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透过南北学校的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9 10:4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透过南北学校的文化差异
(原载2013年4月3日《中国教育报》)
李振村
2002年10月27日,我从工作了18年的北方,调到长三角地区工作。
初到长三角,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到上海一家学校采访。早上赶到学校,跟校长谈了一上午,到吃饭时间,校长径直领我到了教师餐厅,排队领了一份快餐,十几分钟解决完,下午继续谈。当时感觉很好,效率高啊。要是在北方,通常是到酒店,满满一桌菜,几个人陪着,觥筹交错,总要吃到两三点钟,微醺乃至醉酒,下午自然不能干活了。
后来,细细观察,发现南北方学校之间的差异还真的不少。
在北方,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比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只要“教而优则仕”——做了校长之后,就不会再担任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而是忙着一心一意地做“官”了。而在长三角一带,越是优秀教师做了校长,越是不肯放弃课堂。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和薛法根,都兼着集团学校的校长,下辖数所学校,但是他们都坚守在课堂里,薛法根甚至坚持带毕业班。何以如此?大概在北方,官本位的意识更强烈;而在南方,学术的地位大家格外看重些吧。
在北方,评选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很多都是被校长垄断——不管校长平常是不是真的在课堂上教学;但在长三角,特级教师的含金量就要高很多,因为如果你不在课堂上教书,评特级实在是太难了——即便你是一位优秀的校长。也正因为如此,在北方,不管多么牛的老师,在校长面前也免不了唯唯诺诺;而在长三角,特级教师或者优秀教师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不管多么牛的校长,在这些卓越老师面前也基本上是客客气气。
在北方,学校搞教研活动,很多校长首先想到的是邀请领导,自然是邀请的领导级别越高越好。在长三角,很多学校邀请领导的同时也格外重视邀请专家——请的专家水平越高,校长的自豪感就越强烈。
在北方,一些校长对于外派老师参加教研活动不甚积极,因为要花钱,要调课,总之挺麻烦的。在长三角,几乎每所学校每年都会花很多钱外派老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也正因此,长三角成为国内中小学教研活动搞得最火热的区域,甚至催生了师训市场的极大繁荣:杭州一家公司策划的“千人万课”教研活动每年都要举办,每次动辄五六千甚至七八千教师参会。其中虽也有很多北方老师与会,但更多的还是来自长三角地区。
在北方,除一些名校外,一般学校不大搞对外公开的教研活动;即便校内搞一搞,也常常流于形式。在长三角,凡是稍具规模的学校,大多每年都要搞一次大型教研活动,校长们对那些高规格的教研活动兴趣尤浓——经常是不惜贴钱来拉这种研讨会在自己的学校举办。
在北方,凡是校级的活动,校长肯定是占据主席台最重要位置的;而在长三角我所参加的很多教研活动,主持的常常并不是校长,而是一些业务骨干,校长坐在下面安静地听讲呢。就群体管理风格而言,北方的校长更威严一些,长三角的校长更民主一些。
在北方,很多学校投入并不小,校园设施一流,但在一些管理细节上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比如,卫生间常常有气味。我陪同北方来的朋友参观上海的学校,每次都会告诉大家:其实看看上海学校的卫生间,就知道我们该学习什么了。不管学校大小,不管是否地处偏僻,上海学校的卫生间通常都干净清爽,气味基本上是没有的。
在北方,学校的建设风格偏好宏大气派:一进校门,常常是宽阔的广场,后面是宏伟的主办公楼,然后你才能找到教学楼什么的。长三角的很多学校,吸纳了欧美、香港等发达地区的设计理念,学校占地面积一般不是太大,但规划设计以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为原则,再加上南方的气候适宜于植物生长,走进校园,花木葱茏,曲径通幽,感觉与生命更加贴近,自然的气息更加浓郁。
……
当然,这些差异是整体的对比,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北方也有很多学校,教研空气浓郁,课程改革领先全国;也有很多学校,管理的细腻程度甚至超越南方学校。但,从面上讲,就我所见,差异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为什么有如此种种的差异?这大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历史传统、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差异的体现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0:48:50 | 只看该作者
教一些“无用”的东西给孩子
(《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一期卷首)
李振村
上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
爸爸问为什么?女孩回答:感觉好玩!
