意义,很想改行当个教师。于是也来听听课,知道一下当一个教师是什么滋味。我非常感动。一般来说,许多人当教师,是因为其他工作不那么好找,而已经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的年轻人,而且是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的高材生,想当一名中学教师,实在是难能可贵。而且是想有一种社会道义地来当一个教师。这确实是太难得了。

  我问他为什么对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方法会产生一种" 教育法西斯"的想法?他非常直率地说:他的教育思想无非就是利用学生的力量,培植骨干分子,来制约学生,管束学生。这让我想起明朝这个中国最软弱,最专制,也最腐败的王朝的特务机构。这一套办法实在是太象了。我告诉他,魏书生先生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他只是初中毕业,虽然平时也喜欢读读书,但是未必会去读明史,而且也可能并不知道明朝的这个东厂、西厂、锦衣卫之类的特务机构。但是,他之所以对这一套办法如此娴熟,实在是因为他经历的"文革"直接告诉他的。权威、崇拜、控制、监视、告密、盯睄、非人性的惩罚等等规训的办法在"文革"时是不少见的。他身处其间,天天耳闻目染,想不受其影响怕也是不太可能的了。在魏书生先生身上出现这样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并且打上民主的招牌,是不稀奇的事。从思想发生学的角度来理解,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但是,问题是他的这样的教育思想在我们这个社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久经不衰。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性化、个性化的人格要求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又再以魏书生的规训方法作为教育的法宝。这一套做法其实在"文革"时相当流行,并且深受其害。在这样的教育思想里丝毫谈不上有什么"民主",也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有人的尊严的人来看待。但是,全国全国范围内把他的那一套推广得如此热火朝天。可见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观念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你说教育法西斯在流行也不过份。现在的学校里对学生的管束越来越严厉。学生的一点头发成了那么多的学校的关注对象。好像学生的头发增长一寸,天就会塌下来似的。大家有这样的思想观念,自然对魏书生先生的做法就极力推广了。因为这样的东西,在这里找到了权威专家的认可。然后就可以更心安理得地严厉一点了。可怜的是学生。他们的天性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磨灭了的。

  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之所以被全国大力推广,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可能是更重要的背景。一是现在非常流行,并且愈演愈烈的考试制度。这样的考试制度虽然只是以考人的记忆力为主,以死记硬背的功夫见长,学生所被测试出来的知识用杜威的说法,虽然大多是"伪知识"或者"冒充的知识",但是目前中国还只能检测出这样的知识,还没有更健全的社会以保证把人的更全面的素质测试出来。这就是魏书生先生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教育背景。所以,他的方法在这样的应试条件还是有一些"效果"的。这是他的那些东西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的重要原因。二是现在我国教育经费不充足,或者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地方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但是政府也不想增加教师,而是用聘用代课教师的办法来补充教师,一样用,但是价廉物美。而且魏书生先生的做法也为政府裁减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理由。因为魏的办法可以一个人教几个班,当几个班的班主任,可以同时兼任校长、书记,甚至教育局长,而且还常年在外开会、作报告、写文章、出书。这无疑给中国地方政府的官员们一个惊喜:当一个教师原来并不难,可以这样轻松而且有效。如果把他的方法引进来,不就是可以省了许多教师的工资吗?而且还可以解决升学率的竞争问题与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问题。更主要的是管理者而且可以很轻松自如地对付。这样的教育神话的吸引力何其大啊。这是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方法虽然可以称之为"教育法西斯",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仍然可以畅行无阻的重要原因。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教育悲剧所在。一种完全是违反教育的、规训化的"反教育"方法却被推崇得如此之高,并且被戴上了那么多的耀眼的光环。这不能不令人感觉有点绝望。

