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3-5-30 04:28:40
|
只看该作者
集:定期买卖货物的场所,又称集市。“集”的名称因地方文化传承和“集市”形成、交易的情况不同而称呼不一。以路途中歇脚为先导形成的集曰店,如协合店、三合店、田店;以屋舍俨然,交易功能较齐全、全天候有买卖的市场曰街,如古楼街;定期而聚、朝聚午散,比一般集市交易的时间长、规模大的叫市,如栎林新市、皂市;比“市”交易时间稍短、或最初交易地点在古墓附近的曰场,如曹家场。以旧时驿站为依托形成的市场曰铺,如北十里铺、西十里铺;具有一定规模的有固定的街坊和商铺,贸易经常、商务较盛的地方曰镇,如长江镇、城关镇。
应城的集市,按照交易的日期分,有百日集和单双日集(即农历的单双日)。建国前后,田店、巡检司、祝家墩、景家墩是单双日集,其余的均为百日集。每逢集日,由晨至午,摊肆栉比,行人如流水,商贾辐辏,大都是综合性商业活动,届时,贸易百货,异常繁盛。但很多小集市因为赶集的人少,交易的货物品种不多,所以交易的时间也非常短。一般“个把时辰的工夫”就散了。当地的俗话说:住在毛家河赶不到毛家河的集。这话的意思本来是指责人行动迟缓拖拉误事,但也说明集市交易的短暂,人们还形象地称这种集为露水集。
应城人对到集市购货或交易,习惯称之为“上街”、“赶集”、“赶场”。
一、应城集市的历史发展
应城的商业集市(或集镇),历史悠久,自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设县始,农村集市(或集镇)就逐渐形成。据清·光绪十四年(1889年)出版的《德安府志》记载:应城的集市共计59个。东面有:兴隆集、协合店、龚家巷、新集(亦名黎家新集)、复兴店、袁家集、郎君桥、双灯(墩)集、三合店、隔蒲潭集、长江埠。南面有:东湾集、黄滩集、临江口、十(石)家桥、沈家铺、西湖岗、古楼街、张家集、新集、北嘴、龚家集。西面有:小街、潘家集、龙王集、毛家河、陈家河、徐家集、祝家墩、齐家集、张家新集、耀新集、骆家集、景家墩、杨王岭、陈家岭、典兴集、高龙岗、彭家新集、李家集、黄家新集、添子岗、曹家场、街口市、陈家店。北面有:易兴集、盛家滩、巡店集、两河口、公兴镇、王店、田店、合阜集、古峰集、短港集、杨家河、汪家店、姜家店、车埠新集。另据1959年出版的《应城县简志》记载:建国前应城县共有商业集镇48处,行业30多种,数以千计的商户,从业人员近万人,流动资金1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年贸易额达15,000万元。大都集于城关、长江埠、陈家河、黄家滩、杨家河,尤以城关繁荣蔚然,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连门俱是,诸行百市,应有尽有,无数固定和流动摊贩遍布于全县每个角落。其余多为乡村集镇,最多的商户不足50户,年贸易额不超过10万元
二、建国前应城集市的状况
“集”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透过集市的分布和兴衰,可以看到一地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规律。应城建国前的集市分布,主要是濒湖、沿河、临矿。
1、湖区集市
应城的湖区集市分布在南部湖区,主要有陈家河、毛家河、义和集、张家集、李家集、老集、骆家集、典集、沈家铺、西湖岗、古楼街、新集、北嘴、龚家集、郎君桥。下面就几个主要的集市作介绍。
