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倾听些什么”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8 19:5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倾听些什么”例谈(上)
安徽省桐城师范学校   开健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自居于权威,沉醉于自我,牢牢控制课堂的话语权,说得太多,听得太少;无视学生的声音,缺乏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因此不会(也不愿)倾听。倾听的缺乏不仅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他们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的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教师的耐心倾听是师生之间交往的关键,是唤起学生自主意识,积极投入学习的重要条件,是课堂教学得以健康推进的载体和动力,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核心理念的真正体现。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给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以放飞的机会,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是充满灵性和诗意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倾听些什么”呢?这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要明了的问题。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倾听的内容。
1、倾听学生的情感
对学生情感动向和状态细致入微地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是教育者成功的重要标志。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懑、悲哀、快乐和喜悦等各种情感,同时在教学上作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例1】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片段
师:刚才孙老师跟温岭市太平小学五(4)班的同学上了一堂课。想不想听听我对你们的感受?
生:想。
师:我觉得五(4)班的同学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聪明。从哪里看出聪明呢?我觉得能够提问题的同学就是聪明的同学。你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甚至在课间还有同学围着老师提问题。第二,可爱。你们一个个都那么神气。课间还有人告诉我,说你们班有双胞胎。第三,我觉得你们班很了不起。虽然戴眼镜的同学多了些,但你们的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有两个同学还告诉我:“上一节课有两个问题重复了。”孙老师才给你们上了一节课,就喜欢上你们了。
你们喜欢孙老师吗?刚才我评价了你们,你们觉得孙老师怎么样?说说看,好话好说,坏话坏说,不要怕,放开来说。
生1:我觉得您挺幽默的,挺像我们班的老师。我想让你记住我们班。
师:噢,称赞孙老师幽默,谢谢你!
生2:我觉得孙老师胖乎乎的,做老师还挺合适。
师:(大笑)谢谢你!我这辈子就做老师,按你说的去做。
生:我觉得您的文才很好,不过我想和您比一比。
师:想和我比一比?你叫什么名字?
生3:杨潇枫。
师:你说吧,怎么比。
师:作诗一首。
师:作诗一首?好,你先来。
生3:我的题目是《赞天游》。武夷数峰险,天游乃第一。石阶近千级,谣望欲断丝。美景巧如画,人在画中游。崖脚遇知己,两人心灵通。天云阁之约,双方互开颜。笑声惊比翼,随笑而归然。(全场鼓掌)
师:孙老师甘拜下风,拜你为师,拜你为师!你真了不起,大家再来点掌声!(拿起诗稿)杨潇枫,当代才子,当代才子哦!(众笑)杨潇枫,我记住你了,我一定向你学习。孙老师小时侯没受过这么好的教育,我是比不上你。
生4:我觉得孙老师验证了一个道理,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师: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众笑)孙老师上课会 不会夸你们?
生:(齐答)会。
师:夸得你高兴不高兴?
生4:很高兴。
师:夸得你们乐滋滋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真谛!(面向听课教师)做老师的就要会夸自己的学生,不会夸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语言,把你最美的赞美语言献给你的学生吧!
生5:我认为你很有才华,你的肚子里全都是墨水。
师:很有才华?孙老师的肚子里都是墨水?不知道是不是墨水。谢谢你!不仅学生需要老师的夸奖,老师也需要学生的赞美。你们赞美我,我心里多开心啊!大家要学会互相赞美,互相赏识。
(孙双金.《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2009(5下)第32-33页)
孙老师在第二节课刚上课时,就以征询学生的意见——“想不想听听我对你们的感受?” 表现了孙老师教学平等的意识。接着用诚恳精当的语言赞美学生并说出具体的理由,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继续努力的方向。在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紧张状态后,教师鼓励学生来评价孙老师。“让学生来评价老师?”这也只能是出现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上才会出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啊!教师所营造的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学生称赞老师“幽默”,说老师“胖乎乎”,觉得老师“文才好”,更有甚者与老师“比写诗歌”,就显得那么自然与贴切。相互倾听、真诚对话的课堂其乐融融,充满着温暖与温馨,流淌着智慧和情感。教师倾听的认真,反应的及时,判断的准确,态度的谦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学生真诚情感的流露,也成为教师精神上最大的安慰。
2、倾听学生的思想
    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他还善于倾听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尽量认可他们的价值和意义。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隐瞒不露的思想被教师倾听并认可时,他们就与教师建立了一种更深一步的交往关系——思想上的交往。
   【例2】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片段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生: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问得好!请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选自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语文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2页)
    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这是一个让学生充分自由的问题,也是一个表现学生思想的话题。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得很精彩,也很好地弄懂了这则寓言的寓意。这时出现了“异样的声音”:“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老师没有怕耽误教学进程而否定这个学生的声音,而是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提出了跟其他同学不同的问题:“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教师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是将问题“推”给全班学生,让学生们讨论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世界被打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如果没有教师真诚的倾听和引导,学生的思想也就没有这样活跃,更不会出现那“异样的声音”。
    3、倾听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例3】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如梦令》片段
师:同学们真能干,读着读着就把这首词读胖了,读美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瘦”(板书:读瘦)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吗?这首词是围绕词中哪一个字来写的?