  我们在电话里聊天,几乎忘记了时间已经快超过午夜了。最后,我对这个刚毕业不久的高材生说:“如果想做教师,就要想清楚,你想用什么思想人格来影响你的学生?把他们引导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上去?你想培养的是有独立人格和能够独立思考的公民,还是被训狗术规训成会说话的工具?做教师不比做公务员,教师是更需要有灵魂的与人格的职业,而且社会地位低下,工资也不会比你原来更好。特别是在现在的教育管理制度下,教师教书育人的自主权力越来越小了。如果,在这些问题面前,你仍然可以说‘我真想当一个教师’,那么,我祝贺你,小伙子。加入我们的队伍吧。但愿你不但自己不做教育法西斯的帮凶,而且做一个教育法西斯的死敌。”

  2006年11月1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0:39:06 | 只看该作者
魏书生:中国教育界的陈永贵

许锡良

 前几天魏书生先生应邀到广州为一千多中小学教师演讲,我因为外出上课,没有机会去听。但是问了一个慕名而去认真听讲的教师感觉究竟怎样,他对我说:你以后不要再与这样的人计较了。因为这会降低你作为一个真正学者的身份,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国教育界的陈永贵。你与他比思想文化,那真是比错了对象。

  这个评价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现在说起一个叫陈永贵的人来,如果不是在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恐怕还要颇费一翻口舌才能够说得清。但是,我小时候经常听父辈提起这个人,在报纸上也经常出现这个人的名字与照片。这是当年伟人钦定的一个典型,是伴随着全国“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崛起的一个人。从一个大字不识几箩筐的传统农民,在伟人的一路关照下,平步青云,成了政治局委员及副总理的高官。用古代的套话来说,就是一个现代的文盲宰相。他身为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的高位,却还挂着大寨的党总支书记的职位,并且还保留着他的一份工分。据说他用家乡话讲话的口才不错,但是一到正式场合讲话就紧张,而且错误百出。他的发言稿常常要他的秘书用超大号的字写好,并且对可能读不出的字要用同音字在旁边注明。他无知无畏,什么大话、假话都敢说,简直就是中国农民的说一不二的一家之长,唯独对毛伟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行为举止正暗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他的后半生的政治沉浮与特殊的人生经历,演绎的是中国极其腐败的政治及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但是,他先是作为典型,后是作为大官,前后也在中国大地上活跃了二十多年,直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农业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他才渐渐地淡出了中国政治。现在人们还知道这个人的人可能真是不多的。