“民社”兴集“丁义和” 义和集,位于三台湖的东岸,地当东经113°30′,北纬30°45′。相传在明朝初年,有一丁姓乡民,由麻城迁徙至此定居,始称“丁家嘴”。至清代康熙初年(1662年),丁家嘴已是应城西南乡的一个乡村里店,1930年,以丁姓为主,联合周围孟、彭、黄、吴、余诸姓乡民,结成一个“民社”团体,以管理柴山湖水,供本地居民在湖中捕鱼捞虾,植芦编席为业,由于寓“重仁义、敦和睦”之意,又因丁姓首创,故取名“丁义和”。之后,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改称为“义和集”。义和集主要以水产品交易为主,鱼虾蚌蟹,菱藕芦苇,应有尽有。而义和白酒酒香味醇,在当地颇有名气。故当时有歌谣曰:典集的包子义和的酒。到建国时,义和集街长100余米、宽8米,是湖乡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了。
开放活跃李家集 李家集,位于原龙湖的西畔,现雷义公路的东侧,与新集相距0.5公里,西距骆家集2公里。因集上居住的多是李姓人家,故名李家集。李家集据传形成于清朝初年,始为鱼市。因水路便利,南来北往的船只多在此停靠,或歇脚、或交易,因而人气很旺,故除了各种水产品交易外,其它商业也很兴盛。李家集集镇规模虽不如陈家河、黄家滩,但街上青砖灰瓦、飞檐走垛的建筑排列整齐,商铺挨门抵户,一天到晚酒旗飘飘、茶楼溢香,经营通宵达旦,非常热闹。一些出门在外的,一时兜里有几个铜板的人都喜欢在此寻乐;一些生活无着、被迫无奈卖唱、卖身的多聚于此,以辛酸的付出维持生计。故当时有歌谣曰:典集的包子义和的酒,逍遥寻乐往李家集走。李家集人很爱集市,集市的秩序很好,特别是约400米的街面全部用青石铺设,修建了地下排水沟,街市经营环境优良,使得周围的商家纷纷向此聚集,方圆几十里的人也纷纷前来赶集,因此李家集一时成为当地最热闹、生意最好的市场。而与之比邻的新集则因为李家集的兴盛而客走集散。
码头兴集陈家河 陈家河集,位于龙赛湖畔,地当东经113°28′,北纬30°51′。 东北距县城13公里。陈家河,是因为有一条小河(渔子河)流经集市中间,河边居民又以陈姓为多,故名陈家河。由于陈家河地处龙赛湖西北边,该湖下连汈汊湖、天门河,水路运输畅通,早在清代康熙初年(1662年),这里已成为一个乡村里店,之后随着应城石膏的发现和开采,洞商所生产的石膏、食盐,大部分由陈家河装船外运。矿上熬盐所需之烧柴,亦由船运至陈家河再转运而去。陈家河不仅成了膏盐的转运中心,也是应城西南乡农副产品集散要地。
集兴码头,码头兴集。陈家河镇三面环水,沿河都是码头。码头船运带来了商业的兴起和快速聚集,逐渐形成与城中、长江埠三分应城天下的商业集镇。陈家河为双日集,与毗邻的汉川县垌塚是对口集。此地热集繁盛,冷集也很热闹。附近的百姓,方圆十几里,杨王岭、祝家墩、潘家集、龙王集以及京山的石板河,汉川的垌塚、杨业坝,天门的六合镇、胡家场一带的乡民,络绎不绝、接踵而来,肩挑的、背驮的、手推车的、赶毛驴的,赶集的人数,多者达两三千人,人如潮涌,把这个两、三里路长的街道塞得水泄不通。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至1926年陈河镇有商户80家,从业人数178人,资金31,860元,年营业额2,031,200元。1927年至1937年,陈河镇有商户112家,从业人数218人,资金42,110元,年营业额3,002,200元。1938年至1945年,有商户140家,从业人数262人,资金46,270元,年营业额2,660,400元。1946年至1948年,有商户118家,从业人数391人,资金34,020元,年营业额3,472,400元。行商坐贾,熙来攘往,好不热闹,人称“小汉口”。
1940年11月,陈家河遭受日寇破坏,损失惨重:200余栋房屋被纵火烧毁,残存的只有6栋,直接损失达二、三十万元,商家店铺倒闭,商品经营和商品销售额锐减。
日寇投降后,陈家河因石膏、食盐销售量倍增,市场日趋活跃,商品经营量和商品销售额已赶上和超过抗战以前的水平。且陈家河地区又是鱼米之乡,旺季鲜鱼成交量日平均达2,000多斤,集市繁荣,但街面店铺尚未恢复,市容不整,没有以前的巍峨景象了。