爸爸开明:感觉好玩就学呗。
于是,这个女孩就四处找人学中国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这么穷,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呢?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进入21世纪,中国忽然就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着三个孩子。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这位太太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说中文!求职申请发出,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不久,她就携全家到上海一家韩国公司就职了。
这个故事一直让我感慨:女孩的父母有眼光啊!当年能够让孩子学“无用”的东西,为日后女儿一家的生存,预埋了一粒种子。
又想到了达尔文,小时候整天“不务正业”:看蚂蚁窝,捉蝴蝶,研究臭虫,就是不愿学习。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可是,达尔文就是从这些“打鸟、养狗、捉老鼠”的“无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伟业,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进化的认识。
由此想到现在的中国教育,已经彻底远离了“无用”。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老师和家长的每一句教诲,几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将来能帮助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东西,能够帮助谋取高薪职业的东西……结果呢,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全部的生命时光就被各种各样的作业、训练所淹没和充塞,他们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在为了“有用”而努力着,忙碌着。我们可怜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体中上最“忙”的一族了。 “忙”这个中国字很有意思:左右结构,解读出来就是“心”“亡”了。一个“心”“亡”了的孩子,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闲暇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指望他们产生什么思想、智慧、个性?孩子从小被控制得越严,长大后兴趣爱好就越少,自主性就越差。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其实,人类真正的幸福,恰恰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带来的。音乐有用吗?美术有用吗?文学有用吗?从果腹和蔽体的角度看,都没用。可是,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绘画,没有了文学,人类的生活不可想象。
藏传佛教大师宗萨仁波切曾说:在日本,我看到六个工人在修路,其中四个人在马路边对行人道歉,两个人在修路。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看,四个人道歉,两个人修路,这成本太高了。但是,正是这样看似对修路“无用”的行为,让行人的心变得温暖。
今年,我兼任了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校长。这是一所新创办的学校,要在课程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我和同事们一再商量:一定要设计一些“无用”的课程,比如,弄一片树林子,让孩子们学习爬树——有人说,学会爬树有用,紧急情况下可以避险,我们还真没有这个想法,就是想让孩子们重新体验一下童年应该有的亲近大自然的生活;男孩子们喜欢钻洞探险,那就设计个曲曲弯弯的洞让他们钻着玩好了;孩子们都喜欢玩泥巴,那就开设个泥巴课程——不是橡皮泥,就是真正的黑泥巴黄泥巴——有人又说,孩子们可以用泥巴学习雕塑,我们真的也没有这个想法,我们绝对不强求孩子要用泥巴创作什么供参观者欣赏的作品,就是随心所欲,爱捏什么捏什么……
我们只要孩子们能够借此跟自然、跟大地亲近些再亲近些,能够在这种亲近中释放天性,获得乐趣,就足够了。也许,这就是最大的“用”:让一个人拥有健康快乐童年生活,因为,这段不可重复的美妙生活,可以滋养他的一生。可让他在成年之后,心灵不会有阴影,不会有扭曲。
台湾心理学家游桂乾先生童年时代的生活充满了爬树、游泳、垂钓、摸蚬……全是些无用之事,“可是这样的小学生活,却是我活至现在为止最美的时光,我常常在夜阑人静时想起这一段,嘴角仍会泛出一抹浅浅的笑”。
有人问我,2013,你对教育有什么期待?我的回答就是:教一些“无用”的东西给孩子吧!
如果我说的还不足以说服你,建议你读一读本期游桂乾先生的《玩出学问》。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0:49:1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走向三思
师训之惑
中国是一个喜欢一哄而上搞“工程”的国度,一旦政府重视某项工作,一个个相应的“工程”就会应运而生,遍地开花。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随着老百姓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教师培训工程:几乎每天,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都奔走着风尘仆仆的教育取经者——或者参加各种会议聆听专家讲座,或者深入名校实地观摩考察。可以说凡是国内名校,无论地处偏远还是在繁华都市,几乎每天都有不远千里的参观学习者徜徉其间。
我一直在想,从十几年前的第八轮课程改革开始,这种一哄而上、轰轰隆隆的高密度的培训就没有停止过,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益?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审视当下教师的实际状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
这些培训,动辄几百人上千人的大规模培训多,居高临下、宏大空泛的专家讲座多,花样繁多的名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多,到名校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多,看上去如此闹猛的师训,似乎被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如何激活教师个人自身的成长欲、成长力,让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的课程里、在自己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获得真切的成长。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教育研究者就发现:教师这个职业与医生、工程师有着极大的不同,那就是他的个性化色彩特别强。一个成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技术,任何医生都能拿来为自己所用;一个完善周密的工程设计方案,任何工程师都可以仿照方案完成工程的建设。但这个规律到了教育教学中就不大行得通了:不管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对一个老师管用,换了另一个老师就不一定有效果!因为每个老师的气质、修养、性格、知识背景各有不同,他所面对的孩子也都个性迥异,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把智慧的钥匙能够打开所有的心灵之锁。这就决定了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精神生命成长必须是个性化的,必须是基于他自己的需要的,必须是有着强大内驱力的。
长久以来,我们花很大力气,制造巨大的推力推动着老师前行。可是我们发现,当外在的推力撤掉以后,老师总是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让人想到了过去的火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是一旦车头没有动力了,钢铁巨龙就成了死龙了。现在的高铁设计理念则完全不同:每一节车厢都自带动力系统,每一节车厢都靠自己的动力前行,整合起来,就产生了几乎难以想象的高速度。
与其凭借外力推动教师前行,或者凭借唯一的火车头带动教师前行,不如为每个教师的生命装上发动机,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前进!