  我屡次谈及魏书生先生这个人,当然不是要与他比文化水平,魏书生先生的文化及视野当然远不是陈永贵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魏书生先生毕竟比陈永贵小了近半个世纪的年龄。在文化上多少是有点进步了。虽然在政治的地位上还远远不及陈永贵,但是在对中国的影响方面却不可小看。他与陈永贵在许多方面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文化水平不高,见识基本上就是中国传统农民得出的那么一点经验。凭借一种政治的风气,青云直上。在自己领地上都有土皇帝的霸道作风(比如强迫要求每个教师与学生练气功)。喜欢崇拜,也喜欢被崇拜。魏书生的身份地位虽然远不如那个陈永贵,但是他的教育思想实践对中国的影响绝对不会比身为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的陈永贵小。但是,尽管这样我也用不着用一个学者的眼光来与之比较思想文化。这多少是没有什么出息的人才这样做的。我一直关注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是因为,这多少有点像当年在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那样,现在在全国范围内也在极力推广他的经验了。当年的农业学大寨给全国的农业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导致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忍饥挨饿,想拥有温饱而不得。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个陈永贵借势居高位,做大官,成为一代政治红人。但是农业问题毕竟不同于教育问题。农业问题不过是农民的温饱问题,粮食产量问题。一经纠正了错误的做法,农民重新吃饱穿暖,过去的错误影响很快就会消除了。但是教育不同,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国家的命脉,民族的命运。一时的失误,百年都会受之影响。千年都难以消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事业看成:“教育___财富蕴藏其中”。可见,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但是我们现在是在用什么教育制造这个财富呢?人是有生命活力,有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及独立思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而一种教育他需要的只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或者可以被人随意搬动的什么什么“砖”,这样的教育就是在制造大批的奴才及大量的社会垃圾。一个“文革”不就是被一个个生锈或者不生锈的“螺丝钉”及被人随意搬动的什么什么“砖”制造出来的吗?而魏书生先生正是这样的千千万万个不生锈的螺丝钉之一,或者被人随意搬动的砖头之一。他本人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合格的榜样,是那个时代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最好的注脚。现在,他要把这些成为“螺丝钉”及“砖头”的经验给我们的社会来一个代代相传。这是多么可怕啊。我感觉到这里蕴藏不再是财富,而是一种恐惧和一种灾难。一个在恐惧中长大的人,他的精神人格是难以站立起来的。如果一个民族都是受了这样的教育,那么这个民族也是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受过这样教育的人,走出来总有那么一点不自信,总有那么一点猥琐、卑鄙与阴暗。他们习惯了依靠一个主子作为自己精神的寄托,习惯了告密、撒谎、惩罚与制造恐怖气氛。他们只有在别人吓得发抖的时候,自己才能够心安理得地睡大觉,才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他害怕别人有闲暇时光,作出独立的思考。不但“事事要有人干”,而且“时时要有事干”。极力用垃圾把学生及教师的脑袋填满。教育在他那里就成了制造这些无聊的事务。什么闲暇出智慧?什么给生命以耐心的期待?什么公民在特定时候有不服从的权利?这些统统都是些什么玩艺?一个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农民怎么可能会有这些思想与观念?但是,在中国大地上最专制与蛮横的东西,往往可以套上最时髦的现代名词。于是这套东西,就这样在中华大地上横行了几十年,直至我们慢慢看到一个民族的人格精神开始大规模地萎缩下去。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一套东西,变成了教育改革的先锋,后来到了九十年代这一套东西又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典范,现在是新课程改革,这一套东西又成了赏识教育的楷模。他永远在与时俱进地换名词,贴标签,唯独那个已经死亡的尸体留下来了的幽灵一直在中国的教育界徘徊。

  陈永贵作为中国农业史与政治史上的笑话毕竟已经早已被人遗忘了。他昔日的光环与荣耀,现在成了历史见证者们的茶余饭后的笑料。但是中国教育界的陈永贵还在,他还在制造神话,虽然那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留下的祸患却不可轻视。那些专制的思想经由这样的教育,已经在十几岁的娃娃的作文里充分体现出来了。何时中国教育界的陈永贵的所作所为才能真正退出教育的舞台?这要看中国教育界的改革开放是否真正到来,要看中国教育工作者们是否已经觉醒。

       来源:教育在线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0:40:12 | 只看该作者
再次遭遇魏书生


许锡良


  今天的课终于结束了。这次讲课面对的校长是90 多人,我在课程内容上并没有准备讲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问题。但是,看来我要在广东讲校长班的课是绕不过这个当代的教育红人了。我在参观学校时,最后一个环节是请校长来介绍他们的办学经验。校长在谈到管理工作,特别是在谈到班主任工作时竟然是这样介绍的:

  我们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每一位班主任,要把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作为必读书籍,而且由学校发给他们人手一本。分散学习与集中讨论相结合,把班主任工作搞好。搞好了班主任工作,就等于搞好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这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我们学校人多地少,初中与高中两个校区,但是每个校区只有二十亩地。总共只有四十亩地。学生却有5298人。而且还有950个学生是住校的。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班主任大多是年轻人来做,因为年纪上了四十以上的教师都不愿意再当班主任了。所以,我们只得大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津贴,每个班主任在原有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350元的班主任费,但是,就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不愿意当这个班主任。所以,我们十分注重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工作。

  讲到最后,我们交流经验了,大家互相提一些问题。我也提了一个问题。我问介绍经验的校长。你们集体学习并且运用魏书生的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得到的最大收获与可取之处是什么?