湖乡里店龚家集 龚家集,位于东汊湖的西岸,西汊湖的东岸。大约在清朝中期形成集市,取名公家集,即周围居住的谢、李、龚、吴、张、蔡、杨、喻、肖等诸姓人家公众交易的集。兴集之初,此处只有几间茅草棚,交易时间很短,天亮而集,日升而散,主要交易商品为鱼蟹蚌虾。清朝末年,龚姓人家逐渐兴旺起来,先是行医乡里,在经济方面先富起来了,而后又以耕读传家,教育子孙勤耕苦读,终于在朝廷求得了功名。到民国初年,龚姓无论是人丁还是财富都在周围诸姓中一鹤独立,尤其是龚氏“三少”:少峰、少岩、少昆的势力显赫乡里,成为当地一旺族,故改公家集为龚家集。在东西汊相夹的这条岗岭上,郎君桥以南十几里路再没有集市,方圆几十里的地方都赶龚家集的集。每天赶集的有200多人,逢年过节多达600人。集上有商户20多家,到建国前夕发展到30多家,人口100多人。主要商品有鱼蟹蚌虾、粮食、油料和日用杂货。因集市交易的时间不长,故餐饮业不是很多。餐饮业主要是油条、锅块、面条等早点和经济小炒,每到天刚蒙蒙亮,卖鱼的、卖菜的各色人等,就在集上南北向一字形摆开迎接买主的到来。等到天色一亮集上已是熙熙攘攘,非常热闹。要是年景好,打鱼的人卖完鱼后,吃一碗面条,再来上一两根油条,心里美滋滋的。于是一手提着鱼篮子,一手抹净嘴上的油,哼着小调下湖去。
2、沿河集镇
应城的沿河集市大多在大富水、漳河、府河沿线。主要有田店、王店、短港、合阜、巡店、盛滩、城关、黄滩、栎林新市、临江、小街、杨河、古峰、两河、三合、长江埠、汪店、姜家店、车埠新集。
军事要地巡检司 巡检司,原名巡店。位于县境西北,大富水北岸。地当东经113°31′,北纬30°02′,东南距县城10公里。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特谕“凡在外府州县关津要害处,俱设(巡检司),俾率徭役弓兵,警备不虞”。《明史?地理志》亦载:应城县西北有 “崎山镇巡检司”。后虽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将巡检司衙署移建于县东长江埠,然而地名则相沿成习,保留至今。由于巡检司地当京山宋河孔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明清两代,倚为重镇。1855年至1866年的十余年间,太平军、捻军转战巡检司一带。同治五年(1866年)清军督乡民在巡检司修筑堡砦,称“巡店堡”,为清军囤粮之所。
巡检司也是一个沿河集镇,它的发展兴衰与河运业的发展兴衰密切相关。巡检司有上下两码头,码头附近提篮小卖、生意摊点比比皆是,各种口音混杂,搬运工人的号子声与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巡店街上有粮行8家,店铺连门挨户,酒馆、戏楼人声鼎沸。特别是早上赶集时,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一片兴盛繁荣的景象。
荆襄门户城关镇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央,东距孝感49公里,东南距武汉96公里,大富水从西北来,绕城西而南流;省港从北来,环城东而西南流入大富水,故本镇东、西、南三面临河,当东经113°33′,北纬30°57′。
雍正《应城县志》称“应邑上接郧襄,下连江汉,控带荆郢,冲要之地”。故南朝宋孝武帝置县,明代中叶置城为守。城关镇成为直达荆襄的门户,是应城县商业集镇之首。及至清代,随着膏盐矿山的开采,更是商贾云集,繁荣蔚然,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店铺摊贩,挨门抵户,百业兴旺,琳琅满目。据史料记载,清末至1926年,城关镇有商户312家,从业人数1,165人,资金252,650元,年营业额6,491,200元。1927年至1937年,有商户302家,从业人数1,117人,资金232,550元,年营业额3,701,200元。1938年至1945年有商户292家,从业人数985人,资金141,250元,年营业额3,198,200元。1946年至1948年,有商户292户,从业人数977人,资金141,250元,年营业额3,248,200元。
