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东平:重新理解教育目标(1—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 19:4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东平:重新理解教育目标(1—4)

拒绝“标准件”做最好的自己

——重新理解教育目标(一)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方针,提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突出个性发展,是我国教育指导思想的重大进步。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表达。然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教育理论界都对这一方针进行过讨论和反思,意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将这样一个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终极目标作为指导学校日常工作的方针,它很容易走偏为要求学生门门优秀的平均发展,进而演变为对学生求全责备,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平庸发展,存在忽视因材施教的明显缺陷。对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优秀的创造性人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否是教育内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人才培养,我们可以说受到政治挂帅、政治运动的影响和伤害;但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的一代,也已整体到达了退休年龄,仍然缺乏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不是可以令人反思的吗?显而易见,源自苏联模式的这种整齐划一、平均主义、无视个性的教学要求,可以培养出大批合乎规格的有用之才,却难以造就出真正出类拔萃的优异人才。
也许,我们需要恢复常识,尊重常识。古往今来,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无不是个性突出,在某一方面有强烈的兴趣和优异的发展,而且往往是偏科的。用英语或奥数标准不可能选拔奥运冠军;同样,用求全责备、门门高分的标准,也难以造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优秀人才。钱钟书、梁漱溟、吴晗这样数学不及格的文科天才,其实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于对全面发展方针的教条主义态度,使我们至今未能遵循常识去改变我们的评价和选拔标准。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这一情况并未改变,甚至还在恶化。近年来日益严酷的应试教育,对分数的片面追求,高度功利主义的导向,使教育进一步背离了人性、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无论在艺术界还是科技界,许多少年时获得国际大奖的神童在长大后消失了,而当年与他们同台竞技的国外少年有的已经成为大师。因为我们的许多神童高考状元并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只是在家长、学校的裹胁下把竞赛、获奖作为考试加分的敲门砖,一旦自己能够选择时就放弃了操练多年的技艺,转向金融贸易等学科。更多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时,仍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没有梦想,是一个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空心人,于是只能随波逐流,追逐世俗的功利,考公务员等等。这是一种最普遍的教育失败,也是一种最大的教育浪费。
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认识,与计划经济体制倾向于塑造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世界各国无不把个性发展列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第一条规定:每个人所享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要得到保证,使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个人进入社会和职业生活以及行使公民的权利。20033月,日本政府以培养开拓二十一世纪具有宽阔胸怀和坚定信念的日本国民为宗旨,提出今后教育将致力于五个目标的实现,居于首位的就是培养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自立人才。事实上,个性发展不仅是与市场经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相契合的教育哲学,也是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鼓励人人成才的教学原理。近年来,如北京十一学校等校的许多教学改革,就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
有人会问,难道全面发展就不重要了,它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居于何种地位?我认为,中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德、智、体、美、劳、群体合作等等无疑十分重要,我们现在不是重视过分了,而是远远不够,甚至将人格养成、音体美作为副科而可以不教。但是,这种综合素质作为个体发展必不可少的丰富营养和基础教养,它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今天,我们可以大声地宣示:教育的真谛和真正目标,就是帮助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进而自我实现,做最好的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这样理解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是不是更为恰当呢?
(《中国青年报》2013410日)


“素质”就是为生活做好准备

——重新理解教育目标(二)