  校长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被发挥出来了。学生人人参与管理,学会监督与负责。轮流担负班级管理的任务。这是一种民主的管理方法。

  我继续问道:我想您所提的只是魏书生书上写到的方法与效果,这一点,我也一直在关注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他的书中就是这样标明的。但是,我想问的是您学校实施的效果具体如何?

  校长面有难色了。但是,还是继续说,应该有一些效果的。

  我继续追问道:就是不知道有效果到什么程度,按魏书生先生自己的介绍,他就可以一年的时间里有半年以上完全脱离学校,在全国各地演讲,作报告,开行政会议。还写那么多的书。但是他可以校长书记一肩挑。还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与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而且成绩非常优秀。如果你们的效果就算不如,那怕只学到十分之一的话,也应该不错的。你们的班主任,包括您这个校长,应该当得很轻松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了。你们还忙什么呢?但是,你刚才又介绍说班主任没有什么人愿意当,四十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上不当班主任,年轻人去当也还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的情况下才会去当。应该说好像学习他的方法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我这个判断您同意吗?

  校长脸微微有点红。然后笑了。点头承认我分析得有道理。他的年纪大概与我差不多,可能比我要略大几岁。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也很有才干和魅力的校长。在内地省,他年仅28岁就当省重点中学的副校长。现在也当地名校长重点培养对象。交流会结束了,校长把我送下楼,我又对他说:如果你们学习他仍然没有什么效果,这并不稀奇的。也不是你们的错。也不一定是您的能力就远不如人家,而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您是没有的。魏书生先生身上的耀眼的光环,至今中国教育界无人能及。他把教育领域中一切教育荣誉都收归到了自己身上。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耀眼的光环效应与权威效应。而且他有的是精巧细致的严密控制的技术,而你们却不具备。如果您能够理解中国“文革”时,为什么大家只崇拜一个领袖,及全国农业只学一个大寨,也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教育界只推行一个魏书生了。教育其实并没有什么神话的,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实在是太喜欢造神了。我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魏书生的:《魏书生:中国教育界的陈永贵》,您不妨有时间上网看看。校长客气地答应了。大约他平生还是第一次遭遇到公开质疑魏书生这样的当代“大教育家”的人吧。

  不过,后来我还是低估了校长们的思想能力。在上课前,我还没有提到过魏书生前的时候,有一个校长是这样评说魏书生的:我看“魏书生”要改为“伪书生”。说完他在一张纸上比划了一下那个“伪”字。我大吃一惊。赶忙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他说:这是我好几次听他的报告与读他的书得出的结论。上个星期他又来我们市里作报告了,这是第三次来了。三次来我都听了他的报告。一点变化也没有。三次都是二千多听他的报告。这次也是二千多人。他的话与教育行为都不像一个真正的书生,没有一点书生之气。集政府官员、民办学校老板、特级教师与各种政治荣誉于一身,哪里还有一点书生气?读书人及真正教书的人是这个样子吗?我听完后,感觉很有意思。就说了一句话:如果这是你独立思考得出的感受。那我以为你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校长。后来的课,我及时地改成了用了一节课来介绍与分析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及其教育实践的后果。这个市里如果有一万二千多教师与校长听过魏书生先生的报告,受到他的影响,说明这个市已经是魏书生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根据地了。我想绕过他,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不能回避,只有面对吧。我批判魏书生也许还会遭遇一些魏书生先生的粉丝校长的反感。不过,我豁出去了。但是,出人意外的是,我得到的是校长们的热烈欢迎。我感谢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0:40:51 | 只看该作者
魏书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育化身

周彬

  听魏先生的报告,觉得特别放松,远没有被理论教导的感觉,也没有被大师训导的感受。与之相反,反到觉得在他的报告中,与他分享教育的简单,感觉简单的教育。的确,在这样的报告中,少去了理论的复杂,也省去了逻辑的痛苦,但仍然化教育为神奇,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魏先生本人,并进而把他尊化为教育中的“神”,一个似乎不需要教育理论支撑的“神”,一个化教育为神奇的“神”。

