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正宪:立足小学科 做好大教育 2013年04月17日 作者:唐彩斌 吴正宪
开栏的话
从今天始,本刊将开设“名师”栏目。名师不同于普通教师,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对教育教学个性化的理解和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总结。他们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策略与方法。通过关注他们、走近他们,让我们清晰教师成长的方向,发现教育教学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为教师成长提供范例与榜样,进而引领教师成长。也希望在走近名师的过程中,得到读者更多的反馈与参与。
吴正宪:回顾我40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经历,我最深的体会是,要教好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学哲学懂心理学。读了哲学,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懂了心理学,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
吴正宪老师与澳门小学生。 ◎名师
■访谈人:唐彩斌,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被访者:吴正宪,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
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小学数学
唐彩斌:在您心目中,小学数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吴正宪:数学不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精神。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就是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聪明起来。好的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离不开教育。数学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以数学的理性精神影响学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在为学生成长负责这样一个大目标下处理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数学是科学,来不得虚伪,所以数学教育就是在教人做真人;数学是严谨的,定理、公式、法则都强调按章办事,数学教育要教人守规则;学习中“你是主人,你要对你的学习结果负责任”,数学教育就是在教人敢承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失败,尝试,又失败,又尝试,因此数学教育还在教人不怕困难;问题解决得怎么样,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数学教育又教人学会自省,懂得反思。
唐彩斌:作为数学教育专家,您以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审查全国各版本新课标实验教材,对于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您一定有特别的体会?
吴正宪:在与专家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教授们从数学的高度来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某一个知识点地位的分析,注意从知识体系的角度看待初等数学,这使我对小学数学有了更为系统整体的认识。
当然,他们也很尊重我的建议,因为我们讨论的不是纯粹的数学,而是儿童学习的数学。从关键词的角度来解析,除了数学,还有儿童和教育。应该用儿童的话语系统去解读数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讨论数学,教师要引导儿童讲自己的话,教师自己要讲儿童能懂的话,这是小学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这一关你要不过,数学功底再好,也不见得能教好小学数学。
唐彩斌:也就是说,作为科学的数学和作为教育的数学应该是不一样的?
吴正宪:作为科学的数学,是数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点,而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数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重点。儿童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的研究,而且是儿童数学的教学的研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有的教师把课上得学生很难懂,我不反对教师课上补充材料,但是应以学论教,搞清楚这些是不是好的数学,孩子能不能把握;即使是好的内容,教的时机也很重要,再有营养的东西,如果吃的时间不对,也可能适得其反,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数学教学的内容要“好吃有营养”
唐彩斌:到底怎样的内容可以补充进小学数学教学中?
吴正宪:小学数学的内容可以补充一些“好吃有营养”的东西,如一些致力于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的内容。“鸡兔同笼”的内容算得上是经典了,《九章算术》中就有记载。但怎么用?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样的算法:假设鸡怎么样,兔怎么样,然后列式解答,只搞题型训练,不讲思维方法,这样还不如不学呢!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列表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发现:鸡一少,兔一多,总数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而且增加减少也是有规律的,当他发现这个规律以后,再去解决问题,不管通过画图还是列式,学生都会在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比得出正确结果更重要。
唐彩斌:也就是说判断这个内容有没有价值,是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
吴正宪:对,教材中增加的内容有没有价值,关键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收获。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获得了一个结果或结论。这个结果或结论是他自己发现的,他可以根据这个发现建立一种数学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里,这样的学习就事半功倍。
唐彩斌:那到底什么是“好吃有营养”的数学?怎样让数学有“营养”而且“好吃”起来?
吴正宪:“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内容,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好吃”的数学教育就是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学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好吃”指的是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要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好吃的”数学可能不那么“严谨系统”,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
当然,“好吃而有营养”也得因人而异,这就需要因材施教的智慧,“有教无类”是大爱,“好吃而有营养”也得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还有一个时间问题,什么时候吃?吃早了,消化不了,反倒出问题了。最近审查教材,发现有些教材设计了系列的思维拓展窗口,既渗透了数学基本思想,又能为孩子积累有益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做完题后,豁然开朗,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很有好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