上世纪90年代,基层学校和教师为改变日益猖獗的应试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但它的内涵外延一直不清,人言人殊。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将其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基层的说法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成为不断升级的应试教育美丽的花边、成为附加的向外人展示的文艺体育活动。多年来,我国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开展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彰,我们的基础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除了考试评价制度、重点学校制度等需要改革,我们的教育哲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需要反思和转变?
原因之一,素质教育并不是具有理论内涵、能够覆盖和解释复杂教育现象的教育哲学,而是一种工作性的提法。应试教育则有明确的哲学基础,它是20世纪之前形成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将知识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形成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这样的金科玉律。它与唯书唯上的科举教育传统相结合,孕育了当代应试教育这样的怪物。显而易见,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向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的教育,一定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不是以考试和分数为本,而是生活本位的,即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就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它源自杜威的教育革新。
20世纪初,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奠定了儿童中心的全新价值,超越了学科中心的传统,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1918年,美国改革中等教育,明确中学不应成为大学预科,而应当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即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著名的七项基本原则是:健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有效的家庭成员、基本学习过程的掌握、合乎道德的品质、职业训练。在这种表述中,传统智育的内容仅占七分之一。新的教育理论是经验中心社会中心在做中学等等。西方教育由此从传统进入现代。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脱胎自杜威,却是在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中形成的。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命题。他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的教育,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他认为学校不是升学补习班,也不是与社会隔绝的孤岛,新的教育应当与民众亲近,与自然万物亲近,经验和实践是与书本同样重要的学习。他反对科举教育和照搬西方的洋化教育,主张普及教育应当省钱、省时间、通俗和实用,是一种粗茶淡饭家常便饭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反面就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其基本特征就是与民众生活无关,只对考试升学有用。因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对于矫治应试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根本上治理应试教育,生活教育要应对的基本问题,就是改变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重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完成由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由学科中心到生活中心的实质性转换,它必然意味着学校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社会化和社区化。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教育在农村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创造了以山西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通过村校一体化和三教统筹一个学校致富一个乡村的典型经验。近年来,吉林抚松县仙人桥中学开展的生活教育实践,提出应当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我们的教育。学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阅读促进教育改善,将那些缺乏良好习惯、行为粗野的农村孩子培养成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之人,使之成为农村孩子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通行证。他们的教育目标是18岁做准备!
作为能够统辖教育基本问题的顶层理论和现代教育哲学,生活教育不仅对于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可以引领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这种高屋建瓴、能够统辖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既能够指导现实、又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哲学。作为我国自己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现代教育文化,生活教育无疑比素质教育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应当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
(《中国青年报》2013412

培养合格的公民

——重新理解教育目标(三)



近些年来,社会成员、青少年在公民素质养成、基础文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日益令人关注。例如在公共生活中缺乏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官本位价值、利己主义和犬儒主义盛行;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成为新市民的接纳与社会融合问题;国际事务中出现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甚至以爱国主义面目出现的不负责任的战争叫嚣,和打砸烧杀等严重违法的暴民行为;在国人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普适价值、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损害了国民形象和国家利益,等等。
显而易见,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能力;首先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营造较高的社会文明水平,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责任感,能够自强自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这就是现代教育承当的人格养成、人的社会化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我国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时间和投入之巨,恐怕是世界领先的,但育人的实效为人诟病,有许多社会性的原因,也有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原因。
我国目前实行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是在上世纪强调阶级斗争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从领导人的语录中提炼形成的。接班人的表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而按照宪法和教育法,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全民教育,是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的,是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将接班人定为党校的目标,可能没有异议,也更为准确。而将劳动者、建设者作为教育目标,不仅存在片面强调教育功利价值的偏颇,而且也过于简单粗陋,作为理论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例如,谁不是建设者呢,文盲能不能成为建设者?建设者能不能接班、接班人能不能建设?这一在过去年代形成的教育目标急需升级换代。
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延续了建设者和接班人表述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加入了新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事实上,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就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2002年,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教育规划纲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列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我国教育指导思想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
培养合格公民,是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培养目标。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和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正在成为超越不同阶层、民族、宗教信仰,具有最大公约数意义的培养目标。通过开展公民教育,有助于超越城乡、地域、民族等较低层面的身份认同,形成统一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也就是现代国家的认同,使公民教育成为全民教育时代普适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基础文明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具体说,公民教育包括公民知识、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公民参与技能等内容。通过开展公民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主素质、公民道德、法治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了解我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运作过程,积极参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公民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共同价值观和生存能力的世界公民。同时,公民教育还可以帮助青少年远离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止毒品、艾滋病等社会疾病的侵害。
近年来,德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德育理论界正在形成这样的共识:传统德育的转型就是走向现代公民教育。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融合公民教育的理念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取得了许多实效。教育主管部门在郑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公民教育研究中心。2000年以来,我国江苏、山西、云南等省教育部门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在数百所中小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实践,不少学校的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亮点。一些地方在城市社区、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中开展公民教育,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公民教育事关每一个青年学生以怎样的姿态走向社会,事关共和国的未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相一致,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全面开展公民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国青年报》2013416


不做“人上人”要做“人中人”

——重新理解教育目标(四)