  魏先生有很多神奇的教育阅历,而这些神奇的教育阅历,就成为他用来印证自己教育行动的证据。在魏先生的报告中,他从来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动寻找理由,因为结果就是最好的理由。他做了十八年的班主任,而且还从班主任做到校长,并进而从校长做到了局长,这就是对他成为优秀班主任最大的证明。既然事先就证明魏先生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那魏先生在做班主任时采取的方法与举措,也就肯定是正确的方法与举措了,无须证明。如果你听了魏先生的报告,还没有学会他采用的方法与举措,或者你采用了他的方法与举措还没有成为优秀班主任,那就是你的过错了。如果不是你的过错,那就越发地证明魏先生比你聪明得多,毕竟他是教育中的“神”,而你只是教育中的凡夫俗子。

  听魏先生的报告,越听越觉得他的伟大,越听越觉得自己的渺小。他将那么重大的教育问题,将那么困难的教育问题,在和风细雨中化解了。学生不写作文,是因为学生不会写作文;魏先生就带学生去祭烈士墓,祭完烈士墓就让学生写出感受;学生还是不会写,魏先生就让学生抄他自己写的文章,抄好了也可以算学生自己写的。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文,先允许学生只写一分钟的作文,然后再慢慢的培养写作的兴趣,再后慢慢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魏先生真的很有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仅表现在教育中,更表现在生活中;但他的智慧却是我们学不会的,我们只能与他分享,但却无法迁移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中来。也正因为我们无法把他的教育智慧迁移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中来,所以他才是教育中的 “神”。

  魏先生在做教师时,一定是一位好教师,因为他从来不剥夺学生锻炼自己的任何机会。因为他坚持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能力。魏先生在做报告的时候,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演讲家,他不但可以激发大家对他演讲内容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这些事例来塑造自己的“神”的形象,尽管这可能不是魏先生的本意,但这却是造就的结果。

  什么时候魏先生在做报告的时候,也能够成为一位好教师呢?教师们听魏先生的报告,往往觉得教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需要用一点点的智慧就可以消解教育中的问题。可是,在教育生活中,教育问题真的有那么简单吗?有不少的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中使用魏先生讲授的方法与举措,可使用起来并没有像魏先生讲的那么顺手,也不要说那么好的效果了。我无意于怪罪魏先生,相信魏先生也无意于让大家去模仿他,毕竟情境变化了,年代变化了,模仿也就或多或少有东施效颦的嫌疑。你说东施因为模仿西施而丢脸,这能够怪西施吗?可是,对于魏先生的成功,我们除了模仿,还有什么办法呢?而且,在魏先生看来如此简单的教育问题,而且有他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作为佐证,我们还有必要去另辟蹊径吗。

  当一个人的成功显得那么容易时,我们一定想去模仿他;可这种模仿往往不可能取得成功,至少不可能和他一样的成功;这时,我们要么放弃他,要么崇拜他。如果这个人只是一时的英雄,我们通过淡忘他来放弃他;可如果这个人已经成为永恒的英雄,我们只好通过歌颂他来崇拜他。可事实上,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那么简单,而且任何人的成功都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要学会的,并不是他成功的方法与举措,而是支撑他成功的方法与举措背后的道理。可是,谁愿意去听那些空洞的道理呢?在大家的心中,成功的就是那些方法与举措,多么显而易见的事实;一听空洞的理论,就远离了教育实践,就变成了对教育实践的训导。因此,我们情愿塑造一个值得崇拜的神,也不愿意让自己去接受理论的教导;有了神,他也就替代我们去守护教育了;如果学习教育理论,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守护教育。

  感谢魏先生,以及在中国像他一样取得成功的教育大家们,一个将教育中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智者;有了你,中国教育就有了守护神!