旧时的城关镇,既是应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条件得天独厚,又有大富水沟通南北、汉宜公路横贯东西,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城关水运的物质繁多。从城关出口的物质有石膏、粮食、食盐、蛋品、山货等,从宋河进口物资有粮食、榨油、桐油、木炭、竹木、烧柴等,由武汉进口物质有煤炭、木材、百杂货、卷烟、布疋等。据口碑资料统计,民国十五年(1926年)货物吞吐量为10万余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12万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为25万吨。
建国前的城关镇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小北街、新集街、马坊街、龙门街、湾上正街、城关正街等10条。百货业经营铁锅、瓷器(碗、茶壶、盘、碟、瓢、勺)、搪瓷、日用百货等,经商户29户,从业人员94人,资产4.42万元,年销售额60.24万元;杂货业经营鞭炮、香蜡纸草、油盐酱醋、烟酒糕点,经商户81户,从业人员324人,资产24.74万元,年销售额321.6万元,其中,商家永顺益(陈子亭)是近四十年历史的老店,有店员、工人三、四十人,资金10万元,年贸易额达一百多万元,规模最大,居全县之冠;疋头业(含成衣、土布)经营绸缎呢绒及棉织品(细布)、土布,经商户54户,从业人员214人,资产4.5万元,年销售额58.5万元;文具业经营笔墨纸张、图书文具兼印刷,经商户12户,从业人员48人,资产0.72万元,年销售额9.36万元;五金交电业(含银楼、典当铺)经营银楼典当、金银首饰、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经商户25户,从业人员82人,资产4万元,年销售额51.74万元;肉食禽蛋业经营牲猪、牛、羊、大牲畜及肉制品和鲜蛋、再制蛋、猪、鱼等,经商户61户,从业人员174人,资产4.23万元,年销售额55万元;饮食服务业经营饮食餐馆、勤行面馆、饭店酒楼、旅社照相、理发洗染等,经营户131户,从业人员484人,资产7.8万元,年贸易额106万元;修理及其它行业(含国药、山货水果、牙行)经营修理、工艺美术、手工制造,改制加工及中西成药、山货、水果、粮柴行等,经商户128户,从业人员562人,资产9.48万元,年销售额127.9万元;蔬菜类及其菜市场经营鲜菜瓜果、调味品、咸菜等,经商者系近邻乡民生产的蔬菜,清晨上市,自产自销,集散人归,经营地点为城隍庙菜场、龙门街菜场、西街菜场、北门外码头水果行、西河渡水果行等五处。
蒲阳胜地栎林新市 栎林新市,早年曾是应城“八景”胜地之一。位于今黄滩镇的北端,俗称“栎林头”。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有张朝瑞、张朝祥两兄弟,随着外祖母梅老妇人,由荆州落难而来。垦荒定居。因房屋建在一片栎树林的前头,故称栎林头。栎林头东邻湖乡通往县城的大道,因有了住户,过往行人便常在此歇脚。于是张家子孙便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开设茶棚酒楼,迎送过往客商。又加上栎林头西边是大富水的回流滩,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故常有船只在此停靠,水运和陆路两个便利条件的相互作用,使得这里人气日旺,成为一个繁盛的鱼盐新市。再加上这里树茂花盛,很快成为明代应城的一景。文人雅士多会于此,赏景、吟诗,明代应城进士华清《栎林新市》诗云:“茆次翳林麓,舟樯蔽河嘴。春风吹酒旗,人烟二三里。昔一桑麻村,今为渔盐市。争利曰营营,有如慕膻蚁。太朴不可复,习俗成浇诡。呼嗟理固然,西园亦开邸。”只可惜,自清代康熙年间,黄滩市兴,此市遂废。
