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作业设计的走向:超越传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2:0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作业设计的走向:超越传统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途径。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教师作业设计理念的落后和作业设计能力的缺失,出现了作业布置得多、学生做得苦、教师批改得累的现象。要避免机械、重复、单调、乏味的低效作业,就必须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作业结构与作业价值的关系,使作业不仅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且变成一种有趣味、有创意的行动。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汲取传统作业设计经验中的合理内核,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又要不断超越,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多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作业设计的思路,调整作业设计的走向。
  作业的形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作业功能主要定位是夯实“双基”,即“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体验等关注不够,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缺乏挑战性;作业形式呆板枯燥,缺乏趣味性;要求统一僵化,缺乏灵活性。这种封闭的作业形态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数学新课标中增加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新视野下的作业设计,应该做到:作业的形式上,要引进开放题,打破封闭的格局,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作业的要求上,要实现弹性化,冲破统一的樊篱,留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学生认知的阶段性,将作业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一般到特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安排,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作业的编排从零散走向系统。作业铺天盖地,学生练得很多,但是收效不大,可谓“高耗低效”,甚至“熟能生厌”、“熟能生笨”。其中原因就是这些作业都是独立编排,没有形成作业系统。我们要改变作业编排的方式,按照系统论的原理,变无序为有序,变点状为块状,从整体出发来设计和规划学生的作业。如分数应用题题型丰富,变化万千,我们可以着眼分化点、瞄准易混点,围绕发散性,抓住相通性,把相似、相反、易混的习题编成题组进行整体练习。这是加大教学密度、减缓思维坡度和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作业的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切入口。我们要改变单纯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设计新型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并且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作业。设计操作型作业,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自主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合作型作业,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设计实验型作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设计调研型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统计,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研究获得的资料。
  教师不只要在微观层面上关注作业内容,更要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作业布置的最佳策略。要充分挖掘优质作业资源所蕴藏的思维价值,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种具体方法的分析、比较、分类、概括,从获得具体解法上升到掌握解题策略。这样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内化,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建立起相关的概念体系,印象鲜明,不易遗忘;更有益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逐渐领悟数学思维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林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0:43 , Processed in 0.0817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