        来源:杭州教育城域网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3:44:20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教育中的虐待与受虐 文/扈永进

    中国式的教育神话中,充斥着虐待和受虐的故事。古已有之的“头悬梁,锥刺股”,现在发生时看去,无非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成功之路罢了。在这里,读书行为已经被彻底异化,成为一桩彻头彻尾的暴行。或许的诘问在于,人家虐待谁了?很简单,虐待他自己了啊!如果你赞同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善待的话,你还会认为虐待自己就不该被界定为“人权事故”么?
    朋友们一起玩笑的时候,我常拿一句话自诩,“我是一个特别善于原谅自己的家伙!”玩笑归玩笑,内中的道理却是清晰的。人是一种趋乐的动物,一种行为让他感到快乐之后,他才会在以后的行为中有意无意地“重演”,以获取源源不断的快感和快乐。原谅别人,源自于原谅自己的经验累积。这种快乐的经验的延伸和推广,也会让他人受益。如此,才有了原谅别人事件的发生。
    一般而言,宽容和包容均被视作一种美德。我没意见。但是,却很少有人系统地想过,那些个美德为什么会那么美;这些个美德的背后,存在着一些怎么样的起着支撑作用的心理机制……这样想下去,道德事件便可能被诠释为一连串的心理环节。更可怕的结局在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本无所谓道德不道德,所有的,仅只环环相套丝丝相扣的释放和压抑,且呈多维态,运行衍变着。
    压抑带来痛苦,释放产生快乐,这是一定的么?果真如是,那“斯德哥尔摩效应”又作何理解?十斤豆腐,吃不了怎么办?切开,一块块吃呗。其实,连豆腐也绝非那么纯粹,君不见,愣是有一些个主儿——甚至堪称仪态万方——就是选择津津有味地一块有一块地嚼着臭豆腐么?充分证明,经过特别的规训之后,只要你想,即便臭豆腐,吃着吃着,也能够吃出快感来得。当然,有了快感也不一定叫哦。
    作为某人曾经演练过的酷刑——头悬梁,锥刺股,非仅现在发生时。我要提请读者关注的,是该事件的过去发生时。想想,苏秦总相国还是苏秦小朋友的时候,生而知之就会这一套自虐术么?我想,他尽管不傻,但还不至于没聪明成那样儿。苏秦小朋友成长为苏秦总相国的漫漫岁月里,是谁,第一个教会了他虐待自己?此前,存在着一个并不难理解的结论——虐待他人是不用学习的,而虐待自己肯定属于后天习得。
    出于攫取利益、权力和性的需求,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虐待他者的现象。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时光,在“丛林世界”中度过。秉持“丛林法则”,便成了约定成俗的不二选择。所谓“丛林法则”,通俗讲,就是谁胳膊粗听谁的,惟暴力原则而已。耶稣从容走向十字架的壮举,并非神的传说,实乃人的故事。人,用这样一种残忍的仪式,昭示着暴力的黄昏和文明的黎明。从而,敲响“丛林法则”第一记的丧钟。
    无论狮子老虎,生出幼崽之后,也是要实施教育的。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无非捕食。所谓捕食,即猎杀其它动物是也。人类生存的所谓野蛮时代,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与动物相类。无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前往七星洞学艺,还是《水浒传》里的史进拜王进,均如是。即便传说中似乎好像真有其事的张良与黄石公的传说,无非为了一本堪称“群杀绝技”的《黄石公兵法》而已。比项羽先生学到的“万人敌”还要管用,端的厉害。
    尽管,孔子的确存在值得诟病的地方,但是,他毕竟还是发出了“仁者爱人”的深沉喟叹。现在看来,无论耶稣还是孔子,作为人,均非完人。但是,他们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人味儿。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对这二位先哲及其同类心存贬低,恰恰相反,这是我目前所能给予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在我看来,整个人类文明的逐渐成型,其基本元素,正好是这样一些零星散落着的具体而微的天体,在黑暗的宇宙中,透射出永恒的辉光。