随着我国学龄人口持续减少、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供求关系日益宽松,我们应当更有条件实行更为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然而,现实却依然严峻,小学生的升学和择校竞争异常激烈,学业负担沉重,身体健康下降,乃至自杀事件频发,令人痛心不已,并十分困惑。在我看来,这一现实深刻地揭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普及教育、全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时代,进入了互联网和学习化社会,但我们的教育的“软件”依然是旧的,学校内在的价值和制度安排依然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是需要加以更新和改造的。

毫无疑问,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是社会性、制度性的原因,如独生子女政策、高考竞争、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等等;但与此同时,家长的非理性和一些陈腐观念,也在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当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时,家庭教育的功能却被极大地异化了,家庭不再是保护呵护儿童的“避风港”,不再是发现和帮助儿童的人格养成、个性发展,而成为学校和家长合谋的“第二战场”。学校用分数排名和“家校通”的时时控制,使家长心甘情愿或不情愿地沦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我们知道,来自亲人的伤害往往是最有效的。家长需要警惕和改善的方面很多;但对儿童最具杀伤力的,我以为主要是以下两种。

一是“疯狂母亲”的集体焦虑和恐慌。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商业蛊惑,她们不惜用高负荷的课外学习压榨儿童的身心,将他们置于“五加二,白加黑”的严酷的生存状态之中。她们的许多行为与“虐童”无异,却有一个崇高的借口:为了孩子好。须知,我国的高校毛入学率已经超过30%最后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很多父母直到最终失去孩子,或者孩子的身体、精神和心理严重受损不得不休学退学、或者孩子违法犯罪时才悔之不及,才认识到分数和学历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拥有一个鲜活、健康、善解人意的孩子——哪怕他只有一个平淡而正常的人生——本身是莫大的幸福。需要特别提醒,每一个家长都必须十分警惕和重视预防青少年自杀,永远不要掉以轻心,以为那只是别人家的故事。

必须认识,在外在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家长仍然是可以有选择的。破除“起跑线”的恐惧,家长要有一颗强大而坚定的平常心,善待儿童,把儿童当做儿童而不是神童来培养。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说得就是循序渐进、有机成长的常识。需要淡化早教热、培训热,淡化分数崇拜和名校崇拜,意识到超常教育不是提前教育,对儿童而言,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和兴趣、有好奇心、想象力、热爱阅读等等,比那些排名、证书重要的多,那才是全世界通行的、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长会说,这些道理都知道,但还是要逼孩子。支撑这一行为的,是望子成龙、让孩子出人头地、做人上人之类的信条。在独生子女的时代,这一价值观被极大地合法化了,它与所谓的“成功学”合流,将高官厚禄、大房豪车视为成功,“读书做官”重新成为主流价值,甚至将骄奢淫逸视同“精英生活”。必须明确地说,这套在封建时代形成的价值观是极其陈腐的,与当今全民教育时代培养现代公民的价值格格不入,在一百年前即为五四的新文化、新教育所摒弃、批判和改造。这种沉渣泛起,是社会文化的倒退,是当前教育病态深层的文化原因。

其二是所谓的“丈母娘经济”。让我们正视这样滑稽而糟糕的图景:一方面家长拔苗助长、高压威逼儿童超负荷学习,剥夺他们童年的快乐;另一方面,待孩子进入青年,有可能一展身手之时,则用极端功利主义的小市民的庸俗眼光,嫌贫爱富、唯利是图,葬送他们任何探索、冒险的小小追求,断送他们自主的事业和爱情选择,希望他们像50岁的官僚那样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和养尊处优。这样的“天下父母心”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许多在强势家长越俎代庖的一路“保护”下长大的青年学子,像《家》中的人物那样苟且偷生,重演着上一个时代的悲剧。

来一点正能量吧。在一个能力取胜的时代,学历和分数的作用是一时的和有限的。没有人关心成龙、邓丽君的学历,也不会打听王石、任志强的出身的学校,因为没有重要性。在终身教育、互联网和学习化的时代,一个人真正的本事,是学会学习,是有兴趣、有动力的自主学习。那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可以实现的。而在民主主义的视野中的公民教育,需要告别“精英主义”价值。真正的精英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做最大众的事。如同陶行知所说“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这不是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的吗?

(《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23日,发表时略有删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2:39 , Processed in 0.1112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