生:我觉得是一个“美”字。
师:确实是美的,可惜词里并没有直接写“美”字。
生:醉。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只有美景才能让她沉醉,我认为是醉。词中有“日暮”“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了。
师:就请你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醉)
生:我觉得是“梦”,“如梦令”的“梦”。
师:盛老师告诉你,“如梦令”是个词牌名,它分开来是没有特定的意思的。不过我想听听你说梦的理由。
生:就是作者写的这首词像梦一样的很美。
师:你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生:我觉得是“记”,因为整首词都是在写作者记着的事情。
师:她回忆怎样的美景?
生:她记得“溪亭日暮”,记得“藕花深处”,还记得“一滩鸥鹭”。
师:你们觉得这个“记”字有道理吗?(有)请你写在黑板上。(生板书:记。)
生:我认为应该是“暮”。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作者看了日暮以后就非常沉醉,她甚至忘记了回家,因为太沉醉了竟然把船划到了荷花的深处。
师:那她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划出来呢?
生:因为天色已晚,当她意识到的时候,船已经划进去很深了,所以着急。
师:白天的话用得着这么着急吗?(不用)是因为“暮”,对不对?请你也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暮)
生:我认为是“兴”。因为她兴致很高,看了“溪亭日暮”,很沉醉,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后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欧鹭”。
师:有道理。其实她是兴未尽,但天晚了不得不回去,回去的时候有了意外的收获。可以说一“兴”未平一“兴”又起。也请你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兴)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不管“醉”也好,“记”也好,“暮”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很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总是不能忘记。(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首词中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盛新凤.想象与概括融通——《如梦令》教学实录.载《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6月下旬刊“人物版”,第30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盛老师在学生成功地将《如梦令》“读胖”“读美”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来把这首词“读瘦”,继续向文本深处探究。“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吗?这首词是围绕词中哪一个字来写的?”情感的鼓励,问题的定向,都有利于学生放飞思想的翅膀。教师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讨论时间、发言时间和争辩时间,鼓励学生朗读和默读,鼓励学生去阅读,去体验,去探究,去发现,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美”、“醉”、“梦”、“记”、“暮”、“兴”,这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盛老师倾听着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处处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自己的发言充满信心。对回答不到位的,委婉地指出不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存在歧义的,给予必要的肯定;对说得准确的,“你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对有创见的,及时给予鼓励。盛老师“心中有学生”,所以她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
   4、倾听学生的差异
    倾听始终是面向具体和特殊的生命个体的倾听。当各种声音汇集在教师耳边的时候,教师的任务是听出这些声音的差异,听出它们所反映的不同个性和人格。
  【例4】《丑小鸭》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教《丑小鸭》一文时,在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她”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丑小鸭,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你会怎样?
生1:我是丑小鸭的话,我会很伤心。
生2:我有可能会想到自杀。
生3:我也会和丑小鸭一样离家出走。
生4:我不会离家出走,出走后,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会饿死的。
生5:我会留在家里,真心诚意地对待大家,总有一天,大家会对我好的。
由于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他们会因为性格、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对同一情境的的刺激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表现。本案例中,面对“假如你是丑小鸭,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你会怎样?”这同一个问题,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回答,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回答,其次要善于从他们的回答中听出他们的差异,由此“听”出他们个性的不同。生1说“伤心”,生2说“可能想到自杀”,表明他(她)们性格较懦弱,属同一类型心理的学生;生3说“离家出走”,说明他(她)性格倔强且有点孤僻;生4说“不会离家出走”,表明他(她)对家的依赖性很强,独立生存的能力差;生5说“真心诚意地对待大家”,并且相信“大家会对我好的”,这表现出他(她)温和善良的性格。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还要尽可能地听出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从而让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以生为本”理念在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5 20:25 , Processed in 0.0708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