    先哲们的良知学问,并不能对“抢钱抢粮抢女人”等伟大事业构成任何帮助,于是,世世代代,强梁的传人们风起云涌,嗜血之术屡屡主流。“头悬梁,锥刺股”的高人们,自虐为途径,虐人才是目标。借助“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自虐术,苏同学终于成了苏相国,且同悬六国相印。无论怎么说,也算得上成功人士了。起码,比孔夫子成功多了。孔夫子的所谓成功,发生在后世,生前并没有任何兑现的迹象。所以说,还是苏秦辈们比较地牛A,简直牛气冲天。
    很久很久以后,有位据说是革命导师级别的人物说过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其基本含义是具备可复制的资质。大众心目中的历史代数式,历来就是简单无比的,简单到白痴的程度。似乎,只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了,大约就足以成为天纵之才,在“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惨烈博弈中无往不胜了。大众就是这样想问题的。于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等等自虐传说便络绎不绝起来。到了科举制以降,踊跃自虐的教育叙事干脆体制化了。伴随着,“天下英雄皆入我毂中”等一干背景音乐。
    公元1954年的秋,大雨落幽燕。伟人在秦皇岛挥笔而就,写下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豪迈诗篇。人间是那么容易换的么?看看伟人终身舍不得弃用古体诗词一事,便可以推知,“换人间”谈何容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009年岁末了,中国教育的“人间”换了没有呢?我不想说。我知道的是,我所在的这个国度里,连小学生每天的劳作时间都在10小时左右。至于初三高三,就别提了。如果我说,中国教育依然处于为“抢钱抢粮抢女人”提供全面服务的蛮荒时代,你打算同意么?
    关于中国所谓教育中的虐待现象,我不想提供过于详尽的例证,我认为不需要。同时,我打算剔除那些个显然“不文明”的虐待流程,比如体罚之类愤怒的教师打破学生鼻子鼻血横流之类。在我看来,这些个故事,和北京某政法大学学生为了一个女人杀害教师一样,属于典型的刑事案件,你想叫做性事案件我都没意见。这种事情,与人类的动物性嗜血性等天然局限性息息相关,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均难以杜绝,任何行业也难以杜绝。比如,在促狭的大众们看来,艺员谢霆锋先生就有一万个理由做掉艺员陈冠希先生,只是,他比较地深明小义而已。
    我关注的,是那些被官方教育组织和主流教育理论所推崇的教育方略之中的虐待,这种虐待是被他们提倡的,以教育的名义。老师打学生,谁都认为不对,打人者清醒过来之后,也会认为自己刚才无比荒唐的。没有争议的事情,基本上不具备探讨的必要。需要警醒的,是那些个从庙堂到江湖众口一词赞许不绝的做派,我称之为披着教育外衣的虐待事件。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教育几十年来的常青树魏书生先生及其教育策略教育做派。鉴于魏氏书生先生的教育理念与实践非常之博大精深,也鉴于“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策略,只拿魏氏书生先生发明的“说明书”说事。
    魏氏书生整天打飞的检阅中国教育,可还是能教两个班的语文兼做班主任,端的超人!他自己亲笔撰写的葵花宝典中,就记载着若干规定。譬如,“对犯了错误、挨批评时只顾流泪的同学,每滴眼泪,收100字的说明书。”又如,“每周六选举说话最多者,或周退者,或周乱者,选举用微型选票,计票者需大声公布自己所计人姓名,凡10票以上者,每得一票写100字说明书,并自己将名字及票数写到黑板上。”我的老朋友许锡良对魏书生此举有一个很精当的命名,名之为“羞辱教育”。同时,郑重推举魏氏书生先生为“羞辱教育旗手”。我赞同。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请通读:国际人权xianzhang的三个文件》。叫我看去,《世界人权宣言》的每一句话都与教育相关。