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阅读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比较
肖静芬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科书配套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性书籍。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般包括四项内容:1.教学要求;2.教材说明;3.教学建议;4.参考资料。前段时间,笔者翻译了美国小学四年级阅读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的教师用书,虽然也含有以上内容,但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出“多”而“活”的特点。
一、“多”──一本教师用书就好似一本百科全书
1.教学分类要求多
与美国的教师用书相比,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中“教学要求”比较笼统,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思想教育、语言文字理解、写作方法、朗读背诵或复述,各方面一言以蔽之。从笔者翻译的授课案例那本美国教师用书来看,教学要求明确具体,每篇课文不仅在听、说、看、语法结构、惯用语、拼写、词汇、阅读技巧、写作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而且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具体的要求。例如阅读要求, 一般按学习的时间来逐步提高:(1)对字面意思的理解;(2)分析事实与非事实;(3)归纳课文的内容,制表列出过程中的步骤;(4)如何利用上下文线索来理解生词的意思;(5)阅读本文后的想法。由此看来,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教师用书。教师手持这本书,可以直接进入课堂,避免盲目教学,不会出现课堂上教师手足无措的情况。
2.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多样化
与中国语文课文相比,美国的阅读教材篇幅较长,其中包含的内容也较丰富。比如《不要打扰:动物冬眠和睡眠的秘密》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位科学家兄弟是如何利用镇静剂、无线电发报机和无线接收器来跟踪一只灰熊到它过冬的洞穴,并且研究它是怎样冬眠的。课文所涉及的知识有:(1)灰熊的生活习性(包括吃、住、行等);(2)灰熊与其他种类熊的不同;(3)捕捉灰熊的过程;(4)科学家如何工作(跟踪熊);(5)有关无线电知识(无线电报的发送与接收);(6)冬眠中灰熊的变化;(7)小灰熊的出生与成长;(8)灰熊的又一特点──近视眼,以及人们认识这个特点的作用;(9)美国本族文化中对熊的看法(熊与人的关系);(10)什么是冬眠冬眠给人类的启示等,这些知识在教师用书中都反映出来了。除此之外,教师用书中还列举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跨学科知识,例如健康知识:人的心率比熊的心率快及其原因。社会学知识:第一个玩具熊何时何地由谁制造出来,为什么要生产玩具熊?文学知识:作者介绍及其他有关动物的作品。艺术知识:如何就课文内容表演哑剧。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必定是受益匪浅的。
再看一篇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自然的课文《海底世界》,课文生动地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特产丰富。课文所涉及的知识具体来说是:(1)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2)海底有声音,是动物发出来的;(3)海底的动物有哪些;(4)海底的植物有哪些;(5)海底的矿物也很多。但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只是提供语言学习方面的知识,即如何理解字、词、句、段、篇,在扩展学生知识方面几乎没有。因此,中国教师如果想自如地应付课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备课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知识方面作准备,去查找一些资料,诸如:最深的海洋有多深海洋生物与淡水生物的不同,典型的海洋动物与植物的特点,能说出课文插图中的动植物的名称,稀有金属在海底形成的原因等。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教师用书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对知识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重知识的内涵轻知识的扩展,因而学生知识的学习受到局限,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而美国的这套教师教学用书,就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及阅读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
美国阅读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要求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充分多样,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教有所教,学生学有所得,体现出一种现代教育观。
二、“活”──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就好似一部动画片
1.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活”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既然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和“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就会涉及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的问题。美国教师用书中体现出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有教师为学生讲授的:为学生介绍作者以及她的其他关于动物的书籍;有哪些阅读技巧,如何运用这些阅读技巧进行课外阅读;有直观演示:利用图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显示动物图片、课文内容及学生练习等。有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多媒体光盘,在光盘上查找相关课文内容以及帮助理解课文的信息。有具体实践:(1)设计:设计一个画有熊的图案贺卡并写上贺词;(2)制图:学生制作一个流程图,展示捕熊过程中的步骤以及灰熊过冬的准备工作;(3)书写与绘画:学生写诗,给作者写信,写森林看守员的报告,画出冬眠前、中、后的灰熊的样子。有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他们是科学家,如何跟踪灰熊。有评价: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在给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2.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本教师用书中也有充分体现。书中常用“lnvite”一词来说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是为了“不教”而“教”,学生是为了“发展”而“学”。在目前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接受器”,仅仅接收而已,不去加工吸收、利用,更不用说创新。就一篇课文而言,通过学习,学生获得的往往是词语的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最后是课文练习的答案。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中国,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学会了音序查字典的方法,学生从老师那儿学会了如何运用字典,但当遇到一个知道读音不会书写的汉字时,很少有学生主动查字典,而是绕过这个字不写或去问大人。这说明了本应当做一种能力或习惯培养的查字典被误认为是知识的传授,因而学生便没有查字典的习惯,而只是把它作为考试中的一个知识点,没有做到活学活用。
在美国教师用书中,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 敢说、敢表演,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中。例如,在观看了一段冬眠的灰熊的电视或图片之后,不仅要学生说出冬眠中的熊像什么,还要他们动手画出熊的样子;当了解到有关人和熊的心率以后,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测量脉搏仪器,并分别在人运动前、后进行测量和记录;当了解到玩具熊的生产历史后,要学生动手制作以熊为主题的贺卡;就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言,如果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可以写信给文章的作者或科学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朗诵的学生可以大声朗读,爱好书画的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喜爱表演的同学可以装扮成记者去采访等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教师用书中有充分体现。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都可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所发展。学生学得活,用得活,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总而言之,中国的教师用书是“教科书式”的,其指导下的教学不是知识传授课,就是思想品德课,而美国的教师用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其指导下的教学可以说是内容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生活课,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其长处,美国的教育也有其短处,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扬长避短,才能促进中国的教材改革。
2004-09-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