贡品产地黄家滩 黄滩镇,位于县境南部,大富水故道东岸。北距县城6公里,黄滩镇是因大富水流经此地折而向西,形成一个回流沙滩,且滩边居民多姓黄,故名黄家滩。黄家滩自清代初期开始兴市,建国前属百日集,水路畅通,主要靠大富水运输。上溯应城城关、盛家滩、巡检司、……到京山的罗店、宋河,下至本县的临江口、沈家铺、北嘴,与汈汊湖、天门河相连,交通方便。私商遍布,市场繁荣,故有“三多”之称(即船多、茶馆多、面馆多)。赶集者多为附近的乡民和以水运为生的船民。多时达千余人,一般也有八百人。进货多以汉口、汉川、天门等地,少量货物则在应城城关调剂,均系木船装运,沿河两岸,上至竹林湾,下到临江口,停泊货船四、五百只。商品输入以布匹、百货、杂货、瓷铁、煤炭、烟卷为大宗。商品输出以粮食、棉花、土布、手工业品为大宗。黄滩以调味品及手工业品而闻名遐尔。其特产主要有黄滩酱油、黄滩锅铲、黄滩木水碗。黄滩酱油,以黄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日晒夜露,成油后,又深埋土中数年,其色紫液浓,味甘而纯正,是烹调佐料的佳品,为清代的贡品。黄滩锅铲锤炼工细,式样秀美,锅铲的腹部稍曲呈微凹形,使用时能将锅底之水铲去干净,行销数省,颇有盛名。黄滩木水碗,精美适用,远近闻名。碗柄向内倾曲,盛水满碗,用手握柄,不倾泼点滴,亦颇受用户欢迎。
黄家滩的商业,起源于清代中叶,发展于清末民初,兴盛于抗日战争前期。据《应城县简志》记载,清末至1926年,黄滩镇有商户208家,从业人数486人,流动资金98,050元,年营业额556,000元。1927年至1837年,有商户211家,从业人数495人,资金98,050元,年营业额564,000元。1938年至1945年,有商户173家,从业人数453人,资金100,100元,年营业额510,000元。1946年至1948年,有商户191家,从业人数456人,资金59,900元,年营业额402,000元。1948年,其商业规模和年营业额均在全县集镇中排名第四,仅次于陈河镇、城关镇和长江镇。最多时经商户达200多家。
地处要冲的杨家河 杨家河,位于县境北部,漳河西岸。地当东经113°35′,北纬31°05′,南距县城16公里。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在此面水而居,故名。后因水陆交通便利,商旅云集,至清代康熙初年(1662年),这里已发展成为一个乡村里店。由于杨家河地处县城通向府城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855年~1866年的十余年间,太平军多次转战杨家河一带。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捻军利用大雾作掩护,向驻守杨家河的清军发起突然袭击,斩杀清军提督张树珊。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在此修筑“万安堡”、“治安堡”,两堡相距里许,守望相助。
杨家河不仅是一个军事重镇,也是一个河运业发达的商埠重镇。杨家河滨临漳河,水运便利,溯漳河而上,可至安陆县的桑树店、京山县的仁和店、坪坝。下至应城县的两河口(漳水和涢水汇合处),可溯涢水而上通往安陆县城。顺漳水下流可至三合及云梦县的隔蒲潭、护子潭,直至武汉。主要交通工具水路为木船,陆路为人挑、独轮车、牲口。民国初年,为县内粮食、棉花、府布的集散地之一。
杨家河属百日集,商业繁荣。方圆十几里路的乡民都赶杨家河的集。有来自安陆的桑树店、棠棣树、云梦县的胡金店、应城县的合阜店、两河口、三合店等地的乡民,多则千余人,一般也有七、八百人。商品输入以杂货、疋头、广货、烟卷、牲猪为大宗。输出以粮食、土布为主。
