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作文教学之我见(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2 07: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以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

一.作文教学应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下功夫。问题的解决单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作文方法的教学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平时的讲读之中。对于中学生来说,范文便是绝好的样本。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孔乙己》、《百合花》、《故乡》、《差半车麦秸》等课文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我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人物动作的笼统抽象的描写而不能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在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时,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细节描写成功的关键,一是用好动词,二是抓好动词的修饰语的运用。指出这两点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单项训练,如写《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等作文,规定其中必须要有一两个关于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镜头。这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中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写人物细节的实际本领。这种教学,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效率也高。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范文的写作特色,指 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在叙述中进行插叙,采撷诗词,运用典故、故事、传说等手法,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写作复杂记叙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把每篇课文当成学生习作的例文去学习,从语言的运用到文章的布局谋篇,都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去讲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

二.作文教学应体现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我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标之前,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布置学生写作之前,先讲一番作文教学理论,再讲一番作文写作技巧,最后还得念上几篇范文,有时自己还主动“下水”,虽然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学生都有一点收获,但更多的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其实这种作法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写作自由,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例如一次我在布置作文时,讲了一个写作技巧:“同学们为了表达对某种理想,某种愿望的实现,不妨可以借鉴杨朔《荔枝蜜》中写梦的形式。”结果我的学生倒是非常“听话”,全班竟有近一半学生全部写梦。可见,写作之前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封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标在作文教学中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去感悟、领会写作的技巧。也就是说教师在布置作文题前,不必再用一堂课左右的时间去大讲特讲作文写作的方法,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写作,鼓励学生放开去写,鼓励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充分地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志趣、憧憬,以真正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即使指导,也应该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如何拓展写作思路,如何扩展多向思维,从而扩大他们的写作空间。

三.作文教学应重视用多媒体作辅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最头疼的就是“无话可说”。他们参加活动前情绪激动,活动后想想感动,但一回教室提笔写时却一动也不动,能够写的也只是只字片言。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呢?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教师应该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当作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来负担”,写作的兴趣始于视听的冲击和心灵的感染。因此,作文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活动场景、节日的喜庆场面、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等拍摄下来,作文课上教师根据需要播放。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通过活生生的音像触动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比如在上朱自清的《春》这一名篇时,我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春天的景象,然后把画、声融合成一幅春天的图画,用幻灯片给学生直观的感觉,最后再进行课文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比较和提高的过程。一节课下来,我惊奇地发现,连平时那些不太爱说话的、语文能力较差的同学在音乐的流淌间,在文中美丽词句启迪下,也能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勇敢地站起来用文字去“画”,而且“画”得很好。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以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这个作文教学方式正是使学生登上两“梯子”,使学生的构思作文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的提高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由“要我写”逐渐变为“我要写”,作文课也会像美术、音乐那样深受广大同学的青睐。
    在人文性极强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的需要。
2#
发表于 2008-4-12 13:50:05 | 只看该作者
提倡生活化习作!
创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如果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认识生活,不会用心体验生活,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写不出充满灵性、充满情感的文章,彰显个性,自由表达的文章!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提倡生活化习作,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孩子们才能写出生活味浓浓的文章,而不是人造的四季,不着边际想象的春夏秋冬!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8-4-13 19:59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14:19:14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只有源于生活,才能有不枯的源泉,才不至于下笔无话可说,那样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才不会是干瘪的,才能使所写出来的文章读来上口,读来有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34 , Processed in 0.0753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