这个发动机如何装,当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费心思琢磨的事情。
学校文化应该转向了
学校文化一直是近几年来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很多校长都十分关心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产生市场,社会上于是应运而生各种学校文化设计公司,向那些急切想改变学校文化的校长们“兜售”自己的学校文化产品。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学校文化的建设,基本上停留在环境文化的层面上:校园里这儿弄个雕塑,那儿立上块牌子,大楼内外到处都张贴或者悬挂着动人的教育口号,再设计一个美丽的徽标,创意一个诗意的校训……似乎如此一来,学校文化就完成了。
其实,学校文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涉及到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室文化、社团文化、教师文化等方方面面,环境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小的角度。
这里单单说说教室文化。
教室无疑是学校最重要的场所,因为学生在校的生命时光大部分都在这里度过,学习活动大部分都在这里展开。可是,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教室又通常是最为我们忽略的地方:很多学校把经费和关注点都投到了贵宾室、校史室、会议室等这些面子工程上,投到了大楼最显眼的地方,唯独忘记了孩子们朝夕生活的那个小小的房间。
北京十一学校是个例外,他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多的资金,让每个老师建设自己的学科教室,每个学科教室都相当于一个学科博物馆:生物学科教室就是个生物实验室、生物博物馆的组合,语文学科教室就相当于一个文化博览馆……不但每个学科各有不同,每个老师的教室都是风格迥异,一间间不同风格的教室成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成了学校最为孩子们所喜欢的场所。今年69号,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本来应该放松一下的高三学生们,居然有很多孩子又跑回到生物老师王春易的学科教室里,理由居然是:我们太喜欢这间教室了,惦记着教室里的花草虫鱼,忍不住就跑回来了!
我想,这就是教室文化的魅力所在。
网络怎样走向教育的深处
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和深刻影响。但是,有个例外,那就是教育。
不得不承认,在利用网络方面,教育依然在缩手缩脚,甚至不知所措。也有的人坚定地排斥,甚至包括像美国最著名的小学教师雷夫埃斯奎斯这样伟大的教育家,都对网络进入孩子的生活持坚定的反对态度。
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办法逃避网络,它就像空气那样无所不在,呼吸之间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气息。而我们那些孩子们,又总是“不可救药”地喜欢着网络,沉迷于网络,游弋于网络。
怎么办?
终于有人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这是一个印裔美国小伙子,应姐姐之邀,为了辅导远在外地的数学学习极差的外甥女,亲自录制了一节又一节他讲授的数学课程。
为了外甥女收看方便,他把视频放到YouTube上。奇迹发生了,他的外甥女是那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一个数学差生,成绩飞速提升。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居然有不少人对他的视频感兴趣,并且给他写评论大加称赞。后来他决定从最简单的代数开始,要给所有的中小学课程做免费的视频。终于,他的努力引起了比尔·盖茨的注意,在一次会议上,当聆听了这个小伙子的演讲之后,比尔盖茨连声称在:真是太精妙了,你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精髓。比尔盖茨乐意以基金会的名义去支持他。于是,一个影响世界教育的可汗学院诞生了。
可汗,就是那位小伙子的名字。
这种网络学习,充满了自主性,学生完全自己掌控学习进程,他不用为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而自卑和紧张,因为他可以反复地听讲他不懂的地方;他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随时来听讲,只要有网络存在……
差不多与可汗学院同样有名的是“翻转课堂”。
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舒达州的部分学校开始在数学课堂中尝试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们为每天数学课准备7到12分钟的在线视频,学生需先在家看完这些视频教学;然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如此一来,传统的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模式消失了。这就是在美国日渐流行的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课堂不再是单纯听讲的地方,听讲被移到了课外,转移到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网络上,而课堂成了讨论问题和写作业的时光。“翻转课堂”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并且在美国逐渐流行,核心也是实现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
当然,网络的强势介入,并不意味着是说要用网络取消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绝对不是的,教育永远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和启迪,教育永远需要温暖的情感、需要心灵的呼应。但是,假如在唤醒和启迪年轻生命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够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那样岂不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的吗?
现在,网络和多媒体已经在我们的大部分学校中普及,但是如何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深度渗透进教育生活,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值得我们深切关注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2:57 , Processed in 0.1170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