1938年10月应城沦陷,日本人侵占杨家河,岗哨林立,闹得百姓不敢上街,市场萧条,集市闭集,商品经营量和商品销售额锐减。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家河有所恢复,但远不及战前景气。据《应城县简志》记载:“1948年杨家河商品销售额下降到约620,000元,……”比战前的1937年下降44.4%。
开发甚早的长江埠 长江埠地处北纬30°附近,开发甚早,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73年在镇南发现战国古墓群。
长江埠自清朝中叶起,由于土布纺织业的兴盛,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来此开设门面做生意,有江西帮、苏帮、徽帮、咸宁帮、黄陂帮、志河帮等等,后来连英美商人也来开办了“福记”亚细亚洋行和“美孚”正大洋油站。到建国前,长江埠已有人口5,000人,主要街道有永乐街、巡司街、戴王街、天竹街、白布街等,人气的旺盛也带来了餐饮业的兴旺。长江埠著名的小吃菜肴有砂子馍和陈万顺四房馆的干拨才鱼筒、扒肉、扒鸡、扒鸭、黄焖丸子等,蚕蛹糖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小吃。
在长江埠两华里长的府河岸边,常年停满了大小商船。当时,输出物质以粮食和土布为大宗,输入商品以杂货、煤炭、疋头、烟草、棉纺品为主。商贸的发达,使长江埠成为应城、云梦、汉川、京山、天门等地的物资集散地。汉川县的刘家隔、麻河渡,云梦县的道人桥、护子潭、隔蒲潭,本县的郎君桥、三合店、两河口、杨家河的商家店铺,多在此批购货物。每天周围方圆几十里,赶集的乡民,络绎不绝,人数多者达8,000余人,市场繁荣蔚然。
由于长江埠地处水陆要冲,不仅是一个商埠重镇,自清代始也是府河下游的一个军事重镇。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将县北巡检司,移于此镇。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十九日,太平天国将领英王陈玉成,攻克长江,生俘巡检司凌金榜及其妻李氏;同年七月二十四日,又败清军于祁家墩。长江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4年以彭铁、胡必田同志为首,在长江镇白布街组织、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2月18日,彭铁同志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1岁,葬于龙泗湖畔的烈士陵园。
3、矿区集镇
应城的矿区集镇主要是指潘家集、龙王集以及附近的棉花田、红堂、 张家庙和丁家岗等地。因这些地区多产石膏、岩盐,矿商云集,且商业活动的涨跌与矿区的兴衰相关。
山村明珠潘家集 潘家集,位于应城县西部,距应城九公里,此地多为丘陵和小山,亦名西山。明朝万历年间因崩崖发现石膏,乡人用土法开采。清咸丰初年,潘家集居民开始熬盐。潘家集集镇形成于咸丰初年(1851年),因居民多姓潘,故名潘家集。
潘家集地处交通要冲,是应城至京山的必经之道,更兼地下膏盐藏量丰厚,商业贸易非常繁盛,居矿区商业之首。
矿区商业是以潘家集为轴心向四周辐射。仅潘家集从事经商的就有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三、四百人,整个潘家集店铺林立,且京山、天门食盐大抵靠应城潘家集之盐,吸引了京山、天门大批盐商,也为潘家集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潘家集商业主要以杂货店、疋百店和饭馆、酒店为主。其中杂货店9家、疋百店8家、药行9家、饭馆8家、茶馆、旅店10余家、肉案7棚、米行5家、铁业3家、盐行2家、柴行2家、裁缝6家、蔬菜摊贩40多家,主要矿商夺锦堂、韩诚记、左香记、彭建记、蒋富记、蔡亨记、陈元记等30余家。其中韩诚记规模最大,居矿商之首,这些矿商的矿洞遍布20余里。潘家集每天赶集人数800人左右,年商业贸易额28万元。