当然,关于教育,最直接也是最清晰最的一句,出现在第二十六条。言道:“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有关教育的目的,宣言文本中列出的关键词有三:个性、人权与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关涉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具整体意义的价值指向。不知道魏氏书生先生读过那三份文件没有?如果没有,现在读读也不晚,总比继续无知下去的好。非但知识是一种力量,无知也是一种力量——践踏人权的力量!
    许锡良先生的文字,表达了他对“羞辱教育”的深恶痛绝。他说,“用众人的力量一起来加以羞辱,这个发明是十分卑鄙与残酷的。”我认为,他的评价一点也没过分。学生连流泪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简直,比法西斯还要法西斯啊!至于投票选“说话最多者”,和投票选小偷投票选右派又有什么区别呢?先不说学生“说话”对不对,“说话”作为一个事件能否被教育接纳和兼容,专就“选”这一件事而言,魏氏书生哪里有一丁点儿当代公民社会的常识!如果那种做法推广开来,公安局没什么案子不能破。因为,即使惊天大案,咱投票选凶手即可。荒唐到了何等地步!
    虐待,是魏氏书生之类教育伎俩的重要部分。他们,孜孜不倦地,以教育的名义,从事着亵渎教育的伪神圣事业。由是,教育是伪教育,书生亦已伪书生了。当然,对旷日持久“下着一盘大棋”的中国教育来说,伪教育和伪书生的备受推崇是合乎逻辑的,一点也用不着奇怪。应该仔细斟酌的,倒是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社会最广大的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们,为什么会欣然接受伪书生的这一套伎俩,甚至,将其奉若神明呢?这里,我不说话了,让陶行知先生来说吧。因为,同样的话,名人说出来更权威。
    陶行知说:皇帝引诱天才进伪知识的圈套有几个法子。一,照他的意旨在伪知识上用功,便有吃好饭的希望。俗话说:“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伪知识在工夫做得愈高愈深,便愈能解决吃饭问题。二,照他的意旨在伪知识上用功,便有做大官的希望。世上之安富尊荣,尽他享受。中了状元还可以做驸马爷,娶皇帝的女儿为妻。穿破烂棉花去赴朝考的人,个个都有衣锦回乡的可能。三,照他的意旨在伪知识上用功,便有荣宗耀祖的希望。这样一来,全家全族的人都在那儿拿着鞭子代皇帝使劲赶他进圈套了。
    陶行知为我所知,乃在于他说过的一段类道德规训,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于是,我很早便断了读陶行知的念想。今天,许锡良先生贴出一篇《伪知识是怎样造就的》,我喜欢。我想,由是,我很可能会喜欢上陶行知的。我在帖子后面回复道,“大家都学真知识,皇帝就没得混了!如是,给了我一个喜欢陶行知的理由,谢谢哦!”回复之后,意犹未尽,又敲出一句,“任何规模的话说中国,如果不把皇帝老儿牵扯出来,肯定是不得要领,或者别有用心。呵呵!”看来,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还真是个个都有点儿料的。如陶行知,绝非浪得虚名哦。
    拿陶行知这段话对照当代中国教育,很是对位——只需要在“伪知识”旁侧再加上“伪教育”三个字即可。学生学的是伪知识,教师教的自然也是。只有在伪知识上用功,方可适合“社会需要”,方可混碗饭吃。要想混得好一点,那就得伪一些更伪一些。仿广告语,其必曰,“没有最伪,只有更伪”,简直伪无止境!伪知识伪教育本身,已经构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虐待。其它所有形式的虐待,均为此实质性虐待的延伸和变形。受虐时日久了,受出快感来的可能性便与日俱增起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周天大法隆重练成的时候,那该是一个怎样盛大的节日呀!如此这般,所谓教育亦将地久天长永垂不朽下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59 , Processed in 0.0845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