潘家集在抗日战争前,商业一直很发达。如白兴发杂货店有潘集、祝墩 、京山曹武、石板5个门店,从业人员近30人,资金几十万元(旧币),雇请掌柜、管子、司帐、小管、水客等全套管理人员(相当于建国后一个区供销社的规模)。还有李同发、义生利、恒昌、恒顺和等都是比较大的店铺。这些店铺都雇请几个固定搞运输的脚夫,长期从应城城关进货。同时,矿商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促使潘家集饮食服务行业兴旺。陈才记酒馆每天所需的原材料,仅猪肉就有70余斤、十几只鸡、十几斤脚鱼,帮作的有4个。白案有烧梅点心、蛋糕、猪油饼、油炸干子;红案有蒸煮炖和海味。此外还有皮影馆3家、讲评书的3家、曲艺1家,因而潘家集有山村明珠之称。
玲珑小镇龙王集 龙王集,原名龙望集。龙望,即望龙之意。其得名有两说,一说是起先三个婆婆在此落籍,在一土台上搭建三个棚子居住,站在高台上望见吴河水像一条龙,故名;一说龙集为南北走向的岗岭,形似龙身,北头有一座庙,叫龙王庙,形似龙头,翘首张望,故名龙望集。后来王姓人家在此繁衍,人丁兴旺,成为此地旺族,强迫当地赶集的民众称龙王集,不然的话,就打人。但也有心里不服气的,表面上又不敢反抗,就简称龙集。龙,俗称溜子,故又有别称溜子集。
龙王集有着丰富的石膏、岩盐等矿产资源,清朝末年,这里就形成了重要的矿业区和商业区。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地下资源,龙王集膏洞遍布,有矿商11家,矿上所需消费品多由此集散,商业比较发达。龙王集属百日集,集贸活跃,交通便利,东接城关、西通皂市、南接陈家河、北抵潘家集。货源丰富,多以城关为主。其主要商业有杂货、疋头、广货、瓷铁、煤炭等,赶集者均为当地乡民及矿上工人,每日赶集的人数约700人左右。年营业额19万元(旧币),经商户数32户,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杂货店9家、酒馆3家,饭馆、米行、疋头、百货等若干家,肉案8家、药铺4家。龙王集的小吃别具特色,特别是锅块和包面(馄饨)远近闻名。
龙王集街道小巧别致,街道略成弧形,长七十余丈、宽丈许,街道正中铺一尺余宽青石板,两旁辅以鹅卵石铺设,街道两侧排水沟为阳沟。沿街房屋均为灰布瓦、朱木墙,堂屋(相当于现在的客厅)正中均有天井。临街屋檐很深,伸向街心,檐下走廊高出街面一尺许。斑斓洁净的街面、朱漆木门木窗、深灰色的屋檐,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龙王集依然呈现出一派玲珑小镇的风情。
龙王集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略上处于要塞地位。清朝末年,陈玉成率领太平军与捻军配合,曾在此与清军作战;1932年1月,红九师巧战龙王集,是一场经典性的战斗,在民间传为佳话;抗战时期,应抗和陈少敏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曾多次在此开展抗日游击战;1948年6月,江汉独立旅曾在龙王集浴血奋战,1949年3月,江汉独立旅再次在此集结,尔后便揭开解放应城的战斗篇章。
棉花田、张家庙、红堂、丁家岗等地是依附潘家集、龙王集而存在的矿区集市,其商业户数不多,且商店规模较小,只是作为潘、龙二集的商品调剂,由此而形成矿区集镇网。
日本侵占应城期间,矿区沦陷,一些矿商纷纷歇业倒闭,矿区商业每况愈下,棉花田、张家庙、红堂、丁家岗等集相继闭集。
注:杨家清,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
|